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火红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新科奶爸
布局太虚,他这个时候也就是掌握了一些套路,离吃透还早的很,但是这些套路现在已经足够用了,想快速提高,几乎不可能,也暂时没有必要。
所以孙祖杰很清楚,要想迅速提高水平,就只能在后半盘下功夫。官子只能靠自己,一目一目慢慢抠,不断地总结。
这个过程非常的枯燥无味,但是围棋毕竟是他的爱好,在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是他的衣食父母。所以孙祖杰以极大的耐心和韧性不断的钻研。
对于他这种爱好,除了小王其他人都不以为然,说是小王,但也比他大了好几岁,在未来他也成为了国手。两人住在一起,关系也很好,平日里进进出出,总是一起。所以一有时间,两
第31章 新老交替
诸葛亮会有点意思,孙祖杰从来没有见识过,那就参加吧,让他说,他就说,至于能不能被接受,那跟他无关,他不会去争论什么,因为未来已经有了答案。
孙祖杰详细阐述了他学棋的思维,以及他为什么坚持己见的原因。孙祖杰认为围棋的本质就是计算,那些rb流传过来的那些玄乎其玄,神乎其神的理论对不对,也许对,也许不对,他也不想知道,但是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狗狗的理论是对的,因为狗狗最强,至少可以让潜伏三子的实力说明狗狗的招数最接近围棋的本质。
所以孙祖杰一切的行为都是围绕着提高计算能力来做,每天雷打不动的死活题训练,枯燥无味的官子训练,连续不断高强度的训练对局和复盘打谱本质就是为了提高计算能力,甚至于布局也可以通过计算来决定,来感知。
不管是定式,还是死活,在他还在打基础的阶段都必须弄清楚本质,别人云亦云,光靠死记硬背,是没办法提高的。
孙祖杰很淡定的分享了他的感想,简单实用,最关键的是没有那么多个人的感觉,似乎一切都可以复制。
计算,拼命的提高计算能力,算多了自然感觉就来了。围棋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就是这么简单,这是一个关于计算力的游戏。
说完之后,教练们也不知道怎么评价是好,因为孙祖杰现在已经是高手了,他提高速度之快超乎了想象,那么他的想法肯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所以教练们互相看了看,既然如此,那就试一试吧,围棋队要参加全国比赛,不能随便乱改乱动,先还是老办法;
但是青少年集训队,他们本来基础就不怎么样,那就按照孙祖杰的路数,你们给我操练去,就算有所偏颇,基础肯定也会提高不少。
开完了诸葛亮会,在学弟学妹的哀嚎声中,淮西围棋队一行人赶赴杭城,在这个天堂圣地,即将举行全国围棋个人赛。
这是目前国内最高水平的个人赛事,因为采用的是瑞士赛制,消除了抽签和执棋的偶然性,在没有大量新闻棋战和围棋甲级联赛的时期,全国围棋个人赛是华国最重要的围棋赛事。这个赛事的冠军是当年公认的华国围棋第一人。
全国个人赛过去总共举行五界,除了黄国手拿了一届冠军以外,其他四界冠军都是被南刘北过这两位老爷子获得,刘老爷子快七十了,而过老爷子也快六十了,即使是最年轻的黄国手现在也已经快四十岁了。
这个年龄在孙祖杰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要知道在他的记忆里,顶尖棋手一过三十,就必然会被更加年轻的小棋手赶下舞台,围棋的新老交替越来越快,让人觉得有些乏味。
现在倭国和华国这种二三十还年轻,三四十正鼎盛,五六十还能战的局面让他非常的不适应。
能适应才怪,他不适应,别人也不适应呀,一个十三岁的小娃娃堂而皇之的坐在全国最高水平的赛场与叔伯辈甚至是爷爷辈猜先执子,大家都像是在看西洋景。
孙祖杰岁数小,所以他很乖巧的早早的来到赛场,帮着工作人员摆好棋子,然后闭目养神,静静等待对手的来临。
