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真要叫他们的图谋得逞,怎么可能对叙州没有影响?

    所有的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杨元溥或许已有以人主自居的心思,除非发生大的变故,要不然的话,对叙州这边的感激之心只会日益淡薄,甚至杨元溥内心深处会有意识的逆违韩谦对他的影响也说不定。

    冯缭是从少年时期经历过来,知道杨元溥这个年纪天然有一种对抗一切打碎一切的冲动,尽管有时候这一切是他的依赖与寄托。

    针对这种变化,冯缭觉得韩谦怎么都应该有所行动了,而不能真就坐看叙州被彻底的边缘化。




第三百七十九章 归乡
    冯缭待要给田城高绍杨钦他们使眼色,叫他们劝说韩谦拿出针对性的行动,这时候山下传来一片喧哗声,似有人想闯进来,但被守在山下的侍卫拦住。

    冯缭田城他们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等了一会儿,看到今日在山下当值的林宗靖领着两名身穿便服的青年登上山来。

    田城认得这两人,都是左司子弟出身的州营队率。

    田城眉头微蹙,这两人应该在黔阳营伍之中率领部下将卒进行紧张的训练与备战,夜里还应该参加读书班,没想到他这几天赶到龙牙城没有回黔阳盯着,都黔阳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令这两个在编的队率竟然连兵服都没有穿,而身穿便服一路无碍的直接闯入龙牙山。

    田城刚才听山脚下的动静颇为不小,似有不少人聚集在那里要直接闯上山来,但被山下岗哨上的侍卫拦在山下,只有两人作为代表被林宗靖带上来见他们。

    田城锐利的双眼盯住二人,面带的沉声质问道:施绩魏常,你们这怎么回事?是谁同意你们离开黔阳,到龙牙山来了?

    施绩魏常隔着田城高绍冯缭等人,朝韩谦这边扑通跪倒在地,恳声说道:我等想要离开叙州,过来恳请大人恩准!

    你们是要造反不成?田城脸色黑下,严厉的盯住两人,质问道。

    施绩魏常乃是左司子弟出身,资质不错,又有过人的刻苦与坚韧,他还打算加以提拔任用,没想到这节骨眼上,这两人竟然想要开小差离开叙州,而且还越过营指挥使与他,直接闯到龙牙山来见韩谦。

    他要是还和颜悦色的询问原因,那军纪何在,军法何在?

    田城根本不想让施绩魏常解释什么,便要示意跟着他上山的随扈将这两人拿下来,押回黔阳严厉处置。

    除了施绩魏常二人,山下还有不少人闹事,不进行整肃,州营上上下下,不就将军令军纪当成儿戏,还能有什么战斗力?

    稍安匆躁,韩谦示意田城高绍他们让开道来,他走下竹榻,走到施绩魏常二人面前,说道,我记得你们,你们是随我到叙州的,但你们的父母亲人都还留在金陵。你们是要回金陵去寻亲人?

    韩谦这么一说,田城高绍杨钦冯缭等人都恍过神来。

    筹谋削藩战事之初,韩谦将左司最精锐的力量,包括斥候探马匠师以及十四岁到十八岁之间的左司子弟在内,差不多近八百人都带入叙州,其中以左司子弟人数最多,高达五百人。

    有相当多的左司子弟,本身就是进入叙州的左司斥候匠师的子侄,他们有家人留在叙州,他们的心思从一开始就比较稳定。

    在武陵军缩编回州营规模,韩谦就叫冯缭将这些子弟先甄别出来,优先促成他们彻底的融入叙州,也通过各种办法渠道,将他们留在金陵的家人接到叙州来,或者想办法将他们留在金陵的家人聚集到兰亭巷附近。

    在金陵事变时,冯缭赵无忌颇为及时的将上千人迁回到叙州,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留在叙州的左司斥候匠师及子弟的亲族,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左司子弟,其父母亲人都留在金陵。

    削藩密谋公开之后,这些左司子弟也都能心思安定的留在叙州,但他们心里更多是将这事当成异乡任职,内心深处总是将父母所在的地方视为人生牵挂不去的故土。

    施绩魏常二人是左司五百子弟里的佼佼者,但恰恰他们的父母姊妹都还留在金陵,以往他们都能安心留在叙州任职,但谁能想金陵事变,大楚顷刻间分崩离析?

