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岑寨散人
在人事关系方面,苗彰荣的弱项也是此次省委常委会争论的焦点,即没有基层主持工作经验,做了两年电子元件厂长便进了机关,不象方晟那样从镇长到市长履历齐全。
到最后还是“稳定和平衡”思路占了上风,尤其“平衡”二字最符合沈高的心意。
赴任前,沈高亲自与苗彰荣谈话,主要讲了四层意思:
第一,提拔你去鄞峡主持工作,是省委慎重考虑的结果,既出于大局需要,也是对你个人前期表现的肯定,以及关心和期待;
第二,鄞峡市委领导班子需要平衡,这里的平衡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市委与市正府的平衡,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以正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斗争;另一方面是外来干部与本土干部的平衡,既要打破干部任用地区性条条框框,唯贤是举、唯才是举,又要尊重历史,注意团结绝大多数本土干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齐心协力把工作搞上去;
第三,注意书记和市长之间的平衡,避免出现谁强谁弱局面,而要各行其职、各尽其责,书记抓好党务和人事工作,市长主持正府行政**务,两者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应该水乳相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共同进步;
第四,发展经济是主旋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以经济为中心,经济发展上去了,财政有钱了,腰杆子才挺得直,作为市委书记要大力促进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优化投资环境,把好的东西、进步的思想引进来,把好的商品、优质的服务推出去,真正实现鄞峡经济的腾飞。
苗彰荣听
得晕乎乎只记得“平衡”两个字,出了门直奔蓝善信办公室,谦虚聆听其教诲。
“要提防方晟那小子,那是个两面三刀、擅长背后下毒手的小人!”蓝善信可不象沈高那样说话云山雾罩,直截了当道,“给你数数他的黑人历史,黄海当常务副县长时几乎搞掉半个县委常委班子;江业当县长时搞掉书记;顺坝当书记时又搞掉整个县委常委班子;银山当组织部长搞掉市长;鄞峡当市长,嘿嘿,书记又走了,表面看跟他没关系,里面的门门道道谁说得清要小心呐彰荣,跟那小子说话必须留三分劲,特别要推敲常委会记录,那小子利用它耍心计不止一回。”
“怎么提防呢书记市长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总有很多工作交叉。”苗彰荣请教道。
第969章 专车风波
两周后苗彰荣才召集常委们开会,第一次常委会就让方晟碰了个不大不小的软钉子。
“前段时间跟各位常委都聊过,文件、资料、数据也看了不少,虽说头一回坐到这儿已经很熟悉了,不必自我介绍,”苗彰荣微笑道,“咱们直接切入正题,谈谈三季度重点工作吧,简明扼要,嗯……每个人发言不超过十分钟。”
窦康、成槿芳等人如释重负。
作为常委当中工作相对务虚的,每当谈工作就有勉为其难之感。说吧,尽是零零碎碎的小事根本捧不上台面;不说吧,瞧瞧人家滔滔不绝好像自己啥都没干。
十分钟是最恰当的,该说的正好说完。
按顺序方晟先说。
几乎不看材料,方晟信手拈来基础数据、综合分析、前瞻思路,一口气说了七八分钟后翻翻笔记,歉意道:
“还有六项工作呢,恐怕得拖两三分钟,我提高点速度。”
正府承担绝大多数事务,管辖范围千头万绪,以往少说也得个把钟头,今天迫于时间压力已简而又简,这个要求合情合理。
未料苗彰荣还是微笑,道:“来不及的可以请大同市长继续说嘛。”
方晟负责的事项怎会事先跟耿大同沟通显然苗彰荣明确拒绝了方晟,言下之意说不完就算,时间是限死的不准突破!
会议室气氛顿时一僵,成槿芳率先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
方晟仅愣了半秒钟,随即笑道:“好,我把速度再加快些……刚才两句话不能算时间啊。”
众常委均发出含混不清的笑声。
说到差不多十分钟,方晟轧然而止——他看出来了,苗彰荣根本不在意抓经济,也没心思听工作重点,开这次常委会意在遏制自己的气势,提醒大家谁才是鄞峡的老大!
有方晟教训在前,接下来常委们都规规矩矩遵守时间限制,即便每次开会都抱怨“事多忙不过来”的慕达也卡在九分半钟结束。
林枫、穆昌成、成槿芳等人干脆说五六分钟就以“不耽误大家宝贵时间”为由交棒,一圈发言下来居然不到一个小时。
太反常了。汇报季度重点工作,哪怕镇党委会也得两三个小时!
以往吴郁明就特别注重讨论部署季度工作,听得很仔细且不时提问,逼得本身不擅长经济的耿大同都得提前做足功课,以免当场被窘。
方晟也喜欢通过常委会了解其他领域的工作开展情况,江业、顺坝、红河主持会议虽讲究效率,但年度、季度会议的时间都拖得比较久。
显然苗彰荣是另一种风格:我不过问你抓的工作,但我说的话你得听!
