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今后开始喜欢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恋赤北

    “到底什么事情”惠子心里一慌。

    “没事!”丘朗说着亲吻着她的额头,“最多两天时间,最迟后天就回来,放心吧!”

    韩奕这些日子可没少受委屈,有苦难言。不管是事业,还是爱情,都是不顺利的。这说到底,还是为了他们丘家,丘朗可不想亏待了这么个知己好友。

    他很清楚韩奕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为人处世上面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的,只是不得不说的是,他固执己见,懂得人情世故,却不懂圆滑,所以应酬交际什么的都是丘朗和李佳他们出马。

    (本章完)




第331章 懂世故不圆滑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似乎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凸显你的不合群。

    当某一件事情触犯了你所坚守的原则底线或是道德认知时,你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并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但他却能云淡风轻一笑而过,或敷衍附和,或笑而不语。

    最后的结果是你灰头土脸,他却左右逢源。

    这些就是所谓深喑圆滑之道的“高情商”人士。而这类人似乎总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与肯定,且在许多人的认知里,圆滑更是早已成了人际交往里的万金油。可就这一点,韩奕始终也学不会的。

    若是要论及公司的运作、管理和长远的发展目标,可能韩奕能够说上个三天三夜不带停歇的,但遇到他觉得违背了他的原则的问题,他就不会变通,死脑筋,所以交际应酬方面的工作的话丘朗都会主动包揽在自己身上,毕竟不是人人都像丘民生和宋建国这种看重人品和能力的大企业家。

    可能在韩奕看来,人总是在深情一部分人的同时,又会伤害一部分人,这是很自然、也不可避免的结果。如果太过于刻意在博弈的双方之间维持一种平衡,讲究所谓的圆滑,难免就成了一种阳奉阴违。

    在愚钝的人面前表演,或许可以左右逢源,尽享利好。可落在聪明人眼里,其实就成了一种多余的狡黠。平时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客套寒暄自然甚欢,可若真到了关键时刻,博弈的双方立马都会敬而远之。

    奕汇之前有这么一个员工,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见人说人话,遇鬼搭鬼腔,平时总给人一种混得很开的假象。可一遇到进行一些重要决策,或者项目分组的时候,大家却总是有意无意地排斥他。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有所提防。一个人如果立场模糊,原则性也不强,旁人对他自然就有些敬而远之。在进行一些团队合作时,大家都必须同心同德,谁都不愿意团队里有让人捉摸不透的存在。而如果是进行一些竞争性或者保密性极强的重要项目,那么对此类人有所提防更是在所难免。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将圆滑与情商挂钩,其实这更多的只是一种不知羞耻的粉饰,扯开情商那一层明亮的遮羞布,圆滑其实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而从道德与品行上来说,也是极不可取。

    即便抛开道德因素不谈,圆滑也只是一种乱中求存的技能,但绝不是长久的处世之道。历史更是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一旦尘埃落定,墙头草通常就会成为第一个肃清的对象。

    但不得不说,圆滑有时候也很实用,不然也不会常有人说“舔狗应有尽有”了。

    而韩奕现在小有成就,最该感谢的人无疑就是惠子。

    惠子就是个特别特别聪明

    的人,他很了解韩奕,觉得他就是一个很有能力的领导者,而且是一个固执己见,不圆滑的领导者,所以她就把奕汇的管理权全部交给了韩奕。

    那么,有原则有立场,是否就是正确的处世之道似乎也不对。

    不愿意圆滑,是不是情商低的表现

    主观上来说,若是让韩奕来回答,他肯定会给出一个否定的答复。但结合自身的情况,又总觉得有一些误导,因为他自认为情商不低。

    绝大部分人对“不愿意”这三个字,虽然表达各有不同,但回复的意思基本一致:不愿意圆滑,而非不懂得圆滑。所以,情商非但不低,而且很高。

    韩奕便是一个不愿意圆滑的人,自然也不会认为自己情商低。但他也绝不敢说不愿意圆滑就是情商高,因为他非但没有因此而在生活中获得某些便利,相反,他时常会因为过于原则而陷入一些本与自身无关的漩涡里,得罪人的事情更是没少干。

    所以,这些答案似乎没有任何意义。

    不愿圆滑是没错,但同时也必须懂得世故。

    韩奕公司里有一个程序员,他当年读博的时候,导师给他和另一个同学各分配了几个研究生,做两种不同假设的项目对比。

    最后两组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可当以后再次进行项目分组报名的时候,师弟师妹们都希望分配到另一位师兄那里,这让老师在内心觉得很受伤,也很疑惑。后来经一位师弟明言暗示,他这才恍然大悟。

    项目中总会有许多细节问题,如果一一顾及,就会极大增加项目的工程量。有些师弟师妹为了偷懒,通常会走一些捷径,利用项目的容许差错范围取巧。一般来说,只要负责人能够圆滑地处理,睁一眼闭一眼,对于交差是绝对没有问题,导师也不会真去仔细核查。

