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风起汉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金雨潇

    刘璋闻言,气的一口老血便喷了出来。巴郡即便是在庞羲手中也不会让他这般难受,毕竟庞羲名义上还是他的臣子,但如今落入张鲁手里却是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孤意尽起大军,讨伐张鲁。诸位意下如何”看着手下一众文武,刘璋大声道。

    众将闻言跃跃欲试,大将吴懿却劝道:

    “主公,张鲁非赵韪、庞羲之辈可比,手下大军数万,又有良将相助,扼守安汉要道,急切之间恐怕难以拿下。如今蜀郡之乱刚刚平定,益州不稳,此时出兵,若是不利,恐怕益州难安。”

    “另外,荆州牧刘表前番上书言主公在益州有异心,一直防备主公,若知杨、高二将不在白水,恐怕会派大军趁火打劫,还需尽早防备,出兵之事,还望主公三思。”

    刘璋闻言,心头怒火也稍稍平息了一些,道:

    “舅父以为该如何”

    吴懿又道:

    “荆州刘表处须得防备,杨怀、高沛二位将军尽早回白水关,以防万一。另外,汉中张鲁处也得防备,可遣严颜将军率大军两万驻守梓潼。冷苞、邓贤二将率大军两万,驻守广汉县,如此,张鲁即便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飞到成都的。”

    “主公只需尽快安定好益州,到时自有机会报仇。”

    “如此,就依舅父所言,且让张鲁贼子再多活几日。”

    遂听吴懿之言,命众将带着大军去了。

    荆州刘表处,听得蜀中叛乱,就想派兵插上一脚,只是还未出兵,战乱已经结束,杨、高二人据关自守,知道再无机会,只得作罢。又听说张鲁占据了巴郡,长长叹了一口气,准备在涪陵找些事情。恰好张济攻打南阳郡,刘表生怕张、袁二人大战波及到荆州,命大将文聘率大军防备,攻打涪陵之事无疾而终。

    西凉马腾韩遂听得汉中大军出征益州,打下巴郡,倒是还有些高兴,毕竟这时候汉中大军在巴郡,明显没时间找他们的麻烦了。

    两人自然又在凉州互相争夺了起来,只是渐渐的马腾却发现自己不再是韩遂的对手了,也知道韩遂手下多了一名智谋之士,却不知是何人。

    关中,曹操迁都许昌之后,以颍川人钟繇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听得张鲁拿下巴郡,星夜派人报知曹操。曹操在许都听闻此事,大笑,谓众将道:

    “张家虎儿,果真不可小觑也!”但此时的曹操正在谋划徐州,知关中乃是要地,派大将夏侯渊领大军五万,归钟繇统领,镇守关中。

    徐州,刘备自顾不暇,自然不太在意千里之外的巴郡,他此时已经败于吕布之手,正在谋划报仇呢!

    袁术也是一样,自从得到玉玺之后,他的内心无限膨胀了起来,又有近二十万大军再手,哪里会看得上小小巴郡之地,听得消息不过一笑置之。

    河北袁绍,如今已占据青、冀、并三州之地,手下大军五六十万,谋臣如云、猛士如雨。听闻消息之后笑道:

    “将来吾起兵南下之日,看这张家小儿是敌是降”

    其下谋士田丰笑道:

    “主公威仪,天下皆知,区区张鲁如何会是对手,不过兖州牧曹操却是不可小看,必为主公大敌。主公何不遣人前往汉中与其结为盟友,共同攻打曹操。倒时曹操一灭,主公大军顺手就可将其一起灭掉。兵锋所向,何人可当”

    袁绍闻言大喜,遂派使者前往汉中。

    江东孙策听闻消息之后,大笑道:

    “他日某取荆州之时自当领军会会张家小儿,如今还是尽早拿下江东的好。”

    至于公孙瓒、公孙度、士燮等人,自然不太在意此类消息了,毕竟如今的大汉,一州之地易手也是寻常,何况区区巴郡呢




第一百零一章 安排
    张富带着大军回到南郑城之时,张鲁早已带着一众文武亲自南门迎接。父子二人寒暄一番,张富命手下校尉带着大军回营,自己带着贾诩、杨任等人随张鲁回了太守府。

    太守府大堂中,张鲁的心情明显非常好,命众人落座之后,开口笑道:

    “富儿,军师,此番巴郡一战,可是让天下诸侯都见识到了我汉中军的强大,想必自此之后再也无人敢小觑我汉中张鲁了吧!”

    贾诩笑道:

    “主公威名,天下皆知。如今两郡再手,治下数百万百姓、十余万大军,只需修养生息两三年,到府库充盈、大军齐备之时,南攻益州,西取雍凉,可与天下群雄争锋也!”