果然最后苗彰荣发言时并没有提纲挈领点出常委们汇报重点,而是花了很长篇幅强调执行力的问题,要求确立“结果导向”原则,形成领导班子的核心竞争力。
七扯八拉讲了十五分钟没一句涉及当前工作,这又是释发的另一个信号:领导班子里只有我享受特权,你们,说十分钟就十分钟,不准越池半步。
会后房朝阳绕到市长办公室,气愤愤说:“哪象市委书记,分明作威作福的土皇帝作风!还不如吴郁明呢。”
“吴郁明做事实在,是想把工作做好的,这家伙不同,”方晟道,“对他来说市委书记到顶了,抓住机会多享受才是真理,目标有差异,风格自然不一样。”
“假如给咱们处处设限、束缚脚步,后面工作可不好做啊。”房朝阳忧虑地说。
“还记得在黄海的时候吗”
“唔……”
房朝阳心有所悟。眼下局面与当时何其相似,常委会里有霸道精明的曾卫华,有咄咄逼人的于铁涯、邱海波,还有不甘失败的本土派,方晟等人沉住气小心周旋,最终将对手一一击败!
方晟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打一下、压一把很正常,不能让市长抢书记的风头嘛,我得配合把戏演好,重点是观察他下一步干啥。”
“如果争权夺利,跟他狠狠干一架;如果想多捞点油水,那就全力配合。”
“我的感觉是……”
方晟沉吟片刻,转而说,“吴郁明临走前写了市委那边几个名字,有机会关心一下,毕竟跟了他一年多,人总是感情动物啊。”
“一朝天子一朝臣,小范围换血在所难免,到时充实到招商局等一线部门去……”
“招商局”方晟摇摇头,“估计这家伙不乐意兼招商领导小组组长,他撂担子我也不好意思赖着,最终结局是撤销领导小组,大幅削减招商局业务范围,以后不是展现个人能力的平台了。”
“那……雨佳就要受委屈了……”
“回头再想办法,放眼双江全日制博士的领导干部有几人雨佳要放到更重要岗位上锤炼……”
房朝阳心领神会点点头。
与方晟所料一致,隔了几天苗彰荣
下令统计市委书记兼任的各种头衔,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不算各类繁多的荣誉会长、荣誉主席,单各种名目的领导小组组长居然有47个!
苗彰荣拿铅笔圈了京都、省委两级红头文件明确要求兼任的八个,其它一律清理,或换人兼任,或索性撤销!
成槿芳早就恨透了凌驾于市直部门的招商局,借机把招商领导小组列入撤销行列。
撤销决定的文件流转到方晟手里,他没吭声直接签同意。
书记市长亲密无间携手合作的黄金时期已一去不复返,必须建立起新型、不同于过去任何时期的合作模式,继续让鄞峡经济狂奔在发展大道上!
冲突似乎不可避免。
苗彰荣第一把火就瞄准去年
第970章 重启平台
车子很快买回来了,锃亮气派、商务风格的奥迪,连上牌总共七十多万。一出现在市委大院便引来众多羡慕的目光,随之而来便是轻声嘀咕:
“不是说一刀切取消公车吗”
“书记享受特权,接下来轮到市长吧”
“不出半年还得恢复公车平台!”
