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牧尘客
而在海滩边一片椰林下同样喝着椰汁谈笑风生的一群公子和另一些随行的卿侯,见状也都纷纷丢下吃喝玩耍之物,三下五除二脱光了衣衫,白花花一片欢呼着往大海奔去,场面极度的辣眼睛,惹得躲在四周观看的一些黎族女人和少女全都羞的脸颊通红,但又忍不住看一眼又看一眼。
哇,这些大秦来的贵人都好白呀,好想摸摸。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帝国吃相 第1539章 奋勇向前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对于大秦这个秋天来说,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最近几年大秦风调雨顺,南北皆都丰产,即便是有些地方有干旱和水涝,但在朝廷大力推广的新式耕种方法支撑下,哪怕是受到一些灾害,大部分受灾的粮田也还是有一石两石的收成。
这个收成看似减半甚至减产六七成,但相对于八年十年前,也绝对算是丰产年月了。
何况一旦遇到水涝病虫等灾害,只要当地官吏如实核报受灾农田面积,有御史巡查无误之后,当年免交部分粮税,若是受灾严重,还会开当地官仓进行放粮赈灾。
朝廷有减税赈灾的法令,民间这几年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积粮,再加上允许农民种植果木,采摘山货、蓄养鸡鸭甚至农闲时节出门打工,再加上从今年开始全国取消了令人怨声载道的更役制度,平民百姓只要勤劳,除开粮食收获,平日也能挣到一些钱财。
有了这些额外的收入,平民百姓的生活这几年已经相当稳定,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饥寒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有律法的保障,有朝廷的支持,有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上朝廷大规模的投资基础建设,大量的资金往民间流淌,使得整个华夏民众都处于一种极度兴奋激越的状态,所有人都在拼命种地、挣钱、打工。想通过自己的勤劳挣一份家业,为妻儿老小一个更加富足美满的生活。
别人家有的我也要有,别人住大屋我也要住。
都是乡里乡亲的,过得好自然被人羡慕,过得差自然被人瞧不起。
没有基础的盲目攀比固然不符合实际,但住大屋乘车马衣食无忧,这就是底层平民的最质朴想法,也是最现实的愿望。
所以,攀比并非都只有坏处,只有有了这种攀比的心态,才会激励更多的人去努力劳动,凭借自己的双手和劳动创造自己想要的财富。
坑蒙拐骗打架劫舍在这个时代是行不通的,秦律的严格有口皆碑,即便是左相由李斯换成了陈旭,但对于这些破坏大秦安定团结的恶行惩罚并没有丝毫降低,甚至还更加严格。
新法家的理念就是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以前犯错还能拿钱抵罪,但在不行,除开军功之外一律不得抵罪,但若是军功不够抵罪的,照样会被严厉惩处。
而衣锦还乡也是任何时代的一种炫富心态。
因此出门打工的人也都很努力,干最多的活儿,吃最多的苦,挣最多的钱,等到回家,也才能给在家期盼已久的妻儿老小一个幸福的收获,给乡邻一个羡慕的表情,哪怕是去一趟县城,割回来半斤一斤肉,那也能让全家喜悦,让左邻右舍嫉妒。
如若哪一天有人衣衫褴褛背着家当出门,锦衣华服骑着高头大马回来,绝对会成为十里八村最羡慕最热门的话题。
这种炫富,也会激发更多的人去拼搏努力。
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这种对于未来幸福的期盼,对于祖辈的告慰,对于眼下生活的热爱。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攀比心态。
总之,生活在这个勤劳的群体里面,你就不能做最差的那一个,不然就会成为别人的笑话。
全民奋进,只争朝夕,这是千百年来华夏最好的时代。
只要努力,必然就能为自己为家人为子孙后代挣一个幸福灿烂的未来。
因此在这个金灿灿的秋天,整个大秦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是丰收欢畅的景象,收获的秋粮也堆积成山。
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到处都能看到络绎不绝运送粮食的商队,那宽阔的郡县马路,那狭窄的乡村小道,成群结队的马车货车独轮车在道路上行驶,来来往往如同蚂蚁一般将各地郡县的粮仓税仓都填满,将大秦这个深秋渲染的异常繁华和热闹。
七月底,由十艘大船组成的巡游舰队从东南浩浩荡荡而来,最终抵达琅琊海港。
如今的琅琊海港与开春又不相同,整齐的海岸已经有十座码头完工,高大巍峨有若矗立的卫士一般令人惊叹。
在此起彼伏的悠长号角声中,十艘大船降帆靠岸,很快就停靠在十座码头之上,而当一位玄服高冠腰缠玉带身配天子剑神态威严的老者在一群老老少少锦袍华服的公子卿侯簇拥下下船的时候,等待了许久的码头工地瞬间响起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十万参与修建琅琊海港的官民,数十万琅琊郡的百姓,甚至还有来自附近郡县的民众,黑压压绵延十余里共同前来参拜大秦帝国的皇帝。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是虔诚的。
许多人哽咽甚至跪地哭泣,诚心表达自己的尊重和感激。
这是前所未有的欢迎场面。
不光是始皇帝惊讶激动的胡须颤抖,就连陈旭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随行的公子和卿侯更是一个个手脚发抖。
这数十万乌央乌央的人若是都是反贼……
卧槽,简直不能想。
“陛下小心,切勿太过靠近,还是先让禁军将民众驱散再做安排!”如同一头忠犬一般的蒙毅一把拉住准备前行的始皇帝。
“蒙卿勿忧,今时不同往日,朕能感受到百姓的欣喜之意,此次巡游,朕当与民同乐也!”
