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风起汉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金雨潇

    几人边说便走入大堂,大堂内早已摆置妥当,张鲁和甘宁黄权早已落座。

    各自行礼过后,分宾主坐下,上首自是张鲁一人,左侧依次是张富、阎圃、杨松、黄权,右侧是杨昂、杨柏、甘宁。尽管在张富心中,甘宁和黄权不该轮到末座,但两人到底新投,也无办法。

    这是,只听上首张鲁举起酒杯,说道:

    “今日除夕,某请各位大人来此,既谈正事,也说风月,当共饮一杯,请”

    “请”几人一起举杯,喝了一杯。又听见张鲁说道:

    “一年又过去了,某先说说几件事。”

    只见张鲁站了起来,举起酒杯,对这杨松杨柏说道:

    “第一嘛,某代表这南郑城十万百姓二位大人一杯,感谢你们让他们过上了一个好年。”

    “全赖主公洪福,属下不敢居功。”两人不敢怠慢,尽管心里骂娘,却也值得端起酒杯喝了一杯。

    一杯酒喝完,又听见张鲁接着举杯说道:

    “第二件事嘛,就是兴霸和公衡新来,吾等一起敬二位一杯,自此便是兄弟。”

    众人一起举杯敬了两人一杯。张鲁又道:

    “各位都是从益州随某出来的,想必对于甘将军的本事都有些了解,某就不多说了。杨大人,前番你答应某的三千兵马何时能到啊”

    “禀主公,年后便可交给主公。”杨松一咬牙,说道。

    “好,兴霸,到时你便统领这三千大军,领校尉之职,归富儿麾下。”

    “诺,多谢主公。”甘宁站起来抱了抱拳说道。

     




第二十章 夜宴《中》
    “某的志向”张鲁轻声呢喃了一句,低头沉思了起来,好一会儿才道:

    “当初某投靠刘焉,一是因母亲大人的关系,二则是想为天师道找一容身之地。如今刘焉已死,某虽得汉中,却也是家破人亡,立足不稳。”

    “某不算是一个远志之人,只想将天师道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某治下的子民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个乱世足以。”

    阎圃听完,起身开口说道:

    “主公,如今天下已是大乱,群雄割据,诸侯四起,由某观之,战国重演之日不远,主公若要传教,让天师道流传天下,此时正是时机啊。”

    阎圃说完,见张鲁盯着自己,又接着说道:

    “自秦皇焚书坑儒,到汉武罢黜百家,道家传承几乎断绝,如今汉室倾覆,正是主公兴起之机啊。”

    “古语有云:得汉中者得天下,如今主公已得汉中,只需励精图治,吞八荒,扫**,马踏天下指日可待,到那时,主公的愿望不就在反掌之间吗”

    张鲁听完,脸色却是阴晴不定,身为道家传人,他对汉室自是没什么好感,但却也没什么争夺天下的野心,好一会,才说道:

    “军师且先坐”又看向杨松说道:

    “杨大人,你又如何看”尽管对汉中杨氏一族不满,但杨松的智慧,张鲁还是挺看重的。

    “主公,如今乱世已成,主公又是一方之主,可谓是万众系于一心,主公的前程便是汉中六十万百姓的前程。某虽不敢劝主公作何决定,却能保证杨家上下绝对会为主公效死力。”

    张鲁听完,深深的沉思了起来。

    这时,只见张富站起身来,说道:

    “父亲,如此大事,孩儿本不该多嘴,但如今形势至此,孩儿也想对父亲说上几句。”

    张富说道这里,离开了席间,到了正中对着张鲁跪下,深沉地说道:

    “我张氏一族自前番被刘璋杀散后,只剩父亲、叔父、娘亲和孩儿寥寥数人而已,父亲若不早下决定,下一次恐怕真的身死族灭了。”说完,头深深的磕了下去。

    张鲁听完,大吃一惊,阎圃等人看到张富的动作也是吃惊不小,杨松更是目瞪口呆,虽然知道张富不是吃素的,也想不到他竟然真的啥话都敢说。

    张富这一跪趴下去可真是吓到了张鲁,从席间跑了下来,扶起张富,说道:

    “我儿不必如此,若非我儿,几乎将张氏一族至于万劫不复之地了。”说罢,两人各自归位。

    张鲁坐下后深深的吸了口气,道:

    “今日在座皆是某之腹心,但大汉承平四百年,如今乱象虽起,却还是人心所归,今日之言,各位心中有数便是。某也不想多言,自今日起争夺天下,还望各位助某一臂之力。”说罢站起身来,端起酒杯,道:

    “干”

    “干,”众人齐声道,一饮而尽。

    “军师现在可以说吾等接下来该如何了吧”张鲁做了决定,像是轻松了下来,笑着说道。

    阎圃也不推辞,道:

