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火红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新科奶爸
和孙祖杰住在一起的老乡王国手想看电视,只不过见孙祖杰拿出了围棋在研究官子,也不好意思,只得强忍住不看与他研究。到了半夜,睡不着的王国手忍不住问孙祖杰,“小杰,你真是自觉
第35章 访倭下
孙祖杰这一批人毕竟是专业棋手,他们来倭国最重要的任务还是下棋。由于孙祖杰及时的思想工作,这批小年轻没有被倭国的糖衣炮弹打倒,就算再累也会每天保持训练,再加上都十分年轻,所以他们的状态都很不错。
从这一年开始,华倭围棋邀请赛变成了对抗赛,只不过对抗的是倭国业余棋手中的王者。这是因为华国的专业棋手就是一批四不像。
你说是职业棋手,他们是吃国家饭的,并不是靠比赛对局和教棋吃饭,这一点与倭国完全不同;
你要说不是职业棋手吧,孙祖杰这帮人整日里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围棋,比职业还辛苦。
由于此时华国棋手的孱弱,所以倭国很有默契的让业余天王们与华国棋手比赛,这些业余天王实力并不弱,顶尖的都有职业三四段的水平,与华国这帮子年轻人事实上实力相当。
当然自高自大的倭国人并不是这么认为,他们的思想还停滞在三四年前,认为这些业余高手的实力比华国顶尖水平都要高一大截,所以让他们出马已经很给面子了。
这一次访倭的华国代表团棋手太过年轻,显然是华国的未来,所以倭国也精心挑选了六名年龄相当的年轻棋手应战,其中就有即将开拓者自己时代的大竹六段,他很快就要成为超一流棋手,叱咤倭国棋坛整整三十年。倭国相信在这样的年轻队伍面前,华国这些年轻人一定会不堪一击。
最后一场当然是压轴戏,倭国六位九段高手将让两子指导华国棋手,这也是有说法的,既然华国专业棋手只能跟他们的业余天王平先下,按照倭国的棋份,让两子是必须的,要不然他们绝不会来下这样的棋。
通过这些,孙祖杰已经看出了倭国棋界等级之森严,所以他们在未来的落后就是必然了,因为他们这种小作坊的围棋体制诞生出来的棋手无论如何也拼不过工业化流水一样出现的华国小棋手,即便偶尔出现一两个天才也无济于事,除非他们动大的手术。
正是因为如此,孙祖杰表现的十分轻松,他骨子里看不起倭国围棋,即便现在他实力不足,但是他现在对付绝大部分倭国棋手还是绰绰有余的,这当然也是有他的理由。
在孙祖杰看来,倭国棋手相比于华国,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们几百年积累的布局和局部战斗优势,另外长期职业比赛造就的官子和读秒水平很高,但是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中盘战斗力不足。
知道不足如果能够认识到,加以改进那也没什么,他们的围棋文化还特别瞧不起战斗力强大的棋手。推崇控制流,又因为战斗力不足,他们搞出来的控制流似是而非,本质上是静态的。如果对手的冲击力足够强,他们这种围棋往往被三搅两搅就晕菜了,显得不堪一击。
这也是为什么倭国棋坛的霸主往往都是战斗力一流强人的根本原因所在,那位还没有第二次更改国籍的棋圣吴先生,坂田九段,还有未来那个头发总是乱糟糟的赵九段,每一个都是战斗力强大的高手。
孙祖杰认为华国围棋之所以老一代显得这般孱弱,这般不堪一击,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很不幸的处在了转型期。华国古棋的规则与现代围棋的规则是有很大差异的,老一代棋手幼年学习古棋形成的固定思维,在重新学习现代围棋时要调整过来,本来就需要时间,但是他们一个个都年纪大了,时代也没有时间给他们调整。
同时在具体技术上,华国围棋对现代布局根本不了解,也没有相应的局部技术积累,甚至比赛经验也很不足,都不知道怎么读秒。
