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于火红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新科奶爸
    倭国那两个企业换了人之后,你让他们一板一眼按照指令去做,他们可以做的不错。当年孙祖杰交接的时候,说的那通话,接手的同志得到上级的吩咐,一直在照办。

    四年过去了,欧派电子靠着倭国和华国科技人员共同的努力,搞出了无刷电机,孙祖杰念叨的无叶风扇也弄出来了。可是投了那么多的钱,下一步怎么办,怎么把搞出来的东西换成具体的经济利益,那个在倭国干了四年的我方人员还是心里没底。

    当然他们也购买了一些生产线,方便面的生产线,电器产品的生产线什么的,慢慢准备往国内搬,可是国家对他们的希望不止如此呀。

    想来想去,领导还是准备问一问孙祖杰,现在倭国那一摊子也有不少的家当。当年孙祖杰买空卖空弄来了十几亿日元,现在随着倭国股市的大涨,加之日元升值,已经超过四十亿日元,这是一笔不小的钱,如何用好,领导很关心。

    孙祖杰等明白情况之后,请求去一趟倭国,有些事情待在京中看不到实际情况,说的再多也没用,领导立刻就点头同意了。

    他事实上也是这个意思,让孙祖杰跑一趟,有些问题指导一番,都是国投属下的子公司,孙祖杰作为国投党组成员,有资格指导检查。

    孙祖杰离开倭国已经三四年了,在华国的地位也提高了不少;而随着这几年倭国经济的越来越好,他当年搞东搞西时惹来的不快,倭国人也就一笑带过了。所以这一次去倭国,孙祖杰非常顺利的拿到了签证。

    此时再次来到倭国,孙祖杰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当年那十几个听他上课的留学生已经回国,并在外务部门工作,而杨希则是留在京中待产。

    在倭国的那些朋友,武宫,石田这些人也已经扬名立万,变成了超一流棋手,而他们的老师木谷老先生则在三年前告别了人世和热爱的围棋。

    所以孙祖杰并没有先办正事,而是首先去吊唁了这位老人。这样一位终生痴迷于围棋的老人值得他尊敬,要不是他提供的住所,当年孙祖杰在倭国的工作也不会那么好开展。

    听说他再一次来到倭国,他的几个弟子也过来一聚,随着上杉安信对围棋的理解越来越深,他对于孙祖杰当年的受伤感到越来越遗憾,要是孙祖杰身在倭国,现在恐怕早已经是超一流棋手了,也不用为一些俗务跑来跑去了。

    孙祖杰听完上杉的感慨,不由得哑然失笑,他只是俗人一个,终日追逐于柴米油盐,可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扯淡。

    他突然意识到有些事情眼前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公子哥也许可以帮上忙。上杉家族在倭国似乎很有些名气,所以上杉大公子在倭国棋坛和聂圣在华国棋坛的地位差不了多少,都是一尊大佛,大家都供着。

    经过这段时间对于倭国这两个小企业的研究,孙祖杰就发现倭国人已经发现欧派电子的不俗,无刷电机和无叶风扇让倭国人见识到华国人的想象力,所以他们联起手来想着捡便宜。

    一方面他们串联起来限制相关零部件的购买,华国这两个东西想买到生产线,生产出制成品,甚至卖出去,就不那么容易了;一方面不断有人拜访欧派电子,寻求低价专利转让。或者试图以落后的生产线直接交换专利,要是以前这一招对付华国企业是百分百灵光,可是现在不行了。

    高层被孙祖杰连续不断的奇迹撑大了胃口,鬼子目前的做法明显是很好看这两样东西,要不然不会




第123章 士光的接见
    孙祖杰委托上杉请求与东芝的高层见面。没想到过了几天之后,上杉就亲自过来了,他有些怪异的说道,“孙君,我把你的请求告诉家父,没想到士光董事长决定亲自见您,这可是一位真正的大人物呀!”

