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殿下,草民先告退了。”钱堆拱手说道。
“嗯,钱堆,若是你那边有了什么动静,一定要尽快告知本王。”李泰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枚令牌:“这令牌你拿着,这是父皇赐下的,拿着令牌,就算你闯入宫门也无妨!”事情紧急,李泰必须第一时间知道荆王府那边的消息,所以,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若是自己在宫中,那钱堆便可凭着令牌,直接面圣。
“是!”钱堆接过了令牌,应了一声,随后便离开了魏王府去安排人手去了。
杜楚客目送着钱堆离开,拱手对着李泰问道:“殿下,出了何事。”
连御赐的令牌都送出去了,看来这次的事情,小不了。
李泰将账本递给杜楚客:“看看吧,想想怎么对父皇说,一会儿立即随我一同进宫。”
杜楚客面带疑惑的接过账本,开始仔仔细细的翻看,越是翻看,速度越快,手也开始隐隐的发抖,到最后,连账本都快要拿不住了。
“殿下,这!”杜楚客惊恐的看着李泰。
杜楚客是亲身经历了隋朝的灭亡,和大唐的建立,当年在诸侯的手底下也受了不少罪,也被人当质子扣押过,认识的人自然是比李泰多的多,至于有多少。
这账本上的人,他都认识!因为全都是武德年间跟随在太上皇身边的大臣!
而这账本上记载的,明显是到了当今陛下登基几年后,这些人仍旧与荆王李元景有所来往......且来往频繁,钱财数目亦是不小!
杜楚客不傻,能在乱世中活下来,能在诸侯手底下被当做质子又逃出来,杜楚客的才能不亚于杜如晦,只不过仅仅是对朝堂不感兴趣罢了,若不是李泰诚心相邀,以礼相待,恐怕这魏王府的长史,他也不会做的。
精明如杜楚客,又怎么会看不出这账本之中的问题。
第一百一十三章:常乐的“家”
“是。”杜楚客应道,心中不住的感叹,自家王爷这是跟谁学的,原先的王爷身上,满满的书卷气、君子风,现在竟然都能想出这样的损招了。
不过和主意,细细想来,到还真是别有一番趣味。杜楚客想到了即将要造反的李元景若是在长安屡屡的碰这种钉子,那表情,一定是有趣的紧。
李泰目送着杜楚客离开,独自回了房间,换了一身便服,又吩咐下人备马,小心翼翼的将账本收好,与杜楚客在魏王府门口汇合之后,便奔向了皇宫。
狭窄的街道,低矮的院墙,四周拥挤不堪的环境,高峻很难相信常乐这样一个身手不错的人,竟然会住在这种地方。
常乐见高峻和石虎还有那位大夫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自己,也是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道:“这些年为了给我弟弟治病,已经用光了所有的钱,长安的房子贵,我们买不起,之前在荆王府的时候,王府又不准带外人进入,我就只能带着我弟弟在这里租了间房子,虽然环境是简陋了些,但是胜在便宜,也能多剩下些钱来给我弟弟请大夫。”
高峻点了点头:“嗯,你也是不容易,走吧,快进去吧,让孙大夫给你弟弟看看病,再开几服药,现在你也算是玄武楼的人了,自家人,不会亏待你们兄弟二人的,玄武楼也不是荆王府,这点儿人情味儿都不讲。”
孙思邈的大徒弟是捡来的,所以跟了孙思邈的姓氏,取了孙思邈道号的后一个字,姓孙,名应。
“想必小兄弟是刚来长安不久,对于长安的一些事情还不熟悉,这才沦落到这般地步吧。”孙应感慨:“先不说别的了,还是进去看看病人吧,无论大病小病,都拖不得,且听这位小兄弟的说法,他弟弟应是病的不轻。”
“嗯。”高峻应道,将目光落在了常乐的身上。
常乐闻言,对着孙应一抱拳,表示感谢,随后推开了那低矮的木门,将三人请进了自家的院子。
进了院子,房屋的构造便已经一目了然了,一个院子,三件土坯房,正中的是算是客厅,进了客厅往右便是卧房,院子的东侧是柴房,西边便是做饭的灶台,只是搭了一个简单的能够遮风挡雨的棚子。
常乐的弟弟自然是住在卧房里,孙应进了院子,便背着药箱去了常乐弟弟的卧房,反正他来就是治病救人的,别的事,一概与他无关,叮嘱一声让三人在屋外等着,自己便撇下三人独自进了房间。
“常兄弟,我石虎,敬你是条汉子!”石虎拍着常乐的肩膀说道:“你一身如此好的功夫,若是做些梁上之行,断不会是今天这般日子,在这种情况下你都能克己守礼,你绝对不是个坏人!”
高峻跟着点了点头,或许这世上,武功高的人有很多,比他和石虎还要厉害的也有很多,但是像常乐这种人,才是高峻他们所佩服的一众人。
自家侯爷曾经说过,文以儒乱法,侠以武犯禁,虽说大唐太平盛世,但是仍旧会有一些关于江湖上人士自恃武功,违法乱纪的事情。
当然,自家侯爷也应该算是一个,比起那些明目张胆的人,自家侯爷或许更让人头疼......
