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这些千夫长们,也得到内部消息,西秦统治者,根本没有把他们当成子民,只是遗弃的棋子,他们的孤儿寡母,家眷妇孺们,被西秦军监察,做了人质,以防羌人们不尽力抵抗。
如此一来,失了人心,适得其反,两日之后,薛万仞带领的三千人马已经推到金城外五十里的山岭。
这股攻城拔寨的进军速度,足够快速,一路上根本没有多大的反抗,斩敌两千,其余投降了三千,毫无阻力。
“全体注意,夜里行军,逼近金城,然后等候城内的信号!”薛万仞交待都尉、校尉、百夫长后,又派斥候,把消息传回后面跟进的郭孝恪部,骑兵压进。
至于侯君集,被罗昭云派往了枹罕郡,彻底把西面边陲之地的郡县,全部吞并其中,唯独陇右。
等六郡在手,李靖再攻克张掖、敦煌等郡,占据河西走廊,整个大隋陇右的西面,就全被罗昭云堵住了,他可以在这不断做大,巩固势力,经商治民,安抚一些少数部落,让这些子民都能过上温饱生活,不再饥饿,不再被欺凌,流离失所,他就能积攒巨大军力了。
历朝历代,因为地形关系,大军从西往东面征讨,比较容易,路会越来越顺畅,从东往西打,就会越来越困难。
罗昭云的布局,就是收网一样,先把两头给堵死,然后如瓮中捉鳖一样,更像是养蛊,让他们自相残杀,最后收拾几个大头,不必他东征西战,四处灭火,反而把自己的力量拖得分散垮掉。
当天夜里,钟利欲在府邸召见几位心腹,按照其弟的谋计,邀请城内几位西秦首领宴饮,说要贡献几位清丽的少女雏儿,给他们纳妾,拉近关系,日后在金城好相互照应,哪怕有人看上他的小女儿,也不是没有可能招婿。
留守在金城内的两名俾将,有一人是薛家旁支人,叫做薛勇,另一名俾将叫何奎,其余武官,还有四名都尉,也算不大不小的将官,六人被请来府邸入宴。
钟利欲用上等的好酒招待,还派了不少族内的俏丽女子跳舞助兴,还没等到最后一轮挑选羌族的处子少女,这些人都不约而同地昏迷在酒桌上。
第六百四十七章 各有进展
李渊大军战胜了宋老生,夺取了霍邑之后,在这里补充粮草,开仓放粮,再次招揽周围的勇士、壮汉参军入伍。
同时,李渊派出了李世民、李建成、李孝恭、李神通、窦毅等人,兵分数路,攻打临汾郡的其它诚邑、县镇,不出十日,整个临汾郡全都都沦陷了,被李唐军平定。
顺着汾水再往南,就是绛郡了。
那里的隋军守兵只有三万,根本挡不住李唐大军的推进。
而且,绛郡通守任环,曾跟李渊有厚交,因此暗中兵变,挟持了太守、府兵郎将,直接投诚了。
李渊大喜,从晋阳起兵,到绛县,几乎一路顺畅,不到没有损耗多少人马,扩增了一般人数,兵力达到十五万众了。
下一关就是河东郡,河东乃战略要地,宛如关中门户。
战国时期,秦国和魏国,围绕河西、河东两地,曾展开了长达百年的争夺战。
从关内去往河东、河北等地,一半要经过这里的渡口和路线。
过了河东郡后,又风陵渡,也有孟津渡,对岸就是冯翊和潼关了。
不过,目前河东郡的守将是大将军屈突通,一位刚正不可,忠君爱国之人,深懂带兵打仗之道,暂被封为河东招讨使,阻抗李唐大军的南下。
屈突通早作准备,收缩方向,集中重兵主要防卫河东,有六七万人,要完全击败唐军有些困难,但固守绝对没有问题了。
李渊带兵行至龙门镇,派先锋去试探,结果被屈突通的军队硬扛住,死伤不小,因此,唐国公犹豫不决,想要从龙门渡河,去往洛川之地,然后再向关内进发,虽然道路崎岖一些,但没有如此坚固防线,为此询问谋臣武将的建议。
裴寂认为先解决屈突通而后入关才是正理,劝道:“这屈突通是大隋一员猛将,而且懂得带兵之道,当年在杨素帐下为将,也是屡立战功,如今占据了蒲关与河东要塞,地利形势重要,我军当不惜一切代价平定,否则前有京城之守,后又屈突之援,此乃孤军深入,腹背受敌,兵家大忌。”
