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风起汉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金雨潇

    入夜,庞羲军帐之中,一万士卒早已准备妥当,营门一开,便在庞羲的亲自带领之下,呼啸着朝南方江州疾行而去。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却是自己走后大营中的一幕。

    庞羲自带着大军逃回江州,正在大营之外的张任见了,二话不说就起兵去追,安汉城中的杨昂也带了三千骑兵赶了过来。

    江州兵大营之中,校尉李远开口道:

    “先生,汉中军起兵追主公去了,吾等该如何是好”

    只见那谋士笑道:

    “将军以为如何”

    李远不解其意,还是说道:

    “要不我派兵去拦截一下”

    那谋士却笑道:

    “将军以为凭咱们手里的人马,会是汉中军的对手么而且咱们这里有谁能够挡得住那汉中将军张任。”

    “可主公那里怎么办”

    “嘿嘿,将军难道认为主公会是汉中张鲁的对手么,依某看来,此时的江州怕是早已落入了汉中军的手里,主公带兵回去不过是自投罗网罢了。”

    “那先生今日怎的”李远十分疑惑。

    却见那谋士道:

    “汝莫非以为主公真会回来救我等么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他庞羲既然已经放弃我等,我等又何必在为其卖命。”

    李远这时终于明白了过来,大惊道:

    “先生的意思莫非是……”

    谋士笑着说道:

    “某的意思正是将军心中所想的。汉中军队不到两万人,如何守得住这偌大一个巴郡。而将军您手里可是握着六千大军呢,还都是百战精兵,更有一千骑兵。若是能率大军投靠,封官加爵只是等闲啊!”

    李远还有些犹豫,那谋士接着劝道:

    “将军,庞羲离灭亡之日不会太远了,您何苦为一个死人尽忠。再说了。您即便真的坚持也不过枉送了手下士卒的性命罢了。况且汉中张鲁乃是天子亲封的右将军,将军您若是投靠了他,以将军您的本事和功绩,即便真正成为将军之日也不远了。”

    李远闻言,终于下定了决心,道:

    “某非为吾自己,实为了手下士卒的性命耳,待到汉中大军一致,某某便率军投靠他们。”

    “将军英明。”那谋士也笑了起来。

    李远当即派人前往安汉城中投书称降,信使出了大营,朝着安汉城而去。快马加鞭,正好遇上了带着大军出城的杨昂。

    杨昂听得信使之言,却是有些半信半疑,道:

    “汝且前头带路,某随汝一起前去看看再说。若是为真,某亲自在主公和少主面前为你家将军请功。”

    “诺。”那信使赶忙于大队之前带路。

    及至大营,李远和谋士早就在营前等候,见杨昂大军归来,李远两人赶忙上前,道:

    “末将李远,率六千江州将士恭迎将军。”

    杨昂见了,大喜道:

    “两位今日弃暗从明,等拿下巴郡之日吾主定会论功行赏。”

    李远又道:

    “将军何不进营说话不迟。”

    杨昂闻言不疑有他,下马拉着李远的手一起进入了大营,安汉城里,自有士卒报给了法正,后者赶忙带了一千兵马追了出来。

    法正刚到江州兵大营,却见杨昂被几员将领簇拥着松了出来,顿时悄悄松了一口气。




第九十五章 生擒庞羲
    杨昂在江州军营前见得法正也领兵出了城,大惊,道:

    “公如何会出城来此安汉城何人守之”

    法正扫视众人,脸色有些阴沉地道:

    “将军何故以身犯险也至于安汉某却以安排妥当,自不必担心。”

    杨昂方才松了口气,略微有些尴尬的道:

    “孝直,某引荐两人给汝。”说罢,指了指李远,道:

    “此乃大将李远也。”又指了指谋士道:

    “此蜀中名士李恢也,此二公愿意投于吾汉中麾下。”

    法正脸色这才缓和了起来,道:

    “汝二人既愿意归于吾主麾下,日后便与我等同殿为臣,还望汝等尽心为吾主效力。”

    “诺。”二人急忙应道。

    法正又道:

    “此地就交给某吧,还请将军率军前往接应公义将军。”

