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先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岑寨散人

    趴在草丛里思考了很久,鱼小婷悄无声息地蛇行到后侧泄水沟。根据环保部门规定,排污口处必须修建大水池,一是用于收集沉淀物做二次处理,二是为安装环保设备预留净水槽。即使目前排污口已改道,但水池功能不会废弃,里面肯定装满了剧毒而且奇臭无比的污水。按常识在水份渗透的作用下这块地方包括墙壁都比较潮湿,不适宜安装电网,更没有必要设置监控盯着一汪死水。

    所以泄水沟附近应该是一处安全死角。

    四下环视一遍,鱼小婷迅疾无比跑到墙根下掏出飞虎爪轻轻往里面一抛,再拉了拉,抓得很紧,“蹭蹭蹭”爬上墙头一看,判断完全正确,这段约二十米左右没有电网!

    翻过墙内,还没来得及看清里面的景象,一股极恶极臭之气扑面而来熏得她头昏脑胀,四肢酥软,眼泪鼻涕一齐流下来。

    难怪不用电网,就凭这种毒气足以挡住所有窥探者。无奈之下鱼小婷只得折回到河边将面罩浸湿了戴上,然后在上面蒙了层厚厚的口罩,双保险。

    再次爬到墙头向下看,果然是一个二十多米长十多米宽的大水池,里面黑糊糊不知是些什么,可以确信的是不管是谁掉下去都没有援救的必要。池子贴墙而建,墙根处仅有宽度不足半尺的空隙。

    对鱼小婷来说已经足够了。

    如走钢丝般越过“死亡之池”,眼前是四排高大宽敞的仓库,每一排的值班室都亮着灯,仓库四周的监控闪个不停,一丝不苟盯着每个角落。仓库两侧都是两层楼房,上面宿舍下面车库,每一间都上了锁。再向前七八排都是厂房,有的灯火通明机器隆隆,有的黑灯瞎火悄无声息,身穿消毒大褂戴着口罩的工人们来来去去非常忙碌,鱼小婷换到隐蔽的角度观察货箱外包装,隐约可见“华江”字样。

    好象没问题,这是正常的生产活动。但高墙之上的电网和无处不在的监控又似乎在提防什么,厂区之内还隐藏着什么秘密

    或者根本目的在于守护厂区中央的总部大厦

    借助飞虎爪鱼小婷攀上竖立在仓库左后方的水塔,从高处俯视厂区布局,这才发现其结构大有玄妙,原来推断出了偏差。

    问题在于东西走向的四排仓库并非落在厂区中轴位置,而是偏西大约十多米,因此那幢24层的总部大厦占地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戴上具有夜视和红外功能的眼镜,细看之下发现总部大厦果然有诡异之处:第一,二楼走廊上空无一物没有半点办公室的样子;第二,可以看到的几层每层楼道上方都有监控探头;第三,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不仅仅是生产区厂房内发出,总部大厦里也有声音,而且更嘈杂、更刺耳!

    总部大厦内部居然也有生产车间!

    再看刚才进来的那块区域也有问题,在“死亡之池”左边靠仓库的地方还有个简陋的砖结构平房,虽然低矮但占地不小,粗估下来不过比水池稍稍小了一点。平房与旁边的水泥房之间相联着一根粗大管道,水泥房顶端平台上有个变压器,散热孔不断向外吐出热汽,从外表看应该是工厂里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

    咦,生产出来的污水不是全部进入大水池吗,为什么污水处理管道反而通向平房内厂区内确实处处透着怪异和疑点。

    厂区保安很多,鱼小婷在两排仓库中间潜伏了十分钟分别有三路方向不同的夜巡队经过,手执大号电筒,腰间别着手臂粗的警棍。

    既然发觉总部大厦有蹊跷,就不能随便进去,否则将有麻烦!