始皇帝摆手微笑,大步朝一群迎接而来的大秦官员和名士豪绅而去。
来人当中,为首的正是琅琊海港总工程师胡宽,旁边是海事学院几个主官和琅琊郡守、郡尉、郡丞等人,其中还有一个身穿四品官服的中年官员略有些眼熟,却是数年不见的瀛洲总督萧何。
关于萧何的才能,陈旭自然非常清楚。
实际上萧何适合呆在朝堂主持大局,而不是屈居一个小小的荒蛮之地的瀛洲总督,这可是大汉的开国丞相,位列重卿之首,并且被誉为开国第一侯,汉初三杰排名比张良还高,可见能力强大。
如今萧何已是秦臣,又已经担任瀛洲总督五年时间,听闻对于朝鲜和瀛洲的掌控治理的都不错,如今已经将朝鲜总督驻地修建成为了一座县城,规模达到三千余户,这份功劳已经足够他升职了。
因此陈旭提前签发命令让其回琅琊亲自向始皇帝述职,准备将其调回咸阳在三省六部的府衙混几年,等到冯去疾挂了之后让其顶替担任大秦右相。
为大秦续命虽然是当务之急,但要想大秦挺过这一劫之后能够长治久安,陈旭需要做更多长远的规划。
当初刚穿越过来时候,三妻四妾车马奴仆的理想和规划如今早已实现多年,为大秦续命的计划也进行的还算顺利,各种改革也基本到位,接下来就是准备改朝换代了。
冯去疾和蒙毅这些重臣是一个德行。
治国可以,勤恳敬业任劳任怨,对待始皇帝也是忠心耿耿,但唯独脑袋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在这个知识爆炸、文化繁荣、地球文明大融合时代到来之际,古老传统的君臣关系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需要大量更加包容,更加有创新能力,更加有想法,更加能接受新文化理念的官员来执掌大秦中枢,让朝廷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
萧何虽然没有陈平思想新潮,但却更加稳重,而且对待民生非常宽容,极其适合担任大秦帝国的总理。
最主要的是萧何和陈平曹参一样,是陈旭一手提拔起来的,将来在执政的方向上,更加能够附和陈旭的理念,而不像冯去疾这种老橛子,你不说他不做,你说了他也不做,非得拿出充足的理由甚至是搬出始皇帝来压他才行,而每天事情那么多,工作那么忙,谁特么有那么多空闲和你摆事实讲道理。
更何况如果始皇帝真的挂了,换一个人当皇帝,能不能还这样给予他坚强的支持都不一定。
要知道眼下陈旭的每一项改革每一项计划,始皇帝几乎都是毫无保留的支持,才使得这些年陈旭的各种改革能够顺利推行,也才让大秦有了如此蒸蒸日上的国势。
一旦皇帝的支持开始减弱,更多的人便会跳出来争权夺利,压不住朝堂之上的群臣,许多改革便会无疾而终。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始皇帝多活个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这样他就有充足的时间来布局整个大秦的政治架构和统治全球的计划。
虽然这个希望很渺茫,但陈旭还是希望老天能够开眼,让秦大大能够撑过这一关。
陈旭摸了摸一直从未离身的装有五毒舒魂水和注射器的盒子,轻轻叹了一口气大步跟上始皇帝的步伐,在前行的过程,他眼神已经瞥见欢呼的人群之中,有一男一女头戴斗笠身背宝剑的熟悉身影,正在向他挥手致意。
此去福祸难料,始皇帝生死难卜。
但已经走到这里,便只能奋勇向前。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帝国吃相 第1540章 荧惑守心
八月,中原正是收获季节,许多地方的民众已经开始载歌载舞的庆祝收获准备过中秋节。
但远在辽国和代国的辽王将闾和代王昆在望眼欲穿当中却又惴惴不安充满紧张。
早在五六月间,便已经有大秦使臣前来宣旨,大秦始皇帝将会在入秋之后巡视辽代,要求两国做好安全防备和迎接计划。
而为了迎接始皇帝的到来,两国更是大兴土木建造行宫,力图表现的孝顺抢眼一些,以便让父皇看到自己治理下的附属国的兴盛繁荣。