    孙祖杰也大吃一惊,他这样的小虾米怎么引起了经营之王士光先生的注意

    士光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企业家,他六十岁之前将自己所在的造船厂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造船厂。此后,已经快到古稀之年的士光又被东芝相中,将这个老牌的倭国制造龙头从危难中挽救回来,并率领东芝从高端制造行业崛起,所以士光先生被称为经营之王。

    就在年初,士光先生率领倭国企业家代表团访华,与华国签署了华倭长期贸易协定,所以这是倭国的企业家领袖,真正的大人物。

    孙祖杰甚至有些诚惶诚恐,他早早的准备好,带上精心挑选的礼物,来到了东芝公司总部。

    士光此时已经八十岁了,虽然身体还很矍铄,但毕竟已经步入晚年,显得有些老态龙钟,而对面的孙祖杰只有二十七岁,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孙祖杰很有礼貌的鞠躬之后,然后抬起头说道,“能得到士光先生的接见,晚辈十分荣幸。这是两件来自华国的薄礼,不成敬意,请您务必收下。”

    士光微笑的上下看了看孙祖杰,点点头,“孙君太客气了,您请坐。”

    孙祖杰听完,就按照倭国礼节坐下,这时士光先生微笑的说道,“看到孙君,我就像看到自己当年在瑞士学习透平机的情景,一晃眼五十年过去了,真是物是人非呀!”

    士光先生年轻的时候,曾经带领倭国的技术人员赶赴瑞士学习,他凭借极其辛苦的努力和出色的手段将瑞士透平技术学到手,然后迅速将这个行业做成倭国的顶尖水平。也是因此,士光先生获得了所在企业高层的欣赏,并把女儿嫁给了他。

    而孙祖杰在倭国搞东搞西,展现出自己出色的眼光和经营能力之后,同样获得了杨希的青睐,并成为华国高层的女婿,年纪轻轻的就成为华国的高级企业管理人员。从这个角度来说,两人是极其想象的。

    孙祖杰微微沉默了一下,从士光先生这番话,他已经知道他被倭国高层给盯住了。这毫不稀奇,他的做事风格与此时传统的华国人员差距太大,又有现在的背景和地位,倭国要是不关注他,那才奇怪。

    “先生太过奖了,与先生相比,我只是一只萤火虫,岂敢与您这样的皓月相比。”

    “哈哈哈,孙君太谦虚了,我当年可没有孙君前几年在倭国的胆识和眼光。孙君,您这般与众不同,再加上我听说您想见一见东芝的高层,所以我就十分好奇,没有给您带来麻烦吧。”

    孙祖杰想了想,笑着回道,“士光先生,您太过奖了。可能我与很多人的观点有些不同,我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信心。

    在我看来,华国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目前筋骨已经十分结实,未来只要长满肌肉,就一定可以重回昔日的光辉。有这样的祖国,我为什么不努力去做,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呢”

    士光有些诧异的听着孙祖杰陈述自己对华国的信心,他确实是诧异。士光刚刚从京师访问回来,目前的华国首都都那样的落后,那华国乡村该有多么落后就可以想的出来。

    孙祖杰这个人的资料他看过,出身十分卑微,因为棋下的好被挑中,他第一次来倭国,只有十三岁吧,这样的人应该对倭国的繁荣羡慕不已才对。

    华国与倭国恢复外交之后,但凡是来过倭国的华国人,对于华国相比于倭国的巨大落后都感到极度的羞愧甚至对华国的不耻,即使很多华国的高层也不例外。这些人要么是一幅苦大仇深的做派,要么就是羡慕的眼睛发红。

    可是孙祖杰却完全不一样,士光已经看出来了,孙祖杰是以一种平和甚至于骄傲自大的心态来看待倭国,就像围棋的上手看待下手一般,士光有一种感觉他面前的孙祖杰似乎与那些美帝同行差不多,这也太奇怪,这太离谱了一些。

    华国到底有什么值得他骄傲的除了悠久的历史之外,近代华国被倭国不断欺辱的悲惨历史,士光是亲身经历者,他实在看不出来孙祖杰有什么好骄傲的。

    士光岁数大了



第124章 交换
    在未来,华国电子产业有一句说法叫做缺芯少屏,芯就是电子芯片,屏就是液晶显示屏。因为这两块核心部件被国外掐住,所以华国的电子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液晶最开始是美帝电器巨头rca公司发现的,只是这种新型显示技术一开始的缺陷十分明显,rca也不太重视。当时倭国人对技术进步十分敏感,所以他们十分聪明的花大价钱买下了这项未来前途无限光明的技术专利。