    张鲁大笑,道:

    “此番全赖汝二人之力也!”

    张富,贾诩二人皆道不敢。张鲁又问前事,张富慢慢一一道来。张鲁细心听完,才开口笑道:

    “吾能得巴郡,也亏得刘璋小儿相助,若非其多疑,又听小人之言,恐怕巴郡之战不会这般容易的。”

    说完,看了看张富二人,又接着道:

    “当然,汝二人也是功不可没,还有出征众将士,皆有封赏。来人劳烦军师计算封赏之事,至于富儿,此行回来,却有要事要办。”

    张富自然知道是何事。古人讲究“成家立业”,先成家而后立业。如今张富已是及冠之年,人生大事绝对不可再拖了。

    这不仅关系到他自己,还关乎着追随在他身后的贾诩、甘宁等人的命运,同样,也关乎着张氏一族的传承。

    想了想,张富开口说道:

    “爹爹,孩儿的事不急,不过如今最重要的是巴郡之事。还得仔细处理妥当才是。另外,原巴郡太守庞羲愿降于吾汉中,此行也随孩儿一起回了南郑,就在府外等候。”

    “哦让他进来。”张鲁顿时来了些兴趣,对于这个老对头,他还是十分想见见的。

    当即有亲卫跑出了府外,引庞羲进来。

    两人相顾无言,半晌,张鲁才问道:

    “庞羲,汝愿降否”

    “愿降!”庞羲同样惜字如金。

    “好。”张鲁又命人将其带了下去,他此时心情颇为舒畅。当初他与赵韪、庞羲两人一起在刘焉手下为官。虽然刘焉也算是信任他,但无论如何赵、庞两人始终都压了他一头。

    甚至刘焉死后,留下赵韪、庞羲二人为辅政大臣,却没有他张鲁的名字。

    如今赵韪已死,庞羲降于自己,令他颇为感慨,事实上,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日来得这般快。

    张鲁正思索间,又听见张富接着说道:

    “爹爹,如今巴郡已经拿下,但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不如遣使者前往许都,求太守之位。”

    张鲁想了想,道:

    “我儿说的有理,如今庞羲已降,若他出言荐之,想必天子也不会不允。只是这巴郡太守的人选,不知富儿心中归属何人当然,若是富儿你愿意担任,那就再好不过了。”

    张富闻言,也明白自己父亲的意思,的确,大汉朝的察举制中,推荐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今有庞羲推荐,巴郡太守落到手里的可能很大。另外,此时的曹操正在算计徐州,也不大可能会在此时节外生枝,此事多半能成。

    当然,父亲想让自己出镇巴郡也很正常,这个时代中,最为信任的永远是自己的家人。袁绍得北方全境之后,同样以三子一甥领四州刺史。

    不过张富却不打算就这般将自己锁在巴郡,凉州之战不知何时就会开始,他自己不去盯着绝对不放心的。

    于是,张富没过多犹豫,开口说道:

    “爹爹,孩儿还是想呆在南郑多陪陪你和娘亲。至于巴郡之地,当选一位忠心可靠,又足老成持重,足以服众之士镇守便是。依孩儿观之,整个汉中之地,能镇守巴郡者,非主薄阎圃大人不可。”

    张鲁闻言大喜,道:

    “吾儿知吾心也。”当即书信一封,命人快马送于褒中。

    张鲁又问道:

    “何人可为使出许都”

    张富闻言,却也是一时之间有些难住了,总不能自己去吧!虽说如今和曹操算是“蜜月期”,但张富敢保证,只要自己一去许都,就会被曹操给扣留下来。

    本来邓芝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可惜被自己留在了巴郡,在自己心中,还是希望他成为一代名将,而不是一个辨士。

    好一会儿,见张富不说话,旁边贾诩才笑道:

    “若是主公信任,某倒是有一个人选。”

    “哦何人”张鲁问道,贾诩也是有些疑惑的抬起头看着贾诩。

    只见贾诩笑了笑,道:

    “正是犬子贾穆也。犬子虽然没甚才能,不过当初在长安之时,却也有幸与帝王相识,故某愿荐之。”

    张鲁大喜道:

    “既是卿之子,想必才能不凡,吾便加其为南郑县丞,为汉中大使,出使许都。”

    “谢主公。”

    张富也是笑了笑,贾诩之子若是出马,此事必成,毕竟当初献帝出逃之时,贾诩也算是出了大力气,不看僧面看佛面,区区一个太守之位,献帝总不会为难吧,开口道:

    “举贤不避亲,文和先生果然有晋大夫祁奚的风采也。”说完顺嘴又拍了张鲁一句马屁:

    “当然,爹爹也如文公那般贤能。”

    张鲁闻言,笑骂道:

    “你小子的嘴真是啥话都敢说啊!你爹爹我有几分本事自己还是知道的,少给我带些高帽子。”

    一通话下来,倒是把在场众人都逗笑了。

    “爹爹,另外一事,就是如今凉州马腾韩遂打得如火如荼,前番李先生和徐将军也去了西凉,如今不知情况如何,还得早作准备才是。”

    张鲁闻言,脸色稍稍凝重起来,道:

    “富儿,如今之势,咱们还适合出凉州么”

    张富道:

    “爹爹,如今西凉两家诸侯内乱,又有李先生在内谋划,正是出兵的良机。凉州虽然荒凉,却是天然的马场,若是能拿下,汉中便再无缺马之忧了。”

    张鲁还是有些迟疑的道:

    “如今大战刚歇,又新得巴郡,恐怕无兵可战。”

    张富又劝道:

    “爹爹,如今甘将军大军初成,虽不敢说战力有多强,但打打顺风战还是可以的。孩儿此行带回六千大军,再加叔父麾下一万五千大军,此战能打。”

    “另外,如今益州大乱刚刚结束,也是无力出兵的。若是等刘璋缓过气来,恐怕咱们要再打西凉就难了。”

    张鲁闻言,沉思良久,才开口道:

    “既如此,杨将军先行带大军回斜谷大营,出兵之事,容后再议。”

    “诺。”杨任应道。

    张富虽然有些不甘,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第一百零二章 自找
    要事商议完成,众人告辞了出去,如今乱世之中,每一个人的事情都多得要命,倒是张家父子二人似乎是没什么事了。

    看着众人走出了大堂,张鲁颇为感慨的笑了笑,道:

    “富儿,明日为父就给你举行冠礼,你便算是真正的长大成人了啊!”

    “多谢爹爹!”

    “另外,还有一事,你既已经及冠,婚烟大事不可再拖了。此事非你一人之事,关乎我张氏一族和汉中的存亡,此行回来,一定得办完。”

    “诺,孩儿答应就是。”张富也是早有准备了,但张鲁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他目瞪口呆。

    “富儿,你娘亲亲自给你物色了一门亲事,已经向女方家里提了亲,下了聘礼,定下了婚期,只等你回来迎亲了。”

    “什么”张富大吃一惊,脸色就是一沉,听这口气他就知道女方不是蔡琰了,后者早已族灭,哪还有家人啊!可他出征之前明明将蔡琰之事托付给了杨氏,而后者也干脆的答应了下来,没想到竟然会闹出这么一出来。

    张富也知道既然此事都已经定下了婚期,就不可能再更改了。要想退婚,除非张富不想在大汉混了,否则绝不可为,不然大汉的士子会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口诛笔伐、臭名远扬,甚至连整个汉中都会成为士子摒弃之地,就连法正、阎圃这些正统的儒家传人都会有想法的。

    想到这里,张富的心早已沉到了谷底,呆立了半晌,才开口问道:

    “爹爹,是哪家的姑娘”

    张鲁却是笑了笑,道:

    “富儿,说来这位姑娘可还是你自己选的呢你可别怨你娘亲啊!”

    “啊”张富不曾想过自己除了蔡琰还惹过其他女子啊。

    张鲁见状,神秘的笑了笑,道:

    “我儿莫非忘记了当初你前往临江途中遇上了什么人了么”

    “临江”张富自语了一句,下一刻不由叫出声来:

    “莫非是徐州糜家之人不成”

    张鲁笑了笑,道:

    “富儿你可算是想起来了,这糜氏也是徐州东海郡大族。当初你与人家管事谈论过商人之事,令当今糜家之主糜竺颇为佩服。后来你率兵出关中,打李傕败郭汜,天子封侯,天下扬名,这糜家便动了心思。”

    “这糜竺也是一个秒人,听说你爱慕其妹,本身也还未娶亲,竟直接派了其弟带了妹妹并一半家产,投汉中来了。”

    张富苦笑道:

    “他这是想做陶朱公啊。”这糜竺算是三国时期最会投资的商人了,当初刘备破落之时他便尽出家财资助于他,甚至将自己的妹妹也嫁给了刘备。

    后来刘备颠沛流离半生,糜竺始终不离不弃。刘备入蜀之后,封其为安汉将军,地位甚至在诸葛亮之上,为刘备麾下众臣之首,算是功成名就。没想到的是,最终因其弟糜芳投吴,含恨而死。

    张鲁闻言,道:
1...3536373839...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