    可这是导师坚决反对的,也是行业内的大忌。

    他原则性与执行力都很强,那些行为自然都遭到他的严厉斥责,女生被骂哭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所以难免给人苛刻之感。

    而另外一位负责人,对待项目虽然也很严厉,但与他不同,他在其它时候会将那些矛盾主动疏导,比如请他们吃夜宵;送女生们一些小东西:和他们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这就是根源所在。

    两人在对待原则问题时立场都很坚定,处理问题也不敷衍,不圆滑。但不同的是,另一位负责人还懂得人情世故,在原则与世故之间有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圆滑是一种坚守原则、不屈从于外界的自我捍卫,也可简单理解为仅是不愿委屈自己的感受。而过于注重自身感受,其实与过于在意别人看法一样,都是一种心理上的褊狭。

    一

    个心灵边界宽广的人,在满足自身感受的前提下,绝对也懂得去照顾他人的情绪,将原则与和善巧妙地糅合在生活里。

    古人讲究外圆内方,意思就是做人要像钱币一样,外表圆润,但内心方正。更通俗点来说就是凡事都应讲究与人为善,精通世故,但更要有自己的立场与原则,心中自存尺度。

    黄炎培就曾写信勉励儿子:“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其实就是倡导一种世故而不圆滑的处世之道。

    外表圆润懂世故,内心方正不圆滑。

    前者使得自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进退有度,不因死板而显得毫无生趣,更不因棱角过于锋利而四处树敌;而后者则让自己在鱼龙混杂的社会中不摒弃初心,不曲意迎合,心存善念,恪守原则。

    在表浅距离越来越近,实质却愈发疏离的群居时代,许多人开始在生活中不知所措。其实生活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懂世故与不圆滑两者不能混淆一谈,但却可以保持一种进退有度的微妙平衡。

    做一个世故而不圆滑的聪慧之人,这也是一场伴随人生的漫长修行。

    (本章完)



第332章 友情爱情和亲情
    在韩奕姐姐家吃完晚饭后,莫惜颜和ay就立刻赶回家收拾行李了。莫惜颜随意拿了些东西就已经是两个行李箱了,ay都开始有些抱怨了。

    “你别带这么多东西啦!我待会儿赶不上了飞机了!要不你直接飞重庆吧,子墨就交给我了,我一定把她绑到重庆去!”

    子墨,全名徐子墨,是ay和莫惜颜的共同好友,也是ay想要拉入工作室的合伙人之一。

    莫惜颜不慌不忙,撇了她一眼,说道:“晚上11点的飞机,现在才7点,你急什么急,9点出发就行了!别以为你那点小心思能瞒得过我!”

    “我有什么小心思!”ay赶紧扭过头,不敢直视莫惜颜。

    莫惜颜“呵呵”了一声,“别忘了我可是有心理学博士学位的人!不就是想和他单独相处,想把我支开嘛!”她故意气着ay笑道:“我偏不!就是要跟你一起去!”

    “知道我为什么每次都特别不想见到你吗!真是后悔过来找你!”ay一脸无奈,就是怕和她待在一起,因为她总是喜欢去观察别人,去解读他人内心的想法,可怕的是她总是很准!

    莫惜颜哈哈大笑着,“因为你爱我啊!”

    难怪在商场的时候她就一直盯着韩奕,观察他说话,观察他的表情还有动作,原来是出于“职业习惯”。

    ay蹲在莫惜颜身后,诚心诚意的恳求这她,“你以后能不去解读别人吗而且嘴巴又没个把门的,我真的特别怕你!以他的个性,这时候要是知道我喜欢他,以后肯定都躲着我!”

    “你倒是挺清楚的!”莫惜颜回头看了她一眼,意味深长的笑着,“作为一个比你大好几岁的姐姐来说,我要奉劝你一句,趁着没有爱得那么轰轰烈烈的时候,能收住就赶紧收住,不然以后有你难受的!”

    莫惜颜年龄和白雪相仿,性格却截然相反。她活泼开朗,有主见,善于与他人打交道,比韩奕也小了不到两岁,却也成熟。ay觉得她大大咧咧,嘴巴也不严实,其实也不完全,只是她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形式,她解读别人,却不愿被别人解读,所以有时候表现出来的也并不一定是真的。

    短短的几个小时的相识,韩奕在她心中已经大概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至于为什么对ay说出这样的话,她没有再多加解释,ay也没有追问为什么。

    韩奕正收拾着笔记本电脑的时候,韩敏冲破房门,扶着门把手,伸出头进去,冷不丁地问道:“哥,我什么时候回上海啊”

    “你不会敲门吗”韩奕被吓了一跳,哀叹了一声,然后继续折着姐姐给他买的衣服放进行李箱,“后天吧!三天后我得跟付博

    去一趟纽约,回来之后还得去一趟北京和深圳。我时间有点紧,去伦敦大学的话只能让丘朗陪你去了!对了,你把该准备的材料都准备好,别到时候又拖拖拉拉浪费时间。”