不过期盼归期盼,但始皇帝这次的巡游却不紧不慢。
巡游队伍光是在琅琊就足足停留了十天。
而这十天当中,始皇帝除开巡视琅琊海港和各种配套工程之外,还登琅琊山勒石留念,去了一趟崂山观赏风光,然后大部分时间都在观看海事学院的训练和海师舰队的操船和实弹演习。
为了让始皇帝和随行的公子卿侯能够近距离的亲身体会舰船火炮的威力,陈旭私下授意曹参搞了一场实弹登岛演习。
演习当日,始皇帝的旗舰在十艘舰船和数千禁军的护送下起航到达海外一座荒岛附近观摩,海事学院则组织了五艘装配了火炮和火枪的舰队进行实弹演练。
当五艘大船一字排开横着面对岛屿一处开阔的海滩进行炮弹齐射之时,震耳欲聋的轰鸣,喷溅的火光烟雾,呼啸的炮弹,以及放置在海滩上那些石碓木板草人在碎裂飞溅的场景,都令所有观察者心惊胆战。
三轮齐射之后,本来密密麻麻插满靶标的海滩已经凌乱不堪,沙滩上全都是倒伏的草人和碎裂的木石,铁弹砸出的痕迹一道道清晰入目,就连一些礁石都被炮弹炸碎,整个海滩再也看不到开始模样。
这一次演戏足够震撼也足够令人激动。
始皇帝一高兴又开始发红包,重重奖励了曹参等一群海事学院的官兵,这场实弹演戏也让始皇帝和所有公子卿侯第一次真正了解到了火器的强大和威力。
火炮加船,法力无边。
这才是大秦未来攻略全球征服世界的最强大武器。
而明显一次演习看得不够过瘾,接着几天始皇帝几乎都泡在海事学院,观看各种操练和课程教学,然后乘坐旗舰跟着海事学院的训练舰出海观看舰队训练和实弹演习。
看到始皇帝如此感兴趣,陈旭和曹参商量了一下,就在海师学院的训练场上,安排今年新招收的一批学员进行了一场简单的分列式会操表演。
这些新学员都是刚刚招收才两三个月的新兵,虽然基础的列队训练已经学完,但并不十分熟悉,在分列式表演的时候,整齐度不是很高,甚至还有人转体出错,至于抬腿摆手出错的就更加多一些,尤其是抬枪出枪收枪的瞄准射击操练中更是看起来凌乱不堪。
但就是这种两三个月训练的新兵演练,已经让始皇帝和所有随行的公子卿侯等目瞪口呆。
这种整齐划一严格认真的列队操练,在以前的大军之中根本是无法想象的,根本就做不到如此横列成行的整齐程度。
而在这次分列式的会操表演之后,始皇帝时常精神都有些不太集中,似乎只要一闭眼,就看到那整齐划一踢踢踏踏踩着威武严整步伐而来的学员兵和整齐的怒吼。
成系统的军事训练是从管仲开始的,而管仲的三官五教九章之法也逐渐成诸侯国的训练标准。
但管仲的兵法训练也只是很笼统的方法,针对训练的五教也很简单,第一是学会辨识旗帜、第二是学会听从号令,第三是学习进退步伐控制速度,第四是学习使用各种长短武器,第五是知道奖惩制度。
而实际上在战斗中,大部分人是看不到令旗的,只能听自己将官的命令,但命令有时候也听不清楚导致指挥出错,到后来,这种复杂的练兵方式开始简化成为了闻号而动,擂鼓而进,鸣金而退。
但这种为了增强战场主帅命令的练兵只能保证进退有度,并不能让士兵的队伍变得像这样整齐严谨令行禁止丝毫不差。
这种练兵之法,要比大秦眼下的练兵方法更加严格,而且更加有效,再加上火枪的犀利,始皇帝毫不怀疑陈旭当初的说法,大秦一统天下并不困难,困难的还是在财力物力和交通后勤之上,没有庞大的国力支撑,无法武装起来一支数万人的火枪部队,持续的开销太大了。
……
八月十五,仲秋节。
巡游游队伍离开琅琊之后此时已经度过黄河。
为了庆祝这个预示收获的盛大节日,始皇帝命令扎下行辕,召随行的公子和卿侯官员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野营趴体,清河侯也展示自己美食大匠的手段,架起几大堆篝火,烤全羊,烤乳猪,烤牛排,十多个烧烤架一字排开,就在行辕内的空地中开始了一场盛大的撸串活动。
这一场君臣同乐的野营盛宴从上午开始准备,一直到傍晚时分才真正达到高潮。
酉时许,太阳刚刚落山,始皇帝和数十卿侯公子正聚在营地之中吃肉喝酒撸串谈笑之时,突然不知何处响起一阵惊呼。
“快看,东方天空着火了!”