“虽然常某出身不好,但是也曾有严父慈母堂前教诲......”常乐叹息:“我弟弟比我小七岁,我们兄弟两个,父母早王,作为兄长的我,一边要将他养大,一边还要作为他的榜样,怎么敢去做那些不守礼法的事。”
看常乐这年纪,说是父母早亡,恐怕也是死于多年前的灾难吧......兵灾、旱灾、蝗灾......上苍不仁,总是给予这大地上的百
第一百一十四章:腿病
那少年的面色苍白,手上狠狠的抓住了床榻上破旧的褥子,骨关节隐隐泛白,显然是承受了极大的痛苦,嘴里的布包约莫也是孙应怕这少年会不小心咬到自己的舌头而塞进去的。
“热水放一边,石虎兄弟,还得麻烦你去弄个炭盆放在这屋子里。”孙应说道:“屋子里这般阴冷潮湿,对这孩子的病情,十分不利。”
走到跟前儿,石虎这才发现,这少年到底是怎么了。
这少年右腿的膝盖整个儿都肿了起来,膝盖的正上方,伤口已经溃烂,开始往外流脓了,右腿上闪着几根银针,而孙应则是点了蜡烛,整将一柄细长的小刀在烛火上烤着。
“这......孙大夫,这是怎么回事儿啊!”饶是石虎也见识了不少,但是却不知道,这少年的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应该是旧疾,慢慢的遍眼中了,我刚刚看了看,也问了话,这孩子腿上原本有伤,结果伤口化了浓,没有处理好,后来这不就复发了,加上住的这地方阴冷潮湿,恐怕这孩子整日里都是咬着牙,忍着疼过日子......唉......”孙应叹息一声:“现在我也没把握,是不是能完全治好他这腿......”
“这都这样儿了,还能治吗”石虎也有些惋惜,好好的一少年.......
“我也只能尽力而为了,现在这孩子的伤,耽误不得,所以也只能冒险动刀子了,他这腿上的腐肉必须全都割掉,把里面的脏东西都清理干净,看看骨头有没有损伤,若是伤了骨头,恐怕是师傅来了,也无能为力了......”孙应说道。
“成,您忙,我立马去生火!”石虎说完,跑出了房间。
这院子里的清贫出乎了石虎的想象,连个取暖的炭盆都找不到了,愁了一眼锅底还在烧着的木柴,还有旁边已经劈好的柴禾,石虎立马将柴禾都抱进了屋子里,柴是干的,也点着之后开一会儿窗户,便会将烟火气走干净,这样也能尽快的让屋子里暖和起来。
从锅底夹出了还在燃着的柴,运到屋子里引燃干柴,时候又拿了一把破蒲扇,在一旁“煽风点火”。
在石虎的努力下,屋子里终于有了点儿热气,石虎扔下蒲扇,将客厅的门关了上来。
屋子里,孙应用布巾蘸着热水,将这少年的右腿小心翼翼的擦拭干净,放下布巾,孙应看着这少年,问道:“一会儿我便要在你腿上动刀,这过程可能巨痛无比,你.......”
未等孙应说完,那少年将口中的布包吐了出来,面色极度的隐忍着说道:“大夫请放心,当年关公刮骨疗伤也不过如此,郢定能熬得过去!”
原来这少年名叫常郢,孙应赞许的点了点头,似是对这少年甚是满意。
“这小子,跟我家侯爷一样,有骨气!”石虎赞叹道。
听到这话,孙应笑了:“你家侯爷哈哈哈哈,你家侯爷若是不惧这疼痛,师傅在给他治伤的时候就不会.......对了!石虎,你身上有蒙汗药没!”
“.........”石虎呆立当场,随后反应过来:“孙大夫,我石虎可是两家子弟,身上怎么可能带那种不三不四的东西......”
“哦”孙应狐疑的看着石虎。
石虎撇了撇嘴,在胸前的衣襟之中摸索了两把,掏出一个牛皮纸的小包,递给了孙
第一百一十五章:逃离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现在对于常乐来说,哪怕只是一个呼吸的瞬间,都显得如此的漫长,按照孙应的话来说,弟弟的腿复原的可能岂不是不大。
石虎见自己三人站在院子里,什么也帮不上忙,空闲下来才想到自己早上还没吃早饭呢,高峻和常乐也是,罢了,自己还是先出去买些饭食回来吧。
屋子里的孙应将手帕系在自己的手臂上,这样出汗的时候便能抬起手臂,将自己脸上的汗水擦去了。
常郢的膝盖已经被孙应用刀子划开,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少年,看来石虎这蒙汗药还算是管用。
应该说是常郢的膝盖肿起这么高,表面的皮肉早就已经腐掉了,感觉不到痛了吧。
屋子里的温度渐渐的升高,孙应拿着刀子的手也逐渐的灵活起来,同时,脸上的汗水也渗了出来。
钱堆回到玄武楼的时候已经是半晌,刚一进门,大厅之中的一名侍卫便走到钱堆身前,拱手行礼之后附在钱堆耳边。
“掌柜的,李元景跑了。”
“什么!”钱堆大喝一声不可置信的看着那护卫:“跑了跑哪儿去了”
“今天早上一早从宫里出来,不久之后,便有马车从后门使出,饶了一圈之后,从金光门出了长安。”侍卫低声说道。
“出了长安那他府上还有什么动静没”钱堆问道。
李元景离开了长安他要去做什么还会不会再回来一个一个的疑问在钱堆的脑海中盘旋不止。
“这些日子,零零散散的,荆王府都会往外运一些东西,不过都不多,所以兄弟们也就没注意,不过照现在看来,小的估计......荆王要打算跑了。”侍卫依旧用不大的声音说着。
钱堆闻言一愣,将府里的东西分批运出长安,最后自己也乘着马车离开长安,李元景这么做,目的已经很明显了,他离开长安的事情必然是瞒不了多久的,现在陛下对他猜疑至此,也就是说,李元景若是回到荆州,就会立即扯旗造反!
