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第四百九十三章 困龙消志
杨广摔倒在地,扭到了脚踝,疼痛难当,但是箭矢无情,仍然铺天盖地落下来,几次险些射中他,吓得他连滚带爬,头上的束冠也丢掉了,头发披散下来,极为狼狈。
这时候,忽然有小孩子的哭声传来,杨广抬头一看,正是早晨随他来到城门的小儿子杨杲,刚才在城门下,跟随一部分臣子等待,万箭齐发之下,太过突然,大臣和侍卫们都没有心理准备,危险中往往第一考虑是自己躲避,杨杲年纪太小,连跑带爬,吓得大哭起来。
杨广情急之下,父亲的慈爱涌现出来,踉跄着身子跑过去,抱住了小儿子,然后蜷缩在石梯下面,躲避流矢。
他听到怀内的孩子哭声,自己也感到一阵心酸和悲凉,十年大业,最后就轮到这种下场,要困死在这雁门郡城,随时突厥大军都能够城坡,到时城内的人会遭到屠戮,谁也无法活命了。
前些日子,杨广还信心满满,意气奋发,感觉自己完成了宏图大业,将要千古留名,四海之内,再也没有敢对大隋敌对、叫嚣的邦国,全部臣服他的英武统治之下,就在这种幻想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一下子粉碎了他的梦。
眼下连他自己都怀疑自己了,意志一下子颓败下来,感觉到生死无常,自己忙碌了十年,都没有好好享受一下,整日为社稷操劳,想要干一些大事,殚精竭虑,耗费神思,经常批阅奏折到很晚,杨广此时觉得,那些日夜忙碌的狂拼有些不值得,人生苦短,当尽情挥霍才是潇洒无忧。
顷刻,有大内侍卫、千牛备身们找到了杨广的藏身位置,手持盾牌围拢上来,呼啦啦的甲叶响动,把杨广和赵王杨杲保护在其中,算是暂时躲过了眼前一劫。
............
雁门郡崞县城,是雁门郡最南端的一个城邑,再往南就是太原郡了。
整个雁门郡都处于山脉夹缝之中,崞县更是如此,像是一个葫芦口,东西两面是山,两山之间夹平川,一条滹沱河由北向南流经此狭长平原地带,故而古人说此地“千万桑田总战场,百二河山尽赤土”,历来为兵家所必争,故又有“三晋之锁钥”之称。
杨暕统领着三万人马,曾是五路军的后军,目前坚守崞城,心思复杂,他身边跟着元武达、许弘仁两位将军,望着北面的雁门关,各怀心事。
“也不是父皇如何了,能否坚持下去”杨暕在感慨,但是无人知道,他是希望自己父皇坚持下去,还是坚持不下去。
元武达话里有话道:“殿下,自从皇太子归天后,陛下迟迟没有设立储君,按理说,嫡长子已故,二皇子完全可以继承皇位的,但陛下却犹豫未决,眼看皇长孙都成长起来,殿下处境有些不妙。”
&n
第四百九十四章强势归来
忻口处于雁门郡与太原郡之间,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原阻挡草原铁骑南下的屏障之一,只不过这个忻口关并非大型雄关,素日里也罕有草原骑兵前来叩关,所以并没有雁门关那么重要和出名。顶点 23s.更新最快
屈突通、宋老生、杨士贤、宇文士及、裴虔通、陈、李建成等将军、武官、郎将陆续赶来,足有六七路人马,少的有几千人,多的有两三万,组合在一起,凑有十万大军。
但又一个问题来了,没有皇命下达,没有亲王跟随,名义上就缺少了一个指挥三军的统帅。
武将们各自带兵而来,都不想草率地交出兵权,把自己的队伍推向前面成为炮灰。
所以,不少府兵郎将对出兵突厥,以弱击强,并没有多大斗志。
这些将军内,有多少人是真心来救杨广,还真不好说。
屈突通身为大将军,在官衔和职位方面更高一点,脾气有耿直,救驾心切,所以,带着本部人马打先锋,率先出忻口,跟突厥的铁骑对抗,三万人马跟敌方数万铁骑对抗,并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激战一昼夜后,损失七八千人马,又退回忻口。
如此一来,其它兵马的郎将们,更不敢主动出击,再等更多的援军到来,否则,十万人对抗突厥几十万铁骑,都心中没底气。
“要是杨公在世,若需能击败如此规模的突厥大军!”屈突通有心无力,几万人马,要横扫数十万突厥大军,有些不现实,只是拼死效命、打算为国捐躯而已。
“屈将军,慎言,杨公一家成为禁语,若是被言官听到,肯定要奏你一本。”青衫谋士立即嘘声相劝。
“这都什么时候,那些言官、御史有个屁用,都躲起来了,有本事让他们现在就去圣上面前参奏,他们敢出去不”屈突通当初曾在杨素麾下效命,虽然对杨玄感等人没有多大好印象,但是对于昔日的老上司,还是很敬佩其带军才能。
“要是罗成将军在,也许能有办法!”青衫谋士轻叹一句。
言之无心,听者有意;屈突通闻言也有感慨和惋惜,那个大隋少帅,有不少传奇的带军经历,若是他还健在,也许真能想出退敌之策,可他也听闻,罗成已经在一年前就出事了,至今生死不明,看来是凶多吉少了。
.............