在惊恐的呼喊声中,所有唱歌跳舞的宫女乐师都瞬间停了下来,而吃肉喝酒撸串的君臣也全都抬头张望,果然在昏黄的正东天幕之上,有脸盆大小一团火焰正快速划过,隐隐有风雷之声往行辕方向而来。
“荧惑……荧惑守心,灾星降世,如今应验也!”
随行的太史曹鸣惊恐的手中一根烤羊排砸落在餐桌上。
“哗~”
一言既出,整个营地惊呼骚动,惊恐之下烤串羊腿猪腰子噼里啪啦掉满一地。
“太史岂可妖言惑众,这只不过普通流行坠地,何来灾劫!”
陈旭怒喝一声镇住全场,然后对着始皇帝拱手说,“陛下无忧,臣以前说过,所谓荧惑守心,不过是古人妄测天象而已,并非灾星降世!”
“不错,陛下,天象之说本就悱恻虚妄,天火自古有之,何来灾难!”蒙毅也回过神来躬身行礼。
“唔,太师与蒙卿言之有理,所谓荧惑守心,不过是普通天象而已,我大秦取周而代,如今已是华夏正统,天命已定,岂是天象可乱,吩咐下去,任何人不得惊恐喧哗,敢有祸乱行辕者……斩!”
始皇帝虽然感觉心脏通通乱跳浑身有些血液狂涌,脑海中也满是哗哗鲜血奔流的声音,但鉴于此时混乱的情况,还是努力让自己先镇定下来。
随着不断有警笛和号角声音响起,在一群玄武卫和禁军统领大声呵斥和命令压制下,很快整个营地的混乱情形便安稳下来。
见到始皇帝和陈旭蒙毅三人冷静的模样,随行的公子卿侯的情绪也很快稳定下来,一群人就这样仰头看着这颗流星逐渐变大并且从头顶划过,最后变得如同栲栳大一团火球坠落于远远山峦起伏的地平线尽头。
流星从出现到消失,前后不过一两分钟。
但这一两分钟对于所有人来说就像是一两个世纪那么漫长。
流星消失,天色再次恢复了昏暗。
呼啸的寒风之中,篝火摇摆,行辕一片寂静。
“陛下,看流星坠地的位置,怕是在几百里外,要不要派人去查看一番!”陈旭咂咂嘴第一个回过神来。
说实在,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这么风骚的流星走位,以前最多也就是夏夜看到几颗流星如同萤火虫一般划过天幕,像今天这么大这么近掉下来还是第一次。
流星坠地,说不定有宝箱现世。
即便是没有,也可能会捡到一块陨铁。
若是一块稀有的永磁铁就发财了,拿回去可以做一个发电机……
陈旭胡思乱想去捡流星,而回过神来的始皇帝也发布命令,命令明天一早玄武卫出发去流星坠地之处查看情形。
这颗流星出现的快,消失的也快,虽然在陈旭看来很有趣,但始皇帝和随行人员却都不这样看了。
这个时代的人信奉鬼神天象,特别是对于这种根本就不懂的天象更加敬畏。
陈旭只告诉始皇帝地球可能是圆的,因此所谓的荧惑守心也不那么靠谱,但陈旭却并没有说过流星的原理,而且这个时代也说不清,除非先证明地球是圆的再说。
于是流星过后,始皇帝突然感觉有些头晕,在一群宫人和随行御医的搀扶下去大帐休息,剩下的人除开陈旭之外也没有了吃肉撸串唱歌跳舞的兴趣了。
一顿本该欢盛的仲秋大趴体就这样无疾而终,大大小小的篝火烤架上,烤好的全羊乳猪都没吃几口,大把大把的烤串还放在烧烤架上香气四溢冒着青烟。
“这么多肉,不吃可惜了!”