不少人点头应和,觉得裴寂说的大有道理,不攻克屈突通,直接绕去攻打京城,一旦屈突通包抄在后,腹背受敌,等若绝境,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这时站起身,他曾得到叶珺瑶的秘密交待,分析唐公这个人性格犹豫,谨慎小心,做事好瞻前顾后,不够果断,一到了分歧之处,总要稳妥起见,会贻误战机,所以,特意告知,一旦到了龙门,有谋士建议跟屈突通硬碰的时候,需要及时反驳、纠正。
当时李世民记下来,没想到今日真的被预测了,他开口道:“父王,孩儿认为,当兵贵神速,趁机早渡,以定人心,我军若停留在此,跟屈突通消耗着,会白白浪费掉战绩,而且死伤巨大,不好攻克,谁也没有把握一定能击败稳重悍勇的屈突通,倘若我们能从龙门渡口过了黄河,早一日拿下西京,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一封圣旨下去,就可以让屈突通弃城投降了,这才是上策。”
李渊听完之后,觉得二儿子虽然偏激,但是这话也有道理,跟屈突通硬碰,十万大军都得葬送在这,到时候,惨胜拿下河东,已经无力攻打潼关了。
相比之下,洛川、冯翊之地容易攻克,最后下泾阳,绕过函谷天险,拿下西京就容易了。
但是,这样太过冒险,不符合李渊的性格,所以他犹豫不定。
第六百四十八章 运筹千里之外
燕琅阁脱胎于宁氏商会的情报组织,独立运营之后,有商会不断提供财力,情报组织渗透中原各地,先是各郡立站点,然后每个郡了治所、大城邑,现在连小乡镇,也有了情报点。
这一套模式,罗昭云是参考了明朝的锦衣卫,只是把经商和情报组织分离,免得以后为尾大不掉。
十年的运营,情报网已经基本辐射了各地,虽然力量还薄弱,无法执行大任务,但是一些大致情报,都会很快地传回各郡分堂,然后由堂口传给了管辖几个郡的分舵,分舵再传给涿郡总舵。
总舵梳理轻重缓急之后,把情报立即转向西北。
所以李密、刘武周、晋阳李元吉、梁师都、李轨、王世充、薛举、郭子和、杜伏威、辅公拓、江都杨广、宇文化及等人的消息,他都及时掌握,一些人的命运轨迹,跟历史上,有相似性。
罗昭云现在已经明白,一个穿越者,能否改变历史关键要看这个人的能力,能力大者,可在庙堂为官,可在江山争霸等,就可以对国运的发展有很大推动和逆改,能够击败历史正统的继承人,就看你的才能是否大过那些王侯将相,以及对那些后世理论的应用,是否成功。
而且这些历史人物,跟穿越者有直接、间接关系者,都会受到或多或少改变,如果跟穿越者没有什么瓜葛和交集,受到的影响就会小很多,没有直接的联系。
目前为止,梁师都、郭子和、杜伏威、辅公拓这些势力跟罗昭云还没有碰撞,江都的杨广、宇文化及,仍是按照他们的历史走向在推进。
根据消息,江陵萧铣也起兵了,由于萧梁储备二三十年,所以一起兵,整个两湖地区,长江中段流域的郡县,都被萧梁军占据,短短半个月内,占领十余个郡,许多旧臣子弟、皇室旁支都出现,萧氏后人,曾是南齐、南梁、西梁三朝的国姓后裔,俊杰不少,文某武将,势力瞬间变得强大。
“天下真的大乱了,不过,能对我造成威胁的,仍是李唐,因为他们能在历史上独占鳌头,肯定有过人之处,李家父子,血脉兴旺,死一个,不影响大局,但是我罗家势力,全系在我一人身上,一旦我出事,罗家瞬间就会瓦解了。”
罗昭云还想到子嗣问题,自己修习呼吸法,练内功时,讲究炼精化气,他在行房时候,为了避免妾侍过早受孕,诞生庶长子,他是后世人,对嫡庶不在意,本身就魂穿庶子,所以不想压制庶子。
