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超级智能系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雁塔小菩提
孟潇之所以把身体搞成这样,刘凡猜测大概是因为她小时候并没有什么舞蹈功底,成年后才开始逼着自己训练到专业水平,对于身体来说,所要承受的压力非常大。
刘凡理解孟潇,知道她想要获得这个世界的认可就必须得靠实力说话,实力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就是得拿命去拼。
可是即便如此,网上对孟潇的成见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刘凡突然之间有一些不痛快,“这个世界到底要一个人怎么努力才能改变成见”
放下手机躺在床上,一个念头逐渐在刘凡的脑海中出现。
之后的日子,随着刘威的顺利救治,刘凡心里一块大石头也算是彻底放下了,至于真相,会让人充满探索欲但至少不会给人压力。
一直到5月,华为,小米,oo等品牌陆续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全息手机,全息娱乐体验馆也在国内越来越普及,智能医院加快了全国搭建的步伐,而在沪上,传统城市的第一个飞行公交车开始进入倒计时。
现在在沪上还没有“天桥”,无人飞行公交车会通过降落在比路面更高的平台上的方式停靠,乘客只需要多走一个扶梯或者楼梯,反正现在这边无人飞行外卖和无人出租车之类的都距离普及还早,所以无人飞行公交车的空间跨度可以做的很大。
量子全息智能时代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大家的生活,改变着大家的生活。
就在世界欣欣向荣,向着越来越好的未来发展的同时,6月7日这一天,在杭城千岛湖,木龙科技环境监控中心,一座毗邻千岛湖,325米高的建筑中,正聚集着全球各国的代表。
到场的,还有刘凡。
等所有人在会议室坐定后,徐静作为主持人开场,“大家好,我是木龙科技的执行副总徐静,相信今天各位官府代表来到这里,都带着相对复杂乃至沉重的心情。
但同样也是因为各位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大家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和担当。
这段时间来,我们木龙科技陆续收到了来自各国的关心,建议以及方案,所以在多方的努力和付出之下,我们促成了今天这样一次全球各国参与的国际性会议,一起去面对问题。
这一次的会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剖析阶段,我们木龙科技准备了相对全面的数据分析,第二阶段是方案探讨阶段,第三阶段是决策分工阶段。
当然,最终是否能有一个完美的方案由未可知,但我相信大家今天聚集在这里一定会有成果的。
好了,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今天会议的第一个环节。”
徐静走下舞台,整个舞台的环境开始变化,变成了一个星球,然后从亚洲开始,一个一个大洲进行环境变化数据分析。一开始展示的是早几年的数据,也就是木龙科技的智能环保项目还没怎么起作用的时候,这里显示了每个大洲的土壤,绿化,淡水,生物链,出生率等综合数据演变。
然后就是回到整个星球层面,从环境变暖,雨水酸化,海洋污染,森林破坏等角度同样做了一个细致的多数据演化展示。
从这一环节的展示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的出现确实极大程度的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大概在年中间这5年,全球环境达到了一个恶化的转折点,星球的自愈能力已经彻底宣告失败,根本无法抵抗环境的破坏速度,甚至导致了加倍的环境恶化。
而从2022年开始,木龙科技一直以来布局的环保项目开始逐渐展露出效果,通过强大的智综合调控、部分国家的官府调控以及老百姓的素质提升,环境破坏指数回到了转折点,尤其是在亚洲,环境保护做的明显比欧米那边要更好一些。
这个良好的调控结果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但是即便在木龙科技的努力之下,环境破坏指数只是降到了转折点附近,但它依旧是正数,总体来说,环境的破坏已然超过了环境的自愈能力的。
只不过环境破坏的指数式爆发发展被压制住了。
无奈由于之前破坏了太久,现在整体的环境基数太差,大家的生活习惯也很难出现大的改变,就在不久前,智能环保监控系统第一次发出了星球环境破坏黄色预警。
然而现在更让人感到无力的是,只要人类还是保持着现在的现代化生活,这个黄色预警迟早会变成红色预警,再往后,人类将走向怎么样的结局可想而知。
而在所有的数据展示完之后,舞台上显示了搭载了量子计算能力的系统做出的一个预测,人类在星球上只能再生存年。
这个时间对一个人来说很长,就算平均年龄100岁,也能再活8到12代人类。
但对于有责任感的人来说,面对可以看到的未来,总该会后人做点什么,好在现在全球各国不管是发自内心还是言不由衷,明面上都愿意为这个事情做点什么。
