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巨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楼下赫本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贫困到交不起房租的保健品商贩,通过购买一款印度仿制药“格列宁”而发家致富的故事,虽然还没有上映,但据说是由现实案例改编,所以当天晚上,回到宿舍后,于若然就在被窝里用手机查询起了这个案例的资料。

    &nb




第339章 签约金
    廖远看着于若然。

    明明是和廖美岐一样的年纪,但不管是她的眼神,还是歌声,都透露出岁月的沧桑感,与外表截然不同,他拿起于若然的个人资料,手指不断的敲打着桌面。

    他知道,或许,在未来,于若然达不到艾诗那样的高度。

    但当人们提起实力唱将时,却必然会提到于若然这个名字。

    她的唱功没有那么突出,甚至显得略微稚嫩,演唱技巧几乎为零,但她的歌喉却天生具备感染力,特别是中低音,厚重又有力度,唱出的歌声,像是为听者徐徐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并具备极大的穿透力。

    这是廖远听到的最有质感和辨识度的华语女声。

    当然,她的特色也限制了她的发展路线,慵懒的中低音唱节奏蓝调绝对是不二的选择,但稍微有起伏的歌曲,于若然可能就拿捏不到作品的核心了。

    没办法,这是天生音域限制。

    于若然可以唱《只要平凡》,但让她唱《青藏高原》,却绝对是不可能完成得了的。

    “在心碎中认清遗憾

    生命漫长也短暂

    跳动心脏长出藤蔓

    愿为险而战……”

    一首歌结束,廖远把李丹妮找来,说:“换合同。”

    “什么”李丹妮愣住。

    “给她换一份合同。”

    廖远想了想:“年后吧,等冬奥会过去,就让她出道,她是一个不错的歌手,唱功虽然没有那么突出,但是她的音色我很喜欢,我相信市场会接受这样的声音。”

    李丹妮回过神来,不敢置信的说:“您要捧她”

    “算是吧!”

    廖远笑了笑:“难得遇到一个喜欢的声音,我这里有许多歌曲都很符合她的声域特点。”

    他并没有客套,在他的记忆里,符合于若然声色特点的歌曲,数不胜数,且各个都是经典之作,比如《有你的快乐》、《亲密爱人》、《类似爱情》、《年轮》、《小小》、《红玫瑰》等等。

    这些都是流行歌曲,也很符合当下的市场口味,相信能打造出一个情歌小天后。

    李丹妮简直比当事人还要激动,立即说:“好的,我立即安排!”

    于若然此前签的是练习生合约,如果公司打算让练习生正式出道的话,还将会更换为艺人合约,签约年限基本上都是十年起步。

    不是小黄鱼黑心,是当下的经纪公司,基本上都是这个年限。

    整个华夏大大小小有两百多家经纪公司,新人合约十年起步,即便是成名艺人,合约年限也是五年起步,而且因为这样那样的案例,导致合约里处处都是陷阱,解约成本极为高昂。

    在十年前,市场上到处都是以“囤ip”为主,但十年后的现在,随着各种选秀节目的大热,以捞快钱为主的经纪公司,开始频繁打造流量明星,这种状况下,“新鲜的面孔”便逐渐成为了娱乐圈新的财富之源。

    因此,当下各大艺术院校,表演系、音乐系的学生,但凡有点天赋的,基本上都签了经纪公司,这一点从大一就开始了,每年的二月,都是一场资源争夺战。

    届时,正逢全国艺术院校招生时节,当花样年华的艺考生们走进考场,经纪公司网罗新人的大好时机也就到来了。

    跑马圈地,搜刮新人,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极为激烈,即便是所谓的“差生”,也会有经纪公司前来接盘。

    而且这种状况是愈演愈烈,许多经纪公司甚至把目光对准了中学生,像是火星男孩的三小只,就是小黄鱼最开始的时候,实在无可奈何,找不到资源的情况之下,跑到中学校园门口蹲点捞到的“童工”,因为未成年,所以连签约都是要对方父母前来陪同。

    但其实,除了院校的学生之外,社会上还埋没了许许多多完美的声音。

    比如于若然。

    高中毕业之前,于若然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小县城,当她第一次出现在东海市的地铁站,相貌清丽,气质纯朴的于若然,瞬间就被小黄鱼的星探发掘。

