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韩谦这席话可以说是字字诛心,沈漾自诩爱民如子,沉默着难以应对。

    事实上,韩谦所说才是最为正统最稳妥的战法,而且真要将岳阳城困得尸骸满城,潭州朗州邵州衡州也不可能再有什么抵抗力了。

    战场之上,人命如草芥,沈漾却难以面对这样的惨烈结果。

    武陵城坚而小,容纳不下多少兵将,而马融守沅陵城吃过我们的大亏,能调一万精锐到云盘岭,叛军将迫于形势,与我们野战,胜之再夺武陵城,兵马四处,可直入叛地腹心。这时候,即便马家还想死扛到底,但潭州豪族还能有几人陪他们赴死?韩谦说道,此策虽险,但一旦功成,叛军到这一刻或许便剩下献城乞命一途,潭州便能不战而下,先生也不需要看到叛地尸骸遍野,也不需要再忧虑梁蜀两国的动向!

    沈漾沉默良久,说道:镇远侯未必会赞同用险。

    杨涧乃楼船军的主帅,他要坚决反对,一万精锐总不能游过洞庭湖进入沅江。

    那便请先生陪我一起去见镇远侯。韩谦站起来说道。

    好吧,今日夜色已深,明日我便与你一同前往见杨涧。沈漾点点头,答应道。

    楼船军水师的驻营,位于西山大营与云溪驿之间一座往南侧凹陷的湖荡子里,狭窄的湖荡口打下排木作为寨墙,留下七八丈宽的辕门供水师战船出入。

    大小战船百余艘停泊在水营湖面上,临湖的岸上也有上千顶帐篷,供水师将卒轮替登岸休整。

    韩谦与沈漾赶到水营驻地拜访杨涧,也顺带观看水师将卒的操练。

    杨涧此时率楼船军出征,有五艘五牙楼舰。

    五牙楼舰乃是当世最为庞大的战船,即便是方首平底,吃水也有近丈深,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具有五层楼舱,而在第五层甲板之上,还建有望阁,用于瞭望敌情及指挥。

    五牙楼舰乃是桨船,不设帆桅,有两层六十把大桨,驱船近敌作战,有女墙垛口,长达十三四丈高出水面四五丈的船体,停在湖泊上有如庞然大物。

    杨涧带着韩谦沈漾登上一艘五牙楼舰眺望湖江,不动声色的问道:沈大人韩司马过来,不会是专为一观这五牙楼舰吧?

    分兵往辰州,借沅江湍流,居上而击武陵,杨侯怎么看这事?沈漾问道。

    杨涧诧异的打了韩谦两眼,没想到一向不主张用险的沈漾,竟然在韩谦赶到岳东大营才一天就被游说得改变主意了?

    洞庭湖波涛汹涌,敌船四合而来,太过冒险。不管沈漾是不是有被韩谦说动,杨涧身为宗室大将,还不需要屈势敷衍,直接说出他的反对意见。

    他统领水师,没有他的同意,龙雀军要游入沅江,他也无话可说。

    楼船军水师,不比潭州水军稍弱,不在湖中缠战,径直从主航道入沅江,潭州水军要是敢来纠缠,也是他们败多胜少,杨侯爷何惧也?韩谦问道。

    水师战舰,以桨船为主,骤然间难以远航杨涧有他所考虑的现实困难,便以他们脚下的五牙楼舰为例,六十把大桨,短时间内桨手将船速提升起来,比快速帆船都要快,但时间难以持久。

    可能最高的船速也仅能维持半个时辰,桨手便会力竭,接下来只能以一个更低矮的速度缓缓前行。

    从岳阳湖口南下,从沅口入沅江,逆流到云盘岭,五百里水路,平均下来船速实际上则要远比快速帆船为慢。

    这时候潭州水军即便不断的派战船过来扰袭,整支强闯封锁线的船队,损失也将难以控制。

    叙州建造十二艘战帆船,只要有需要,随时能强闯潭州水军的封锁,赶来岳东大营会合,到时候还请杨侯集中战帆船运送兵马进入沅江。韩谦说道。

    韩谦自然有考虑楼船军主力战舰不利快速远航的问题,他的方案就是楼船军将利于远航的战帆船集中起来,叙州水营再有十二艘战帆船赶过来会合,联合运送一万精锐进入沅江。

    战帆船长程以桅帆借风力而行,短程冲刺时,则依靠桨手操作大桨驱使船舶以更快的速度前行,与敌船接战。

    所以,韩谦对五牙楼舰这种看上去壮观,实际在水战中使用受限制太多却靡费极巨的战船,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