    “主公,如今局势,某有上中下三策。”

    “哦愿闻其详。”张鲁好奇的说道。

    “某先说下策,出武都,下天水、阴平几郡,进而入天水、打金城,进而占据凉州,作为根基之地,坐观天下,以图后计。此策最为容易,因为马腾韩遂两人面和心不合,略施小计便可夺下凉州,但凉州地广人稀,多是荒芜之地,又有鲜卑,匈奴部族威胁,割据一方尚且容易,但要夺天下却是困难重重啊。”

    “中策,兵出斜谷,走陈仓,直指长安,下洛阳,闭关大治,观关东群虎相争,待到天下大变,率军出关,成秦王扫**之势,则天下可得。”

    “上策,攻下阆中城,攻打巴郡,进而进入蜀中,在攻打荆州,厉兵秣马,待到时机成熟,沿高祖灭楚之路,可夺天下。”阎圃说完,看着张鲁。

    张鲁却是没又急着做决定,而是说道:

    &nb



第二十一章 夜宴(下)
    长安,整个华夏民族魂牵梦绕之地。这时候的长安应该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了。

    后世之中,张富也曾到过西安,但那时候,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有着老城而已了。而现在,却是她最为辉煌也最为美丽的时候,从重生之后起,张富就一直想去看一看,不止为了那些困锁在长安城中的能人猛士,也为了去看看这个凝聚了整个民族的梦的城市。

    “长安,你去那干什么,那里现在可不是一个好地方啊而且你的伤势还未痊愈,不宜出行。”张鲁沉吟了一下,道。

    张富心知张鲁是不想自己出去冒险,但此行他势在必行。

    “父亲且听孩儿说来。”

    “如今父亲新据汉中,可谓名不正言不顺,而以咱家道家传人的身份来说,能在汉室手中得到名正言顺的机会也不大,甚至根本不可能。但如今却有了一些机会。”

    “哦”

    “当今天子落于李傕郭汜之手,二人虽是莽夫,但也惧怕关东诸侯再次讨伐,因此对父亲这样的人必定会大加拉拢。此番我若前往长安,便可借此二人之手得到了正名的机会。”

    张鲁听完,还未说话,见下首一人出列道:

    “主公,此事万万不可。”视之,却是军师阎圃。

    “哦,军师有何高见”

    阎圃作了一稽,急道:

    “主公,李傕郭汜二人勇而无谋难成大事,况且这两人皆是乱臣贼子,罪行累累,不管落到何人手里,都逃不过一个抄家灭门之罪啊,主公若与二人为伍,后果难堪设想。还望主公三思而行。”

    张鲁听完,开口说道:

    “军师莫急,先听听我儿是何说法。”说罢,示意张富解释。

    张富起身,对着阎圃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道:

    “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正人君子,小子佩服,但如今乱世之中,不可能完事都堂堂正正啊。”

    “我刚才说过,不过是借李傕郭汜之手罢了,此行不会留下任何文书依据。到时盖的是大汉皇帝的印章,即便二人覆灭,吾等依然是大汉之臣啊。”

    “原来如此,倒也可行。”阎圃听罢,不再多言。

    “看来此事可行,不过某遣军师或公衡先生去一趟不就行了,我儿何必亲自前往况且你娘也不会想让你离开南郑的。”张鲁却还是不想放张富到长安去。

    “父亲,此行非孩儿前去不可,军师大人和公衡先生都是堂堂正正的读书人,做这些事情难免不太顺手,况且,应该只有孩儿才能取信于李傕郭汜二人啊。”张富还是耐心的解释,毕竟对面是自己的父亲啊。

    “至于娘亲哪里,就劳烦父亲大人去当这个说客了,孩儿在娘亲面前可没什么说话的地方。”

    张富一边说着,一边苦笑了起来。一群人听罢,也跟着笑了起来,大厅里气氛顿时火热了起来。张鲁见此,只得应下。一时间,觥筹交错。

    饮宴罢后,张鲁把阎圃留了下来。张富知道父亲与军师有事要谈,便亲自送客人离开,一行人离府而去。

    “杨大人稍待,某有些话想对大人说。”到门口处,张富出声把杨松留了下来。

    “杨大人若不嫌弃,不妨到某的院子里坐坐如何”

    杨松虽不明所以,却也只得跟着张富一起到了他的院子,丫丫玩累了睡去。李婶给点了灯火,月儿又上了茶汤,二人就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

    “此番单独留先生在此,是富有些话想对先生说一下。”

    “公子有何事不妨直言。”杨松有些不明所以。

    见杨松此等反应,张富微微一笑,道:

    “那富就直言了。前番富与令公子有了些小冲突,不过此事已解决,还望杨大人勿放在心上了。”

