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吃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牧尘客

    本来地圆说陈旭想等几年之后再提出来的,至少这个理论对于始皇帝来说冲击力非常大,陈旭很担心他无法接受,何况按照历史时间来看,荧惑守心发生之后不久始皇帝便去世,如果这个历史事件陈旭无法扭转,那么始皇帝已经活不过一年时间了。

    一年时间啊……陈旭坐在微微颠簸的马车上,感觉到心脏一阵一阵的如同针刺一般。

    这些年君臣二人亦师亦友,陈旭非常希望能够让始皇帝看到大秦一统地球的辉煌,完成天下大同的梦想,但该来的终究要来,荧惑守心这件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天象,还是渐行渐近,而陈旭也感觉一股莫名的焦虑和不安。

    虽然有些事你明知要来,但却无法阻止和更改,这便是最大的凄凉和悲哀。

    “去清河医院!”马车快要行驶到太师府门口,陈旭突然推开车窗吩咐。

    “是,侯爷!”一直跟在马车旁边的侍卫首领大声传达命令,很快马车掉头,在一群侍卫的护送下直奔城东门而去。

    渭河大桥已经修好七年,几乎是连接渭河两岸唯一的交通枢纽,随着咸阳人口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发达,渭河两岸的来往越发密集,往日看起来高大宽阔的东门大桥看起来也越来越拥挤,已经成为了两岸来往的肠梗阻位置,每天渭河大桥上车马不断人头攒动,遇到大量货车通行,更是会将大桥堵的水泄不通。

    陈旭的马车沿着大路踢踢踏踏而来,沿途民众看到太师府的仪仗,全都赶紧两边让路行礼,拜见清河侯和太师左相的声音此起彼伏,而守在桥头的禁军看到之后更是大声呵斥驱赶桥上桥下的行人和车马,熙熙攘攘的人群最终还是让开一条丈余宽的通道,其中有一些人被挤到身体悬空到栏杆外面,甚至还有箩筐和藤框之中的物品掉落到桥下,惊呼呐喊之中场面一度有些失控。

    “停下”陈旭隔着玻璃看得清清楚楚,皱起眉头拍拍车窗,马车很快便在桥头停了下来,哗啦一声车门推开,陈旭从车上下来,脸色非常不好看。

    “拜见左相!”守桥的一个禁军什长赶紧跑过来立正行礼。

    “无需多礼,先放行人车马过桥,如此狭窄岂能强行驱赶,再有,安排人去工部和内史府署衙通知官员前来,就说本侯在这里等他们!”

    “喏!”禁军什长领命转身,很快伴随着大声的呼喊,手持长戈在桥上维持秩序的禁军全都收起兵器,拥挤的大桥上很快恢复通行,另有禁军翻身上马直奔城内而去。

    陈旭弃下车马,在几个侍卫的护送下走到大桥中央远眺。

    冬日的渭河水流看起来并不大,但作为黄河最大的一条支流,水量依旧充沛,五丈十丈的河船依旧通行无虞,此时看到的情形便是桥下百舸争流,桥下的东门码头和数里之外的南门码头舟船云集,因为两座码头都已经改造完毕,水泥砖石砌成的整齐河港和码头上,舟船停靠和上下客货也都秩序井然,与渭河大桥上的混乱情形简直判若云泥。

    渭河大桥堵,这已经是是个老问题了。

    从修好就开始堵,这几年就更堵了。

    这个情形陈旭也知道,而要解决渭河大桥的拥堵,绝对不是再修一两座桥能够彻底解决的,因此在开春那场大宗商品交易会上,陈旭就提议迁都到长安宫附近,刚好也符合始皇帝当初修阿旁宫的打算,不过陈旭这出门一去一来半年时间,工部和科学院勘测新都城的计划还在进行中,但随着渭河南岸快速的开发,似乎等不到新都城立项上马开始建设,只怕这座大桥便首先顶不住了。

    因此陈旭觉得还是要双管齐下,再修一座跨河大桥暂时缓解这种极度拥堵的局面,何况眼下大秦府库充裕不缺钱,加上冬季河水下落,也比较适合开工建设。

    就在陈旭在大桥上来回观测大致有了想法之后,报信的禁军也去而复返,不久之后,工部令宰纮和内史府令齐宕两人各自带着几个属下乘车急匆匆而来。

    清河侯召见,两位主管也不敢有任何马虎,而且听通报的禁军大致说了事情的经过之后,也猜出了陈旭召集他们的原因。

    一番简单的见礼寒暄,陈旭也不啰嗦,用手指着大桥上汹涌的车马人流和两端拥堵的情况脸色很不好的说“每日如此拥挤,齐府令和宰工部却视而不见耶”