又因为古棋好战他们往往也没有多少锻炼官子的机会,这样一来华国老一代棋手除了中盘战斗力不错以外,在现代围棋其他几个关键的技术环节都落后太多,往往还不等他们发挥出中盘战斗力强大的优点,就已经局面崩溃,不堪一击了,所以下不过倭国老太太
第36章 尊重
一次可能是运气,两次那绝对是实力,到了此时,整个倭国棋界不得不承认华国出现了一个天才棋手,最重要的是目前倭国还没有这样高水平的天才棋手。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涌上心头,这孩子要是出在倭国该有多好呀。
而华方也万万想不到孙祖杰竟然这么争气,本来他们这一次带孙祖杰过来,就是为了出来见见世面的,甚至于领导们已经做好了他连续惨败的准备。
有人就反对让他出国,但是孙祖杰很争气,自己凭本事拿到的全国第二,让反对的人在技术上说不出口;另外就是香川九段的当面邀请起了作用,实在没有理由不让他出去。
最后老总拍板,要想培养一个顶尖棋手,必须要让他迎接种种挑战,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一次出去,就算大输特输,也权当交学费了。为了怕孙祖杰有心理压力,领导们还特别交代李团长注意做一做他的思想工作。
这第二轮六场比赛之后,孙祖杰获得了两连胜,这个成绩甚至超过了陈国手,在第二轮中,他官子阶段犯了一个小错误,被逆转了。而其他四名华国棋手第二轮成绩稍微有了点起色,也不过是一胜三负。
所以到了第三轮,华倭双方很有默契,倭方派出了他们目前状态最好,实力最强的业余棋手菊川先生,让他来称一称孙祖杰的分量。
倭国的业余棋手水平很高,是得到公认的,菊川先生有职业三段到五段的水平,这一回他在倭国棋院虽然没有下什么军令状,但是菊川先生很清楚,他有进无退。
如果他再失败了,倭国只能让那几个青年棋手提前上阵,这会打乱整个棋院的安排,那样他们这些业余棋手也显得太丢人了。
因为孙祖杰的两连胜,前两轮华国获得了四胜七败一和的成绩,相比于上一次访倭,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而最关键的是,因为孙祖杰的连续胜利,整个华国代表团士气高涨,来之前大家伙私底下下了那么多次,对彼此的实力已经很了解了。孙祖杰能够做到的,他们也不会差很多,那么他们还怕什么,拼吧。
几乎所有人都在盯着第三轮,孙祖杰还是按照往常一样,提前几分钟来到了对局室,这一次他的地位明显高了不少,竟然被安排在单间,比赛前猜先也被拍照留念,而他们比赛的棋谱将会在第一时间被传播出去,无数倭国棋迷都在等着看这盘棋。
孙祖杰这一次猜先运气不错,执黑先行,相比于日后贴七目半,现在的贴目让他感觉黑棋没有下就领先了两目多,这种心理暗示在水平接近的对局中实在太重要了。
孙祖杰执黑因为贴目的原因往往行棋主动积极,这一次也毫不例外,菊川先生稳扎稳打,绵里藏针。两人在布局阶段下的都很快,慢慢的孙祖杰停了下来。
这一次他的布局不错,应该说目前略微占了上风,说到底他也在背谱,很多地方还不是很理解,没办法把后世布局的优点完全发挥出来。
事实上,对手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实力,所以两人很有默契的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中盘和官子阶段。
孙祖杰的想法是中盘要搅,那就需要算清楚,所以布局越快越好;而菊川则是看了孙祖杰的两盘棋,发现他中盘战斗力很强大,连续两场屠龙,那么这一次他的想法就是尽可能的拖延战斗,在官子阶段解决孙祖杰。
道理很简单,华国小孩布局中盘都不错,那官子不可能再出色,整个华国就没有官子下得好的,所以他准备好好教一教华国小孩,比赛就是比赛,光靠天赋赢棋没有那么简单。
 
第37章 激战
