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上京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未十四

    “宋小姐将我请进来,就是为了看看长宁的吗”

    就在宋芸打量的目光越来越明目张胆的时候,长宁略带嘲讽的声音传入宋芸耳中。

    说不清心中感受,宋芸便如被踩住了痛脚一般蹙着眉“倒是本小姐疏忽了,彩儿,上茶。”

    这里分明是宋府,她才是这里的主人,可长宁在这里见她竟然还如当时在观澜苑召见她一般随意。

    说起来长宁对宋芸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唯一的感受大约便是愧疚了。前世宋烨执意为裴家翻案,因此搭上了整个宋家。

    宋家没有家长,全家只有宋芸一个妹妹。换句话说,宋芸前世也是因裴家而死。

    可愧疚归愧疚,她还不是圣母。方才她一进来,宋芸瞧她那眼神恨不得凑到她脸上来看她一般,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再者说,别以为她不知道这宋芸与裴青衣之间的那些子勾当。

    裴青衣当初能顺利进宫带走柳妃及沈非鱼,这其中未尝没有宋芸的手脚。

    还要其他种种,她不愿提,宋烨也自当不知。其实她知道,宋烨这么久没给她传消息,何尝不是知道了宋芸的所作所为,可能自觉心中有亏

    这样想着,长宁轻笑一声“宋小姐客气。”

    她还愿意在这里浪费时间与宋芸好言寒暄,是基于她已经为数不多的对宋芸的愧疚,以及看在宋烨的面上。

    “不知宋小姐可是有话要对长宁说”

    接过那丫鬟递来的茶水,长宁装作没有看到那丫鬟对她眨了眨眼睛。

    果然是个恬不知耻的贱人,勾搭了傅殊还巴巴扒着哥哥不放,听说这贱人与那边南将军也是有些首尾的。

    如此肮脏之人,怎配踏足她太傅府!

    宋芸越看长宁越是控制不住想要将手中的茶水直直甩在长宁脸上的冲动。

    事实上,她也确实这么做了。

    只是长宁在她抬手的第一时间便微微侧了侧首,茶盏




第四百六十一章 宗朝渊的邀请
    长宁轻笑一声,果然,她还是不适合当圣母。

    本来想着宋芸前世的死好歹与裴家有关系,忍忍便是了,没成想竟然说的越发难听了。

    素白皓腕轻轻一转,原本趴在地上细细喘息的宋芸便觉得有什么异物自口中飞了进去。

    “这,啊、啊啊啊。”宋芸站起身,却发现自己的声带似乎说不了话了,顾不上大哥脸上的冰冷,一脸焦急的拉住宋烨的袖摆。

    “宋小姐不会说话日后就别说了。”

    长宁看也不看宋烨,轻飘飘道。

    “啊啊,啊啊啊啊!”宋芸手中死死攥着宋烨的衣袖,一双尚算姣好的眸子死死瞪着长宁,口中咿咿呀呀个不停。

    宋烨沉着脸,强忍着想将宋芸甩出去的不耐冷声道“将小姐带下去,立刻送去家庙,不必回来了。”

    “是!”

    江平上前一把提住宋芸的脖子,像是提小鸡般将宋芸带走了。

    “呜啊啊!”宋芸不甘心就这么被送走,可她始终说不了话,只一双手在空中胡乱挥动着。

    这个贱种,果然会妖术!

    宋烨似是对宋芸悲愤的视线视而不见,深吸一口气,也不顾四周还有许多下人在场“小姐,烨没有管教好舍妹,对不起小姐。”

    他错了,他真的错了。

    他以为宋芸会改,毕竟是他唯一的亲人了,所以他对宋芸一而再再而三的心软。正是因为他的心软,才害的小姐今日受辱。

    自从使臣团从夜国回了上京,他便没有主动与长宁联系过。他在查到宋芸借着他的名头,在暗地里勾结裴青衣后便陷入了极端纠结之中。

    一方面宋芸是他妹妹,她说她会改;另一方面,长宁于他不仅仅是知遇之恩那么简单

    直到长宁今日上门,他匆匆赶来在门外听到宋芸的那番话时他才知道他错得离谱,宋芸不会改。

    长宁深深看着宋烨,对于宋芸口中她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十分不解。

    她寻思着她到底是做了什么,让这小姑娘有这种错觉

    见长宁一眼不发,只带着打量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宋烨呼吸一窒。

    他想起了宋芸对长宁说的那些话,好像苦苦隐藏的隐秘被人一朝之间公开。

    “郡主。”

