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牧尘客
“当日偷听之后让便惊恐的数日不敢出门,半月之后我爹便将我送来琅琊,并且还找来了一个叫平海的人操持瀛洲银矿的开发事宜,我便胆战心惊的躲在琅琊,也不敢把这件事告知任何人……”
“那你为何今日要来告诉我本侯身为左相,又是当朝太师,亦是少师,上辅皇帝,下领群臣,还兼有护佑储君登基之职,你爹谋反之事既然已经证据确凿,本侯此次回京便可以上书皇帝将其拿下……”陈旭直勾勾的盯着陆让。
“让……与侯爷……交……交厚日久,这些年也……也跟随侯爷身边学了不少知识,蹴鞠联赛和博彩公司也让我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纨绔子弟跟着发财,使得家族之中平日对我不满的诸多长辈也都另眼相看,这一切都是侯爷所赐,您堂堂太师和左相之尊能够对我们如此亲和,实非常人所能做到,让虽纨绔,但并非愚钝之辈,只要有侯爷在一天,大秦便会稳如泰山,更何况皇帝还在,建成侯等人想谋反不过是自寻死路而已,而且胡亥虽为公子,但却年龄最小,无论如何储君之位也轮不到他身上,我爹……我爹一定是眼瞎了才会上当的,侯爷,我爹还未陷入太深,让恳请侯爷拉我爹一把,也万万救我一命,救陆氏上下百余口……”
陆让脸孔扭曲浑身哆嗦,说到最后趴在地上使劲儿砰砰磕头。
“难道你就不想当
第1404章 天赐良机
……
“报,陛下,江琥将军从大宛传来急报!”
大秦京师咸阳,咸阳宫朝议大殿,正在朝堂讨论政务的始皇帝和文武大臣突然被殿外一声紧急奏报打断了进程。
“江琥将军”
“大宛!”
不光满朝文武大臣惊讶,就连正在发号施令的始皇帝也停下来,脸色古怪中带着一丝茫然。
“宣信使上殿!”
短暂的安静之后始皇帝大袖一摆吩咐。
“宣信使上殿”
“宣信使上殿”
伴随着谒者几声悠长的传呼,只见一个身穿皮甲浑身尘土背插令旗的信使在玄武卫的陪同下大步走进朝堂,距离始皇帝十丈距离单膝下跪,将背上一个密封的竹筒双手高高托起:“陛下,江琥将军从大宛送回急报,请陛下过目!”
中车府令苏越亲自一路小跑下九层御阶,从信使手中接过竹筒仔细翻看一遍,发现泥封印鉴完好,于是转身对始皇帝拱手说:“陛下,的确是江琥将军印鉴,密封完好!”
“呈上来!”始皇帝微微点头。
于是苏越将竹筒送到始皇帝面前,当面扭开筒盖,随着干透的泥封破碎掉落,苏越从竹筒里面倒出来几张卷在一起的麻浆纸轻轻放在御案之上,“陛下请过目!”
始皇帝拿起几张打卷麻浆纸,眼神上下快速扫过,随着哗哗翻动的声音,始皇帝脸上的神色变得越来越古怪,看完之后捏着这份从西方万里之外费时四个月才传回来的紧急军函有些发呆。
满朝文武皆都眼巴巴的看着始皇帝。
“陛下,阴山侯为何突然到了大宛,西军第二骑兵师不是驻守在疏勒么”
沉默中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众人收回眼神,发现说话的正是右相冯去疾。
“的确,西军还未改制之前阴山侯一直统兵一万驻守疏勒,在无朝廷军令之下,阴山侯怎么就突然去了大宛”有大臣附和。
“大宛虽然隔疏勒不远,但却要翻过高高的雪山荒漠,听西域胡商说来去极为不便,阴山侯此举怕是大宛突有紧急变故!”另有大臣为其开脱。
“陛下,阴山侯紧急奏书到底所言为何”就连平日一贯在朝堂上喜欢当雕像的蒙毅都忍不住站起来询问。
阴山侯江琥是西军大将,归属蒙恬统帅,如今改革军制已经推行数月,但西军驻守之地实在太过遥远换防极其困难,加上如今已经入冬,西域早已是冰天雪地时节,这封信此时到达咸阳,至少应该是五六月夏季的事情了,也就是说江琥早在夏季便已经去了大宛,虽然说将在外王令有所不受,在外驻守征战的大将都有节制军权变通处置的能力,但若是没有紧急军情肯定不行,何况大宛乃是异族国度,没有王令或者朝廷兵函,领军大将私自出访结交异国,这种事后果会非常严重,说不定最后还会将蒙恬拖下水。
要知道蒙氏为了摆脱西军盗卖搪瓷装备的事可是背负了极大的风险才化解掉危机,这才过去不到四个月而已。
看着满朝文武全都是一副急不可耐的神情,始皇帝把几张麻将纸递给苏越:“苏府令当中诵读阴山侯军报!”