倭国棋院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迫不得已,因为陈国手在前三盘的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内容相当充实,高出了业余天王们一筹。如果只是他一个人,那还好办,关键是十三岁的孙祖杰突然冒了出来,连续挑翻了三位天王,可见华方棋手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最重要的是,华方第三轮的五场胜利让倭方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华国棋手不仅顶尖棋手的水平超过了倭国业余棋手,甚至于在厚度上也追上来不少。
在这个时候,再让业余棋手出战,他们没有办法保证胜利,而如果倭国棋手主场面对华国代表团都不能胜利,那到时候外界的唾沫星子会活生生的淹死棋院。
所以倭国棋院研究再三,被迫让倭国青年一代提前出战,而且是平等交战,他们将在倭京与华方棋手进行两轮比赛,然后代表团将赴倭国他处,与倭国各地的高手们交流比赛。
这两轮十二场比赛意义空前,因为双方都是青年棋手,代表着未来。对手大竹六段,工藤六段和芳野五段在当时倭国年轻一代都是极为出类拔萃的。
尤其是大竹先生,虽然段位仅仅是六段,但其实力早已超过其段位,前不久他已跻身于rb职业棋手的十杰之内,被寄予厚望。
第四轮,按照实力划分,陈国手迎战大竹,孙祖杰迎战工藤。在孙英的记忆里,工藤因为棋风近乎教科书一般标准,在未来被称为九段的标尺,那么现在他是六段,是不是可以认为他也是六段的标杆
所以面对这个对手,孙祖杰决定全力以赴,把自己的最好水平发挥出来,看一看他现在到底实力怎么样,是不是已经达到了倭国六段的水平。
孙祖杰一会想自己顶多是未来刚入段的水平,怎么现在又这么说,是不是自相矛盾。事实上孙祖杰的想法并没有问题,因为现代围棋的高速发展,那些十一二岁定段成功的孩子如果纵向比较,往往战斗力超过了此时的四五段,没达到这样的水平,想要在几千人之中成功杀出来抢到那十五张男子职业棋手的门票简直难比登天。
这就是为什么后世动不动就出现初段风暴的原因,所以孙祖杰一方面自认为达到了未来通过定段赛的水平,另一方面在这个时代,他认为可以与工藤先生放手一搏。
事实上关注这盘棋的人很多,并不亚于陈国手与大竹的焦点战,原因就是他连续三场胜利让人很好奇他到底多高的水平,谁也说不准,这时候正好让工藤尺子来量一量,这样大家也就有数了。如果孙祖杰再一次击败了工藤,差不多可以认为他达到了职业六段的水平,那就太夸张了,这才多大呀。
这一轮比赛的地点在倭国棋院,而裁判长竟然是木谷老先生,这让孙祖杰十分吃惊,要说起来老先生这一次特意回到棋院,就是要看一看孙祖杰的棋,因为当他看到了孙祖杰对围棋的看法之后,老人家竟然起了爱才之心,所以不顾身体不适,坚持要当这盘棋的裁判长。
对于这盘棋,孙祖杰没有胜负之心,他就是想好好发挥下,所以执黑先行的他祭出了自己最熟悉的迷你中国流布局,也许狗狗的棋不喜欢这样,但是谁让孙祖杰对这一布局了解最深呢,就拿自己最擅长的来。
这盘棋孙祖杰的布局,显得既有创新,又有活力,充分发挥了后世爱用这类布局的韩国流棋手的特点。
这是工藤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布局,他显得早有准备,知道对面的小孩花样百出,并不为所动,而是步步为营,十分冷静。
工藤这一次拿出了倭国棋手最擅长的局部变化,考验起孙祖杰的基本功,同时摆正姿态,把孙祖杰当成真正的对手来看待,充分发挥自己功力深厚的特点,以厚重克制孙祖杰的轻灵。
第38章回国
这盘棋最后很有意思,中盘厮杀之后,两人平分秋色,孙祖杰稍微领先了一点,大概贴完目也就多了一两目的样子。
此时开始收官,如果是孙祖杰拿了白棋,面对这样稍微落后的局面,那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总要想办法搅合一阵,就算输,也会站着输,而不是委委屈屈的安乐死。
但是此时传统倭国棋手的弱点再一次暴露出来,工藤面对这样的落后毫无办法,收官时也没有挣扎一番的意思,就这么平平淡淡的交代了。以至于复盘时,孙祖杰都忍不住对老实人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工藤先生,您的实力很强,做到了以正合,但是您可能忽视了兵法上还有另外一句,以奇胜。