险峻的山岭官道上,飞奔着十九骑,人如虎,马如龙,长弓在腰,全副武装,铁甲生寒,在阳光下闪烁熠熠冷芒。
在十八骑之前,有一位少年飞将军,一身亮银锁子甲,白色披风,骑着一头素白战马,乃是名马白龙驹,呼啸乘风,速度极快。
他手中提着一把亮银枪,此乃最新的兵刃,燕云堡的工匠大师炼化了一个天外陨铁,结合一些铬、锡等矿石,熔炼一炉,打造出来,接近三米长,通体银白色,在枪锋下的红缨处暗藏五个倒勾,又称五钩神飞亮银枪,锋利无比,无坚不摧。
这个年约二十五岁的年轻男子,面如冠玉,眉清目秀,本是极其俊俏的翩翩公子,但是一席生冷的铠甲全副武装,双眼深邃,鼻如悬胆,英气逼人,充满了一股驰骋沙场的将帅风范。
“驾”罗昭云催马扬鞭,快速穿过山道,沿途还能看到一些零散的援军队伍,在徐徐向北推进。
由于时间紧迫,所以罗昭云并没有停下来这些援军队伍打招呼,而是埋头赶路。
“咦,我没有看错吧
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敌三策
罗昭云能够感受到屈突通等将军忠君爱国的情绪,这些老臣、中流砥柱,封建等级思想严重,对于效忠朝廷、为国出力更是坚信不疑,搭救圣上的心思也是非常强烈。更新最快
一些年轻将领,或是门阀子弟,边戍统帅,他们的态度却并不积极,心中似乎对杨广、对朝廷已经失望了。
“屈大将军,请不必过于担忧,再来的途中,罗某已经想到了对敌之策,虽说不是十足把握,但也有六七成的信心,能够击退突厥的大军。”
“什么你果真有退敌良策”大帐内的将军们听到他的话,都感到吃惊,数十万突厥骑兵,已经闯入雁门关,等若放出牢笼的猛虎,如何能轻易降服
“罗将军,此言当真”
“是啊,如何退兵,难道罗将军带来了几十万大军到边境”宋老生说完,自己都摇了摇头,觉得不可能,大隋现在四处烽烟,府兵瓦解,镇压地方叛军都人手不足,哪能瞬间凑到几十万大军来到这里。
罗昭云看着诸将殷切、震惊、欣喜、怀疑的目光,心中坦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草原可敦接到求救信,加上涿郡、渔阳郡的兵力长驱直入草原,使始毕可汗得知消息,退军的机率很高,而且勤王大军相继赶来,使草原人心知要迅速攻陷太原郡、黄河以南已经不可能,自然会退去。
当然,有一个前提,雁门郡城不能破,杨广不能早死,否则始毕可汗等人有恃无恐,会对忻口一带猛攻,而隋朝的将领和大臣们,因为群龙无首可能会混乱不堪,各地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就难以凝成一股抵挡突厥骑兵了。
屈突通心中焦急,口说无凭,只听他这样忽悠,实在难安,询问道:“究竟有什么破敌之策,快说出来,好让诸位将军参详一下,共同推演,如果大伙都认同后,好联合行动,一起出关救驾。”
罗昭云道:“突厥三四十万大军进入雁门关,却迟迟未南下进攻太原郡,这说明他们心中也没底,不敢贸然进入中原,担心后路被堵住,最后被消灭于中原。始毕可汗隐忍了五年,蓄谋已久,要对抗大隋,这次偏逢圣上北巡,正好被突厥人利用袭击,但集合各部落也事起仓促,后续安排肯定没有做好,就倾巢而出,进入中原,想要先灭掉圣上和文武大臣,使朝廷上层班底崩溃,中原大乱,我们当务之急是援救雁门郡,冲入郡城,帮助守城,守护陛下安危,此首要任务也。”