这,便是今天这一场会议的大背景
第四百七十五章 宇宙探索
当看到最后的预测之后,大家开始交头接耳,1000年左右,说长很长,说短其实也很短。
等了一会儿,徐静再次上台,“看到这样的数据,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不管怎么说,就算我们看不到那个未来,但如果有一天星球真的不存在了,如果我们人类真的无法延续,多少也会有些遗憾吧。
好了,矫情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让我们再次回归现实来看看来自各国的方案。”
徐静再次走下舞台,这时舞台上出现的是16个整体方案,127个建议,317项技术探讨。
所有的内容都在保持着一定的速度过,现场其实很多人之前就都看过大部分的内容,今天只是第一次把大家都凑齐了,放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版本,这也是很多东西过的比较快的原因。
总结来说,大家的方案方向其实就是2个,一个对内管理,一个是对外开拓。
对内管理就是加强调控,包括通过人工手段修复环境以及进一步的控制人类活动,但是对内管理这一块从目前来看,不得不涉及到人类需要很大程度上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但这个东西是很麻烦的。
就比如最早在沪上搞垃圾分类的时候,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到后面一直有人会在半夜等看守的大爷大妈走了之后,直接把垃圾往地上扔。
虽说现在大家的普遍素质都提高了,但这反应的是人在需要自己为环境做出太大改变的时候,骨子里是不乐意的。
甚至有些改变是一种发展的倒退,比如以前的车辆限行就让很多人不爽,但如果要继续加强管控的话,以后可能直接一辆车一个月只能上路四天,其他时间只能坐公共交通。
总是会有人不痛快。
从现场的投票结果也可以看得出,多发展绿色能源,多种种树大家没意见,每个官府也都愿意花钱,但对老百姓的生活太多管制,大家就比较犹豫了,因此更多人的目光放在了对外开拓上。
对外开拓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为人类寻找新的生存环境,包括被提及了几十年的火星移民,月球移民之类的。
但在谈及对外开拓的时候,徐静给大家看了木龙科技在采集了火星数据和月球数据之后做的模拟开发方案,从理论上来说,不管是火星还是月球都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人造大气,人造绿化,甚至是人造水源,但从方案上可以看出,且不说成本巨大,关键是耗时,就算全球各国官府愿意花这个钱,火星改造到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木龙科技给出的预估时间是5000年往上。
当然,这指的的是可以像在现在这个星球上这样正常生活,除了重力问题基本没有其他什么问题。
如果可以允许一些限制的话,这个时间会根据设定的不同而缩短,比如建造封闭的火星城市,户外行为带供养瓶,穿防护服,水资源的供给还可以考虑从当前的星球通过不停运动的宇航器传输。
至少从目前来看,木龙科技的海水淡化技术已经让人类短期不用再担心缺水问题,但海水迟早也是会用完的。
所以对于整个对外开拓构想,最理想的状态肯定是继续往外开拓,走出太阳系去寻找更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只需要一点点简单改造就可以完成人类移民的星球。
当大家达成这样的共识之后,眼下最大的问题也就摆在了面前,那就是如何提升宇宙飞船的速度。
就目前的宇宙飞船速度,就算按27万公里每小时的超级速度算,飞出太阳系都需要4000年,更何况人类现在根本实现不了这个速度。
关于这个问题,主流的科研方向自然就是更进一步的核聚变,包括夸克聚变。
至于最期待的,肯定就是一直都存在于理论层面的曲率驱动飞船,毕竟曲率驱动飞船一旦出现,人类可以直接在速度上出现质的飞跃,跳过中间所有的科研阶段,直接超过光速。
这显然是人类想要开拓宇宙最好的科技基础,要知道在宇宙这个浩瀚的空间之中,动不动就是几万几十万光年,就算以光年去飞都要几万年,如果连光速都达不到,人类在宇宙之中将永远渺小到让人绝望。
但对曲率驱动非常的研究已经很多年了,尤其是nasa在这个技术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在会议现场,米国代表却有点绝望的告诉大家,nasa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证明了一件事情,曲率驱动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不过在米国带来悲观消息的同时,木龙科技却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种希望,反物质湮灭技术。