    夜幕里鱼小婷宛如水里畅游的小鱼儿,灵巧迅捷地在整个厂区转了一圈,弄清所有建筑的方位、功能和夜巡之后,她守在漆黑里等了近半小时,逮着机会扑倒从总部大厦里出来抽烟的保安!

    几分钟后她基本弄清戒备森严的总部大厦情况:

    大厦一至十层都是生产车间,听起来有点奇怪,但这幢楼建成起就是这样设置的,每层有四五个车间生产不同类型的新药。

    十一至二十层则是试验区,类似病房布置,每层十多个单间,住着从各地招募来的志愿者。试验区只有技术和护理人员凭视网膜验证身份进入,高管层不到五人允许出入。

    二十一层是行政办公室,从公司高管到普通办事员都集中在同一层,可见国江贸易远远不同于国企,不讲捧场注重实效,最大限度合理利用资源。

    二十二层也就是顶层,保安语焉不详,只知道似乎是个仓库,里面存放什么、具体情况一概说不

    清。

    关于如何进入总部大厦,大致流程是:一楼大厅门口安装了刷卡机,必须用员工签到卡刷卡确认身份,这是第一道关卡;

    进入电动门后是个空旷的大厅,四个监控探头对准进入者进行人脸识别,与后台员工数据库匹配,防止串用盗用;

    电梯只抵达二十一层,门一打开对面就坐着两名24小时值班保安,想到二十二层必须经他俩电话向公司常务副总核实后,方能从安全通道步行上去;

    到了二十二层还有第四道关卡,扫瞄视网膜验证,唯有录入到数据库的几个人才能pass,届时防盗锁自动弹开。

    听起来手续非常繁琐,据保安之间交流,高层去二十二层的次数很少,由此可见繁琐的根本目的在于杜绝好奇心,让秘密永远成为秘密。

     




第912章 药品黑幕
    直升飞机在反恐中心大草坪降落时,白翎和樊伟已早早站在不远处等候。四大包证据都没拆,直接送到主任办公室。

    事关巫石卫、田泽的秘密,两位情报界大佬亲自动手,谁都不相信,包括冲锋在前取得第一手资料的鱼小婷。

    研究证据,到电脑里核查相关信息,一直忙碌到窗外晨曦初现,唉,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情况终于弄清楚了。

    国江贸易这几年突飞猛进,靠的不是老本行地域贸易,而是药品那块利润惊人的大蛋糕!

    行内都知道药品体系呈倒金字塔结构,制药厂利润最薄,经销商却有数倍甚至几十倍利润,这当中销售商、医药代表、医院、医生等层层盘剥,原本成本低廉的药品到了患者手里变成天价药,没办法,明知被坑还得买,保命要紧呐。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最赚钱的是新药申报环节。

    从新药研发到申报注册相当于足球场上临门一脚,哪怕之前占据优势再大,脚法再精湛,场面再精彩,关键还看能不能破门成功,否则意味着前面努力都化作东流水。

    每年向药监申报的新药高达几十万种,最终获批少则数百,多则一两千,比例小得可怜。这就意味着大批前期投入全都打了水漂,当然其中相当数量是新壶灌旧酒,试图蒙混过关的。

    由此催生出一个奇特的行业:专业申报。

    专业申报与申报代理的区别在于:申报代理拿到入场券后,专利权仍归研发者所有;专业申报是事先收购专利权,既承担无法通过的风险,也享受通过后的所有权利。

    收购的价格肯定是天壤之别了。作为研发者甘心转让呕心沥血得来的科研成果,是对申报全无信心不得已而为之,顶多在成本基础上略加点费用而已。

    向药监申报最难过的一关是什么临床试验!