屈突通等人沉思片刻,有人提出质疑:“罗将军所言,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等若治标不治本,守住燕郡城,并不代表能让几十万突厥骑兵退去,难道我们源源不断派兵马穿过层层重围,只为进去帮着守城,弊大于利也。”
“罗将军,刚才已经有人提过这样的观点,大伙并没有认同。”陈在旁解释道。
罗昭云微笑道:“我说的乃是首要任务,并不是唯一任务,那是我们救驾的根本和前提条件,否则,等雁门郡城破,我们商讨救驾,其实等若一句空话,没有了实际意义。”
“哦,那老夫很想听一听,第二条计策是什么”屈突通听出对方似乎有一套完整的计划,分主次任务,都加起来,才能奏效,顿时十分好奇起来。
罗昭云看着诸将的希冀、征询的目光,从容淡定,继续道:“第二条乃是疑兵之计,陛下派人送出檄
第四百九十六章 出兵援救
诸将听完了,惊喜莫名,不少人拍手击掌,满脸喜色,如果能让突厥退兵,那么他们就不必担心上战场送命了。更新最快
如今的大隋风雨飘摇,已经不是盛世下的朝廷,所以不论是一些中层将领,还是下面的府兵士卒,他们心底已经对朝廷失望,只是被迫无奈过来援救,只有少数的老臣,忠君爱国的思想支配着,才是真正的高兴。
“事不宜迟,立即增兵雁门郡城!”屈突通大笑起来,言语中豪情不减。
罗昭云对这位倔强的老将军,还是很有好感的,虽然不知道以前是敌是友,但起码共事这些年,他也体会到这位老将军的人格与秉性,都是难得的上品,不是那种奸诈狡猾之辈,相反,他刚正不阿,对君主也是忠心不二,格守职责。
“从忻口到雁门郡,不足二百里,如果是骑兵全力赶路,不用一日,所以出兵的话,最好夜里出发,途中还会遇到突厥骑兵的拦截,因此必须速战速决,以突破为主,步兵无法参与。”
“现在军中的骑兵,不足两万!”陈皱起眉头,现在的兵力和战马都不够。
由于三征辽东,各地又叛乱,导致赋税和养马都收到影响,好几处官方的马场都已经凋敝下来,朝廷无法拨款,征缴赋税,自然养不起大规模的战马了。
“估计黄昏的时候,又有两路兵马抵达,可以再抽掉那些骑兵出来,组合在一起。”屈突通建议道。
罗昭云点头,询问:“诸位将军,这次要深入突厥围困之中,抵达雁门郡内,不知那些将军愿意随罗成前往”
宋老生道:“我身为左卫府的武贲郎将,应该随兵去救驾。”
“肯定要算我一份了。”陈大将军也要亲自前往。
宇文士及也凑前道:“陛下乃是小臣的皇亲岳丈,身为驸马,我必须要去救父皇。”
他娶了杨广的大女儿南阳公主杨采环,身份特殊,这次是一个表现的机会,若是不去,日后相见如何面对
更何况,他父亲宇文述,大哥宇文化及、妹夫宇文成都皆在雁门郡中,他也得竭力去救。
“本将也去!”裴虔通站出来,他是禁卫军的将军,曾经守卫皇城,比武卫们更近皇室一些,所以他不能不去。
李建成站出来道:“末将也随行。”
他心中清楚罗成的本事,既然有疑兵计,也有围魏救赵之计,突厥退兵是迟早的事,他们这次只是去增援雁门郡城,并非要击败突厥铁骑,所以风险小很多,必须要抓紧机会表现,错过了很可惜。