但是,问题来了,这是毕竟古代,古国庶子好几个,正妻还有变动的话,对日后的宫廷储君影响巨大。
这些问题,使得罗昭云跟诸女行房时,或控制精气,或射放在体外,尽量使诸女避免受孕。
如意虽然是正妻,可毕竟是杨隋后人,在感情上他爱如意公主,却也深知,对方的身份,不适合做日后的皇后。
“再等等吧,至少等我扫掉李唐,统一西北,考虑这些事也不晚。”罗昭云心中轻叹,他作为后世穿越过来的人,对历史还是有一些忌惮,如悬在头
第六百四十九章 激化矛盾
屈突通看过罗成的书信后,心中涌起浓浓的担心,他在河东布层层防御,拥兵五六万人,有信心挡住李唐大军一年半载,等候各路府兵支援。
倘若李渊的大军,真的会兵分两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话,他这里的防线,哪怕如铜墙铁壁一般,也没有了任何用处。
心中罗昭云还写到,一旦西京失守,李渊效仿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会招降许多隋军府兵,那时候大势更悬,希望屈老将军,能够带兵秘密赶回京城附近伏击,偷袭唐军的军队。
这种建议,有些胆大,屈突通犹豫不决,因为身为指挥统帅,没有得到朝廷准许,他擅离职守的话,是将领大忌,很容易被军法处置。
倘若带兵赶回西京,被朝中的佞臣、御史们,诬告他有谋反之心,估计砍头的罪是跑不了。
“罗成啊罗成,时到今日,老夫哪还敢私自带兵回去,放下这里的河东防线,一旦河东失守,我可是死罪啊!”
屈突通没有得到圣旨调动,自己不敢擅自决定撤退,没有调令,带兵回返西京,就有了逼宫的嫌疑,这是朝廷武将的死穴,谁也不敢触犯。
他想了想,决定先派斥候打探情报,把李渊分兵情况摸清楚,验证罗少帅的信息是否准确,再作打算。
.........
瓦岗军大营。
接近二十万大军,连绵十多里的营盘,把装粮草的仓城,给护在后面,在这里,瓦岗军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草,单此一个粮仓,就够二十万大军,用个数年的。
瓦岗军猛将如云,自从裴仁基父子加入后,颁布完整的军纪,训练增多,越来越正规化、职业化。
不过,也有一些懒散的队伍,就是瓦岗寨的旧部,他们因为不被重用,,没有被李密看上,成不了精锐,立功机会少,一般都负责守护粮道,驻城、辎重等,导致怨声不小。
“听说了没,最近魏公失败了,被王世充那个胡种佞臣击败,不过如此。”
“李氏当有天下的谶语,都是假的,李氏得不到天下。”
“翟家几位当家,有意要收回兵权,重新接管瓦岗军大权了,我们旧部的老人,都会得到重用了。”
这些消息在军营逐步散开,先是削弱李密的影响力,破坏他名声,然后搬出翟让要的消息,使得瓦岗军内,人心浮动。
一个名叫冯二冬的副队正,加入瓦岗军旧部两年,是燕琅阁打进来的卧底细作,有意无意散播消息,通过小卒之口传出去。
这种细作越来越多,把瓦岗军的内部水搅浑,让李密和翟让的矛盾激化。
果不其然,王伯当、房彦藻、蔡建德把消息传给了李密。
“魏公,现在翟宽、翟弘等人,不断在暗中商议,如何策反更多的将领,支持翟家夺回权力,我们不能坐视不理,等待内患爆发
第六百五十章 占七郡
数日后,罗昭云派出的侯君集已经占据了枹罕郡,当地一些富户、地主等,早就听闻少帅来到西北治军,平定祸乱,镇压反王,暗中响应,通风报信,帮助西北隋军迅速击垮地方几支的起义军。
而那些没有被叛军攻战的县城,县令、县尉开城迎接朝廷军马。
如此一来,枹罕郡拿下,为西北隋军开拓地盘,收复了几座城池,人口和土地、财物增多。