“赶紧派人追上去盯住,一有异动,立即回来禀报。”钱堆吩咐道。
“是。”
钱堆抿着嘴,神色有些凝重,随后转身出了玄武楼,解开拴在门前拴马柱上的马缰,骑上马,绝尘而去。
现在魏王一定已经带着账本进宫,钱堆心中想着,没想到李泰给自己的那块御赐的金牌这么快就能派上用场。
“陛下,魏王殿下在殿外求见。”德义从殿外走进来,拱手对着李二陛下说道。
“青雀早上才出了宫,这才多久,又跑回来了,让他进来。”李二陛下一边批阅着手中的奏折,一边说道。
“诺。”德义转身出去,将李泰带了进来。
“父皇,可能是宫外有消息了吧。”晋阳在一边说道。
“嗯,朕倒是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快。”
“儿臣参见父皇。”李泰走到殿中央,拱手行礼。
“不必多礼。”李二陛下看了一眼四周,对着伺候在周围的太监宫女们说道:“你们都先下去吧。”
“是。”
晋阳起身,准备离开甘露殿。
“兕子,你不必忌讳,说来此事你也参与了其中,无妨。”李二陛下将晋阳留了下来。
“是,父皇。”
“父皇,儿臣在宫外,见了小璟府上的掌柜的钱堆,在他那里,得到了一些消息。”李泰拱手说道。
“哦什么消息说来听听。”
“父皇,恐怕此事的由头,要
第一百一十六章:讨价还价
“陛下,不仅如此,荆王府经常有人进进出出,将府里的东西运送出去,经查明,荆王府正在化整为零的将家当运出长安,目的地,恐怕便是荆州。”钱堆说道。
“是啊父皇,这件事,儿臣府上的人也有注意到,已经让杜楚客去查明了,现在杜楚客就在殿外,父皇可要召见”
“让他进来!”李二陛下挥袖转身,拿着账本回到了书案前,将账本放在桌子上,自己则是坐在了榻上。
“宣,杜楚客觐见”德义高亢的声音传出了甘露殿,站在殿外的杜楚客听到之后,整理一番仪容,便迈步走进了甘露殿。
“臣杜楚客,参见陛下。”
“免礼。”李二陛下说道:“杜楚客,朕问你,荆王府最近动静,你可都知道。”
“回陛下,臣略有耳闻。”杜楚客拱手说道。
“那如此说来,荆王不在这条不归路上撞的头破血流,恐怕是不肯罢手了啊。”得到肯定,李二陛下叹了口气,皱着眉头说道:“朕真不知道荆王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认为,他还能赢得了朕吗”
众人闻言,纷纷低头不语。
“父皇。”见到李二陛下感慨的样子,晋阳不得不出声:“父皇不必感伤,或许,六皇叔心中所想的目标,并不是父皇......”晋阳的声音弱弱的,让人听了心中一暖,但是所说的话,却是让人感到有些冷然。
“嗯兕子,你什么意思”李二陛下看向自己的女儿,荆王在荆州藏兵,在长安城中大肆收买官员,还想对陇西的商道做手脚,其心如何,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父皇,您想想看,六皇叔隐忍了这么多年,不肯能连这点都不知道,若是以您为对手,他是万万敌不过的......这次,恐怕是被您和璟哥哥逼得急了,才露出了这么大的破绽,否则,六皇叔一定会再等上十年、二十年.......”
“等到朕将位子交给承乾的时候......”李二陛下面色微怒,手握成拳,这么一想,自家闺女说的一点儿错也没有。
手握成拳,一拳贯在了书案上。
“父皇息怒......”晋阳跪在了地上,她知道,刚才的几句话,似乎是有些触了一些不该触到的底线,可是却是非说不可,晋阳心中知道,十几年前的那场宫变可能会是父皇一辈子的阴影,那件事,造成了父皇与皇爷爷十几年的隔阂,至今无法消弭,这次与六皇叔之间的对决,很可能会因为皇爷爷或者是父皇的一时心软,造成一些无法预估的后果,所以,晋阳不得不说出来,让自家父皇下定决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