当杨广处于绝境之中,突然冒死来了一支兵马增援,肯定能给圣上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功劳太大了,回去都能捞到大好处,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屈突通也很想去,但是忻口这里没有人坐镇,也十分危险,防止发生兵变,类似杨玄感那种,占据忻口然后谋反,以十万大军堵住关口,并且散播消息,利用突厥灭掉杨广,这种事不是没有可能,一旦发生,那么前往雁门郡救援的人,也将死无葬身之地。
故而,留下屈突通镇守忻口,罗昭云等人都会放心一些,因为屈将军的人品和威望,大伙都信得过。
&
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杀
先锋军由宋老生带领,冲锋陷阵,第二军由罗昭云亲自通灵,将军统领,第三军由陈大将军指挥,其余武将,皆服从这种安排。
论资历,宇文士及、李建成、裴虔通等人都不如罗昭云和陈这种大将军的身份,让他们打前阵的话,都不想当炮灰,所以,宋老生这位悍将开路,罗昭云带兵紧随其后,李建成、麦孟才等诸将,大多跟随在他身边。
因为他的名声太过响亮,又是福将,诸将都觉得跟他在一起,生存几率会更大。
两个时辰后,抵达了崞县范围,但是罗昭云并没有引军去救杨的意思,因为那只是一个不得志的亲王而已,跟杨广比起来,份量轻了太多,罗昭云熟知历史,自然对杨不感冒,知道这个人,一辈子也干不成大事。
为了不打草惊蛇,罗昭云喝令前军,直接冲锋,对准了突厥的营寨,直接冲撞过去。
这支营盘挡住了去路,所以无可奈何,只有硬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直接踹破营栅,冲进了一支突厥军大营,像尖刀一般,切开防御。
此处守军只有两万,午夜惊魂,防备松懈,不堪一击。
帐篷内的突厥士兵,完全没有料到在这种优势占据雁门郡的情况下,突然杀出一片兵马,这里不是被他们清空了吗,附近几十里除了崞城里有隋兵,其它地方不会有这么多隋军出现才对。
所以有傲姓、懒散的突厥士卒,这次被动了,还没有穿好甲胄,甚至没有找到武器,大隋骑兵就杀到了。
一万骑兵成雁形阵,冲锋向前,如同一巨浪,迎面拍击,勇不可挡。
长枪、马槊、陌刀、大斧头,随着风驰电掣而过的隆隆铁骑,挥舞劈下,毫不怜惜地招呼到突厥士卒身上,顿时间,头飞腰折,残肢断臂,喷出的鲜血洒满一地。
“杀!杀杀”
大隋男儿,热血嘶吼,他们受憋很久,早对突厥感到愤怒,今日终于发泄出来。
噗噗噗!
这时候已经演变成一边倒的血腥屠杀,当三波巨浪卷过之后,整个突厥大营已经千疮百孔,一片狼狈,火光燃烧,马匹乱冲,死尸无数,除了两侧没有被波及的角落,中央被大军切开的部位,完全血肉模糊,地上的尸骨都成了烂泥。
罗昭云下令,不许恋战,大军迅速扫过去,斩杀敌军数千人,冲散近万人,呼啸而去,要赶在两个时辰后,在天亮前冲过第二处大营。
这一仗虽然没有尽兴,但是那些骑兵勇士们,已经心中不那么害怕了。
他们并不知道具体的计划,出发前虽然被动员了,但心中还是没底,要不是骑兵队中有些老兵,不少效力过罗昭云的部队,坚信他的指挥能力,那些地方府兵,即便听过他的威名和传言,但还是不相信三万骑兵,能够解围雁门郡城,击溃三十万突厥大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