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未十四
第三百三十一章 征粮
先皇感念仇家义举,御赐天下第一义商的匾额,再将仇家定为皇商。
就是沈玄珩如此玩世不恭的人遇上仇家的后人,也不得不给几分薄面。毕竟他是皇族中人,仇家当年的举动说句不中听的话那便是比沈家还要一心为民。
“想要皇商这个位置,也不知四位拿多少粮食来换”沈玄珩不动神色的问道。
王仲一听,沈玄珩没有立刻回绝便知道这事情有戏,笑道:“若是得了殿下承诺,我四家必定全力救助荆州百姓不敢藏私。”
说罢,花厅针落可闻。
沈玄珩颇有些头疼地按了按眉心,别说他现在没啥实权了,就是他还有力一搏也实在不想答应。毕竟皇商的事情那是先皇定下的,但凡仇家没有做出危害大宁的事情,这皇商便一日是仇家的。
可眼下这四人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要他如何应承
姚书蹙了蹙眉,不悦道:“诸位想要这皇商的位置,可知当初仇家为了筹集银两险些散尽家财之事”
言下之意便是不赞同,别人险些散尽家财的事情,到你们这献些粮就想抢走皇商这位置,实在是有失公允。
“既然姚大人这么说,那便是没得谈了。”秦文书仗着与裴家有几分关系向来是四人中最为跋扈的一人,见姚书如此明晃晃说出他们的意图当下便不满道。
“谈与不谈,怎么谈自然是要慢慢商量着来。”长宁轻笑一声:“看诸位都没有动过筷子,看来是不饿了,可惜了这一桌子好菜。”
拾起一旁的素帕,长宁擦了擦嘴才慢悠悠开口道。
众人这才将视线放在先前一直沉默不语的北云身上,沈玄珩不禁抽了抽嘴角。这裴家丫头胃口真好,他在这里谈正经事,自个便在那里撒开欢的吃。
“是,北公子提醒的是。”王仲在桌下拉了拉秦文书的衣角,开口道。
姚书见状挥了挥手,便有侍女上前将众人面前的酒杯一一斟满。
“这桃花酿真不错。”长宁端起酒杯,吸了吸鼻子道。
“还是北公子有眼力,这可是前些年裴兄专门从上京捎给本官的,一直舍不得喝,今日便拿出薄酒望诸位吃好喝好。”姚书眼中闪过一丝暖意。
方才的不悦似是从未发生,王仲端起酒杯站起身朝沈玄珩道:“草民三生有幸能与殿下同桌饮酒,只好借花献佛,祝殿下一切顺遂。”
说罢便抬头,手臂一扬便将杯中的桃花酿一饮而尽。
沈玄珩依旧靠在椅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把玩着手中的酒杯却并不急着喝下。
王仲见沈玄珩连余光都没有看他,不禁心中惴惴。
见火候差不多了,长宁笑道:“刚才的条件,不知四位能否换一换”
“这...”四人神色略微有些不自在,其实他们也知道仅凭献粮就像拿到皇商这位置实在是有些异想天开。但据他们的人探听到的消息是,今日下午时刺史府的灾粮便被发现不翼而飞了。
下午熬的粥都是用光了库房剩下的粮食,因此明日定是无粮可赈。若是消息不错的话,那便是姚书要上赶着求他们将粮食拿出来,是以这才提了这个要求。
可现在看起来,倒不像是这么回事了。四人的视线在姚书与沈玄珩脸上掠过,同时交换了一个眼神。
姚书与沈玄珩脸上并没有半分急色,莫非真是消息出了差错若是灾粮真的丢了,这二人应该不会如此轻松了。
&nbs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千二百担
姚书无声的吐了口浊气,淡淡道:“三百担。”
三百担并不多,尤其他们还是四家。可这三百但给了,他们能得到什么呢
“这三百但,数量有些多了,不知可否少一些”秦文书硬着头皮看向沈玄珩。
沈玄珩蹙着眉:“三百但多吗”
“回殿下,不多。”章启适时的站出来,谄媚开口道。
沈玄珩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继续开口道:“既然不多,那四位就请拿出来吧。”
王仲老脸一抽,心中暗骂这沈玄珩当真是不要脸到极点了。本来沈玄珩身份就远超他们四人,这会还如此无赖。
长宁垂下头,双肩可疑地耸动着。
她可算找到沈玄珩的作用了,对付奸商就得沈玄珩这种不要脸的人出马。
四人见状,不约而同咬了咬后槽牙。
三百担粮食,就换了沈玄珩不轻不重地一句回京禀告父皇
“诸位考虑的怎么样菜都快凉了。”长宁见四人脸色不好,故意笑道。
赵晋面上不显,眼中却是闪过了一丝不悦,仍自强笑道:“既然三殿下与姚大人都这么说了,那咱们今日便会去准备。”
“嗯,早些答应便好,磨磨唧唧这半天有什么劲。”
“是。”四人垂着头恭敬道:“草民明日一早便派人将三百担粮食送过来。”
“咦,诸位可莫会错了意。”长宁适时开口道。
见四人眼中闪过疑惑,长宁继续慢吞吞开口:“三殿下的意思是一家三百担,一共一千二百担,对吗”
话落,长宁朝沈玄珩挑了挑眉。
“咳咳,咳!”沈玄珩本以为事情谈完了,正在饮酒冷不丁听长宁开口,吓得酒水呛进了肺。
“殿下!”章启连忙上前替沈玄珩顺气,转头对着章轻远道:“还不快去叫大夫!”
