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先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岑寨散人

    从老爷子院子出来,方晟先到于道明那边仔细介绍了陈皎的想法,并请他通过官方渠道推荐朱正阳早日提副部。

    于道明说没问题,但你要做好你老丈人的思想工作,老是一根筋地认为京都有多好,其实谈到宜居、风土人情、饮食等等哪比得上双江再说我在双江干得好好的,方方面面都还凑合,凭什么把位置让给别人这不是犯傻吗给你老丈人说说,不要教条!

    来到于云复的书房,他正挥毫疾书——方晟发现于云复心情特别好和特别差的时候都喜欢写字,也是一种宣泄吧。

    “道明在你面前唠叨了不少吧是不是很不理解爷爷让他回京都的初衷”于云复退后两步边欣赏边说。

    “二叔的依据主要是双江各项经济指标,另外跟沈高的关系还算可以。”

    “实事求是讲,何世风尽管为人不怎么地,抓经济很有一套,双江的家底子就在他手里打下的,包括沿海大开发和沿海发展战略,回过头看都走在时代前列,他这种人要是放到现在肯定提申委书记了!”于云复搁下笔,站在窗前手叉着腰说,“同时你这批人也在何世风任期内锻炼成长起来,‘小方镇长’就是何世风在省府大院里讲的,还记得吗”

    方晟点点头。

    “后来他没有帮你,但也没坑你,总之还算包容开放吧,所以你二叔接手后,正好是前茬干部更加老练如许玉贤、韩子学;后茬干部你为首的黄海系、吴郁明等趋向成熟的时候,两批优秀干部撑起了双江的发展!你想想是不是这回事儿”

    细细一琢磨,确如于云复所说,方晟不由得深为佩服道:

    “爸真是高屋建瓴、统观全局,一语道破双江十多年发展大潮。”

    “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尤其近几年来看从双江出去多少人才啊!黄海系大半到了京都,你去了临海,吴郁明去了东吴,徐璃、樊红雨去了白山,马上朱正阳也要走!面临人才断档的双江,不是能否继续发展的问题,而是能撑多久的问题,你觉得呢”

    “是啊……是啊……爸提醒得很对……”方晟讷讷道。

    于云复续道:“当然我也知道,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地方做行政首长权重位高,很实惠,也很能满足虚荣心。可在全球经济趋紧的恶劣形势下,以前那种太平官不复存在了,要能拉得出打得响,关键时刻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小方,你认为你二叔行吗都是自家人,说实话没事儿。”

    方晟忍住笑道:“爸,一个强有力的副手也很重要,目前来看冉汉增还可以,是绵里有针的人物。”

    “他是不错,可双江留不住他呀,年底傅老肯定要有动作,”于云复对官场动态了如指掌,“万一陈皎跟他搭档怎么办遇到问题两个公子哥儿大眼瞪小眼”

    “卟!”

    方晟终于忍俊不禁,然后道:“爸也不用过于悲观,二叔经历副申长、常务和申长历练,愈发找到感觉了;陈皎的强项是善于学习,在原山风评还不错,当然他本身也不想到双江,可能去东吴的概率比较大。”

    于云复摆摆手:“不要太自信,今非昔比!还记得你那阵子跑得焦头烂额吗所有人马都出动了,还不是最理想的结果!正厅如此,申部级要加个更字!这盘大棋是无数人参与博弈,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但诉求无非那几个关键点,到时摆在台面上摊牌,胜负难料啊。”

    经于云复这样正正反反一说,方晟的思想又动摇了:万一于道明配陈皎,对两人、对双江都是一场灾难!

    “不过爸,我们能想到,最高层难道想不到没准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最高层能知道那么多详情有数据就看数据,没数据就看亮点,偏偏他俩表面文章还都做得不错,邪门了……”

    于云复悻悻道。

    说到这里方晟已不打算继续探讨下去,因为申部级以上哪是自己能干预如于云复所说为谋求市委书记位子恨不得跑断腿,更体会到衙门深似海的滋味。

    谁知于云复还有交代:“晚饭后再劝劝你二叔,从常务到申长本来就是意外之喜,做人不要太贪心,主动退体面些,否则板子打在屁股上很疼的。”

    “我……我试试吧,二叔态度很坚决呢。”方晟赔笑道。

    于云复哼了一声:“坚决那个姓牛的剃头匠摇身一变成了学校主任,我就不知道吗叫他当心点!”

    说罢拂袖而去!

    方晟站在原地汗涔涔如被摄了魂,半晌才回过神来,看到桌上写的四个大字:

    清风徐来。

    跑到于道明那儿一说,立即拍案而起,指着方晟喝道:“好你个吃里扒外的小子,为讨好老丈人把你二叔的脸皮都撕破了!”

    方晟简直欲哭无泪:“我真是里外不是人,二叔啊二叔,我对天发誓绝对没跟任何人提过这事儿!”

    “你不说,我不说,云复怎么知道的难不成人家小牛……”于道明刹住口,小心翼翼朝院外扫了一眼,轻叱道,“不是你是谁!”