    “侯爷恕罪,非是下官等视而不见,其实二桥位置早已勘测确定,本来入秋之后便打算动工,但冯相却以迁都计划已经上奏陛下,修二桥会造成巨大浪费,因此事情便被拖了下来……”宰纮赶紧解释。




第1456章 拉索大桥
    冯去疾这个糟老头子怕是真的快老糊涂了!

    陈旭脸皮微微抽搐了几下。

    即便是迁都之事已经确定,但要想完成这个任务至少需要年的时间才能有大致的雏形。

    而且即便是许多衙门修好,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全部都搬过去,前前后后还需要十年八年的时间。

    更何况即便是新都城修好,咸阳这边也不可能废弃,大量王侯公卿府邸都还在咸阳城,当初迁来的十余万六国王孙贵族和富豪商贾也都还住在咸阳,各种商业娱乐也比新都城要繁华热闹,这种情况不会短期改变。

    就像雍城一样,如今迁都到咸阳已经百余年,但雍城依旧还有不少人居住,每天都有大量商旅来往于咸阳和雍城之间,而且咸阳和新都城不过一河之隔,修好之后两座城市之间的来往肯定依旧频繁和热闹。

    “眼下新都城还未开始修建,因此这种拥堵必须要先行解决,你等迅速筹备人手和物资准备修建二桥,冯相那儿本侯自会去商讨!”

    “是,既然侯爷开口,我等必然不敢拖延,下官回去之后尽快安排!”宰纮作为陈旭的铁杆支持者,毫不犹豫一口便答应下来。

    “侯爷,所谓事急从权,即便是我们立刻筹备修建二桥,但从开工到通行差不多需要半年时间,这半年不会有任何改观,其实侯爷眼下焦急也无用!”内史府令齐宕拱手说。

    “半年时间太长了,本侯有一种快速架桥的方案,无需大量使用混凝土,但需要大量钢材和木材,你等可有懂的架桥之人”陈旭看着跟随宰纮和齐宕来的一群官员。

    “侯爷,下官乃是工部水利署石室令杨搏,一直负责掌管沟桥建设和监督,对于建桥略知一二!”

    “下官参与过渭河大桥的建设,也略懂一些桥梁建设和构造!”

    “下官主管沟渠疏通和水坝建设,也曾主持修建过桥梁……”

    接连有四五个官员站出来,表示都会修桥。

    “那便好,本侯有一种和眼下混凝土桥梁完全不同的架桥方案,但并未曾验证过,既然你们懂得架桥,本侯便说出来大家参考推演一番,看看是否何用,随本侯去桥下一观!”

    “是!”

    一群人簇拥着陈旭从桥头下到桥底,站在河滩上观看,整座大桥的构造一览无余。

    “诸位请看,若是要修一座混凝土跨河大桥,首先是要修建两边的引桥和中央的桥墩,这样才能开始修建桥体,混凝土大桥一个好处便是结构简单而且坚固耐用,缺点便是修建速度慢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凝固达到使用标准,冬春温度低混凝土干的慢,因此需要的时间更长,本侯觉得动用大量的钢材和木头修建一座钢木混建的大桥,就无需等待混凝土干透,只要搭建完成就能通行,你们看本侯新桥的构造……”

    陈旭用脚将一片沙子踩平,然后蹲下来拿起一根树枝画出来一座斜拉桥的草图。

    “本侯的设想是在一处河道最为狭窄的地方,两边分别用钢筋混凝土筑起两座结实的底座,底座上用钢铁搭建两座高约十丈的钢塔,两座钢塔之间用锁链连接在一起,然后以两条锁链为承重,垂下钢索下方挂载钢梁,然后以这些钢梁为基础,上面用木料进行连接搭建桥体,完成过之后铺设厚木板作为桥面……”

    整座桥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座斜拉索吊桥,而且省去了在河中间建设桥墩的过程,图虽然画的潦草,但围观的一群官员除开内史令齐宕之外,包括宰纮在内几乎都懂工程建设,而且对于桥梁也不陌生,陈旭三言两语说完,所有人都眼神大亮。