    据不完全统计有九成新药栽在这个环节,别说挑刺,就是坐下来认真看一遍临床检测报告就能发现一大堆毛病:试验用药品计数准确度、紧急破盲表保存率、严重不良事件比例、受试者服用伴随用药对临床试验的影响、受试者依从性是否达标、受试者签署的知情同意文件是否齐全等等。

    国江贸易敢于重金收购诸多完全没把握的新药专利,一方面在于药监高层有京都本土派势力把持,很多瑕疵能选择性忽视;另一方面通过药监内部行家指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临床试验手段……

    说穿了就是药监部门需要什么数据,国江贸易就做什么数据;需要什么样本就做什么样本;需要什么结果就做什么结果,一切都是假的!

    二十二楼存放的档案都是前期历次被退回的申报材料,上面标注了需要完善事项——即哪些地方造假有破绽,怎么弥补等等;器官则是不合格样本,考虑成本等因素存贮起来留着它用。

    药监历来是京都本土派的大本营,占据了从局长到党组成员乃至中层很多要职,他们大多是在卫生部与京都传统家族势力、沿海派等权力斗争中被边缘化的,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牢牢掌控关系老百姓安危的药品监督。

    药监局长巫启东是巫石卫的侄子,常务副局长田洛是田泽的弟弟,难怪芒可说密室有关于京都本土派的核心秘密,倘若抖露出来包括巫石卫、田泽在内将有大麻烦!

    回头想想这句话,说得很贴切很实在。

    从收集到的证据来看,不止涉及一两个人犯罪,而是不折不扣的窝案,倘若被揭露将对京都本土派尤其田泽造成巨大冲击!

    白翎想打电话,被樊伟按住,诡谲笑道由我来,出动直升飞机应该记头功吧白翎知他想趁机敲竹档,无奈道好吧,的确是头功。

    尽管方晟夜里已接到鱼小婷“行动成功”的消息,但具体情况如何心里没底。接到樊伟电话细细说了半小时,越听越心惊,到最后长长叹道:

    “原来我们的生命如此脆弱,都掌握在那些唯利是图、道德沦丧到没有底线的无耻之徒手里,想想真要出几身冷汗呐!”

    樊伟表示同意:“拿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开玩笑,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所有资料都移交给白翎”

    思忖良久,方晟道:“资料暂时保存在白翎那儿,我会按步骤行事……不能操之过急。”

    “资料移交完毕你全权做主,我就不管了……”樊伟笑呵呵道。

    听出他话里的尾音,方晟心念一动,道:“记得夜里樊兄说过有小小的要求”

    当时承诺“大大的也行”,这会儿又悄悄回到“小小的”,樊伟暗笑方晟鬼机灵,道:

    “也没什么大事儿,樊家有个远房侄子叫樊石,清华大学毕业后进了国防大学下属的导弹研究室,勤快又专注,加上技

    术攻关成果斐然,很顺利地升到研究室副主任,蛮不错了,有阵子家父打算把他调到二炮重用,就在那关口实验室发生失窃事件,丢掉两张关键部件设计图……”

    方晟叹道:“要命了,安全事故一票否决!”

    “是啊,军部震怒异常,清华大学内部严查重罚,实验室主任提前退休,三名副主任全部撤职变成普通技术员,当事人、值班人员均被开除,”樊伟叹道,“家父出面把他调到二炮,但档案有污点在军队是致命的,想东山再起除非立功,和平时期立功谈何容易啊,他从事的又是导演这种尖端技术工作……”

    方晟迷惑不解,对方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似乎跟自己没关系,遂含糊道:“技术工程晋升本来就很



第913章 提名策略
    连续两天方晟行程如常,参加了四个开业典礼、两个综合大厦奠基剪彩、两个座谈会,并率领大批官员考察了市胶管厂拆迁工程进展情况。

    破产清算组组长傅育斌为首的责任部门领导汇报:在水电全部卡断,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强大压力下,违章建筑已经拆除,相关部门在对面六七百米巷口为包子店、修车铺落实了店面房,快递点也搬到附近民居点旁边,赔偿工作已经到位;