“是”苏越接过书信,一目十行先大致扫描一遍,惊讶的脸色慢慢也变的古怪起来,微微咳嗽一声开始大声开始诵读。
“臣琥启奏始皇帝,四月底,臣接到大宛国君使者通报,有号大月氏者突然攻击大宛国,匪兵数万,五日克大宛国都极东城,使者祈求臣出兵解救,因大宛与西域诸部近邻,大月氏实乃当初月氏南图王余部,久与我大秦为敌,臣以为要予以击之以保证我大秦与西方诸国通行之便利。”
“臣率五千兵马费时二十余日翻越雪山高原抵达大宛,然大月氏已经焚城而去,只留下满目疮痍,极东城死伤数万,财货被劫掠一空,年轻女子被掳走八千余,大宛国君重创不治身亡,因为来去路途遥远,臣恐大月氏去而复回,因此便驻扎极东城修整兵马,同时通传大宛国臣民修筑城池筹备粮草自行耕种营生……”
“大宛国已无君王,此乃我大秦统辖大宛之极好时机,臣以为可以废大宛划郡而治,则为我大秦打开通往西方道路最便捷之通道!”
“军情紧急,臣出兵非为私利,大宛如今已握在臣手,如何处置还请陛下尽快决断,臣琥叩拜敬上,始皇帝三十五年夏五月十七日。”
得益于纸张的便宜和普及,江琥这封信写的很清楚。
苏越念完之后整个朝堂无比安静。
有人面面相觑,有人嘴巴张大,有人激动握拳,有人咬牙切齿。
总归是所有人都明白,江琥这次捡了一个大漏,竟然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通往西方要道上的大宛国。
军功最大者,莫过于开疆拓土和灭国之战。
眼下朝堂之上的所有大臣,对大宛已经非常熟悉,知道这是一个人口三十万左右的西方大国,拥有数万大军和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除开和大秦一样种植粟麦纺麻织布之外,还有世界上最好的
第1405章 第二份急报
突如其来的一件紧急军报,打断了朝议进程,而本来是一件开疆拓土的好事,但满朝文武大臣却异常冷淡,这让始皇帝一下变的兴致缺缺起来。
自从统一六国之后,始皇帝早已发现满朝文武已经开始陷入了一种颓废的状态,无论是蒙毅还是冯去疾等三省六部他所依靠的重臣,都严重缺乏进取之心。
当初征讨岭南百越,满朝文武几乎都持反对态度,若不是还有王翦王贲屠睢这些大将支持,只怕征服岭南仍旧还是一个未完成的任务。
就连始皇帝最为倚重的李斯,当初在征讨岭南和匈奴的态度上都不是很积极,而是不断的在朝堂营织自己的势力,满朝文武大臣和王侯公卿钩心斗角的情形无处不在。
这种情形直到陈旭出现,如同一条鲶鱼一般搅乱了朝堂死气沉沉的局面,三下五除二便撕破了幕布,推行的各种改革和创新层出不穷,短短数年时间,大秦便已经天翻地覆。
随着大秦的蓬勃发展和民间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始皇帝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种无时无刻的创新发展和变化。
陈旭每一样创新和每一样新的法令推出,必然引起民众和始皇帝自己的极大兴趣,这种层出不穷的惊喜也让始皇帝感觉到生活充满了意义和乐趣。