    等到了七十年代,倭国的夏普公司在第一代液晶tn-lcd领域投入巨资,迅速将液晶投入实用,并在电子表,计算器,仪表面板等领域获得大规模推广。但是即便如此,液晶的真正价值还没有体现出来,未来笔记本电脑和电视机领域才是真正的使用大头。

    而孙祖杰弄出的无刷电机则完全不同,实用型的无刷电机几乎在各个工业领域都可以利用,它的价值自从实用型无刷电机弄出来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显现出来的。

    所以孙祖杰可以狮子大开口与东芝进行相应的专利交换,甚至还要求对方帮他建设一条液晶生产线,他当然有自己的底气在,不行,我就去找rca,估计后悔透了的rca会非常乐意与欧派电子进行专利交换的。

    从孙祖杰喊出rca之后,士光先生就知道孙祖杰的便宜占不到了,这个华国人竟然对相关技术这么敏感,怪不得他这么有恃无恐。

    经过东芝相关技术部门的评估,实用型无刷电机的价值非常高,以高端机械制造为核心的东芝公司必须获得欧派电子的相关专利,要不然一旦被竞争对手捏住了把柄,可就不好过了。

    他们对华国竟然聪明到在倭国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首先突破这项技术表示不可思议,所以东芝一边想法设法的从欧派电子挖人,一边准备跟欧派摊牌,想廉价的获得相关专利。

    可是如果华国将专利授权给了rca,那他们的努力岂不是白搭,rca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所以士光心里想了想,就有些意动。

    “孙君,您的条件太苛刻了。只不过您说得很好,为了两国的友谊,东芝就吃点亏吧。

    欧派,嗷,十分奇怪的名字,欧派需要免费把无叶风扇的专利授权给东芝。”

    孙祖杰想了想,“这不行,无叶风扇的专利也很有价值,我们不能太吃亏。

    这样吧,我也让一步,无叶风扇的专利可以授权给东芝,但是绝不能免费,而且东芝需要带头解除对欧派的封锁。

    我可以保证同等条件下,欧派将会优先采购东芝的原料和设备。士光先生,欧派采购的设备和生产线不会局限在这两个产品,会非常多的,也许会多的超过您的想象。”

    孙祖杰当然明白无叶风扇的价值,老鬼子想免费吞下去门都没有。只不过鬼子看在眼里,两个产品不授权也不行,而且华国产品要想从头开始打开市场,难度太大了,前期成本太高了,还不如鬼子在前面开拓,欧派跟着靠成本击败对方。

    所以孙祖杰一开始就已经决定授权这两个专利,关键是要换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再说也需要拉拢东芝,让他们乐意卖东西,所以孙祖杰又加上了优先条款,他相信能够打动士光。

    士光听完了孙祖杰的条件,开始仔细盘算起来。在倭国对液晶领域研究最为领先的是夏普公司,属于三和财团。与东芝背后的三井财团属于竞争对手。东芝在液晶领域的收益并不大,如果能用液晶换来无刷电机,并同时给夏普添一些小麻烦,他觉得十分划算。

    士光并不认为孙祖杰能给倭国在液晶领域制造多少麻烦,华国的技术那么落后,投入也不会很多,所以华国根本不可能在液晶领域赶上倭国,这样说到底付出的只不过是一条没办法升级的生产线而已。

    另外东芝还拿下了无叶风扇专利,丰富了家电产品线,更不要说东芝还额外获得了华国优先购买设备和生产线的承诺,三寸晶圆线反正已经落后了,也承诺要卖给华国,早一天晚一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士光先生笑着说道,“孙君真是充满了锐气,这样的小事我原则上同意了,下面的人会与孙君联系谈判的。”