    杨涧沉吟着不吭声。

    韩谦盯着杨涧,看他唇上长着两撇短髭,显然精明干练,本身也确实是大楚最为杰出的水师将领。

    杨密在金陵称帝,杨氏即为宗室,宗室子弟里有杨恩杨致堂等将臣,但目前最受杨密信任的几人里,统领楼船军的杨涧一定能算其中之一。

    杨涧今年才四十五岁,正年富力强之时,平素就以天佑帝杨密马首是瞻,与太子安宁宫以及信王,都不甚交际,在很多人看来,无论谁是将来的新帝,杨涧都少不了一个股肱之臣的地位。

    见杨涧沉默着不吭声,韩谦问道:有一句话,不知韩谦当不当问?

    韩司马请直言。杨涧说道。

    殿下平灭叛军,杨侯爷觉得陛下有几分可能会用殿下取代太子?韩谦直接问及这个最为敏感的问题,当然,他也没有指望杨涧会正面回答,他自问自答道,杨侯爷乃是陛下视为宗室中流砥柱式的人物,倘若在讨潭州叛逆时,杨侯爷都不积极建立功勋,或许会叫陛下以为杨侯爷心里另有打算啊!

    你这是诛心之言!杨涧霍然睁大眼睛,带着怒气的盯住韩谦,他这样的人物,怎么会甘心受韩谦这样的威胁。

    或许是韩谦这话诛心了,但韩谦曾对冯文澜也说过这样的话,冯文澜当时的反应,可是跟杨侯爷没有什么区别啊!韩谦打了个哈哈,笑着说道,完全无惧杨涧表现出来的怒气。

    韩谦在三皇子面前说得保守含蓄,但他不论是哄是骗是威胁是利诱,都得让杨涧同意出兵!




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
    沈漾没有说太多的话,他与韩谦同时过来拜访杨涧,便表明他态度的改变。

    当然,韩谦的话说是诛心之言,但他心里细想,杨涧未必会完全无视韩谦的这话。

    杨涧保持中立,仅对天佑帝马首是瞻,当然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天佑帝会不会就一定认为杨涧心里真就没有其他的打算?

    相比较而言,天佑帝也许并没有急着废嫡改立的意思,但作为臣子的,杨涧顺着天佑帝的心意全力助三皇子拿下潭州,才能真正称得上顺应帝心吧?

    想到这里,沈漾心里都轻叹了一声,帝心难测啊!

    韩谦也不会逼迫杨涧今日给他们一个答案,当下便与沈漾跟他告辞,返回西山大营。

    回到西山大营,韩谦先陪同三皇子视察大营,午后又回到自己的营帐小憩。

    得知韩谦与沈漾一早赶往水营驻寨拜访杨涧的信昌侯李普便再也坐不住,趁着营帐冷之时,偷摸着登门来见韩谦。

    调派精锐到云盘岭与武陵军会合,你有几成胜算能在三个月内攻处武陵城?信昌侯李普走进营帐,坐下来也是开门见山的就直奔主题。

    天下哪有必胜之局?真要是这样,马寅父子何不早早献城投降,不要再作无谓的挣扎?韩谦笑道。

    谁知道这一切不是你父子二人想保存武陵军的实力,不愿强攻武陵城时损失太重?信昌侯李普问道。

    武陵军此时在云盘岭不攻武陵军,也是大功,李侯爷未免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吧?韩谦反问道。

    信昌侯李普语塞,难以反驳韩谦这话。

    相比较其他方向的进展迟缓,韩家父子与郑晖拿下辰叙二州,重挫逾四千潭州精锐,将近万潭州兵马牵制在洞庭湖西平原诸城,这已经超额完成天佑帝所摊派给武陵军牵制潭州的重任。

    强攻武陵城,是会使韩家父子功绩更显赫,但韩家父子从现在起按兵不动,将武陵军驻于云盘岭,仅仅是窥视洞庭湖西平原,等将来平灭叛军后,韩家父子的功绩也不会比其他人黯淡。

    韩谦这时候轻叹一口气,从奚荏手里接过茶壶,给信昌侯李普再沏上茶,压低声音问道:李侯爷难道真就没有觉得此时的金陵,此时的安宁宫东宫及寿州楚州都安静得有些异常吗?