围棋比赛的本质是战斗,要想取得胜利,您恐怕要在后一句上多下一点功夫。”
这是孙祖杰的肺腑之言,不管工藤听没听的进去,他都必须说出来,在他看来这样一板一眼,老实本分的棋手虽然未来获得了天元,但成就相比他的努力和天分还远远不够。
工藤此时心思还在围棋上,在想为什么会落败,所以对于孙祖杰那句话也没有吃透,更何况孙祖隐约有指导的意思。
倒是后面的裁判长木谷先生听了翻译之后,不由得眼前一亮。这是一个天生的胜负师,就如同坂田一般,而不是如同他,尾原这样的求道派。
孙祖杰取得四连胜,一目半击败了倭国工藤六段;与此同时,孙国手力克大竹六段,华方棋手在这场青年对决中,竟然以四胜一负一和取得了大胜。
赛后香川九段来到赛场,当他听说陈国手胜了大竹,孙祖杰赢了工藤之后很感吃惊,甚至带有不可信之表情。
整个倭国棋院虽然对此表面上没有什么反应,但是内部早就炸开了锅,华方这进步也太快了吧,快的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然后是第五轮,孙祖杰这一次迎战大竹六段,其他人也都调换了对手。这一次倭国年轻棋手终于爆发了一回,华方两胜四负,孙祖杰的连胜也被制止了,这让整个倭国松了一口气。
在火山般爆发的大竹面前,孙祖杰的弱点暴露无遗,大竹凭借连续几次转换成功的领先并保持到终盘,对于这一局失败,孙祖杰无话可说,这确实是他实力不济,但是这一轮比赛结束后,大竹的一席话也彻底刺激了他。
大竹的外号叫美学棋士,非常注意棋形的美感,认为难看的棋形根本不能下,那样会玷污棋谱。
偏偏孙祖杰从来没有注意过棋形,什么愚型,什么被打成一团,什么刀把五,觉得能赢就下,比赛落后了会经常脱先大龙抢空,赌大龙死活,喜欢下无理手,感觉就是“只要能赢什么棋都能下”。
所以大竹在胜利之后,有些骄傲的当众指责道,“下这样的棋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孙祖杰听完,默不作声,人家赢了他,当然有骄傲的资本,要想让大竹吞回那句话,只有胜利,只有不断的胜利。
回到了宾馆,孙祖杰一句话不吭,就拉着王国手回了房间,两人摆起了棋,开始复盘。
陈国手想说点什么,却被李团长拦了下来,孙祖杰太顺了,输一盘也好,围棋说到底是自我的修养,这一次带孙祖杰过来,不就是让他磨炼的吗
下完了五轮平先之后,后面的四轮都是让先或者让两子棋,你不可能要求倭国的九段跟华国年轻棋手平先下,他们的尊严受不了,而且比赛成绩也是如此
第39章再次回乡
龙年快到结束了,在京师集训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孙祖杰准备返乡过年。在京师这段时间,他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地位的巨变。
因为在倭国的杰出表现,他似乎成了小国宝,举国闻名,报纸上他的名字照片都登了好几次。
而围棋协会的领导,体委的领导,甚至于最高层的领导,他都见过,甚至吃过饭。
这让他有些受宠若惊,活了两辈子,这才第一次见到最高层的领导,能不诚惶诚恐吗
回到了省城,孙祖杰又被省里的领导请了过去,陪着玩了一会,拿到了一个电话,这才回到了家乡湖县。
在家里过了几天,他待不下去,就去了湖县县城,与周琼见了一面,陪着她疯玩了一天。
周琼已经上初三了,马上就要面临升学,但是让她沮丧的是,就算是下了围棋,她的数理化还是不如孙祖杰。
孙祖杰得意的摸出了几本书,数理化自学教程,魔都出版社出版,虽然下围棋很忙,但是每天抽点时间自学一下还是可以办到的。
当然这是孙祖杰在吹牛,他根本没有那个时间,但是他也不需要学呀,本来就是掌握在肚子里,只需要温习一下,根本用不了多少时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