孙祖杰的运气很赞,预赛中第一个对手就是过老爷子,这一老一少是第一轮比赛中最年长和最年幼的,所以他们的对局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过老爷子与孙祖杰是同乡,看着家乡冒出来的小天才,不由得百感交集。他自觉已经有些体力不支,也确实下不了几年了。
他准备这一届比赛后就告老还乡,培养年轻人,那现在就抖擞精神好好称一
第32章势不可挡
华国个人赛的赛制比较密集,三十多天要下二十多盘,所以是一个非常好的练兵机会。同时围棋队的领导也想乘着这个机会,选拔一下赴日比赛的棋手,当然这个意图并没有公开,但是比赛中间,这个消息已经悄悄的流传出来。
这可是出国呀,此时因为美帝的封锁,中国对外交流的空间十分狭窄,所以有机会出国,大家往往都很珍惜。与后来不同,此时的人十分单纯,他们出国的目的就是单纯想见见外面的世界,而孙祖杰也是如此,他对于蓬勃向上的倭国六十年代同样十分好奇。
去年香川九段当面邀请孙祖杰,很多人都知道。孙祖杰希望自己能够凭借真正的实力获得出国的机会,而不是凭借老鬼子的一番话,这样他才有底气,毕竟他出去代表着华国的形象,要是一路惨败,丢人都丢到国外去了,那还不如不去。
也许是实力到了,也许是其余棋手面对孙祖杰十分别扭,也许是孙祖杰巨大的愿望起了作用,刚满十三岁的孙祖杰在全国个人赛上横冲直撞,势不可挡,一口气获得了六连胜,堂而皇之的与陈国手排名并列小组第一。
孙祖杰的六连胜含金量很高,第一轮他逆转了过老爷子;第二轮面对二十一岁就获得全国第五名,刚满二十三岁的国家队成员沈国手,孙祖杰布局领先,中盘战斗时因为错看了一个转换,吃了点小亏,所以稍微落后了一些,两人一直厮杀到官子阶段都难分胜负。
这个时候孙祖杰长期在网上下棋,对读秒很熟悉的优点发挥出来了,他读秒期间硬生生的再次逆转,一目半击败了沈国手。
连续两盘逆转,孙祖杰信心大增,所以面对后面实力稍微逊色一点的地方棋手,他下的更加从容,个人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连连获胜之后,成功抢下了所在小组的并列第一。
孙祖杰这样的表现,让整个赛场都振奋不已,这才刚满十三岁,就有这样出色的表现,已经不是未来有望,而是现在就有希望了。
大家的目光都投到了关键的第七轮,孙祖杰即将面对同样六连胜的陈国手,此时因为受先击败了香川九段,陈国手已经是事实上的华国第一人,就等着这次大赛夺冠,这样好实至名归。
陈国手去年曾经非正式的击败过孙祖杰,这一次他看了孙祖杰前六盘棋谱,很明显的感觉到孙祖杰长棋了,过去的弱项中盘战斗力有了显著提升。
而孙祖杰本来就极其擅长布局,对于官子和读秒等技术环节悟性也很高,他逆转沈国手的那一盘就是一个明证,所以陈国手压力很大,但是他还是比较自信。
因为他发现孙祖杰在形势判断上的弱点还是比较明显,所以陈国手认为孙祖杰如果一切顺利,还需要再等一两年,才会成为他真正的对手。
考虑了一番,陈国手准备在中盘这个他最擅长的领域与孙祖杰掰一掰手腕,他要好好考验一下孙祖杰的力量。
而孙祖杰同样在准备,他虽然取得了耀眼的六连胜,但是六轮下来,他已经很清楚自己的现状,优点缺点都很突出,那就看如何扬长避短了。
猜先时,陈国手拿到了黑棋,他祭出了自己最熟悉的华国流,快速布局,快速展开,迅速攻击,充分发挥黑棋的先手优势。
孙祖杰应之以二连星,到了第六手他稍稍停顿了下,狗狗认为挂角或点三三优先于拆边,但是孙祖杰发现这一套他掌握的不好,所以还是用上了未来最强业余棋手古国手的小飞,最起码他懂。
陈国手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孙祖杰这一手似乎缓了点,不是应该限制黑棋的速度吗不过很快陈国手就发现孙祖杰这一手的好处。因为两人形成了互围的局面,靠着小飞,孙祖杰可以顺利的进入了黑棋的
第33章 访倭 上