    其实信昌侯李普是最容易说服的。

    晚红楼及信昌侯府这些年就像是藏在黑色阴影里的毒蛇,费尽心想搞阴谋诡计的同时,他们所最防备的实际上也是别人的阴谋诡计,

    韩谦在信昌侯李普面前,也可以将一些话说得更透。

    甚至都不需要他刻意提醒,韩谦相信晚红楼及信昌侯府不是太蠢,应该也会盯住安宁宫及楚州那里会有什么异动。

    有些时候,没有异动才是最大的异动,更令人难以心安。

    见信昌侯李普沉默不语,韩谦将滚烫的茶盅递到他跟前,说道:不管安宁宫东宫及寿州楚州有什么阴谋,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平定潭州之乱事,便能掌握先机,从而在潭州以不变应万变。要不然的话,金陵有什么异变,而那时潭州未下,我却要问一问侯爷,到时候我们能做什么?

    信昌侯李普沉吟良久,说道:我也可以支持调派精锐进沅江,但其中一将,需是周数!

    我还怕侯爷保存实力,不愿出力呢,韩谦哈哈一笑,表示绝不会介意李普将周数所部调去云盘岭分军功,又说道,不过,还要请侯爷派人去见张蟓,希望荆州兵马能做出渡江的势态,吸引一部分潭州水军过去。

    张蟓跟信昌侯李普关系不是特别密切,但他毕竟是浙东郡王李遇提拔起来的大将,信昌侯李普对张蟓多少还有些影响力的。

    这个当然,不需要你太过操心。信昌侯李普既然同意支持出兵,还要让周数率部随韩谦他们去云盘岭,自然也希望此行能更顺利,不要出什么意外。

    沈漾信昌侯李普由反对转为支持,韩谦也承诺会先令叙州水营强闯洞庭湖到岳东大营来会合,镇元侯杨涧也就再没有立场固执己见,大家的意见便很快统一起来,接下来便是拟定具体的作战计划着手战事的前期筹备。

    韩师过来才两天,如何说服沈先生镇远侯改变态度?杨元溥将韩谦留在大帐里,颇为兴奋的询问韩谦游说沈漾杨涧他们的具体过程。

    此时已入雨季,不利从正面强攻岳阳城,战事拖延下去,最终潭湘诸州不知道要死多少军民,才有可能将叛军剿灭掉。而于洞庭湖西平原开辟新的战场,有利战事快速推进。沈漾先生心系平民,微臣以战事形势之利弊说服他,并非难事,

    韩谦说起与沈漾镇远侯杨涧私下见面的情形,说给三皇子知道,

    而镇远侯效尽陛下不假,但陛下更希望殿下能在潭州建立大功,镇远侯倘若懈怠,怎么都称不上顺应帝心的?有冯家之祸在前,微臣都不需要明言,镇远侯便能心领神会了。

    韩师又如何说服信昌侯的?杨元溥问道。

    信昌侯李普乃是杨元溥的岳丈,但李普曾想通过张平加强对他的人身控制,这种恶感并没有为时间所冲淡。

    杨元溥从那之后对李普都是称谓爵衔,相比较之下,对李知诰这个大舅哥更加亲近。

    韩谦看了三皇子一眼,他也不清楚三皇子对信昌侯及晚红楼的秘密到底知道多少,当下只是说道:太子及信王那边没有什么动静,侯爷其实也担心迟则生变,却是不难说服。

    迟则生变?杨元溥琢磨着这四字,问韩谦,韩师担心生什么变故?

    防人之心不可无,但过度的猜测并无必要,韩谦说道,而不管太子及信王有什么阴谋,只要殿下能尽快平灭潭州叛军,便掌握住先机。

    杨元溥迟疑了好一会儿,最后走到帐帘前,窥得大帐外没有其他人靠近,才走回来压低声音问韩谦:韩师心里到底怎么看晚红楼?

