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晋阳打小儿生活在宫中,她是善良,单纯,但是宫里的孩子却不蠢,因为她们蠢不起,晋阳就算是再善良,再单纯,在叔叔与亲哥哥和父皇之间的选择,她还是会选择自己的家人,而不是这个叔叔。
李二陛下起身,走到晋阳身边,动作温柔的将晋阳扶了起来:“兕子无须如此,父皇都明白,父皇很高兴,你长大了,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保护你的亲人了,你说的,父皇都懂。”李二陛下叹息一声:“至于你六皇叔,自取灭亡,怪不得朕,就算朕心软,你们不要忘了,朝堂之上,还有你舅舅,还有房相,还有魏征那老匹夫!”
听到李二陛下称呼魏征为老匹夫,众人都低着头,表示自己没听到。
晋阳则是笑了笑:“父皇在背后如此诋毁魏师,非君子所为!”
“哈哈哈哈哈,兕子啊,你魏师在背后诋毁朕的次数,也不少,你可不要有失偏颇啊。”李二陛下说道:“罢了,说正事,青雀。”
“儿臣在。”李泰拱手上前。
“你与杜楚客,严密探查荆王离开长安一事,若是发现荆王果真是要回荆州,
第一百一十七章:李二陛下的动作(上)
武德殿,玄世璟一觉醒来,就看见晋阳坐在殿内的书案边,手里拿着本书在翻看。
“兕子”玄世璟支撑着身子坐起来,脑袋虽然还是昏昏沉沉的,但是比之前却是好了许多:“现在什么时辰了”
看到玄世璟醒了,晋阳放下手中的书卷,起身走到了玄世璟身边。
“璟哥哥,现在已经快要到午时了,太监宫女们正在准备吃食呢,还打算一会儿叫醒你呢。”
“兕子不会是在这里坐了一上午吧。”玄世璟说道。
“哪儿会啊。”晋阳笑了笑:“上午大半时间,我都在甘露殿陪着父皇呢,对了,璟哥哥,六皇叔果然如你所料,有动静了。”
“哦怎么了”玄世璟有点儿迫不及待的问道。
“今天上午钱堆进宫来禀报,说六皇叔已经乘着马车离开了长安城,怕是要回荆州去。”晋阳说道。
“这样啊,现在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距离元日也仅剩下四天,荆王返回荆州,定然赶不上元日那天的大朝会了,所以,荆王想要做什么,已经一目了然了。”玄世璟说道:“元日过后毕竟还有一场属于你们皇家自家的聚会,荆王缺席,恐怕也会引得别人猜忌了吧。”
“是,我觉得,父皇已经在部署了,布好了局,让六皇叔入局,现在六皇叔就像是那网中的鱼儿,逃不出去,至于何时收网,便要看父皇的意思了。”晋阳感叹道。
“这比方倒是中肯。”玄世璟倚在背后柔软的枕头上:“现在这情况,怕是荆王想要鱼死网破了,我倒是猜那荆王,心里也没有底气,不然也不会逃的这么匆忙。”
“现在朝中不少大臣们都在猜测,到底璟哥哥与六皇叔那日在大安宫发生了什么事,恐怕像是房相还有舅舅他们,已经打听出来了,也猜出了几分原委,六皇叔的事情,瞒也瞒不住了,就是不知道皇爷爷那边,会怎样。”晋阳叹了口气,语气之中颇感无奈。
玄世璟笑了笑:“小小的年纪,不要总是唉声叹气的,兕子你生在皇家,有些事情,总是要经历过的,就算不是现在,将来迟早也会看到。”
“我知道,只是自己也控制不住的有些伤感罢了,虽说平日里与六皇叔也算不得亲近,但总归都是一家人......”