反物质湮灭,在科学界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正反物质在相遇的时候会发生湮灭并释放巨大能量,这种能量的巨大优势在于能量的百分之百转换,要知道传统煤炭的能量转化率还不到3500万分之一。
所以一克反物质可以产生180万亿焦耳的能量,相当于43000吨炸药,3颗原子弹。
如果能利用反物质湮灭去做宇宙飞船的燃料,理论效率比现在的化学燃料将会高出100亿倍。
但虽然很多科学家都认为反物质很多,却不好找,而且好不容易找到了,储存也是个问题,通过低温解决了储存问题,如何控制又是个问题,毕竟正反物质一见面就湮灭了,怎么能让这个湮灭产生的能力可控呢
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反物质湮灭就曲率驱动一样,基本属于一个只在理论层面的东西,但他的好处在于,人类实实在在的找到了反物质,也亲眼见证了这个湮灭过程,曲率驱动则不然,人类看都没看到。
因此,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木龙科技,终于成功的为反物质湮灭带来了可观的进展。
这进展包括两方面,第一是控制,木龙科技正在打造反物质湮灭发动机,这个湮灭发动机的关键就在于能力吸收装置,木龙科技通过对能量进行吸收然后二次释放的思路,尝试实现对湮灭的控制。
第二个进展就是对反物质的发现,已经出发了一段时间的华夏智能宇宙飞船,已经从宇宙中发现了大量的反物质,虽然这些反物质还没带回来,但木龙科技将发送众多的反物质挖掘飞行器,去宇宙中寻找反物质。
在会议现场,木龙科技让大家看到了湮灭发动机的可实现性,这就为大家开启了宇宙探索的一扇大门。
最终,大家初步定下了关于人类未来发展的蓝图,现在就开始着手火星或月球移民计划,同时布局空间站生存计划,为人类未来的移民做一个保底。
然后大力发展对外开拓,以反物质湮灭为重点研究对象,曲率驱动和核聚变反应为辅。
在星球本身的问题上,大家尽量保证可持续发展,之前西方把垃圾往其他地方倒的事情也将彻底被终究。
相反,作为大国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投入。
这一天,大家搞了一个简单的初案,时间也不早了,剩下的就等第二天再探讨了。
晚上所有人一起吃了顿晚饭,饭后,刘凡主动走到华夏代表人身边,“王叔,我想跟您聊一聊。”
第四百七十六章 减肥计划
华夏代表点头示意去房间谈。
进入房间后,华夏代表泡了两杯茶放到桌上,“刘总这是有何指教啊”
“王叔你就别埋汰我了。”刘凡拿起茶杯吹了吹,“就是有个事,正好今天碰着你,我觉得差不多是时候跟你沟通一下了。”
“有什么事情尽管开口。”
“我想把木龙科技拆一拆。
刘凡直言,坐在他对面的王叔手顿了顿,然后理了理自己的衣服不经意的端做起来,“怎么个拆法你是怎么想的”
“木龙科技的管理最近出了很多问题,甚至,我在木龙科技看到了惰性,一个曾经在木龙科技不应该出现的东西。
我有尝试去做一些改变,去做引导,但正是做了这些,我反而意识到现在对木龙科技的管理已经不在我的控制之中了。
因为有些事情变了,我冒昧自大的说一句话,其实木龙科技现在的问题,也是整个华夏科技行业的一个缩影。”
两人沉默,各自喝了一口茶,刘凡见王叔点头,继续道,“当初华夏全面落后,我们被迫全面发展,现在倒是因为当时的被迫变得全面领先起来,再加上总的来说,华夏人现在还处在拼搏的状态,放眼望去,我们好像连个能打的都找不到了。
但居安若不思危,只怕最后盛极而衰起来,会直接从山顶坠入谷底,粉身碎骨。”
“其实很多道理说说很简单。”王叔开了口,“今年猪肉涨了,大家都去养猪了,明年就跌了,看猪肉跌了,大家不养了,又涨了,这市场规则初中生都懂,可还是周而复始的上演着。”
“好在一个猪肉不管怎么涨跌,总影响不到一个国家的命运,但有些事情就不一样了,我们老祖宗几千年前就给我们写下了周易,如果我们华夏都做不好调控的话,怕是人类都很难找到一个长久的答案了。”刘凡耸肩一笑。
王叔也跟着一笑,“说说你的具体计划。”
“木龙科技是做人工智能出生的,我只想要人工智能,对于其他的方向发展,哪怕包括全息技术和量子技术,除了保留部分我认为可能会引起较大不可控的东西外,我想全部交出去,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去参与到科技的发展中来。
当然,我不会大度到去全部开源,绝大部分还是会通过出售的方式出手,毕竟我希望技术能给到渴望的人手里,这种渴望,至少得愿意花钱。
而且木龙科技也需要钱,接下来我对木龙科技的定位,首先是继续人工智能的研发,其二是开拓更多的未来技术,包括这一次大家提到的宇宙探索,其三,我们还是会以一个竞争者的身份,跟全球科技公司进行竞争。
哪一个都很烧钱。
这样一来,木龙科技可以好好的做一次减肥,甩掉赘肉之后,木龙科技可以重新年轻,重新热烈。”
“发展永远离不开竞争和压力。”王叔下意识道。
“更重要的是,人类的未来是全人类的事情,不应该是某一个人,某一个企业,哪怕某一个国家的事情,这个世界上不该有什么老大,不该有什么绝对垄断,文明的前提是精神上的平等。
如果这都实现不了,在我看来今天这一次的会议也没什么意义了,因为就现在的科技水平,如果人类还是非要搞什么等级,用不了一千年,人类自己就会把自己搞死。”刘凡往椅子上靠了靠。
“所以你需要我们什么样的支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