    开始他们还没有那么担心,以为桃坞集军府所剩兵户征集起来,犹是一支不容小窥的战力,到时候所有兵户都撤入秋湖山,他们的家人也应该受到保护。

    谁曾想到信昌侯李普那么轻易就放弃秋湖山,在撤往润州过程中,无论给庞大而缓慢的兵户眷属队伍提供足够的保护,致使上万人妇孺被安宁宫俘获,当成逆军斩首。

    那时候施绩魏常心便纠成一团,当时他们身在数千里之外的叙州,对远在金陵的家人完全照应不到,只能期待家人饶幸逃过大劫,撤到润州能安全起来。

    直到信王用信昌侯为饵重挫南衙禁军的消息传到叙州,他们便再也坐不住。

    由于韩谦对家兵子弟及左司子弟的教导,完全有别于传统的军队武官培养,要全面深入得多,以致施绩魏常等青年武官虽然才是低层的队率,却已经具体一定的时局形势分析能力。

    他们几个父母家人都在金陵的青年武官这些天聚集起来,讨论过觉得以信昌侯李普的尿性,完全有可能将三四万家小都抛弃掉,仅仅率三千精锐将卒与楚王军分道扬镳,绕过金陵城,从金陵城西的长江南岸寻找机会登船,逃回岳阳来。

    那样的话,他们的父母家人就会彻底沦为弃民。

    又因为青壮年都被抽空,剩下的人都以妇孺为主,没有哪家势力会接收,即便不会直接死于刀兵之下,也会死于饥饿跟寒冷!

    施绩魏常与一些父母家小在金陵的子弟商议,便决定一起离开叙州,返乡寻找父母家人共渡难关。

    虽然坚持军纪不容有违治军心硬如铁的田城,听施绩魏常噙泪陈情,也是动容,不忍再说严厉的话。

    你们大可以一走了之,为何冒着会受军纪惩处的风险来跟我言别?韩谦站在山间,看着施绩魏常二人,他们十七岁时随自己到叙州,转眼间已经三年时间过去,他们已经从稚嫩的少年成长为坚毅的青年。

    老大人为国为民,身受暴刑惨死,大人也于我们有教导之恩,施绩魏常是心念父母亲人,但真就这么走掉,一生都会有愧于心,两人恳声说道,大人要以军法治我等,我等也心甘情愿受罚,只愿大人罚过我等后,哪怕是受杖刑后只能保留残废之躯,也希望大人能允许我们归乡。

    山下那些人也是这样的心思吗?韩谦问道,他没有让施绩魏常代其他人回答,吩咐林宗靖将其他人都放上山来。

    连同施绩魏常在内,一共三十六人走上山,单膝跪在韩谦面前,说道:我等有违军纪擅自离伍,甘愿受大人责罚!

    高绍,着兵曹革去他们的军职吧,其他处罚就算了吧。韩谦吩咐高绍道。

    田城任司马及州营兵马使,与杨钦负责州营的日常训练及指挥;高绍任州司兵参军,负责募兵兵籍管理武职升贬以及军纪赏罚等事。

    搞清楚施绩魏常等三十六人开小差脱离营伍的初衷,田城高绍他们也不忍心真严厉处置他们,或许将他们革职驱逐出叙州,才对得住他们对父母亲人的赤诚之心吧?

    多谢大人,倘若无望回叙州,但愿来生能给大人当牛作马。施绩魏常等人齐声说道,狠狠的叩了几个响头,便要起身下山去。

    等着,韩谦喊住他们,说道,当年是我将你们带到叙州,我今天有责任送你们回金陵!

    什么?

    听韩谦此言,田城高绍杨钦冯缭都愣在那里。

    即便是最明白韩谦心思这时候帮韩谦收拾书卷的奚荏,也失手将怀里的一捧书摔落在地,她怎么都没有想到韩谦要在这时候与眼前这三十六名左司子弟去金陵?