章轻远站在原地纹丝不动,抬眼朝姚书看过去。
得了姚书的点头,章轻远这才定定转身。
沈玄珩抬手止住了章启的动作,一张俊脸涨得通红,朝长宁看过来,眼中闪过不可置信。
这丫头太黑了,他什么时候说一共一千两百但了。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真厉害。
这样想着,沈玄珩不禁同情起傅殊来了。本来看傅殊怎么看怎么讨厌,没想到傅殊竟然也这么可怜。
要娶这裴长宁,也不知将来会被管臣什么样。
“北公子莫要信口雌黄!殿下何时说过一千两百但了”
这下别说秦文书了,就连四人中最沉稳的赵晋都忍不住蹙了眉道。
长宁看了一眼同样不可置信的姚叔一眼,笑道:“北云有没有说错,问三殿下便是,四位掌柜问北云作甚这话又不是北云说的。”
沈玄珩见长宁又将烫手山芋仍回到他手里,不禁干咳一声,一本正经道:“咳,这,本殿下说的确实是一千二百担粮食。”
“你,你们!”秦文书最沉不住气,闻言便豁然起身。
长宁轻笑一声,好心提醒道:“秦掌柜莫要失了分寸,三殿下在此,岂容秦掌柜如此无礼!”
章启适时的站出来,呵斥道:“放肆!”
“敢问章公公,对皇室无礼是什么罪名”长宁好奇道。
章启来不及思索为何这小子能知道他的名字,但还是不暇思索道:“对皇室无礼,杖责一百。”
“那欺上瞒下又当如何”
“欺瞒殿下,杀无赦。”
章启话落,秦文书颓然坐了下来。
其余三人跪地请罪道:“殿下恕罪,殿下恕罪。”
沈玄珩挥了挥手:“明日
第三百三十三章 放飞自我?
“是啊,三皇子倒是与我想象中有些不同。”他这些年虽少有回上京,但对朝中三、五二位皇子的风评倒是也有些耳闻。今日之事若是换成五皇子倒不让人意外,毕竟五皇子在百姓心目中的名声向来便是极好的。可做这事的人是三皇子,这倒有些让他出乎意料。
可见传闻不见属实,这沈玄珩倒是不错。
长宁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微微侧首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沈玄珩这种变化,想来便是与傅殊会让他来荆州有关了。
“世叔,有件事今日白日就想说了。”长宁敛去眼中的笑意,正色道。
姚书心中隐约有了猜测:“怎么了”
“今日本来是想向世叔辞行的。”长宁顿了顿,看了一眼立在不远处的章轻远,放轻声音道:“侄女这一趟本是跟着使臣团出使夜国的,半路听闻荆州有异状才赶来的,眼下荆州的事告一段落了,侄女也该动身了。”
算算日程,若是没出什么意外的话,使臣团这几日应该也要到夜国了。
师姐的事不能再拖了。
长宁会走,姚书早就知道。只是今日刚出了内贼的事,他本以为长宁会一直待到直到偷灾粮的内贼被抓到再走,没想到这么急。
“明日再走吧,今夜再好好休息一夜。”虽是商量的口吻,但姚书却难得的拿起了长辈的架子。
他早就知道长宁绝不是来荆州游山玩水的,现在才知道原来她本来是要去夜国。那么想来长宁这一趟去夜国也是有什么要事要办,确实是不宜久留了。
长宁展颜:“好。”
“好孩子,快去休息吧。”姚书深深看了一眼长宁,他是真的羡慕裴兄有这样一个女儿。
“嗯,世叔这些日子也要多多休息,我会重新留几张方子。”长宁眼中闪过一丝暖意。
“去吧。”姚书立在原地,朝长宁挥了挥手。
一夜无眠,许是这些天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
翌日长宁起的极早,石太医与刘大夫这些天也休息好了,一扫前几日的疲惫。