    “侯爷这个建桥方法必然可行,只要掌握跨度大小,仔细测算桥体长度和重量,打造两根合适的承重锁链必然能行……”

    “正是正是,只要修好两边的钢塔,保证钢塔足够稳固一定不会有问题……”

    “而且这样建造就不用等待,在修建钢塔基座的同时便可以开始打造钢塔、锁链、钢索、钢梁以及准备各种大小长短合适的木料,只等锁链安装完毕,或许数日之内这座桥便能建造完成,而完成之日几乎就能通行……”

    “侯爷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神奇,如此匪夷所思的建桥方式也能想到!”

    在宰纮和一群官员的讨论和吹捧之中,陈旭丢下木棍站起来说“方才你们提到的一些问题都很关键,这种拉索大桥的核心便是两座钢塔和承重的锁链,因此马虎不得,必须设计建造的足够结实,而这样修桥虽然快当,但需要更加仔细的演算和精密设计,保证每一样都不能出问题,这样才能达到安全标准,而这座桥的承载能力肯定也不如眼前这座钢筋混凝土的坚固耐用,但好在眼下只是作为补充,建成之后可以将重货车安排依旧通过一桥,而轻便的人流车马可以分流到二桥通过,这样便会大大缓解目前拥堵的情形!”

    “侯爷这样安排非常合理,下官以为可行!”齐宕虽然不懂桥梁建设,但既然一群会修桥的官员都讨论的如此热闹,至少在设计上不会有太大问题。

    “侯爷,下官也以为可行!”宰纮也拱手认可。

    “那就好,这座桥的设计思路便是如此,你等回去之后召集工部和科学院工学院的匠工匠吏进行仔细论证测算,尽快立项,稍后本侯便去和冯相商讨,明日早朝便会上奏陛下,再过几天便是十二月了,本侯希望在二月底之前这座桥能够完成通行,时间虽然有些紧迫,但其实难度并不算大,我会让科学院实验工厂全力配合你们,本侯方才已经大致估算过了,钢铁使用虽然略有增加,但因为大量减少了水泥消耗,整座桥的成本控制在一千万钱内应该没问题,比之当初这座一桥的成本便宜了一半不止,绝对划算,此事你们尽快去办,本侯还有事先走了!”

    陈旭说完之后也懒得和一群半拉子老头儿蹲在桥底下吹风,背着手在一群侍卫的护送下很快爬上桥头,踢踢踏踏坐车便走了。

    宰纮和齐宕两人面面相觑,互相大眼儿瞪小眼儿的看了半晌,最后一起转头看着随同而来的一群官员,齐宕开口“你等真的听懂了”

    “懂了懂了,齐府令放心,方才侯爷已经讲的非常清晰明白,此桥结构简单,也无需搭建混凝土模具,只需要计算好桥的长度宽度以及钢索钢梁的位置,然后各项准备工作齐头并进,三个月内完成并无太大问题!”随同而来的一群官员一头。

    “呼”

    “那便好!”

    宰纮和齐宕同时松了一大口气,各自用袖子擦着额头的虚汗转身,带着一群属下回府衙去安排修桥任务。

    这座桥其实早就该修了,不过陈旭不在咸阳,冯去疾的主要精力放在各种朝廷政务处理上,而且始皇帝也因为每天要审阅大量本该陈旭审核的奏书,加之身体不太好,也没心情去管修桥的事,三省六部其他官员也都彼此心照不宣的懒得开口,这件事也便一直拖下来,直到今天陈旭实在忍不住了,三下五除二便搞定了,而且还设计了一种快速而简单的新式建桥方法。

    这种拉索桥和吊桥结构有些相似,但在结实程度上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没有水泥和钢铁,根本就无法修建成功,但到了眼下,大秦无论是官员还是匠工更亦或是百姓,早已不是数年前只会玩泥巴和木头石头的原始人了,在所有懂得桥梁工程的官员看来,这种桥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修建难度来说,都要比混凝土简单方便的多,而且只要测量计算精确一些,各项工作可以同时进行,最后组装完毕就算成功,而大秦工匠有一个严格的传统,那便是整体协作统一规制,为了消除六国的遗留痕迹,李斯推行了一整套的统一法令,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不是说着玩的,除开锅碗瓢盆之外,所有的工具武器都是统一格式和标准,马车和弓弩上的配件更要求统一,这样便于维修和更换,而且每一样配件上都必须铭刻上工匠的名字,一旦不合规制无法使用,那是要负责的,轻者罚款重则流徙,这也使得大秦的工匠形成了一种铭刻在骨子里的工匠精神,那便是严格和认真,因为不严格认真的都已经被清除出去了。