    宋烨错开视线,坐了下来。

    “乐瑶快回来了。”

    长宁终于开口,却是直接提起了沈乐瑶。

    新帝虽还没登基,但该做的都已经做的完整了。大皇子沈玄风、三皇子沈玄珩、七公主沈乐瑶都会到场参加沈玄胤的登基大典。

    长宁在这个时候单单提起沈乐瑶,果然是方才宋芸那番话起作用了吗

    “是,六殿下已经派人去了,相信至多两日便回来了。”宋烨心中略一沉思便明白长宁的意思“烨会担负起照顾七公主的责任,郡主放心吧。”

    每当宋烨特意叫她郡主,长宁心中也不知为何便感觉有些不自在,太刻意的感觉。

    莫非宋芸说的话是真的

    可是宋烨不是心悦乐瑶吗

    再拿视线朝宋烨看过去时,见宋烨面无异色,眉目沉稳,端的是一派君子之风。

    长宁这才晒然一笑,她当真是想多了。

    “有劳太傅了。”

    “郡主今日前来可是有事与烨商量”

    他知道若是没有什么事,长宁是不会轻易见他的。

    一是为了避嫌,二是或许太过枯燥了。

    要么就是如他方才所想,为了宋芸与裴青衣的事

    长宁挑了挑眉,看向地上。

    光洁的地板之上静静躺着一枚鎏金朱钗——那是方才宋芸挣扎之间落在哪里的。

     



第四百六十二章 又见萧公子
    在他心中,经过了夜国宫变,宁文帝连夜找他们议事之后他心中已隐隐觉得宗朝渊与长宁关系匪浅,毕竟能在那种情况下为夜未央说话。他宋烨是为报长宁知遇之恩,那他宗朝渊呢

    可方才长宁说起既然傅殊知道宋芸的事,那么宗朝渊有可能知道吗

    若是他也知道了,那么这番话会不会就是给他的退路呢

    若是有朝一日傅殊借此发难,便让他去边南

    长宁扬了扬唇角,倒是他的风格。

    宗朝渊知道她和宋烨的关系,因此只得浅浅一提。想必宗朝渊想来傅殊是不会放过放走裴青衣的宋芸的,若是傅殊一旦发难,宋烨的处境便会十分尴尬。

    毕竟宋芸是宋烨唯一的妹妹,若是傅殊强行发难,只怕会惹得宋烨反目。

    只可惜,宋芸虽是宋烨亲妹,但宋烨对宋芸的感情并没有他预料中深刻。傅殊也没有揪着这事不放,而是将这件事交给了长宁让她决定。

    长宁前世欠宋芸一命,这一次就当还给她了。

    所以宗朝渊的算盘本意是想拉拢宋烨,可惜,算盘打的太响无人配合。

    “宗将军倒是有心了。”长宁闲闲道,有些不适应般拉了拉袖摆。

    宋烨这才注意到长宁这一身打扮看上去极为素净,若是再易个容只怕丢进人堆里都不会再看第二眼。

    “郡主可是要出京”

    “要去一趟北地。”点了点头。

    对于宋烨,长宁并没有隐瞒。他从来不怀疑宋烨,即使没有她,宋烨的为人已经决定他不会背叛。

    这个时候去北地

    宋烨眼底飞快滑过一丝暗色“新皇即将登基,郡主这个时候去何时能回来”

    他也说不清心中的感受,长宁选择在这个时候去北地,分明是与傅殊有关。

    “赶不上登基大典了,我尽快回来吧。”

    她也不知道这一次的事情何时才能解决,或许几个月、或许半年,甚至更久。

    “太傅觉得六皇子会是明君吗”

    “凭心而论,烨认为六殿下会是个仁君。”

    宋烨看了长宁一眼。

    撇开宗家不谈,六皇子自小便被皇后养在膝下,宽厚良善,是个仁君。

    长宁点点头,既然如此她便没什么好说了。

    “那长宁就先告辞。”

    看了眼窗外的天色,长宁站起身。

    宋烨也知道若是再耽搁下去,只怕今晚长宁便要在山中住宿了,因此也不耽搁拱手道“郡主一路小心,千万保重”

    “多谢太傅。”

    见长宁即将抬步出了大门,宋烨终于开口“烨会将舍妹严加看管起来,再不让她出门一步,只是她的伤”