    大人!冯缭焦急喊道。

    他仓促赶回叙州,是希望韩谦对岳阳人心的微妙有所动作,甚至韩谦直接到岳阳去,他都不会觉得奇怪,但绝不希望韩谦这时候去金陵。

    那是必死之局啊!

    特别是王文谦在荆襄战事之后就已经注意到韩谦,一旦让王文谦信王知道韩谦到金陵,还不卯足劲将韩谦的皮都扒下来?

    金陵将彻底陷入安宁宫与楚州军的混战,韩谦带着数十人或者三五百人回去,能做什么?

    再说一定要尽人事,一定要努力将施绩等人的父母家小接回叙州,将这一批年轻的赤诚武官留下来继续为叙州效力,韩谦完全派一批精锐斥候过去。

    施绩魏常三十六人,要是能将父母家人都找到,顶多也就是百余人,派一批精于潜踪匿形的精锐斥候过去,带着人隐藏山野走偏僻小径撤回叙州,并非没有可能。

    需要韩谦个人跑过去做什么?

    难道叙州的局势岳阳的局势,都不如施绩魏常等人的父母家人更重要吗?

    大人,施绩魏常断不敢让大人如此犯险,我们身死事小,让大人犯险,我们死也难以心安啊!施绩魏常转身跪下,苦劝韩谦放弃亲自送他们回金陵的念头。

    我也不全是为你们,那么多的兵户及家小能聚集到桃坞集军府,主要是我与我父亲的一篇《疫水疏。此外,要是坐看金陵杀得血流成河,伏尸百万,他父亲他在九泉之下一定难以瞑目吧,韩谦从怀里掏出父亲受刑前留给他的血书,负手身后说道,虽然错乱的时局,我也深感无力,或许此去可能无法再回叙州与诸位相见,但我要是不去尽一下力,不去直面我父亲的遗愿,这事恐怕将成为我积郁一生而难解的心结。

    什么,大人以为安宁宫与信王一战,真能杀到血流成河伏尸百万的程度?冯缭田城震惊问道。

    南北朝金陵便是六朝故都,经前朝数百年发展,当时作为升州的金陵城及属县就已经聚积上百万人口,天佑帝夺升州比较快速,民生受伤害不大,后续大楚定都金陵,人口进一步聚集,可以说江淮半世繁华皆在金陵。

    要是金陵血流成河,伏尸百万,这差不多意味着金陵会被彻底的摧毁掉。

    信王如此犀利的重创南衙禁军,斩杀安宁宫大将徐渚,楚州军攻打金陵城真会这么艰难,战事真会胶着到伏尸百万的程度吗?



第三百八十章 离别
    大人三思而后行啊,冯缭田城他们怎么都想不到韩谦不动则已,一动竟然是要孤身去闯金陵这个龙潭虎穴,他们不清楚韩谦凭什么判断金陵会杀得血流成河,此时都跪下来的劝道,物力时有尽,人力时有穷,大人也知道金陵时局太过错综复杂,非孤身数人所能逆改,何苦犯险?大人能庇护一方山水,也是承继老大人的遗志啊!

    韩谦不可能带多少人马过去,而安宁宫及信王一旦知道韩谦的行踪后,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那他到金陵后想要有所作为,即便真有神鬼奇谋,也没有一丝可能啊。

    庭夫人身怀六甲,再有三个多月小公子或者小小姐就要出生,大人哪怕是为庭夫人及小公子小小姐着想,此时也不能去金陵犯险啊!杨钦劝道。

    赵庭儿已经显怀,此时更多时间留在龙牙城安心养胎,要不是重要事情也不会再时时上山来守在韩谦;这两天赵庭儿就没有到山上来。

    杨钦还是想着以赵庭儿以及赵庭儿怀着的胎儿,劝韩谦放弃冒险的念头。

    我心意已决,你们莫要劝我,庭儿大前天到山上来,我便跟她细细的说过这事了。韩谦站在山间,任山风拂来,说道。

    田城杨钦等人心想庭夫人难怪这两天没有上山,原来是不会承受生离死别之际的痛苦。

    韩谦继续说道:

    我离开之后,除了叙州值得信任的营指挥使县尉县丞以上的将吏,你们对外便说我要在山上苦读诗书,不再接见外客。倘若我不幸死于金陵,你们便放弃鸡鸣寨,将其还给辰州洗氏,你们以后守住叙州便可,断不要参与外界的任何是是非非。这样或能保这方山水的安宁,静待血腥乱世的结束。你们也要记得将织染连炉炼铁等法,以我及我父亲的名义刊行匠书颁传于世,这大概恢复他老人家清誊的唯一办法了!