陈旭坐下来,用刀从烤架上割下一块烤的金黄的猪腿肉。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帝国吃相 第1541章 京师急报
“荧惑守心,果然是有灾星降临!”
在距离行辕十里之外一处小镇,有一支数百人的运粮队伍正在这里歇脚,大车小车牛马无数,这些运粮队的民夫虽然看起来衣衫破旧,但却一个个看起来非常警惕,三三两两的在粮食四周巡逻看护。
而在不远处,有一男一女正仰头望着天幕尽头,同样是看着流星坠落的方向脸色古怪而认真。
“天象之说悱恻虚妄,何来灾星之说,此事恩公早已算定,不知安排的人能不能尽快赶到流行坠地之处找到那块陨石?”
“找到如何,难道他还能变出花儿来!”女子不屑的哼哼。
“恩公算无遗策,岂会做无用之事,只怕有人会借用荧惑守心天降流火之事祸乱朝纲,若是能尽快赶到,说不定就能抓住一些人的把柄!”
“我倒是觉得你天天念叨的恩公才是一个大祸害,假冒仙剑弟子把始皇帝忽悠的找不到方向,把持朝纲将好好一个大秦改的乱七八糟,看看那些炼钢炼铁烧水泥的工厂,浓烟滚滚浊气四溢,他才是个大灾星!”
“嘿嘿,我倒是觉得很有意思,恩公这样胡乱改来改去,大秦变得好玩儿多了,不知道我们一年没回咸阳,如今的咸阳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你说这次事情结束要陪我回翠华峰的,若是敢失言……”
“不会不会,绝对不会,外面风大,天色也晚了,我们回去安歇吧,嘿嘿……”男子说话之时,手不知不觉的便落在了女子挺翘饱满的臀部。
“算你识相!”女子瞬间情绪也温柔下来,嗔了男子一眼之后依偎在男子怀中,两人卿卿我我便往附近一栋脚舍走去。
……
因为流星出现的太过突然,加之荧惑守心这个天象的古老传言,导致整个巡游队伍的气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而似乎昨晚吹了寒风又受了些惊吓,始皇帝竟然生病卧床不起,导致巡游队伍只好暂时驻扎下来。
“徐太医,陛下的病情究竟如何?”行辕一处避风的僻静之处,陈旭拉住了出来撒尿的徐福。
徐福揪着胡须沉默了许久之后微微摇头:“陛下日渐年迈,身体本就一直有恙,睡眠不稳,偶尔还会有头疾,只是在京师很少劳累,平日也不断有安神和补充气血的汤药在滋养调理,因此并不曾有大病,然而这次三月从京师出发,眼下已经八月中旬,足足五个月时间巡游,这一路东南西北舟船车马颠簸,即便是我等身强力壮都坚持不住,更何况陛下……”
“陛下年迈,气血本就亏虚,但若是安静下来好好修养并无大碍,不过昨日恐怕受了些惊吓,又饮酒吹风,寒邪入体有风寒之兆……”
“只是风寒罢了,甚幸甚幸!”陈旭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既是风寒,你们就赶紧开药调理,这荒山野岭之中不能久居,何况深秋将至,空气寒燥对病情更不利!”
“侯爷放心,福与太医令还有几位御医太医已经商讨过了,也已经开单煎药,但巡游在外各种药材也并不齐备,若仅仅只是风寒还罢了,我今早替陛下把脉,隐隐察觉到另有疾病,若是不好生调理,怕是会得中风之症……”
“中风?!”陈旭吓了一大跳。
中风是一个中医专用名词,一般称之为风邪入体,但在西医来说,就是脑梗或者脑出血,导致的后果便是偏瘫、痴呆甚至突然去世,这种病症在劳累、饮酒、激动过度等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生,特别是老年人更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