孙祖杰想着给自己立一个小目标,当然不是赚上一个亿,而是在这一次个人赛获得好的名次。现在他已经可以说自己是华国前十二名的棋手,这一次来杭城,省里给他的比赛任务已经完成,但是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现在明显他有一定的实力,要不努力争一个好名次,也对不起他这一年多的辛苦。
第一名不敢想,因为陈国手目前遥遥领先,不管是名次,还是棋的内容都高过其他棋手一筹。但是第二名到第六名,他还是可以争一争的,通过第一阶段的比赛,孙祖杰认为,跟他一个水平线上的棋手大概有五六个,他已经有一拼的实力。
而且孙祖杰很清楚,第二名与第六名看起来只是名次的差异,但是背后含有的东西差的太多了。
前三名立刻被授予五段的段位,但是第四名到第六名则只有四段,当然段位的差异只是名誉上的,顶多是收入上微微差了一点,但是更关键的是名次也代表着比赛机会,也就代表更有可能遇到更出色的倭国棋手。
孙祖杰学围棋的动机虽然不那么单纯,但大家都是热血男儿,谁愿意在未来被人说是差人一筹,所以孙祖杰现在起了这样的心思也不例外。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第二阶段的比赛开始之后,他表现的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棋下的也是虎虎生威,他这个年龄段棋手特有的冲击力完全爆发出来。
三连胜,五连胜,连与陈国手齐名的吴国手在面对孙祖杰的冲击时,也显得缩手缩脚,又一次落败,这样一来,第二阶段孙祖杰的成绩就非常好。
最后这次个人赛,陈国手不出意料排名第一,而孙祖杰竟然获得了这一次全国个人赛的第二名,这是一个事先谁也想不到的成绩。
吴国手屈居第三,沈国手排名第四,而淮西另两位棋手黄国手排名第五,小王排名第六,这样的成绩一出来,整个华国棋界顿时一片哗然。
因为前六名之中,除了黄国手之外,其他五人中最年长的不过二十三岁,最小的孙祖杰只有十三岁,冠军陈国手当年二十一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所以这是一个极其年轻,也极有希望的队伍。
而淮西体工大队的领导同样高兴的合不拢嘴,前六名一口气拿下了一半,这说明淮西围棋办的好呀,特别是孙祖杰竟然拿了第二名。也就是从此时起,孙祖杰的训练办法开始在淮西围棋队全面推广起来,从而带动了淮西围棋的全面崛起,当然这是后话了。
全国个人赛结束之后,孙祖杰被授予专业四段,据说是领导看到他年轻,故意压了压,说小伙子虽然擅长比赛,但是比赛中多次逆转,也说明他功夫不够,授予四段既是奖励也是提醒。
对此孙祖杰有些不以为然,倒不是他认为四段太低了,而是在他看来,华国很多事情就是被这么搞复杂了,规则订立了就应该严格执行,太多的考虑,太多的权衡,往往产生太多不必要的矛盾。
孙祖杰认为他现在的水平估计就是后世刚入段的初段水平,授予四段他已经诚惶诚恐了,怎么会不满意
正是看到了华国围棋新人辈出,华国围棋协会毅然决然的开始新老交替,老一代棋手包括黄国手这样的中年棋手在内,或是退休,或是成为教练,而把宝贵的比赛和交流机会让给陈国手代表的一代新人。
孙祖杰很幸运,他生在这个人才缺乏的年代,有幸成为这一代棋手的代表之一,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亮相机会。
首先就是去倭国的交流比赛,这一次围棋代表团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九岁,就算是在后世,这也是难以想象的年轻。此时凡有出访任务,总要先学习一番,打打“预防针”,回国后还要“消毒”。在出国期间规定也很严,不能单独活动。
&nb
第34章 访倭中
下午五时,代表团乘坐日已落航空的班机飞往倭国。途中经过宝岛,飞机降低了高度,传出了播音员的声音:“旅客们,请大家往下看,底下是宝岛。”
孙祖杰往下一看,真像地图似的,只见一条条山脉密布在这个美丽的岛屿上。孙祖杰想起目前的宝岛岛主,整日还在做梦想着反攻大陆。大概还需要半年,罗布湖的一声巨响才会将他彻底从梦中惊醒。