    听韩谦这么说,田城高绍杨钦冯缭也知道韩谦对此行也是完全没有把握,才有意提前安排后事。

    冯缭投效叙州,是掺杂极其复杂的心思,甚至可以说怀有想重振冯氏的坚韧野心,这一刻也是内心震憾。

    请大人许我等追随左右。田城高绍他们是经受于离乱之苦,单膝跪下,要求追随韩谦去金陵。

    此去金陵,凶险极大,九死一生,能有三五十人自愿随我前往便行,但叙州需要你们四人留下来,而且留下来也不见得担子会轻。韩谦说道,虽然这话他是对田城高绍杨钦冯缭四人所说,但他主要是要求田城高绍留下来坐镇叙州。

    田城高绍除了个人能力以及叙州军民之中的威信外,更主要的是这两人前半生都经历过离乱之苦,且在离乱之中能做到不放弃家人亲小,万一他在金陵遭遇不幸,也唯有田城高绍才能较长时间贯彻他保叙州安宁不争于世的遗志。

    换作杨钦冯缭主政叙州,他倘若遭遇不幸,杨钦冯缭短时间内会遵照到他的遗愿行事,但时间一长,很难说他们的心思不发生变化。

    我随你去金陵。奚荏说道。

    庭儿还在生我的气,你留下来替我照顾好她。韩谦说道。

    听韩谦这么说,奚荏美目噙着泪也不再坚持,但赵庭儿生韩谦的气,她能理解。

    是啊,韩谦明明可以笑看时局变化,他当初不是也跟王积雄说过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样的话吗?此时乱世纷离,人命如草芥,不管不顾丢下这么一摊子事,却跑去九死一生有如龙潭虎穴的金陵乃是九死一生,换了谁能不生气?

    她的肚子都快气炸了,但她要是不留下陪赵庭儿照顾赵庭儿,赵庭儿心情郁积,于她于她肚子里的胎儿都有害。

    真是气人啊!

    留下来真是一件更艰难的事情。

    韩谦看向施绩魏常等决意返乡之人,问道:你们返回金陵,是只想找到自己的父母家人,然后找个地方躲藏起来,等这乱世结束,还是愿意与我一起去做这个螳臂挡车的事情,为龙雀军将卒的数万家小,争一线生机?

    誓死追随大人,拼却性命,为龙雀军将卒数万家小争一线生机!

    誓死追随大人,拼却性命,为龙雀军将卒数万家小争一线生机!

    誓死追随大人,拼却性命,为龙雀军将卒数万家小争一线生机!

    施绩魏常等人振声说道,他们心头热血在涌动,恨不得拔出刀剑,将眼前一切乱世纷离都斩碎,还天地一个朗朗乾坤,从此之后黎庶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不受离乱之苦。

    好。我原本等着找三五十人自愿随我去金陵,此事宜速不宜迟,此时有施绩魏常他们,我今夜就动身。刺史印,我暂时放高绍那里,诸事你们五人与洗寻樵商议。韩谦将手掌心大小的刺史铜印从腰间摘下来,交给高绍代掌。

    今夜就出发?奚荏心旌震颤的问道,即便知道韩谦主意已定,但也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动身。

    金陵局势瞬息万变,我也是在等岳阳那边的反应再做最后的决定,这已经快耽搁十天了。韩谦说道。

    岳阳决意调李知诰出守鄂州,他派人到叙州问策,如何应之?冯缭问道。

    不见不答。韩谦说道。
1...228229230231232...4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