    经历了半年的练习生生涯后,于若然也终于等待了这个化身凤凰的机会。

    &nbs



第340章 青年音乐家
    廖远抽时间去了一趟音协大礼堂,由一百八十八人组成的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正在排练《英雄的黎明》。

    轻拨的音弦,低沉的吟唱,宛如高山流水,倾泻而出,仿佛把人带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遥远的三国时期,圆号与大提琴的加入,更是让这段恢弘历史,充满气壮山河之势,让人无限回味。

    廖远越听越满意。

    一百零八位专业合唱歌手,同一时间的低吟,歌声有严肃,也有柔情,更夹带着丝丝的悲壮,宛如视死如归的英雄。

    这英雄,心中装着锦绣山河,沙场上豪情万丈,可心思微动,又能念起远方的家人,变得柔情似水。

    真正的英雄,大约都是侠骨柔情的。

    在那个黎明,英雄还不为世人所识,没有喧嚣,冷冷清清。

    在那个黎明,英雄背负着他的淡淡哀伤,只影而去。

    氲湿的青衫,孤绝的背影。

    说不清历史和英雄,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或许,比起后来名动天下宾客盈门的大英雄,当初那个孤独的一无所有却心怀天下的青衫少年,更能触动平凡人的心弦吧!

    一曲过后,小提琴协会会长赵元靖,东海音协副会长张启明来到廖远身边,言语中颇为自豪:“怎么样”

    “很好。”

    廖远点头,赞叹道:“完成度高达百分之百,甚至比我想象中还要恢弘壮阔。”

    赵元靖含笑道:“大家伙没日没夜的勤加苦练,为的就是能在世界面前展现华夏风采,不努力能行么”

    “是啊!”张启明笑道:“有生之年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登上这样大的舞台,真希望这种机会多来几次!”

    “2008年京城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多数人事业才刚刚起步,转眼间十多年过去,岁月真的不饶人啊,好在我们托廖先生你的福,能够登上冬奥会,有生之年,只此一次机会,此生便已无憾了。以后啊,等老的走不动的时候,还能跟子孙们吹嘘这段往事,这一想,嚯,我泪花都快出来了。”

    赵元靖抽了抽鼻子,笑着说:“唉,人老了,越说就越伤感。”

    廖远微微一笑:“您二位未免太多愁善感了。”

    “你还年轻,不懂我们这个年纪的苦。”

    赵元靖笑道:“我都快五十岁了,小提琴拉了一辈子,但我敢说,现在就是我最光荣的时刻。以前我不敢保证,但现在,我相信,我的名字会记在历史中。”

    “我也四十岁啦!”

    张启明耸耸肩:“老赵你还有机会上台,我呢,我找谁说理去我一个指挥家,都没上台的机会,但整天还不是为你们这些老师们奔前忙后的服务”

    赵元靖哈哈一笑,拍了拍张启明的肩膀:“你这地主之谊做的很好,下回你来京城,我扫榻欢迎!”

    此时,大礼堂内,又开始排练《故宫的回忆》。

    乐手们目睹廖远的到来,仿佛遇见了来查课的老师,一个个都宛如学生一般,正儿八经的端坐着,表情严肃而认真。

    很快,那清脆的铃声,在空旷的礼堂内率先响起,而后,随着一道低沉的打击乐响起,历史仿佛都开始了连绵不断的起伏。

    荡气回肠的音符,有如一次梦幻般的神奇旅行,又如一部大型的史诗电影,在众人耳中翩然而过。

    当浑厚文明的画卷通过音符来展现,仿佛一次时空旅行的开端。

    那是初遇时的惊艳,亦是失语了的慨叹。

    廖远真的很佩服这些音乐工匠。

    他编奏出的乐谱,其实远远没有达到前世那般的高度,但在这些音乐



第341章 录制
    其实并没有过多久,当天下午,季士莲就找到了廖远,让廖远提交一份身份资料,然后上报华夏音协。

    “这个分会会长,任务艰巨。”

    季士莲说:“你成名太快,一切都是风调雨顺,可你知道,在国内有多少嗷嗷待哺的从业者吗他们大多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心怀梦想,对未来充满憧憬,不甘心留在教育事业。当然,年纪超过四十岁的也有,但早已经没有青年人的热血,妥协于现实。”

    廖远把资料签完,听到这句话,有些错愕,他有些不明白季士莲的意思。

    “作为青年音乐家分会会长,你要做的,就是帮助这些缺乏机会的青年一次登上世界舞台的机会。”