    韩谦心想三皇子总算是问到这个问题了,他从容淡定的坐在长案后,说道:当年李侯爷为了能将李冲安排到殿下身边,想在微臣身上制造意外却失手,微臣为自保,不得不参与他们的秘谋,也因此得幸与殿下结识。只不过这几年来,微臣与李侯爷他们关系并不和睦,晚红楼到底藏有怎样的秘密,却也无从窥探。

    前朝昭宗继位后励精图治,却不信任外朝大臣,凡事专任宦臣,不仅使宦臣执掌神策禁军,还在神策禁军之外组建神陵司,任用宦臣监察藩镇培养斥候秘探甚至刺客,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裁撤藩镇,振兴帝国。然而昭宗及其子皆死梁帝之手,神陵司随着前朝的覆灭而四分五裂,只是大楚草创才十六载,朝中难免会有一些将臣,与前朝旧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杨元溥说道,母妃她们或许是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灭掉梁国吧?

    神陵司?韩谦琢磨着他从未在任何典籍上看到,也从未听旁人提过来的这个特务机构,心想前朝秘密设立这么一个由宦官掌控的特务机构,像张平这些人的出身也就能够解释了。

    那现在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天佑帝是否真对神陵司的存在一无所知,还是说早就有所察觉,甚至更进一步,早就知道世妃与三皇子跟神陵司有牵扯?

    想到这里,韩谦惊出一身冷汗。

    怎么了,韩师觉得有什么异常吗?见韩谦神色陡然凝重起来,杨元溥也不禁提心吊胆起来,小声问道。

    陛下此时已知信昌侯府暗中培养秘谍之事,要是陛下之前早就知道神陵司的存在,很难不将信昌侯府跟神陵司残余势力联系起来。韩谦蹙着眉头说道。

    啊,杨元溥也有些慌张起来,问道,那父皇有没有可能也怀疑我与母妃头上来?

    这个应该还没有,要不然陛下不会给殿下独领大军征讨潭州的机会,韩谦抽丝剥茧的分析现有的情报,说道朝堂之内免不了有不少将臣,都可以说是前朝旧吏,但大楚开国十六载,世事变迁人心思定,也不会有几人念着前朝旧事,想必陛下对神陵司残余势力,也并未特别在意吧。

    天佑帝崛起于江淮,合并广陵节度使府的势力,先后又吞并升州节度使府宣歙节度使府江西观察使府开创楚国,之后又平灭越王董昌的势力,吞并荆襄潭湘,羁縻黔中,才奠定大楚此时的疆域。

    在这个过程中,天佑帝满手血腥,但也容纳大量非江淮嫡系的将臣。

    韩家早年便是宣歙节度使府的将吏,浙东郡王李遇信昌侯李普乃至大将张蟓则是江西观察使的属吏军将;而寿州节使度徐明珍,更是广陵节度使的少主,徐后则是前广陵节度使的长女,徐明珍的姐姐。

    大楚将臣的来源如此复杂,即便前朝受宦官掌控的神陵司在楚地还存有残余势力,也不会比其他人更受重视。

    当然,要是世妃及三皇子跟神陵司有牵扯,特别是神陵司还抱有复仇乃至复辟的幻想,在宫禁之内布局这么多年,那性质又将完全不一样了。

    韩谦这时候也禁不住想,也许天佑帝一命呜呼,是眼下很多人最为值得期待的吧?

    至于天佑帝死后满地狼籍山河破碎,那也得等天佑帝死后再去考虑吧?



第二百八十七章 听信
    杨恩出使蜀地,一时半会还不会有什么消息传回来,但只要蜀主没有将杨恩拒之门外,这事便会给潭州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这时候张蟓在荆州做出随时渡江进入朗州北部作战的势力,甚至镇远侯李涧,还派部将携两艘五牙楼舰前往荆州,加强荆州水营的战力,便足以叫潭州风声鹤唳起来,甚至怀疑楚蜀已经达成秘议,不得不往朗州北部诸城加强防御。
1...171172173174175...4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