    &nbs



第二十二章 小将
    三月初八,艳阳高照,正是出行的好时候。

    南郑城外,张富一行人皆已准备妥当,张富一声令下,一行人车队便在三千大军的保护下完东北方向而去。

    同行者还有黄权和甘宁二人。

    不过黄权和这三千大军到褒中之后变会停下准备重修斜谷之事。甘宁则充当护卫随张富到长安觐见皇帝,毕竟此时的长安已是云波诡异,战争一触即发,张富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去冒险。

    出了褒中,张富一行便轻车简从,随行只有甘宁手下十数骑。金箔宝物贴身藏好,又带了数日的干粮水囊,一行人抄小道过了斜谷,往关中而去。

    出了斜谷,便算是李傕郭汜的地盘了。不过此时的关中大地,早已不是天府之国了,经历了黄巾之乱,又经过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的横征暴敛,这片土地早已满目疮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看着官道盘的一具白骨,张富不由自主的吟出了诗圣这一句名传千古的诗言。

    没有在这种时代生存过得人,永远体会不到这个时代寻常百姓的悲哀。在汉中的时候,尽管张富也曾见过缺衣少食的百姓,也知道这个时代百姓的艰难,但汉中的百姓好歹能够生存下来。

    可进入到关中以后,看到的这一切却是让张富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饿殍遍地,百姓易子而食,皑皑白骨随处可见。曾几何时,这里是华夏的中心,曾几何时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可是现在,这里却是整个大汉十三州最贫瘠,战乱最严重的地方。

    这一刻,张富才明白,什么是乱世。原来,史书记载并没有夸大其词,原来,三国之后,整个国家的人口数竟不及原来的五分之一绝不是臆测而来。

    “我张富一定要结束这个乱世,还这片土地安宁,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让他们安居乐业。”

    一句话喊了出来,张富心中抑郁少了一些,沉吟了许久,转头对甘宁道:

    “我欲结束这乱世,还望兴霸助我。”

    甘宁听完,情绪也有些激动,连忙滚鞍下马,大礼拜倒,道:“愿以此身,报以主公,至死方休。”身后众亲卫见了,也一起下马拜倒。

    “兴霸不需如此。”张富连忙下马,扶起甘宁。

    “好,吾得兴霸,如高祖之得韩信也。君知我心,君心我亦知。”我张富在此立誓“卿不负我,我必不负卿。”又转身道:

    “诸位也一样,自今日起,皆为兄弟,福难同享。”

    一行人上马前行,经过这个插曲,众人关系明显亲近了许多。一路上却有些不太平,山贼土匪不是出现,不过都是小股,不成气候,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穿着破烂,一看就知道是百姓活不下去了,才上山成了匪寇。张富一行都是骑兵,倒也没有不开眼敢来招惹,只是此时的张富心情又沉重了几分。

    数日后,人烟渐渐多了起来,却是到了右扶风治所槐里了到了这里便算是长安的地界了。尽管槐里城比南郑要大了不少,但张富觉得城中的百姓甚至不如褒中城多,可见关中大地到底受了多大的难。

    镇守槐里城的却是李傕之侄李别,一个西凉军将领,从董卓入主朝堂开始,便进入了武夫当国的时代。凉州荒凉穷苦,又有匈奴为患,民风剽悍,因此西凉军作战勇猛。但西凉军将领却是各个贪财无比,每到一地,必刮地三尺,这个李别并没有与众不同,李傕让他来此,便是为了敛财而来。

    不过此时张富却是在城门处被拦了下来,甚至守城小校还要把他们抓起来。

    原来,张富心知西凉将领贪财,想要贿赂于这个小校,却被当做图谋不轨便要抓起来。

    张富此时却



第二十三章 名将入瓮
    数日后,郑寻一行从槐里城出北门,往长安而去。随行又多了一对军马,莫约三十余骑,领兵之人正是徐晃。

    想起这几日的经历张富心里就偷偷发笑,那日进城之后,他便见到了李傕的侄子——李别还有那个徐晃的顶头上司骑都尉杨奉。

    这两人可就是彻头彻尾的西凉军将领了,眼里只有金钱和美女,在郑寻奉上黄金百斤,又留下回到汉中之后又有财货奉上的话语之后。这两人对张富可谓是比亲爹还要亲啊,李别利索的写了书信,说是带上此信可直接见到李傕,张富半信半疑。

    在张富提出需要一对军马护送自己到长安之后,两人也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出了扶风府,张富表明想要徐晃和自己一起去长安,杨奉却迟疑了一下,毕竟自这个属下虽然一直在触自己的霉头,但本事却是没话说的,就这么给出去,也太便宜了吧。
1...45678...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