    这些都是在原定的日程安排之外了,韩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也无所谓重点不重点了,总之,事情很多就是了。

    “我生平第一次出远门,而且还是去远赴海外读博士,你不亲自送我去吗”韩敏不知笑得多开心,一扫失恋的阴霾,已经完完全全忘了那段根本不值得一提的感情经历。

    当然,这些还是得归功于疼爱她的哥哥。之前是挺独立,哥哥也不惯着她,可失恋那件事情之后,她真的是提什么要求韩奕都满足了她。

    刚进大学的时候出国留学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后来慢慢的都给忘了还有这个梦想。读完研究生之后,原本就不打算再读下去了,若不是失恋闹出了那么多事情,她也不会重拾旧梦。如今触手可及,马上就要实现了,想想都是兴奋的。

    韩奕仔细一想,好像是这么回事!翻遍族谱,查遍所有远亲近邻,也从未出现过拿到硕士学位之后还打算拿博士学位的人,韩敏就在文凭上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他犹豫了片刻,“我最近实在是抽不开身的,要不这样吧,你正式开学的时候我过去看你!”

    “这可是你说的哦,一言为定!”韩敏雀跃欢呼着跑到韩奕身边,还想跟小时候一样玩什么“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这样幼稚的事情。

    韩奕一脸冷漠和不解,然后不禁笑了起来,“走一边去,别妨碍我!”

    家的感觉就是这样妙不可言,可以肆无忌惮地去表达喜怒哀乐,然而不管是怎样的情绪,最终也能感受到踏实和安稳。

    “别那么小气嘛!”韩敏嬉笑着,强行托着他的手跟自己拉勾、盖章。

    这样的妹妹韩奕只有在她还只有六七岁的时候见到过,那个时候的她就喜欢粘着哥哥姐姐,长大后就越来越独立,会反过来照顾哥哥了。

    一股陌生又熟悉的温暖的感觉涌上心头,和他昨晚到姐姐家的时候,姐姐给他做了一碗面的时候一样的感觉,家的温馨,家人的爱。

    “好了!好了!出去吧,我换身衣服就要去机场了。”韩奕驾着韩敏的两个胳膊,往门外推着。

    韩敏突然眼神鬼鬼祟祟地往门外看了一眼,小声问道:“前几天我跟付博在上海的时候碰到了汪晴,说你在银行和公司那边都碰到了很大的困难,不像是在开玩笑的,你不是为了不让爸妈担心才说已经解决问题了吧你不说实话,我就不走!”

    还算她有点良心,还一直在关心着哥哥的事情,竟然还在他面前耍起了赖。

    韩奕也是拿

    她没办法,认真严肃地回答道:“钱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公司内部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回上海就是去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你还有问题吗”

    “哥,我相信你,一定没问题的,加油!”韩敏又嬉皮笑脸地握着拳头向韩奕做出加油的手势。

    韩奕手掌顶着她的后脑勺把她给捻了出去,“别来烦我了!”

    总之,不管是悲是喜,他总是得在妹妹面前端着模样,作为哥哥受尊敬,有威严的模样。

    忙碌是一种幸福,让他没有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他真实的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无暇空虚;坎坷是一种经历,让他真的理解人生。

    而真正得到平静和放松的还是家,让快乐飞进门窗,让好运落在身旁,让幸福常相伴,让如意流淌在心房,让岁月的诗句写满真诚与难忘,这就是家的感觉。

    韩奕收拾好行李之后,开开心心地去客厅宽敞点的地方和煜恒嬉闹。看着大家伙儿都在,他第一次强烈要求大家一起拍个合照,每一个人都露出笑颜,然后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这大概是半年来的第一个微信朋友圈动态了。

    其实他是想分享给白雪,但从白雪家里出来的时候,她说得很清楚了,这才几天的功夫就死皮赖脸去求复合就算不是复合,随便聊聊天吗可又不知道聊什么。

    白雪的朋友圈已经屏蔽了韩奕,他也清楚,即便白雪没有拉黑他的话,也定然是不会回复他的,之前她离开的那三年就是很好的例子。

    能不能和好,韩奕说的不算,更多是取决于白雪。她若想不开,看不开,韩奕再怎么主动,再怎么努力也都无济于事。

    不管在哪,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别离,韩奕妈妈总是会给他准备好多吃的东西,可绝大多数情况下,韩奕都是会偷偷从行李箱中取出来,这一次也不例外。

    在车上的时候,韩奕姐姐一直絮絮叨叨地说着些什么,可韩奕心不在焉,盯着手机,给李佳发微信。

    “手腕怎么样了消肿了吧”

    李佳:“有话直说,别磨叽!”

    韩奕不禁一笑,正犹豫要不要打听白雪的消息的时候,她立马回复了第二条信息:“我们刚吃完饭,待会儿就回去了,需要我传话吗”

    真的是知己好友之间说话都不需要那么明明白白,韩奕完全没有提白雪,李佳就已心知肚明了。
1...131132133134135...1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