玄世璟坐起来,踩上靴子,晋阳见状,又将厚实的外衣给玄世璟披在了身上。
“走吧,先出去吃饭,这都一上午了,还真是有些饿了。”玄世璟笑道,见晋阳略有伤感,连忙转移话题。
“好。”晋阳点点头。
长孙无忌和李绩接到李二陛下的召见,却是连午饭都顾不得吃了,立马换了官服进宫。
甘露殿,李二陛下仍旧在看折子,德义已经提醒过好几次说到了用膳的时间了,只是事情还没有布置好,李二陛下又怎么吃的下。
李绩和长孙无忌已经到了甘露殿外,二人眼中皆是疑惑,不知道陛下如此急召,到底出了什么事。
二人走进了甘露殿,到了殿中,见到李二陛下,拱手行礼。
“微臣,参见陛下。”
“二位爱卿免礼。”李二陛下见李绩和长孙无忌到了,放下手里的折子,说道:“今日急召二位前来,也是有件大事,想让二位爱卿帮朕参详一番。”
长孙无忌和李绩相视一眼,随后说道:“不知陛下所说的,是何事”
李二陛下揉了揉额头,从
第一百一十八章:李二陛下的动作(下)
“不知陛下,意欲何为”长孙无忌问道。
“辅机,朕要你暗中,布置监视长安一批人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与荆王一同有所动作的,立即拿下,这是名单。”李二陛下走到书案前,从桌子上抽出一张信纸,递给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接过信纸,大致的浏览了一番上面记载的名字,都是些无关大雅的人,但是数量一多,却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这些人,长孙无忌也熟悉的很,当年陛下登基之时,可没少受到这些人的阻力,长孙无忌可都记得清楚呢,倒是没想到,这么多年以来,这些人竟然攀上了荆王,真是贼心不死。
“李绩。”李二陛下转过身来看向李绩。
“臣在。”李绩拱手上前。
“现在距离荆州最近的兵力便是汉州边境原本与吐蕃对阵的左右骁骑卫与汉州府兵,现在虽说吐蕃的大相仍在长安,但是对于吐蕃,还不可放松警惕,所以汉州边境的兵力,若是非到万不得已,无须调动,朕会下旨给李靖,让李靖发兵部的文书给汉州那边,让那边随时配合你,你拿着朕的手谕,抽调关中府兵五千人,随时待战,动作不要太大,一面闹得人心惶惶。”李二陛下说道。
“臣领旨。”李绩拱手应道。
“还有四天便是元日,先过了元日也不迟,只是,此事还要多多辛苦二位了。”李二陛下说道。
长孙无忌和李绩双双拱手应道:“为陛下与大唐江山社稷,臣,万死不辞。”
“嗯,对了,此事若是还有什么疑问之处,可去找青雀,在消息方面,他可以为你们提供不少东西。”李二陛下叮嘱道。
“是,陛下。”
“陛下。”德义从李二陛下身后走上前,轻声说道:“尚食局已经准备好午膳,陛下您看......”