    连厂长同意接受基建组提出的补偿金额,目前正着手砍伐树林。方晟等人到水杉林边看了看,一辆大货车正满载林木离开。

    那天现场说明之后,胶管厂工人们没有再过来闹事,拆迁速度大为提高,林主任预计两周内能结束拆除,工程队可以进场施工。

    方晟教训身后那班官员说,你们看,一旦工作有了压力,危及自身位置能不能保住的时候,效率不就上去了吗可见工作不存在真正的困难,困难在于打破惯性和惰性!跟在我后面做事不要怕承担责任,你们大胆做了出现问题,后果由我方晟承担!但你们碌碌无为,怕做事,怕担责任,那么请靠边站!大家明白我的意思!

    面对如此强势的市长还敢说什么官员们唯唯诺诺。

    傍晚于道明打来电话,劈头就说:“今天是第十一天,有啥想说的”

    “这个……”方晟故意装糊涂,“要汇报工作的话,我准备了三十页材料。”

    “听你个屁汇报!”于道明急了,“告诉你,明月已到我这边报到并投入工作了,确实很年轻,很漂亮,很有……嘿嘿嘿,我不信田泽会放过她,更不相信你会放过。”

    方晟连忙辩道:“向二叔报告,对明月,我从未有过私心杂念,如果还不相信……要不把她介绍给二叔,只要牛老师同意让位……”

    “什么乱七八糟的,给我闭嘴!”于道明被他搅得头大,斥道,“那件事到底办没办,没本事办,就让田泽把明月办了!”

    “证据已经搞到一点……”

    “那赶紧动手啊!”于道明急不可耐道。

    “二叔,您不觉得等关于推荐副省长人选的常委会开完再动手,效果会更好”

    “噢——”

    于道明毕竟经验老到,脑子一转便悟出方晟的险恶用心,不禁叹道,“做你小子的对手真是太危险了,简直步步杀机呀,好,那就再等等!”

    没等两天,沈高召集常委们碰头讨论副省长推荐人选——若放到以前起码拖两三个月,新一届领导班子讲究效率,各省市工作作风也变得雷厉风行起来。

    按惯例涉及副省级领导干部的推荐,省委组织部只出大名单而没有主导意见,原因在于组织部也只是副省级部门,避免日后工作难以开展。

    大名单囊括双江省内所有符合推荐资格的人选,标准有四条:年龄至少能任满一届、正厅级实职满两年、有地级市主持工作经验(含市委书记和市长)或省直部门主持工作经验、身体健康。

    四条硬杠子衡量下来,共有十四位候选人进入大名单。台面上条件如此,实质官场到厅级层面讲究资历,一般来说那些正厅实职两三年的根本不具体竞争力,这样再筛选一轮,能在常委们心里掂量的只剩五六位。

    其中包括许玉贤和吴郁明。

    沈高三言两语介绍了推荐副省长人选的背景、要求和原则,然后说根据名单并结合平时表现,大家各抒己见吧。

    会议室陷入微妙的沉默。

    与提拔干部不同,推荐干部特别是副省级干部,不在于多少人提名,关键在于多少反对!

    科级、处级领导干部,提拔讲究数据和政绩,比如方晟的沿海观光带建设和江业新城,拿到哪儿都叫得响。

    厅级领导干部完全不同。

    官至正厅级,不管什么施政风格,正治方面多少都有站队,省里多少有些背景,无形中被划分为种种派系。在名额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就看谁的人脉关系更好,谁平时得罪的派系更少。

    另一方面,常委会讨论推荐人选的惯例是第一个提名的往往被攻击得体无完肤,差不多会后就要采取双规措施的节奏,真正大牌往往到后半程才出场。这就使得常委们都不轻易说话,唯恐“枪打出头鸟”。

    见大家都不表态,沈高直接点名:“善信书记,您是老双江,对基层领导干部比较熟悉,先谈谈吧。”
1...240241242243244...3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