    长宁停下脚步,她知道宋烨心软,可再心软也是这样的。

    宋芸私自偷到宋烨的私令放走裴青衣与柳妃,这样的事情若是捅出去只怕不止宋芸,连宋烨都脱不了干系。事情已经做下了,她只废宋芸的嗓子已经是留了她一命了。

    见长宁迟迟不开口,宋烨这才无奈开口“往日再如何责罚芸儿,罚了过后烨总会想起从前,我兄妹二人相依为命的时候。今日的事烨对不起郡主,若是郡主愿意烨希望能代替芸儿。”

    代替宋芸

    长宁似笑非笑的转过头,看了一眼一脸认真的宋烨“我以为太傅能分清。”

    宋烨被长宁的目光看得错开了视线,舌尖发麻道“今日过后烨便将芸儿送走,再不让她回京,只是她的嗓子”

    罢了,长宁挥了挥手,空中一道白色瓷瓶划出一道曲线,稳稳落在宋烨手边桌上。

    长宁一行人走后,江评上前轻声道“大人”

    宋烨蹙了蹙眉,松开被握紧的瓷瓶“将药给小姐送过去,不必收拾东西了,你亲自去将宋芸送走。不许任何人跟着,不许宋芸拿任何东西。”

    这,这不是要让小姐出去自生自灭的意思吗

     



第四百六十三章 邵阳关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萧染的视线从身前的马车上拉了回来“自然是要去北地,裴小姐,可要本公子稍你们一段”

    “不用了,萧公子不必着急,上京至北地沿路景致不错,公子可好好观赏一番。”长宁夹紧马腹,略微顿了顿“就不打扰公子了,我们先行一步。”

    说罢便抬手扬鞭,马儿吃疼便猛地大步跃了出去。

    萧染看了一眼,也没阻拦,反而是有些无趣的上了马车,视线去一直随着长宁一行离去的方向看过去。

    “公子”

    车夫见萧染上了车一言不发,不得不开口道。

    “走吧。”

    萧染眼中飞快闪过一丝兴奋,北地一行不平静,眼见到手的热闹不看,他还是他吗

    打定了主意,萧染的身子懒懒靠在软垫上。

    话分两头。

    傅家军驻地在西地,距离北地并不远。

    因此傅殊提前从左锋手中取得调令,派出心腹至西地点兵。自己则带着事先化整为零进入上京的士兵从上京出发,两边同时运作,便在距离北地两百余里的邵阳关集合了。

    沈玄裔已于半月前抵达北地,果然不出傅殊所料。

    三日前,沈玄裔在镇北将军冯大海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国号大周。

    大周朝可谓十分尴尬,虽然顺利登基,但国土不过百余里的弹丸之地。麾下也只有冯大海的十万人,若是没有突厥的支持,只怕沈玄裔再蠢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登基了。

    沈玄裔不可能不知道他回来,敢这么明目张胆的登基。他闭着眼睛都能猜到突厥的算盘。

    邵阳关以北便是北地,北地虽是平原,但却气候险恶。北地与大宁中间只隔了一道邵阳关,区区一道邵阳关将两边划分为截然不同的气候。

    从上京出来已是八月,正是气候炎热的时候。可这会的北地比以往的天气更加恶劣,竟隐有寒冬腊月的感觉。

    傅殊从前帮冯大海打退突厥不是没有去过北地,只是上一次虽是冬日,但气候却比现在要暖和了许多。

    如此极端的气候异常,傅殊只能想到鬼道身上。

    除了鬼道,没有第二个人能如此影响气候。

    他还好说,到底是习武之人,身体比一般人要好许多。可他手下的士兵却不行,若是此时贸然深入北地,只怕还没等到见到冯家军,他的人便要活活冻死了。

    “王爷,卫将军、岑将军、刘参将、方参将、孙参将求见。”

    傅叶大步从营帐外走近通报。

    傅殊放下手中的狼毫,抬眸定定的看了一眼傅叶“让他们进来。”

    “是。”

    傅殊身处的大帐要比其他帐子大上许多,以屏风将大帐分为两半,一半为议事的地方,另一半则是休息的地方。

    他们虽然还未开战,但傅殊并没有将部队留在邵阳关内,原因很简单。傅家军行军途中一律不得叨扰百姓,足足二十多万人,若是全部安置在邵阳关内,只怕会徒增不少麻烦。是以傅殊便下令直接在邵阳关外安营扎寨下来,若是有什么情况也好及时应对。
1...133134135136137...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