“正好,辅机,李绩,留下来陪朕一起用膳吧,这么着急的把你们叫来,想必都还没吃饭吧,走吧。”
“谢陛下。”二人拱手,随后跟在李二陛下身后,一同离开了甘露殿。
李二陛下交给长孙无忌的名单,便是由那本账本上挑选出来的,不过,面子上的功夫,还要做足一番的,李二陛下准备在上朝的时候,学一学曹操。
人心这个东西啊,有的人是暖的,有的人,却是铁石心肠不为所动。
李二陛下自问登基这么多年以来,对于政事,无不兢兢业业,如此勤勉,却是暖不了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心,他们依旧想要依附李元景去造反,他们是李渊的旧臣,李二陛下不会去下狠手再去杀人或是抄家,但是他们的日后,却也不会像现在这般悠闲了。
而在长安城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并且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处置这些人,长孙无忌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为什么会让李绩去领兵防范荆州而不是李靖,李靖自从从汉州边境回来之后便一直在府中称病闭府不出,李二陛下自然是知道李靖心中所想,所以也不再勉强了。
尚食局准备的午膳都是些普普通通的饭菜,李二陛下的饮食,与普通官员并无二异,今日因为长孙无忌和李绩也留在宫中,李二陛下便吩咐了太监,将用膳的地方,改在了甘露殿的偏殿之中,这种天气,围炉饮酒,再合适不过了。
李二陛下与长孙无忌和李绩进了偏殿之后,让德义带着太监宫女们都下去,偏殿之中仅剩下君臣三人。
坐在软榻上,旁边摆着三个烧的火红的大炭盆,炭盆上方还吊着一铜盆,里面盛了热水,热水当中,又温着酒壶。
“来,都不必拘谨,也有好些时日未曾与你们坐在一起,好好聊聊天,饮饮酒了,说起来,朕
第一百一十九章:太史局
此时的君臣之间,只是一句话,便能猜到对方心中所想,这种感觉,倒是有些妙不可言。
李二陛下对高丽依旧有所图谋,而到时候,朝中必不可少的便是长孙无忌,军中必不可少的,便是李绩。
玄世璟与晋阳在武德殿用过午膳之后,便打算在宫中走走,一直憋在屋子里,憋的有些喘不过气来,冬日的房间里的空气,不如外面清新,一股子的烟火气,熏得人晕沉沉的。
走着走着,便到了晋阳所居住的暖阁。
“说起来,你这暖阁,倒也是在宫中独树一帜了。”玄世璟笑道。
“是啊,璟哥哥,冬日里没有什么可看的,若是等到夏日,才是暖阁景象最让人心旷神怡的呢。”晋阳回道。
“那也不一定啊,下了雪,这太液池上便会结冰,到时候,说不定还有一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韵味呢。”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晋阳听到玄世璟说出两句诗词,细细的品位一番,除却语句中的苍凉之外,却别无他感。
“璟哥哥怎会有如此感慨呢不过这倒也应了这冬日里的景,只不过,这太液池冬日里若是结冰,会有宫人将池面的薄冰凿开,以免有人因在冰面行走落水,前年二十二皇叔在太液池玩耍,还不幸落水了呢,结果父皇大怒,惩罚了一大批伺候在二十二皇叔身边的宫人,就自那会儿起,这太液池冬日里都会有宫人将池面的冰凿开。”
“原来如此,不过你这二十二皇叔多大了,怎么还能不小心掉进太液池呢。”玄世璟轻笑道。
“二十二皇叔比兕子大一岁,今年年初才封了滕王,食禄滕州。”晋阳解释道:“不过听说二十二皇叔在滕州,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弄的当地百姓怨声载道,父皇也对其甚为不喜。”
看着这滕王也是这些年来李渊在大安宫的成果之一啊,不过滕王这个名号,倒是有些耳熟的很。
“骄奢淫逸一些,陛下再是生气,到最后不过会让其做个太平王爷罢了,相比于你六皇叔来说,还是滕王这样的王爷,让朝廷省心啊。”玄世璟笑道。
“二者相害取其轻也,现在仔细的想想,还真是为难父皇了。”晋阳笑道。