    “二叔,我觉得吧从当初有人举报您开始,老爷子就盯着这事儿。”

    “后来你放了把火,又把她转移到梧湘绕了一大圈都没辙我不信!肯定你小子做了文章!”于道明眼珠一转,“或者你把那个什么如玉甩了,她因爱生恨,却背后捅我一刀”

    方晟哭笑不得:“瞧您的想象力,安如玉还是在您手里提拔的,感恩戴德都来不及呢。”

    “感恩也是恩给你,我可沾不上边,”于道明出神地想了想,“好嘛,亲兄弟在关键时候还拿这个来要挟,太不够意思了!”

    “不不是要挟,就顺便提了一句,其实他……他也是从关心爱护您的角度……”

    于道明气呼呼坐到沙发上,道,“老爷子清醒的时候被老爷子管,老爷子糊涂了他又来指手划脚,那边还压着个大哥,合着我在于家大院就是受气包!”

    “二叔……”

    “不用再劝我!”于道明怒容满面,“除非京都把我从申长位置上拿掉,如果组织上征求意见,我决心为双江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1141章 神仙打架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于云复和于道明为是否继任申长的事翻了脸,方晟还得受夹缝气,两边说好话却两边都不讨好。

    两个院子来回跑,七八个回合之后于云复同意“再慎重考虑”,于道明表示“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思考”,虽都没放弃原有立场,总算各自退了小半步。

    疲倦不堪地上床,才发现冉汉增居然发了条短信:明天到潇南一聚

    反正已迟了,方晟没有立即回信,而是躺在床上仔细斟酌:自己应邀参加陈皎的午宴,以及还有哪些客人,身在双江的冉汉增肯定掌握详细名单,对陈皎的意图想必也有了解。

    这样来看的话,冉汉增约自己见面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打探陈皎底细;二是要求自己以及于家出点力。

    从鄞峡市长到润泽市委书记,傅老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官场没有活雷锋,这会儿冉汉增要回报也在情理之中。

    想着想着,中午的酒力又隐隐发作,方晟很快进入了梦乡。

    周日上午依然陪小贝练高尔夫,快结束时白翎把小宝送过来,四个人在附近麦当劳吃了顿快餐。之后方晟立即前往机场,直飞潇南。

    为节约时间,冉汉增提前在潇南机场开了间休息室,两杯咖啡,两小碟小吃,环境雅致简洁。

    “不好意思耽搁你行程了,很久不见想聊聊,”冉汉增微笑道,“听说你去了之后润泽各方面工作都有了进展,上周晓龙还专门跟我通过电话,说你给兄弟市区造成很大压力。”

    方晟谦虚地说:“润泽落后太久了,急需迎头赶上,我们的步伐仍不够大,不够快。”

    “能做到全员发动就很不容易了,我熟悉润泽干部的脾性,慢吞吞永远不着急,哈哈哈。昨天喝得蛮热闹啊,玉贤申长也参加了”

    这个弯子拐得有点急,但考虑到方晟傍晚要坐飞机回轩城,没时间拖泥带水了。

    方晟接过话头简述了饭局主要为陈景荣接风,哪些人参加等等,强调大都是陈景荣的老同事、老朋友。

    “说起来陈皎在原山不少时间了,年底的调整会有想法吧”冉汉增问道。

    “按当初锻炼的初衷,就是还要回来充实到沿海省份重要岗位,关于落脚点,他也举棋不定。”

    “是啊,在申部级领导干部的安排问题上,既要征求个人意见,最主要还是京都统筹安排,到最后个人要服从大局。”

    “冉申长有什么好的建议”方晟及时垫了句话,因为在陈皎面临的选择问题上,冉汉增与他并无交集,不便主动说三道四。

    冉汉增等的就是这句垫场,略为沉吟,道:“到贫困落后地区锻炼是很难得的机会,当时我也准备响应号召,体检发现心脏有问题然后向组织说明了情况,从个人角度讲是很可惜的。这批干部回来当然要重用,按惯例会提拔半级,所以陈皎进申委常委肯定没问题,至于到哪个省,我觉得都不重要,眼下形势哪个省都不好干,所以组织、宣传、纪委等等相对稳健些,你觉得呢”

    他居然跳出副申长提拔常务副申长的传统思维,建议陈皎到党务系统!

    方晟颇为吃惊,隔了会儿道:“小道消息年底只动正务系统即申长副申长这块啊!”