    季士莲顿了顿:“其实你没有做这个的义务,但你是华夏音乐圈年轻一代的领头羊,我个人觉得你要做好带头典范,再加上这个青年音乐家会长的称号,这可以让你做一些事情时,更加的名正言顺。”

    廖远大致猜测出了这个会长的职责,但他还是有些不确定。

    “我这么跟你说吧,华夏音协历届的所有主席,在没有上任之前,担任的几乎都是青年音乐家会长。”

    季士莲含笑道:“只要熬够资历,下一任音协主席,说不定就轮到你了。”

    廖远并没有表现出欣喜若狂的神色,只是淡淡的点头,表示知允,除此之外,再无其它神色。

    这个会长的身份,能带给廖远的便利有很多,比如举办音乐会,或者牵头举行全国青年音乐家交流会,甚至是世界级音乐家交流会也能承办。

    不过这对廖远来说并非刚需,所以他的心态放的很稳。

    这让季士莲有些纳闷,也更加佩服廖远的镇定。

    除了青年音乐家分会会长的头衔外,廖远还将被提名为政协委员,这个职位是颁发给在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廖远担任的顺理成章。

    处理完音协这边的事物,回到公司后,廖远便径直走向录音棚。

    于若然收到通知后,已经在公司等了两个小时了,她不敢再去练习,更不敢到处乱跑,所以到了公司后,便是坐在录音室角落里,默默的看着曲谱。

    这两天的休息,虽然养好了嗓子,但她担心,自己稍微一个控制不住,可能会影响嗓子的音质。

    如今的于若然,可以说是已经把自己的嗓子视为第二生命,一日三餐尽量都吃一些清淡食物,四十万打回家后,老家那边这两天已经开始鸡飞狗跳了,父母自然是相信自己孩子的,于是这一壮举迅速传遍亲朋好友圈。

    周围的街坊邻居也几乎都知道于若然现在已经签约成了歌手,都在相互打听她的作品,父母在骄傲的同时,却又支支吾吾,说不出具体来。

    这便出现了一些碎言碎语。

    过两天,父母就会来东海市,于若然想尽快把《只要平凡》录制下来,然后当父母来的时候,她就有了真正的底气。

    “休息的怎么样了”

    廖远来到录音棚后,便是第一时间笑着问道:“今天争取一次录完,有信心吗”

    “有!”

    于若然立即站起身,向廖远保证道:“我休息的很好,廖总您放心,绝对不会耽误您的时间,也绝对不会掉链子!”

    廖远笑了笑:“挺好,保持这股自信。”

    接下来,录制正式开始。

    《平凡之路》的歌词,于若然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甚至昨晚上在梦里都被她翻抄了五百遍,几乎可以倒背如流,因此当开始录歌的时候,于若然完全闭上了眼睛,整个人沉浸在音乐中。

    至于廖远,经验和其丰富,录制一首歌,根本调动不起她的任何情绪,因此,在音乐开始后,他便举重若轻一般的,开始了第一句的演唱。

    仍然是那个熟悉的声音。

    但当他一开口,整个世界仿佛都寂静了。

    “也许很远或是昨天

    在这里或在对岸



第342章 启迪
    《活着》剧组。

    “陈导,陈导!”

    助理阿帆的声音在片场里显得有些刺耳,陈士德放下喊话筒,让副导演看着监视器,起身走向阿帆。

    “怎么了”他问道。

    “您托吴康城求的歌,求到了,而且已经发过来了!”助理阿帆兴奋的说。

    陈士德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廖远”

    “对,就是廖远的歌曲。”阿帆拼命点头。

    陈士德蹙起了眉头:“这么快开价多少”

    “开价”阿帆想了想:“我跟廖远的助理联系过了,按照廖远的意思,是您看着给。”

    陈士德笑了:“有意思,这廖远果然和传言一样,自视甚高,行,我喜欢,有才华的人都这样,歌呢”

    “在这呢!”阿帆举起了手机:“这首歌叫《只要平凡》,是廖远和小黄鱼公司旗下的一名女歌手合唱的,陈导,我现在就播放”

    “等一下!”陈士德摆了摆手,示意阿帆一起去旁边的化妆间。

    化妆间里空无一人,关上门后,阿帆就立即用手机点开邮件,把早已下载好的mp3附件挂上播放器,随手点开。

    很快,淡淡的吉他音响起,一道男声并没有任何预兆在耳边响起。
1...172173174175176...2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