    杨昂闻言,不再多话,带着大军往南追庞羲去了,法正令李远李恢二人任驻守大营,自领兵回城去了。

    安汉城中,此时却不平静,安汉世家在庞羲攻打城池之时就准备了数千家兵,藏于家中,却一直没敢有所动作。这一回,听说杨昂和法正率大军出城了,城内守军不足一千人,便在大族郑氏之主郑兴的带领之下,兴兵作乱。

    哪里会想到,早有人报知了安汉守将。郑兴刚带着大军转出家门,就见到一将带了近千兵马上前,大叫道:

    “大将孟达在此,汝等还不下马受降。”

    郑兴闻言,知道事已败露,又欺孟达兵少,自恃勇力,挺枪朝着孟达杀去,只一合,反被孟达一刀斩落马下,余众皆降。

    孟达捉领头者十几人,缚于太守府之中,又令手下五百将士看守降卒,飞马报知法正。

    法正赶回城中之时,叛乱早已平定,法正自是大喜,又命士卒将叛军首领十几人全部押下大狱,收拢降卒,去其老弱得三千人,并前番邓芝手下降卒,共五千人交由孟达训练,以守安汉。

    却说庞羲自领大军朝着江州逃去,却听得手下来报,说是身后有敌军追来,心中顿时知道不好,大怒道:

    “李远匹夫误我”

    知道逃跑无望,整顿大军,欲与来将决战。

    张任见庞羲大军停下,反身欲战,也不害怕,不过却又没有在冲上前去。他手里只有一千骑兵,若是被大军围了起来,后果难料。

    庞羲见追兵停了下来,却又无可奈何,出阵大怒道:

    “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

    张任也不答话,双眼死死的盯着庞羲,两方就这般对视了起来。

    不多时,杨昂领大军三千来到,庞羲在大军之中见得,顿时心若死灰。他手下虽然有一万大军,却多是步卒,在这种开阔地带对阵骑兵无疑是自寻死路。

    杨昂与张任合兵一处,杨昂大笑道:

    “公义将军可敢随某冲杀”

    “有何不敢”张任答道,说话间一人一马当先冲了出去,杨昂见得也挺枪朝着庞羲军杀去。

    庞羲士卒见骑兵冲来,稍微抵挡了一会,就被骑兵冲散了阵型,四下大乱。

    庞羲在阵中见得,知道大势已去,急忙带着手下亲卫两百余人,悄悄脱离了阵中,往南而逃。

    却没想到的是,张任早已在盯着他,自领了数百兵马就朝着庞羲追杀而去。

    杨昂见张任追杀庞羲去了,大叫道:

    “庞羲一死,诸军何不早降”庞羲手下士卒纷纷朝着中军看去,哪里还有自家主公的身影,纷纷大骂庞羲,放下手中的武器受降。

    杨昂见了,顿时松了口气。此一战折损不到两百人,却在一个时辰都不到的时间里打败了庞羲手下大军,即便后者真逃回了江州,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庞羲带着手下士卒一路往南而逃,张任在后奋勇直追。

    不多时,庞羲已逃出十余里,近后面追兵离自己越来越远,心头暗自松了口气,暗暗发誓,将来回到江州,必然尽起大军前来报仇。

    此时,忽然听得一声锣响,就见前番一阵马蹄声传来,暗道不妙,果然下一瞬,就听得前番声音传来:

    “大将甘大在此,前方何人”

    庞羲心里咯噔一声,心头冒出一计,大叫道:

    “我等乃张任将军手下士卒,追杀庞羲至此!”

    甘大闻言不疑有他,带着手下士卒就冲了过来,及到之时,庞羲早已换上了普通士卒的衣甲。黑夜里看不太清楚,甘大问道:

    “庞羲老儿逃往何处去了”

    庞羲又道:

    “正不知何往,张将军命我等四下追杀。”

    甘大闻言,不在多言,越过庞羲等人去了。不多时正遇上领兵追来的张任,两家回合,张任急忙问道:

    “甘将军为何在此”

    甘大也不隐瞒,尽说前事。原来,张富拿下江州之后,命杨任带手下一千将士并三千江州降卒看守城池,自领大军三千星夜北上朝着安汉而去,先锋甘大手里一千骑兵先行。

    甘大说完,张任却叫道:

    “将军中庞羲诡计矣!”甘大不知何故,张任又道:

    “先前将军所欲之人,必是庞羲也,某一直追杀而来,不曾分兵的。”

    甘大闻言,肠子都悔青了。两人合兵一处,继续追杀庞羲。

    不到半个时辰,却见得又有一队大军从南方而来,而然甘大恨得牙痒痒的庞羲却已经被缚于马上。领军大将,正是张富。

    甘大和张任见了,滚鞍下马,急忙拜见。

    张富笑道:

    “二位将军辛苦了,此番一战之后,巴郡就归吾所有了,到时某自在家父面前为诸位请功。”

    三人合兵一处,押解着庞羲等人朝着安汉城而去,不多时,又遇到杨昂正在收拢降卒。

    张富留杨昂大了一千兵马打扫战场,自带大军押送着所有降卒朝着安汉而去。

    及至安汉,早有人报知法正,法正亲自前往城门处迎接。

    张富将手下士卒与一众降兵一股脑的交给了法正,说了一句“有何事明日再说,现下一切都交给先生处理。”法正动了动嘴,却什么也没说。

    带着甘大并数百亲卫就朝着太守府而去,进入太守府,随便找了个地方就倒了下去。

    张富从来没有这般劳累过,两天两夜急行军,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如今大战已胜,最好谁都别来烦他。



第九十六章 诸事
    次日一大早,张富便被法正派人前来给弄醒了。

    洗漱完毕,进入大堂,却发现诸将都已经在等着自己了,张富大大咧咧的坐于上首。杨昂出言道:

    “少主,如今安汉江州两城皆已拿下,庞羲也被擒,正是一鼓作气拿下巴郡的机会啊,末将请战。”

    张富却是摇了摇头,道:

    “此事不急,巴郡已在我掌中了,倒是手下将士连番征战,疲惫不堪,先修整三日,在出兵不迟。”

    “诺。”几员将领有些不甘心,却也没办法。

    张富又道:

    “此番拿下安汉、江州,诸位功不可没,他日回城我亲自在父亲面前给诸位请功。”

    “谢少主。”众人称谢。

    张富这时才发现有一员将领侍立于法正身后,并不与众将站在右侧,有些奇怪的问道:

    “军师后侧所立者何人”

    法正闻言,笑了笑道:

    “此吾挚友孟达字子度也,关中大乱随某一起逃到汉中。以前一直在后安顿两家家眷,此番某随军出征,因担心某的安全,便随行护卫左右。”

    “昨夜大战,安汉世家乘机作乱,子度率一千兵马守城,不死一人便瓦解了动乱,正要引荐给少主。”

    说完,示意了一下孟达,后者赶忙上前,下拜道:

    “孟达见过少主。”张富这才仔细打量了这个被称作“吕布第二”的人。此时的孟达不过二十来岁的样子,眉间一股英武之气,丝毫看不出后世几次三番背叛的影子,或许其后来之事也与其经历有关吧,但张富却也不敢掉于轻心,该防备还得防备。

    但毫无疑问的是,孟达此人有才能,无论是武艺还是谋略都算得上不凡,在蜀汉和曹魏都受到重用,甚至连老奸巨猾的司马懿都对其评价颇高,足见此人能力。

    如今汉中缺的就是人才,尽管此人在历史上评价不好,张富却还是想要用其才。

    略微想了想,道:

    “汝既是军师引荐,又新立下大功,某便以汝为左大营校尉,作为公义将军的副手,还望汝尽力为我汉中效力。”

    孟达闻言,大喜道:

    “多谢少主。”

    张富身后甘大闻言,刚欲说话,就见张富笑了笑,道:

    “甘大不必着急,今日起亲卫大营便以你为将,某的安全便交个你了啊!至于公义,此战之后,我却是再不能将你拴在我身边了啊,太屈才了。”

    张任闻言,心中颇为感动,下拜道:

    “少主,任只愿在少主身边为一小卒,誓死保护少主。”

    张富道:

    “公义,如今巴郡百废待兴,我军中能当一面的将领不多,连杨任将军都是挖叔父的墙角,早晚得还回去。偌大的巴郡,都需要人来守,你得替我分忧才是。”
1...3233343536...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