    “传闻是这样的,我听到的消息也是这样,可是,没说不动党务系统,对不对”

    “是啊,也存在微调的可能性……”

    冉汉增悠悠道:“蓝善信年底要退了。”

    “咦,他好像明年下半年才到退二线年龄”

    “前阵子小中风了一回,卧床休养四个月没法正常工作了,征求他本人意见后准备年底一起动,估计到政协吧,现在说话都费劲根本不可能上班。”

    方晟心念一动:“冉申长到双江也有好几年,这期间双江经济增长强劲,国企改制、高科发展、企业养老安置等都走在前列,相信组织上会有妥善安排。”

    冉汉增哈哈大笑:“对组织来说手背手心都是肉,都有妥善安排就没法安排了……做常务很累,或许该换换岗位了。”

    跟冉汉增这种人谈话累就累在双方都不敢也不能把话挑明了,不象跟陈皎聊天,直来直去说“我想去双江”、“我想去朝明”。交情有深浅,而且双方寻求合作的同时还有所防范,因此只能兜着圈子说。

    “以冉申长的能力随便到哪个省主持工作肯定不是问题。”方晟试探道。

    “难呐!”冉汉增摇头道,“一个省十多个常委,可申长只有一个,坑都占满了哪有位置腾给你所以眼睛都在瞟着,一个萝卜一个坑,看谁快到期了或快让位了,抢先一步上去,嘿嘿嘿。”

    说到这里,方晟已猜到冉汉增吞吞吐吐背后隐含的意思:他分明想叫于道明主动退让,腾出申长位置给他!

    一道闪电划破夜空!

    这下子方晟全想明白了!

    于云复为何执意要于道明调回京都,为何执意反对陈皎到双江做常务,原来都是一脉相承的。

    于云复态度之坚决,并非完全想贯彻于老爷子遗嘱,帮于道明早日从地方脱身,也不完全在意于道明能力不行。

    最根本原因是,有人透过特殊渠道给于云复递了话,出于于家利益考虑,于云复不得不要求于道明腾位子!

    不然于云复怎会着急到拿“剃头匠”来要挟于道明如果是傅老亲自或托人向于云复打了招呼,一切谜团迎刃而解!

    倘若于道明让位给冉汉增,陈皎再过去做常务,“遇到问题两个公子哥儿大眼瞪小眼”,于云复说的不是于道明,而是冉汉增和陈皎!

    这就是冉汉增晚上才发短信给方晟的原因,因为从傍晚于道明的态度看,于云复已猜到没法说服弟弟,唯有从方晟的角度迂回攻击。

    如今的于道明是两条腿走路,一靠于家势力,另外就是与方晟的黄海系唇齿相依。

    一旦于云复和方晟都不支持,于道明就该乖乖就范了。

    可于云复明白,要让方晟放弃支持于道明的难度很大。这些年来从副申长到常务副申长再到申长,于道明对方晟以及黄海系的培养可谓不遗余力,包括最新一批进入到京都中直机关的范晓灵、明月等,没有于道明“力荐”根本不可能。

    更不用说至今活跃在各个岗位的房朝阳、蔡雨佳、居思危等黄海系中坚力量。

    因此要方晟跟于道明翻脸,非但无情无义,简直可以算是狼心狗肺了!

    没办法,冉汉增只能亲自出马。

    方晟低头喝咖啡,脑里盘旋了千百个来回,轻描淡写说:“腾位子的前提是有舒心去处,不然心气不顺呐。”

    “那当然,组织上会有统筹安排的。”

    冉汉增微笑着应道,显然方晟接下了任务,但也提出了条件,具体事宜有待后面进一步磋商。

    谈完正事,冉汉增立即闲聊到朱正阳,说正阳同志基层经验丰富、经济事务娴熟、视野开阔思维缜密,可以压更重的担子,言下之意可以代为推荐就地提拔主抓经济的副申长。

    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啊!方晟暗暗感叹,朱正阳这样的好干部处处受欢迎,还没挪身呢爱妮娅、冉汉增就开始抢人了。

    又说蔡雨佳也是难得的知识型干部,凭货真价实的博士头衔就能破格任用,哪个都不好说什么——反正都挑方晟爱听的说,因为说服于道明放弃申长位子的任务太艰巨了,必须要拿出足够诚意。

    聊到下午五点多,方晟起身告辞,冉汉增紧紧握住他的手,一连说了三个“拜托”。

    辗转回到润泽宿舍已是晚上十点多钟,刚进屋又接到徐璃电话。

    “昨天吃完之后我想了想,要不趁年底大调整也动一动白山太远了,能不能调到东吴或临海”

    方晟喜道:“当然好了,从润泽到东吴车程不过四五个小时,比动辄飞机飞来飞去方便多了,那样就能经常聚聚,嘿嘿嘿。”

    徐璃啐道:“就想那个,坏蛋!”

    “你做副申长才三年,又不主管经济,提拔常务恐怕难度比较大吧”方晟问这句话带了点小心思,存心试探她神秘的父母亲真实身份。

    能在铁旗杆巷弄套小四合院秘密抚养孩子,来头不是一般的大。

    会不会利用这次正务系统大调整,为徐璃谋求更高、更好的位置白山固然处于上升位置,劣势之前方晟也分析过,隐忧不少。

    “从白山到沿海省份当然平调了,我没主政经历常务也做不来,只要跟你近些其它无所谓。”

    “东吴就别去了,反正是调干脆到临海,两三个小时即可。”
1...324325326327328...3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