西海郡、浇河郡、河源郡、西平郡、金城郡、枹罕郡,整个六郡连成一片,都是罗昭云的管辖范围,另加上李靖刚攻克的张掖郡,西北七郡都收入囊中。
罗昭云调派人手,重新任命一些地方官吏,统计户籍,普查人口,开仓放粮,不允许有百姓饿死。
这些都是大隋的边疆之地,民风朴实,甚至有些缺少教化,保持着不少落后愚昧的风俗习惯,经济方面也相对原始,以物易物的情况比较多,对钱币信任度缺乏。
罗昭云亲自带着亲兵走访这些郡地,考察民情,然后制定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制度,比如如何恢复生产,如何废除一些旧的严刑酷法,不允许买卖奴隶,不允许随便以宗族的名义处罚杀人。
因为这一片地区,多是党项族人居住,党项是西羌族的一支,发源地在青海内,汉代时,羌族大量内迁到河陇及关中一带,由于党项族过着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徭赋,不相往来。
在西北地区,除了七大豪族外,还有党项八部,诸姓部落分别是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离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八个大部落,势力颇大,分居在西平、浇河、枹罕、临洮等郡。
罗昭云想要把西北真正变成自己的根据地,就需要跟七豪族、八部落,搞好关系,得到他们的拥戴,一味的杀戮和高压,不能得到真心服从,还会起到相反作用。
在震慑的同时,如何许给利益、好处,让他们得到实惠,自然就会倾向他,诚心归附了,
与此同时,罗昭云派人给涿郡送去信函,把以前收养的一些孤儿,培育七八年后,在治民、经商、手工、铁匠等各方面有所学习的人才,调过来,治理西北。
侯君集见到罗昭云后,禀告道:“吐蕃羌族,蠢蠢欲动,出没河源郡和临洮郡边界,有可能会对我方疆域进行滋扰,毕竟要入秋了,这是边戍游牧部落聚合为兵,前来打草谷的时候,掠夺粮食、物资和人口。”
罗昭云冷肃道:“在我管辖的时候,决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着急地方勇士,组建军队和府兵,阻抗吐蕃的牧民北上来侵扰,另外,派麦季才带五千兵马,前往边戍巡视,阻击吐蕃的部队。”
侯君集点头,深知这关乎到管辖区的安宁和少帅的威望,不容边戍受到破坏和入侵。
………
武威郡。
李
第六百五十一章 西京来人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江山争雄最新章节!
罗昭云在西北虎踞龙蟠,实力越来越强势,大兴城的代王杨侑,派了使臣姚思廉来到金城。
这金城郡的治所,城池也称金城,薛举父子曾在这里称王,如今已经撤到陇右,祸害那里的贵族和百姓去了。
金城郡被西北隋军占据后,罗昭云从湟水城抵达这里,一点点向东推进。
这姚思廉已经接近六十花甲之年,在宫内做代王杨侑的侍读,也算半个太傅的身份,其父姚察,在陈时任吏部尚书,著陈梁二史,并为全本,姚思廉也算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读史书,只是为人有些迂腐,不适合治民做官,但是文史才学却是非常深厚,属于学术性人才。
他亲自来到西北,带来杨侑的代圣旨,一来要褒奖罗成平定西北的功劳,二来是要他带兵,继续追击薛举,平李轨,横扫陇右,为大兴城解决西面的忧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