    孙祖杰连忙表示了谢意,正事说完了,士光先生让人拿出了围棋,他想请孙祖杰指教一盘。倭国高层对于围棋的痴迷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他们认为围棋才是真正代表了东方人的思维,不是西方简单的国际象棋可以比拟的。

    这一盘棋下的很慢,毕竟士光先生已经八十岁了,他们一边下棋,一边开始聊天。士光对于棋界也是有所了解



第125章 贷款
    与士光先生告别之后,孙祖杰立刻回到了大使馆,向上级报告了他这一次与士光先生交谈的经过。

    他已经决定以华投港岛为投资主体,在港岛引进倭国东芝技术,建设一条3英寸晶圆生产线和一条tn-lcd生产线。

    之所以孙祖杰选择港岛,就是为了摆脱此时华国受到的制裁限制,可以相对自由的从西方购买相关专利,设备和零部件,同时可以摆脱国内在企业管理和劳动力薪酬等方面的一系列限制,探索出一条电子产业发展的新路。

    孙祖杰知道,他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芯片和液晶领域投资之巨大,必须凭借国家的力量才能做到。

    而孙祖杰非常清楚,未来二十年他想获得国家的大笔投资几乎不太可能,所以他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后世的惨痛教训告诉他,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进入机会,就算他悲壮的失败了,那么他的失败对于华国的电子产业而言也是一种财富。

    而如果他能够获得成功,那么一个类似于三星一样的超级电子企业对于华国和他自己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为此他愿意赌上一切。

    孙祖杰知道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首先他必须有这样一个人协助于他,当然这个人孙祖杰心中早就有了打算。

    在刚刚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他与这位未来的企业管理者有过一番接触,只要倭国相关协议谈妥,他就会启动调动程序。

    士光先生果然信守承诺,他很快就安排东芝电子部门与华国的谈判。此时按照孙祖杰的请求,华国谈判的专家组已经抵达倭国,具体谈判细节由他们扯皮。

    孙祖杰的想法就是钱不是问题,但是必须要尽快实现两条生产线的落地,此时桃花岛和南棒都已经买到了3英寸生产线,时不我待,相比于金钱,他更在乎时间。

    为了说服上级,孙祖杰连夜赶回华国,将自己对于电子产业的见解,对于华国主要电子企业的现状分析,以及他未来那个超级电子企业的规划进行了汇报。

    为了说服上级,孙祖杰承诺只要国家给人,大量的给人,国家除了现在国投港岛账上的钱之外,不需要对他这个超级电子企业进行任何投资,钱他自己想办法,就算当了裤子卖血卖肾,他也要干一把。

    为此孙祖杰平生第一次把自己这些年的人脉积累都用上了,自己的岳父,京师大学的教授,外贸系统的领导,认识的各部门领导,凡是他见到的,想到的,他都跑了一遍,卖力阐述他的方案。

    这是高层第一次见到孙祖杰如此急迫的想做一件事,甚至于连军令状都立下了。但是他们还是有些犹豫不定,因为孙祖杰的胃口实在太大了。

    从南面到北面,整个华国电子通讯领域相关领域的无数专家,另外还有无数的高级技术人员,他都没有放过。甚至于他还要求各大高校也要专门开设课程,培训人才,这简直就是用举国之力在港岛搞出一个电子国家队,值不值得,他们心里没底呀。

    但是孙祖杰过去几年的奇迹,最终还是打动了高层。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孙祖杰没有要钱,而是只要人。

    这样一来,华国事实上是节省了不少研发经费。而对电子产业的重要意义,华国是十分清楚的,他们不是不想投入,而是种种包袱太多了,另外就是他们并不理解电子行业的空前难度。

    华国决心赌一把,孙祖杰这么做说到底是做正事搞科研,万一搞出了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企业,就算没有成功,搞出来几个天翼电脑也是划得来的。

    而孙祖杰这个探索的过程,对于华国未来搞好国有企业是很有用处的,所以想来想去,高层还是同意了他的方案。

    对于孙祖杰如此果决的做法,杨希父女是有些不同意见的,这样的企业做出来还好,做不出来对他的坏处太大了。
1...2829303132...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