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于火红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新科奶爸




第204章 压力
    耿照杰听完了孙祖杰的指示,不由得有些苦笑,他现在越来越发现虽然备受重用,但是同样压力也非常之大,简直是被放在火坑中呀!

    这要从华投的现状说起,华投相比于国内其他部委企事业单位,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外汇,有大量的外汇,手里的外汇多的让人咂舌。

    所以一大批人钻空脑袋也要来华投上班,一是出国方便,二是华投各个驻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相对灵活,收入跟表现挂钩,根本没有大锅饭,最典型的就是华投港岛。

    这也是没有办法,华投港岛手底下那么多电子技术人才,不可能国外专家吃香的,喝辣的,他们只拿了微薄的工资,这不是逼人逃走吗

    孙祖杰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在天翼联络成立一开始就要求在港岛特事特办。

    按照港岛技术人员的工资标准也许有些困难,但是必须保证手下的技术人才不外流,所以对他们的奖励措施一定要到位。

    中央当时顾虑到天翼联络的特殊情况,也同意孙祖杰开了这个口子,随着天翼越做越大,这个口子也开的越来越厉害,到了今天,天翼集团内部对中外员工已经在表面上一视同仁。

    但是由于国内的制度约束,很多拿到天翼配股的电子专家,他们事实上并不能真正拥有股权带来的收益,所以他们的实际收入还是远低于国外专家的。

    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在海外工作的电子专家也已经心满意足,这些能被派出国外的人,都是人品和才干兼备的同志,能够被上级信任。

    很多人甚至觉得拿的太多了,不断有人主动的把自己大部分收入上交,却被孙祖杰拒绝了。

    孙祖杰曾经召集这些骨干开会,非常明确的告诉他们,“你们的贡献很大,让你们过得好,是应该的。

    过去这一点,国家做得不够,现在正在改正。所以在天翼,你们不要想太多,就放心的工作,大胆的生活,谁也不会说你们不是。”

    后来随着中央决策的传达,这些内地工程师才慢慢放下心来,此时在美帝和港岛的工程师待遇都有当地中产阶级的水平,有房有车的不在少数。

    后来天翼游戏各个项目组相继独立,变成了一个个游戏开发公司,就完全是港岛的模式,内地出身的工程师有的成为公司老总,有的成为项目主管,都有业务提成,这已经是国外比较通行甚至是相当先进的做法了。

    孙祖杰知道中央对天翼这些内地工程师的情况都看在眼里,对于孙祖杰的探索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不断派人过来调取相关资料。

    他知道高层也许是在评估他这块试验田,但是既然没有明确的阻拦,那他就大胆的做下去。

    先是天翼集团,然后是欧派电子港岛和倭国分公司,最后是华投港岛,凡是他管理下的驻外华投机构,他都在悄悄地进行工资体制改革,将收入与工作表现挂钩。

    对于他的得寸进尺,上级还是没有说什么,就当没有看见,当然上级不是瞎子,他们当然知道华投发生的变化,但是天翼发展的这么快,跟孙祖杰的工资改革很有关系,所以他们想看看是不是可以扩大到港岛的中资企业甚至于内地,那就等等看看效果再说。

    事情毕竟发生在港岛,国内知道的人都是高层,也没有多大的社会影响,就让他折腾吧,看看他能搞出什么花来。

    当然这也跟孙祖杰的表现有关,随着他赚的钱越来越多,高层对他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所以以放手的方式鼓励他大胆开拓。

    对于华投驻外部门发生的巨变,最早反应过来的就是一批有背景有关系的人。老人们都有子女亲戚,自己苦了一辈子,甚至很多人的人生沉浮还连累了家人孩子。

    所以如果能够合法合规的让子女过得好一点,他们当然也很乐意,于是各种各样的人物以各种方式进了华投。

    孙祖杰对于这些人是有规划的,把他们放在华投,是一个大好事,别人避之不及,他是来者不惧。当然这跟他的背景也有关系,本质上他也是这个圈子的一员。

    甚至于有一些管教子女严格的领导,他还请老丈人帮忙说话,劝说他们让孩子来华投见见世面,这对他们



第206章 勇气
    只不过让孙祖杰有些意料不到的是,到了第二天,华投总经理丁老把孙祖杰叫了过来,他把孙祖杰的批示递给了他,“小孙,我昨天看了你的批示,有些企业,你是不是需要重新考虑一下”

    孙祖杰有些疑惑,丁老这是第一次对他的决策表示异议,但是他明白丁老担心的缘故,因为很有些企业确实有些拿不出手,好些企业亏损很严重,类似于万向厂这样的乡镇企业就有好几家,甚至于还有一家国有机械厂的三产公司。

    这都哪跟哪呀,所以丁老驳回孙祖杰的决策也不例外了。实际上耿照杰也知道他报上去的东西,肯定异议很大,但是他也是没有办法,有些零部件只有一家企业敢报名,要是否决了,就没有人敢做了,实在是没有办法。