“你父皇难不难为,璟哥哥倒是不知道,但是璟哥哥想知道的是,进来兕子的功课,可有落下”玄世璟微笑着看着晋阳:“似乎兕子回宫之后,就不曾去上过课啊。”
“回到宫中之后,母后对于我出宫之事,便看管的更加严格了,弘文馆那边我也不想去,就自己在书房里读读书,写写字,课业倒是未曾落下,偶尔也会去找魏师请教。”晋阳说道:“若是璟哥哥不信,自可考校兕子。”
玄世璟笑着摆摆手:“烤校还是算了,若说读书,我不见得能比你多读多少,到时候再让你把我难住,那岂不是面上无光,对了,我记得你不是为你姑姑,写过一本传记吗,现在如何了”
提到那本《平阳昭公主传》,晋阳似乎有些泄气:“上次拿给父皇看了,但是到最后还是没有刊印成,说若是刊印这么一本书籍出来,耗费人力物力,而且这本书也不是什么有利于学子们传道受业解惑的书,刊印什么的没有必要,本来我想自己出钱来做这件事,到最后还是被母后给拦下了。”
现在大唐的书籍还多是雕版,一本书雕一个版,说是耗费人力物力,倒也是没错,不过,大唐这么多的能人巧匠,就没有一个人想到活字印刷么
“兕子
第一百二十章:论道
跟在小道童后面,晋阳和玄世璟径直便上了观星台,见到了李淳风独自一人,凭栏而坐,一方小桌案上摆放着一套茶具,旁边的炭盆上还支着烧水的架子,李淳风从架子上的铜盆之中,舀出一勺水,添在了茶壶之中。
“客人来的正是时候,贫道等候多时了。”李淳风虽说已经有些年纪了,但是声音依旧是像年轻人那般,不说中气十足,但是却显得有些虚无缥缈,配合他这一身打扮,还真让人会误以为这是谪仙下凡。
李淳风一身白色道袍,袍袖甚是宽大,头发散在肩上,仅有一根白玉簪子,将额头前方的头发,固定在头上,盘膝坐在软榻上,恍若出尘。
“李道长早就知道小侯与公主会前来太史局”玄世璟和晋阳走到李淳风对面,问道。
李淳风伸手示意二人坐下,玄世璟一撩一摆,跪坐在了李淳风对面,而晋阳,则是端坐在玄世璟与李淳风中间的那一边,正对着观星台外。
“贫道仅是知道,会有客人来这观星台而已,至于是侯爷,还是公主殿下,这贫道便不知了。”李淳风笑道。
玄世璟之前或多或少的接触过一些道家的玄妙,毕竟跟袁守诚在一起生活了十多年,不会连这点儿都不知道,无论是道家的人,还是佛家的人,说出的话,看似高深非常,实则是模棱两可,全凭你自己脑补,至于你自己脑补成什么样子,那便不得而知了。
“世璟猜一猜如何”玄世璟笑着看向李淳风,若说正式的见面的话,这还算是第一次,可能是因为袁守诚的关系,玄世璟与李淳风之间虽然是第一次这么正儿八经的坐在一起,但二人之间,并无隔阂。
“侯爷请。”李淳风为玄世璟倒了一杯热茶推至玄世璟身前,随后又恭恭敬敬的为晋阳倒了一杯茶水。
“李道长想必是知道了世璟被禁足宫中的事情了吧。”
“是,此事现在在宫中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贫道就算是不想知道,但是耳朵,总不能闭上啊。”李淳风微笑道。
“小侯记得前些日子李道长让身边的道童去小侯府上给小侯传过话,说道长您欲腊月二十八于玄武楼与小侯会面。”玄世璟端起茶杯,轻饮一口,继续说道。
“正是。”李淳风看了看晋阳,又看了看玄世璟,点头承认。
“现在小侯被陛下禁足于宫中,不知何日才会解了这禁足的命令,所以,腊月二十八日相会一事,渺然矣,所以道长会猜想,小侯一定会在宫中找个机会来这太史局,来寻李道长吧。”玄世璟笑道。
“侯爷之聪慧,果然异于常人,倒是颇具慧根.......”
李淳风的话还未说完,便被玄世璟打断:“免了,一般道门或是佛门之中的人对一个人说他颇具慧根,那下一句,多半是要劝人出家了,这万丈红尘小侯还未品尝一二,可不想清心寡欲的去存天理,灭人欲。”
旁边的晋阳闻言,巧笑一声:“存天理,灭人欲璟哥哥这形容,到还真是恰当。”
“公主说笑了。”李淳风微微一笑,解释道:“道家本讲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因时因物,无为而无不为,讲究的是道法自然,可无侯爷所说存天理,灭人欲直说,如此的话,那便太过严重了,人欲,也是人伦纲常,万物循环之因果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