飞机到达羽田机场上空是京师时间晚上九点,由于时差,倭京是晚上十点。从机窗望出去,窗外是灯火的海洋,恰似无数颗钻石闪烁着斑斓夺目的光彩,港岛比之倭京,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就是六十年代的倭都呀,就要举办奥运会了,这一次奥运会也代表了倭国彻底从二战的失败中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之一。
无独有偶,就在倭都奥运会举办之际,在罗布湖华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华国崛起的步伐再也没办法阻拦。
两个国家的选择一个是经济,一个是军事,虽然两国情况不同,但是未来五十年的演变证明,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地球森林,手里没有棒子的倭国好不容易用一代国民劳作赚来的财富,并没有保住,转眼间就被抢走了。
而华国正是有了这一代人当了裤子获得的大棒的保护,才有了未来的飞速崛起,这是倭国的大不幸,也是华国的大幸。
说来也巧,这一年正好是龙年,两个国家同时出现了惊天巨变,看来华国与倭国的缘分真是不浅呀。
孙祖杰一行人一下飞机,就有倭国朋友和记者围了上来。机场的阳台上有很多倭国友好人士和华侨,手中拿着小小的红旗热诚地,使劲地挥舞着。
孙祖杰不知怎么就被簇拥到候机室内,欢迎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们包围了起来。一群穿着鲜艳的女棋手给他们每人献了鲜花。
欢迎的人群中有接待他们的友协和新闻社的负责人,当然大多是围棋界的朋友,虽然孙祖杰不认识。
与已经来过倭国的陈国手不同,其他五名棋手都是第一次来到倭国,最被人关注的就是孙祖杰,年纪太小,而且吃的好之后显得皮肤光滑,人很清秀,小美男子一枚呀;
最主要的是孙祖杰对于这样热情的场景显得十分淡定,与其他五名棋手的手足无措相比,孙祖杰太镇定,太与众不同了。
由李团长和陈国手介绍,孙祖杰也见到了不少的名人,倭国棋院的理事长、一生悲剧,最后因爱徒回国服役绝望自杀的奈越名誉九段、还有倭国现在的第一人,外号剃刀的坂田九段以及不少他虽未见过,但已从棋谱的照片上认识的棋手,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东方国家欢迎仪式都是大同小异,倭方的几个单位代表致了欢迎词,李团长也讲了话。
这么多友好的人士,这么热烈的气氛把代表团搞晕了,不知怎的又被人们簇拥着离开了机场,连王国手随身携带的手提包也不知被哪位热心的朋友硬是夺走了,好不容易终于到达了他们下榻的帝国饭店。
三个星期的访问中要安排七场比赛本来就不轻松,除此之外,主人还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每天不是以小时来安排,而是以分来安排。
参观、游览、拜访、联欢以及各种酒会和宴会像走马灯似的,简直是疲劳战。孙祖杰他们当然是客随主便,尤其是第一次来倭国,谁都想多看看、开开眼界。然而每天众多的活动让他们经常坐车来回奔波,只是在车里才有喘口气的时间,谁都想打个盹。
此时的倭国当然不如今天这么发达,但已具有相当的水平。全国已电气化,每家都有电视机、电冰箱及洗衣机。旅馆有空调设备,每个客房都有电视机。
路上到处都是汽车,新干线也已经投入运营,将倭国四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可见这是一个充满朝气,蓬勃发展的年代。
倭国有很多电视台,在倭京只要举目一望,就能看到一个个电视塔矗立着,这就意味着有不少电视台同时在向人们播送节目。
最高的倭京塔有三百多米,比香水国的铁塔还高出一截。这些电视台从清晨开始播送节目直到深夜。精彩的节目均安排在晚上七时到十时的黄金时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