    孙祖杰当然知道这些内情,只不过他不同于耿照杰的担心,他反而乐意选择这些小企业。这一次零配件招商举国皆知,最后剩下来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对于那些困难企业甚至于小企业而言,敢于扛到现在,最起码胆量是足够大的,改变现状的决心也是大的。

    这样的企业在孙祖杰看来,比那些因循守旧的国有大厂事实上要靠谱的多,孙祖杰当然也明白,他给这些企业的投资肯定要有一部分会被浪费,但是这些小企业,如果有一半能够起来,在孙祖杰看来就很值得。

    所以他回答丁老的问题时说的很清楚,“丁老,您的顾虑我知道。可是既然他们能够被国产办认可,就说明他们最起码是有可取之处的。

    相比于那些条件不错,但是因循守旧、胆子很小的国有企业,这些小企业,困难的企业甚至是三产办最起码敢打敢拼。他们都敢拼搏,我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丁老听了孙祖杰的回复,“小孙,你的想法我明白,但是这么多投资,你就真的不怕丢到水里面去吗”

    “丁老,我承认肯定会有一些损失,但是与其把钱投给那些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的企业,我宁愿赌一把这些企业。

    丁老,改革开放本来就是一个从所未有的开创性工作,没有先例可循。既然组织将开拓进取的光荣任务交给了我,我只能竭尽所能,不断尝试。

    如果我失败了,就是一个值得吸收的教训;如果我成功了,那就是值得推广的经验,无论如何,请您支持我这一次的决定。”

    丁老听完了孙祖杰的感慨之言,不为所动,“小孙,你虽然胆子很大,但是我知道,你很多时候做事,属于谋定而动,看起来风险很大,但是后来你都成功了。

    但是这一次在国内,大家都知道很多中标企业的情况,知道你是在赌博的人不在少数。

    你既然坚持你这份报告,我不会阻拦,但是你需要清楚可能出现的后果。你成功了,同志们也许不足为怪;但是你一旦失败了,可能你就要背负很大的争议。

    你的前途远大,你真的下定决心了吗要不要回去再想一想,征求一下你岳父和妻子的建议”

    孙祖杰嘴角动了动,他不得不承认丁老确实是好意,只是他非常明白,如果他驳回了耿照杰的方案,耿照杰还怎么干下去,那么轿车国产化就会平白多出很多波澜,他现在根本不愿意耽误时间。

    至于他的前途,孙祖杰笑着摇摇头,他已经有了今天的地位,作为一个平民子弟,他已经相当满足了,他现在最大的追求不就是事业的成功吗

    至于他的前途,能走到多久,孙祖杰早已经想清楚了,所以孙祖杰很坦荡的说道,“当年战争年代,您和诸位老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不顾惜生命,后悔过吗”

    “当然没有,为了革命,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再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丁老,您当然为了革命,连生命都不怕牺牲,我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我现在只不过是给这些敢于拼搏的企业一点机会,就算失败了,也不过是仕途上多一些坎坷而已。与您相比,我这样的小辈这点牺牲又算的了什么”

    丁老不由笑的摇摇头,他拍了拍手里的这份文件,“好吧,小子你说服我了,这份方案我现在就签字,你就放心吧,财经小组那边我会帮着你说服各位领导的。

    小子,有志气,有胆量,好好干,有你这样的接班人,我们就算死了也不



第207章 老将军
    孙祖杰这一次在党校学习,看到了一大批名人。有的很快就会登堂入室,成为核心层的一员;有的会在地方上呼风唤雨,成为坐镇一方的大员;作为他们这一批人的同学,孙祖杰自己的前途还需要去想吗

    这让他陷入了极大的不安之中,他太年轻了,与这些人相比,他只能与他们的子女年龄相当,结果却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住宿舍,所以也许是敏感,他总感觉别人好奇甚至审慎的目光投在他的身上,让他觉得有些惶恐。

    所以在党校期间,他收敛锋芒,诚诚恳恳,认真学习,绝不出头。可是有些时候不是你想出头就不出头的。

    在党校期间,很多理论课学习倒还罢了,但是一些对改革开放实践的案例总结,好家伙,与他相关的不在少数。

    你说大家能不看着他吗,而且那个时候党校的老师往往会让他现身说法,说说自己当时决策的感受。作为当事人,他的直接感受往往更真实,考虑的东西很值得在场的党政干部学习。

    事实上孙祖杰还是有些敏感了,他虽然年纪轻,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一路走来,基本都是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干,背景因素有没有,当然有,但是根本原因还是他干的不错,让人无法挑剔。