    修桥的事陈旭安排之后就不管了,这次巡视坦途计划下来,他发现大秦的官员和工匠都有非常强大的接受和实践能力,很多东西他们只是想不到,并不是做不好,而且这座斜拉索大桥并不要求多么结实,除开来往的人比较多之外,一辆马车加上货物最多也就不到一吨的重量,和后世动辄数吨甚至数十吨的车辆来说,完全就是渣渣,即便是修一座普通的木桥都完全能承载,更何况还用了大量钢铁。



第1457章 发狂的猴子
马车穿过渭河大桥,顺着主干道往前走一里远,就在蹴鞠广场对面,矗立着一栋五层的崭新楼房,楼顶上有清河医院四个楷体大字,每个都有丈余大小,站在河对岸的咸阳城墙上,就能清楚看到医院的全貌和这几个大字。

    清河医院从开工到修建完成,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陈旭还未回来之前便已经投入使用,院长是太

    《帝国吃相》第1457章发狂的猴子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1458章 又粗又长
    虽然眼下大秦的钢铁和玻璃工艺都已经发展了七八年,做一些锅碗瓢盆碗碟茶杯等日常用品没问题,更或者是齿轮轴承螺栓等复杂的东西也没啥问题,但要想制作特别精密的东西还是力有不逮。

    陈旭立项多年研发的液压机到现在都还没有成功,因为精密度不够,密封性不好,做出来一个似是而非的液压机,用起来四处冒油,完全还达不到商用的标准。

    而注射器虽然结构简单,但对于精度要求更高,不光不能漏水,而且还不能漏气,再因为要用玻璃制作,成型之后打磨要比钢铁困难无数倍,做出来十副针筒能有一副勉强能抽水便算成功。

    而最困难的还不是针筒,而是针头。

    按照陈旭的设计要求,要用钢铁制造出一根近乎于猪鬃粗细的细针管,这个难度已经不能用语言来形容,麻杆和一群工匠不知道熬了多少日夜,熬死了多少脑细胞,但仍旧对这个逆天的工程感到束手无策,于是拖了这些年,陈旭平日都没去过问,知道一旦成功工厂都会找自己邀功领赏,不过这次趁自己不注意竟然不声不响的就做出来了。

    “侯爷,注射器拿来了!”一个方士拿着一个搪瓷盒过来,里面有水,水里面泡着一副注射器。

    如果远远的只看一下外观,陈旭会恍然觉得这就是一副后世常见的玻璃注射器,以前农村卫生室经常见到,用完之后用水煮消毒,然后反复使用,这玩儿意陈旭老熟悉了,当初二爷爷的药铺里面就有,曾经还偷出来玩儿过。

    但现在当他把这副注射器拿在手中的时候,才呲牙咧嘴感觉有些眼前发黑,针筒就算了,马马虎虎也就那样,但前面的一根针头比牙签儿还粗,而且看得出来这根针头是经过仔细打磨的,又尖又长足有四寸,中间黑洞洞的针孔看得人心底发寒。

    想象一下这一针扎在屁股上的感觉,陈旭忍不住一个哆嗦菊花死死的收缩了进去。

    陈旭拿着这幅人类历史上第一副估计能用的注射器左看右看,然后试着抽动针筒,稀里哗啦如同老牛喝水的声音响起,瞬间搪瓷盒中的水便打着旋儿消下去一大截,直径寸余的针筒里面吸满了水,陈旭举起来轻轻推了一下,一股水流如同喷泉一般飚射出来丈余远。

    “我知道猴子为什么会发狂了……”

    陈旭嘀咕着叹口气把针筒放进搪瓷盒中。

    正伯侨和一群方士一个个面面相觑。

    “侯爷是说这注射器不能用”一个方士忍不住开口。

    “能用是能用,但太粗糙了,针头太粗太长,而且方才你们拿猴子做实验到底用了多少药水”陈旭脸皮抽抽着开口。
1...495496497498499...5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