但自从这次陈旭离开咸阳巡查坦途计划之后,整个咸阳变的越来越沉闷,朝堂也再次恢复到往日死气沉沉的状态,虽然文武百官按部就班,各种政务也处置的井井有条,大秦的各种建设也红红火火不断发展,报纸上登载的新闻也充满了热情和新奇的趣闻,但在始皇帝看来,这些表面上的繁荣并非终点,而只是起点,他急切的想看到大秦一统天下的局面,成就旷世绝代的丰功伟绩,让中华之名威震四海八荒。
虽然在陈旭的推动之下这个目标似乎越来越近,但在始皇帝的心中,这个过程还是太慢了一些,因为最近他隐隐有一种恍惚感,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时而会有噩梦缠身的惊惧,梦见吕不韦、嫪毐、母后赵姬、父王子楚等等早已死去多年的人,在各种恩怨情仇的梦境之中,他俄而惊醒过来便会彻夜难眠。
特别是执掌中书省的陈旭离开之后,以前陈旭轻松解决的政务如今都需要他亲自来处理,每日批阅的奏章有数十件甚至上百件之多,有时候他在紫宸殿一直要披阅到深夜,而在这种压力和忙碌之中加上噩梦的袭扰,时常会有彻夜难眠的境况。
五十知天命。
始皇帝隐隐感觉到自己在处理朝政上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同时也时常有一种未知的茫然和焦虑。
虽然陈旭明确告诉他长生不死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他也开始接受自己只不过是一介凡俗帝王不能号令诸神的现实,但陈旭当初的话却还是给他留下了一丝丝憧憬和希冀。
统一天下,成就帝王之道,或许上天能够怜悯他的这一番开天辟地的作为,赐予他那一丝缥缈无踪的长生机会。
而江琥突然占领大宛,这个消息在让他惊喜的同时很快又被满朝文武的冷淡反应所消磨。
普天之下,只有陈旭懂他的心思。
在陈旭离开京师的这段时间,始皇帝感觉以往热情满满的朝堂政务处置起来也索然无味,渐渐变得毫无兴趣起来。
朝堂无趣,后宫清冷,偌大一个京师,始皇帝感觉自己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尤其是最近暗中还有一句话开始在民间流传:大秦可以无君王,但不能无清河侯。
这句话出现的很莫名其妙,始皇帝刚开始听闻汇报之后也不过嗤之以鼻,但如今这句话流传的越来越广,甚至还有人当街谈论喧哗,在越来越多的讨论之中,始皇帝感觉到心头愈发烦躁。
似乎整个咸阳繁华盛世的表象之下,充斥着一股让他无法看清的力量,在暗中搅动风雨,但却又找不到任何头绪。
“啪啪啪”
皇宫的御花园中,初冬时节西北已经颇为寒凉,散朝回宫的始皇帝仍旧感觉心头窝着一团火无法消散,脱掉朝服站在木靶前面举起手枪不断的上膛、瞄准、射击。
只有在这清脆的枪声和淡淡的烟火气息之中,他才能全神贯注的让自己安静下来。
玄武卫四周蛰伏守护,数十个宫人内吏内侍全都垂手而立站在十丈开外,捧着茶水围巾等待侍奉,不敢发出丝毫的声音,唯恐惊扰了皇帝。
很快子弹用掉了半盒,木靶上也布满了十多个弹坑,始皇帝心中的郁闷也慢慢平静下来。
“报,陛下,建成侯前来拜访!”一个禁军跪地禀报。
“请他来此处!”始皇帝微微点头继续摆弄手枪。
禁军离去不久,很快便看到建成侯赵亥跟着宫人进来。
“亥拜见陛下!”隔着丈余远,赵亥恭恭敬敬的行礼。
“皇叔无需多礼!”始皇帝微微点头示意,顺手就把一把手枪递给赵亥,“皇叔今日如何有空进宫来见朕,听闻最近你的春芳园可是佳客如云,夜夜歌舞酒宴不绝!”