窦康、慕达、成槿芳等人因为家庭就在市区,除了心理不平衡倒也无所谓;林枫、茅少峰等同样家住省城的则意见很大,不单是面子问题,往返一趟就得四五百,都是拿工资的白花花银子流出去谁不心疼况且都是四十好几的人了,长途奔波精力也渐渐跟不上了。
关于长途开车,去年底针对外地干部往返问题方晟责成机关事务管理局拿过一个办法:
副厅级(包含享受待遇)领导干部出鄞峡市区可以申请代驾,代驾人员原则上由机关事务管理局与企业协商安排,每季按“劳务费”结算,从而解决年龄偏大精力不济问题。
包括房朝阳在内外地干部都申请过代驾,偶尔几次后还是觉得不行。因为代驾是流动的,每回都是生面孔,领导们有种本能的防范和警惕;还有生人在场,接打电话都不方便,厅级领导谈的都是大事,怎能轻易泄露
此外为节省费用,代驾把领导送到省城后随即坐长途客车返回,等需要用车时再过去。然而领导们行程瞬息万变,几分钟内就能有几个方案,从鄞峡到省城三四个小时却是刚性的,为此产生很多麻烦,还不如自己开车。
眼看奥迪车已经舒舒服服用上了,几位外地干部哪咽得下这口气按组织原则市委常委都是平起平坐的,只有党内分工不同,顶多你市委书记拥有一票否决权罢了,凭什么高高在上享受特权
第二次常委会主要议题是抓党建工作,务虚会加上新书记要求发言不准超过十分钟,半小时不到就说完了,苗彰荣四下环视准备结束会议——
这时茅少峰放了一炮:
“苗书记,关于专车问题我想提个意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茅少峰从人大副主任咸鱼翻身到市委常委,一方面有劫后重生的感觉,另一方面也看破世事,厌恶官场的争权夺利。
在鄞峡他专注于两件事,一是尽自己所能完善公正公平公开的司法体系,一是尽自己最大能力为方晟扫除障碍。
第一次常委会苗彰荣来者不善的架势,茅少峰看在眼里,一直琢磨着找机会替方晟挽回颜面。
茅少峰最大的优势是自带“正直仗义”光环,派系色彩很淡——他进银山市委常委时许玉贤还没到,不能算许派;他在常委会排名高于方晟,资历更深,不能算黄海系。
替朋友伸张正义乃至被贬黜的资本够他吃到退休,所以在苗彰荣面前,茅少峰无所顾忌。
见他出头,苗彰荣颇感意外,微微顿了顿道:“民主集中制嘛,不在议题内的也可以讲,畅所欲言。”
官至厅级,正治成熟度就体现在这些细节。倘若茅少峰个别提意见,苗彰荣什么难听的话、霸道的话都可以说,但常委会不行。每位常委发言要记录在案的,将来被翻出来不得了!
譬如方晟在常委会上反对撤区建区,就成为调查组认定方晟无须承担领导责任的依据。
吴郁明在常委会上不顾实际情况安排市长、副市长们的工作,导致没经验的张荣主持工作,也成为重大失误之一。
都是斗争经验丰富的老革命啊!苗彰荣暗暗感叹道。
茅少峰道:“首先我得指出——不管是集体决策还是个别领导拍板,我就事论事,不针对任何人啊——我认为机关公务用车一刀切并不符合实际,没有切实解决问题反而产生新矛盾;听说成秘书长买了新车,这是好事,相当于破冰之旅嘛……”
茅少峰故意回避苗彰荣私自配备专车,把成槿芳夸得很不自在。
“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林枫不咸不淡附合了一句,实质对苗彰荣吃独食,连老同事都不照顾一下很不满。
“有第一辆就可以有第二辆,”茅少峰道,“我想接下来常委会是不是要探讨恢复机关公务用车平台的可行性,单常委就十一位,一辆车哪够是不是”
说到这里他轧然而止。
房朝阳出人意料接过话头,道:“之前厅级干部可以找代驾,实施起来矛盾很多,比如我吧,车上接到基层反映领导干部作风问题,是回答还是不回答代驾都来自社会,身份复杂,万一泄露出去怎么办驾驶员队伍还是相对稳定比较好。”
“从财务费用角度分析,砍掉机关公务用车固然少了刚性支出,但众所周知的是企业负担加重了,无非左口袋与右口袋的区别,实话实说,企业怨声比较大。”耿大同结结实实补了一枪。
谁的钱不是钱啊
几位外地干部会前有过沟通,觉得不能让苗彰荣坏了规矩:他既然能独自配专车,以后还会有层出不穷的特权,必须全力狙击!
出现这种局面,方晟事先并不知情——房朝阳、茅少峰都没有透露要在会上发难的信息,但从他大力支持买车开始,实质就埋下深深的导火索,猜到迟早要爆发。
涉及切身利益,哪个肯随意让步
窦康、慕达、韦升宏三位本土派非常意外,短暂交换眼色后决定按兵不动。他们不想给新书记造成本土派处处较劲的恶劣印象,又不想新书记过于霸道,将来给自己造成更大麻烦。
耿大同补枪后冷场了两三秒钟,却是各位常委急剧思考对策的黄金时间,包括苗彰荣。
“我个人认同茅主任的意见,”苗彰荣缓缓道,“不用说公务用车,任何工作都不应该一刀切,那是漠视问题特殊性的偷懒做法,要不得!方市长啊,
第971章 微服私访
僧多粥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耿大同会同几个部门负责人反复商讨,勉强将平台流动用车数量敲定在76辆,并出台一系列限制措施:
公务用车平台只接受出市申请,市县区活动仅限于市领导用车(厅级领导干部);
在保证市领导用车前提下,同级单位部门按申请用车先后顺序调试,不响应“重要性”和“特事特办”请求;
除厅级领导外,其他人员申请用车必须两人(含)以上;一人外出可先到公务用车平台报备,在可合并用车时派车;在目的地相同的前提,公务用车平台有权合并派车;
参加会议、培训、商务或接待活动均需向公务用车平台提供书面证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