“公子,出发吗”谢七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黄康道。
长宁点了点头,抬步走向不远处的刘大夫:“刘大夫,这些天麻烦你了。”
刘大夫是第一个愿意跟她进荆州救人的大夫,这一份医者仁心她发自内心的钦佩。
这几日对刘大夫而言无异于脱胎换骨般,虽然这些天很疲惫,但内心却是无比充实。无数次,他与众人在生死关头将病人重新拉了回来。若是当日在回春堂,他拒绝了来荆州的邀请,只怕他这一辈子都无法获得这种充实。
北云说的不错,这种感觉若是不来荆州是真的无法体会的。
这样说起来,他倒要好好谢过北云。
这样想着,刘大夫认真拱了拱手:“多谢。”
长宁深深看了刘大夫一眼:“保重。”
这些天与刘大夫一起,她对刘大夫便有种发自内心的敬佩。这种钦佩不光是来自于刘大夫随她一同入荆州的感恩,更多的是这些日子的相处,她就发现了刘大夫的为人并没有一般老大夫的自大。他不会因为长宁比他年纪小,从而无理由地质疑长宁。
这是个好大夫。
目送刘大夫上了马车,长宁冲驾马车的黄康点了点头。黄康这才抬臂扬鞭落在马背上,马儿便撒开蹄子小跑起来。
“公子,咱们走吧。”谢七见长宁转过身来,这才开口道。
长宁点了点头,抬头朝城楼上看去。只见姚书带着章轻远、鲁文昌三人立在城楼上向下看来。
长宁收回视线,接过谢七递来的缰绳翻身上了马。
谢七见状脚尖一点也上了马。
“驾!”长宁双
第三百三十四章 参魏延
“是!”傅叶跟了傅殊这么多年,自然知道主子喜静。
无名居的大门重新关上,傅殊抬手抚过文书,大掌在北云二字上轻轻摩挲,面上浮现出难得的温柔。
翌日朝堂之上。
“陛下,臣有事启奏!”户部侍郎周文康拱手出列道。
吴居正面色不动,眼皮却是下意识跳了跳。
宁文帝直起身子微微前倾,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说。”
“启奏陛下,臣参五城兵马司魏延私自贪墨赈灾银两一百五十万两银子,请陛下明鉴。”深吸一口气,周文康的目光不动神色的扫过吴居正,这才朗声开口。
宁文帝眼中闪过一丝深思,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吴居正,正色道:“可有证据”
证据
众臣心中不禁嘀咕,这魏延是跟着三殿下沈玄珩去荆州赈灾的。眼下三殿下一行人还没回来,周文康就出来参上了,实在让人怎么想都觉得奇怪。
不光众臣心中犯起了嘀咕,连宁文帝也是半信半疑地看了一眼沈玄裔。
老三人还没回来,参他的奏报这就回来了
周文康似是看出了宁文帝眼中的狐疑,不紧不慢道:“启奏陛下,前去赈灾的人并非只有三殿下与五城兵马司的人,这一消息便是户部的张郎中悄悄传回来的。”
“这是张郎中的奏折。”说着,周文康抬了抬手。
宁文帝点了点头,徐福这才小跑下了台阶接过周文康手中的奏折。
“张侍郎言曾偷听到了魏大人与三殿下的谈话,听到魏大人私自侵吞了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三殿下默许了。”
周文康话毕,满座皆惊。
其实众人都知道这一次赈灾是件肥差,且魏延这人与之交好的官员都清楚。魏延其人旁的都好,唯有财之一字最是看重。
要知道这一次户部派去荆州的灾银一共便是三百万两白银,这魏延胃口倒是不小,一下就贪了一百五十万两白银。
而三皇子,本来宁文帝愿意让三皇子赈灾说明三皇子还是有即位的可能,可现在嘛……
宁文帝面沉如水,目光在吴居正、沈玄裔与周文康之间不断游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