赵亥的手微微哆嗦了一下,但
第1406章 朕必灭其国
六月,有西方安息国王安条克三世率两万大军追杀大秦使团至极东城,因为敌军势大,江琥据城而守,以五千兵马抗衡三日,双方互有损伤,安息大军退去追杀大月氏部众,江琥因为初到西方,情形不明所以没有妄动,而是派出斥候四面打听,因此送回来的急报之中还有一份粗略的地图和当今西方诸国的大致分布态势。
大宛在东,康居在北,安息在西,大夏在西南,正南方为身毒诸国,如今洗劫大宛的大月氏已经攻破大夏国都蓝氏城,正与安息交战。
西方诸国的消息第一次比较全面的呈现在大秦人面前,但让所有人最为感兴趣的却是另一个消息,那便是奉命出使西方诸国的李顺使团下落不明,而让疆域和人口不下于大秦的安息国王亲自率兵追杀使团的原因,竟然是李顺使团拐走了安息国王的未婚妻阿西娅公主。
阿西娅,极西三万里之外的苏萨国公主是也,双九年华,青春正茂,貌美无双。
貌美无双的赞扬不是别人说的,而是阴山侯江琥在急报之中亲自写下的。
虽然江琥没有见过阿西娅,极东城的大宛人和来往的商旅也从未有人见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公主,但这并不妨碍江琥脑补。
根据他对西方不多的了解和对李顺使团的了解,若是这个阿西娅的容貌达不到无双境界,李顺这个虾子是不会冒着被数万安息大军追杀的危险把公主拐走的。
眼下安息人虽然去找大月氏人报仇去了,但搅动这场西方大战的罪魁祸首便是李顺使团,因为追杀李顺使团的三千安息禁军就是被大月氏人在极东城之下刚成了满地尸体,根据江琥在极东城打听的消息,当时安息禁军雄赳赳气昂昂而来,不过半个时辰便被野蛮的大月氏一口气追杀数十里,听说只逃回去三百余人。
说实在,安息人的憋屈江琥深有同感。
大月氏不过是当初月氏人一小撮逃脱的部众而已,人数不过数千,然后在西域荒漠靠偷盗抢掠慢慢积攒下来一些实力,然后不知天高地厚的攻破了车师国都城,杀了车师国的国王,惹怒了驻守玉门的李信,于是一波刚过去,大月氏损伤过半,丢下了数十万头牛羊马匹和数万妇孺老幼之后逃脱升天。
这群乞丐样的草原部族虽然在大秦面前每次都被打的像孙子一样,但在面对西方诸国的时候,却如同吃了金刚大力丸一样,先是硬怼了康居国数万兵马,康居虽然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之势,竟然半点儿便宜都没占到,眼睁睁放大月氏离开,而大月氏转身就攻破了大宛都城,抢劫血洗不说,还一把大火将极东城焚毁,而这还不是最彪悍的,最让江琥惊掉大牙的是,大月氏并没有在大宛驻扎,而是带着数十万头牛羊马匹和数万部众再次连续转场两千余里,短短月余时间便攻破了大夏国都。
此后大月氏与安息的战争江琥没写,因为打听消息也需要时间,但这份落款时间是六月初十的军函已经让所有人眼界豁然大开兼且八卦之心熊熊燃烧,就连皇帝都不例外。
“陛下,李顺使团出使西方诸国,竟然不遵法令掳走安息国君未婚妻,造成安息误会,此事还需仔细安排,免得妄起刀兵!”有官员提议仔细应对这个特殊的外交事件。
中华乃是礼仪之邦,诸侯国之间互遣使团简直是司空见惯之事,但使团偷国君老婆这种事还从未发生过,听起来不光匪夷所思,而且还令人瞠目结舌。
不说没礼貌,简直是没良心啊。
这种不要脸的事都干得出来,完全把大秦帝国的脸都丢尽了。
更何况偷就偷了吧,你好歹也带回来给我们满朝文武和咸阳百姓看看啊,到底是不是长得国色天香貌美无双,如果是,那就便还算了,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偷汉子偷婆娘这种事也是司空见惯,但特么的竟然眼下连使团也失踪了。
按照江琥的推测,李顺使团要么是害怕被安息国王追杀躲起来了享受这个公主去了,要么就是眼下已经被杀了,大秦使团全军覆没,弃尸在数万里之外的西方荒野喂了狮狼虎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