    孙祖杰十二岁参加工作,十四岁击败倭国九段一举天下闻名。到现在已经三十岁了,算起来已经工作了十八年,在每一个岗位上都非常出色。

    他的年轻,是因为他出成绩很早。别人出来工作时,往往都二十多了,可是那个时候孙祖杰早已经出了成果,备受关注了。

    说白了,他领先了别人整整十年,所以年轻不代表他是坐着飞机上来的,他的工作资历一步步稳扎稳打,十分扎实,毫不逊色党校的大部分学员。

    而且说起贡献,国家的外汇收支因为他获得了很大的改善,所以了解过他情况的同志都认为他有足够的资格参加这一次的党政干部高级培训班。

    而这个因应干部年轻化决策而特别设立的高级培训班,目的是为了什么,不仅仅高层,还是各个学员内心都很清楚。

    很明显,他们即将步入更重要的工作岗位,也许在五年,十年之后他们就会成为这个国家真正的决策者,所以当丁老提到他的未来时,孙祖杰沉默了。

    到了现在,他虽然可以矫情的说他不在乎前途,但是他也十分清楚,指点江山,成为一代风流人物的诱惑时时出现在他心头,甚至有时候他会产生触手可及的感觉,是不是该听从别人的意见,保守一下呢,那样机会似乎更大。

    但是等他清醒过来,他立刻就会把这一切抛之脑后,他确实在不断学习,也在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但是他一点底气都没有,本质上他就是一个欺世盗名之辈,他有什么资格去觊觎一些他根本配不上的东西。

    所以清醒下来的孙祖杰对很多东西看的很开,如果命运把机会递给了他,他会努力去做好。

    但是他不会主动去争取什么,做好自己的本分,坦然的面对未来,该是你的,不会溜走;不该去想得,去争得,往往想的太多,争得太过,反而会害了自己。

    平常心去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是他在击败坂田时得到的人生体会,也是他后世听来的看到的经验总结,他知道即使到今天还是非常有用。

    所以面对丁老的提醒,他不为所动,坚持自己原来的决断,没想到他这么做却让丁老对他高看了一眼,对他进行了一番说教。

    到了第二天一早,孙祖杰受命来到科工委大楼,见到了开国上将章副相,老将军面容消瘦,戴着一副深色的眼镜,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他。

    孙祖杰不由得有些紧张,呼吸一滞,他挺直身板,大声说道,“首长好,孙祖杰奉命前来报到。”

    章副相听完,不由得笑了起来,“哈哈哈,孙猴子,我还没有调你呢,你就过来报到啦!”

    孙祖杰猛地想起了丁老的嘱咐,不得不硬着头皮解释道,“首长,我没有想着调动工作,我在华投做的很开心。”

    章副相呵呵笑了起来,“老丁昨天嘱咐过你吧,你放心,你的长处我是知道的,这一次就是借调一下,不会让你当兵的,你脑袋的伤现在怎么样了”

    孙祖杰回到道,“谢谢首长关心,我头部的伤口已经痊愈了,现在基本不疼了。”



第208章 燃气机头
    孙祖杰有些疑惑的问道,“首长,军队都困难到这种程度了,连超算这样的核心项目都没办法维持”

    孙祖杰觉得不应该呀,现在才1981年,马上就要大演习了,说明上面对于那头北极熊还是十分恐惧的,所以一定会保证军队最核心的研发项目,而超算项目更是重中之重,核武器的计算机模拟关乎国运,不可能不愿意投钱的。

    “那倒没有,”老将军一口否定了,“你小子刚才说得对,超算项目不仅仅军队有需求,民用领域的需求也不小。

    可是怎么开发民用领域,军队的同志经验不足,有你那个欧派参与其中,军民结合一起搞,搞出来的东西肯定会更好卖。

    既然有这样的好处,为什么不拉上你一起出钱更何况你小子觊觎很久,连续试了几次爪子,你以为我不知道”

    看着老将军又一次瞪眼,孙祖杰也笑了起来,“首长,这超算放在我的手里,您就等着瞧好吧,不过我也有一个条件。”

    “你说说看。”

    “据我所知,国内亿次超算现在虽然预算困难,但是进展还是挺不错的。等出来之后,欧美倭一定会对咱们倾销同一档次的超算,以打击国内超算的发展,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但是却屡试不爽。

    我们的新东西,一开始应用,肯定会有一些不足,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才会逐渐成熟起来,因此一开始必要的国家保护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帮助国内的超算发展,我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对超级计算机研究,引进和复杂数据计算进行统一管理的公司。

    欧派负责出钱,科工委和科学院负责出人,把这一块相关的科研力量整合起来,国家需要授权给这家公司超算领域对外交流和引进的审核权。

    这样可以逼迫各家单位优先选择国产的超算,用他们的资金和力量帮助国产超算的运用和发展。”

    “成立这样一家公司有些新颖,好处是什么”

    “公司的管理相对灵活,可以避免高校和科研院所很多弊端,比如人事管理,比如薪酬制度等等。

    有了审核权之后,这家公司一定会赚钱,这样超算项目就不需要完全依赖国家的拨款而生存。

    而为了与国外竞争,这家公司也必须不断努力,因为这只是审核权,而不是垄断,他们只有不断努力,拿出满足国内需求的东西,才会活下去。”

    老将军听着孙祖杰的分析,不由得赞叹年轻人脑子就是好,他立刻意识到,这样一家公司具有可推广性,对于很多关系国运的研究,成立类似的公司会解决很多问题。

    事实上孙祖杰的想法并不稀奇,还是他国家队那一套玩法,可是几年摸索下来,他发现对于脆弱的华国高科技产业,这种模式反而是比较有效的。
1...5051525354...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