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李元吉有一次登上城门,看到了如此激烈的攻防战,心中惧意更甚,当晚就决定,自己带人突围去大兴城,留下宇文歆守城。

    他可不想自己年纪轻轻就战死沙场,他们的父亲兄长姐姐们都在西京,京城的繁华要比晋阳强过数倍,父亲不久要称帝,自己去西京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何必在这里胆战心惊,冒死危险

    于是,李元吉带着谋士、俾将,率领五千精兵,拂晓时分,从西城门突围而出,这里的城外没有敌军防御,就是留给城内守军撤退的路径。

    这是一种心理战略,如果四面围死,城内的守军必然誓死抵抗,就陷入了惨烈的攻防战,留下一面,没有任何伏兵,让守军撤走,瓦解军心和意志,那么攻克城池就会容易许多。

    寒冬来临,宋金刚、尉迟恭等人,不希望陷入持久战,要短期内拿下晋阳,这是针对人性弱点的战略打法。

    当李元吉带兵撤走之后,城内的晋阳贵族早就对李元吉深恶痛绝,更想投入刘武周的势力,此时,几股豪族结合在一起,用家将、部曲、武士等混合组队,偷袭南城门,里应外合,放宋金刚的军队入城。

    前




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关聚
    李元吉率五千兵马突围而出,一路狂奔,途中遇到了一撮宋金刚的伏击兵马,折损了半数,随后冰天雪地下,遭到游散在外的山匪、隋兵阻截,又损失一些人,当十数日后,逃回大兴城时候,身边兵马只有一千多人了。

    李渊听到晋阳失守的消息,雷霆大怒,但对自己小儿子也不好责罚过深,因为他还小,没有任何带兵打仗经验,所以,罪名当推到其它副将、谋士身上。

    当然,李渊并不清楚李元吉在晋阳干的那些劣迹,否则,够李元吉重罚削爵的了。

    “李孝恭已经带兵回返,援救晋阳,难道你没有碰到吗”

    李元吉慌不择路,东躲西藏地逃亡,哪顾那么多,此时支吾道:“孩儿没有遇见,整个洛川,道路不少,又是风雪交加,难以看得远处,很可能错过了。”

    李渊叹息一下,见小儿子没事,也就逐渐平息怒火,毕竟晋阳丢了,可以再夺回,只是不知道李孝恭、裴寂带兵前往,能否战胜宋金刚、尉迟恭等大军。

    两日后,柳崇礼从西北金城折返而归来,带回了罗成的原话,还添油加醋搬弄一番,把罗成不识时务,如何侮骂唐王也说出来。

    李渊心中窝火,对罗成感到愤怒,知道招安这一条计行不通了。

    “如果唐王将平阳郡主,许配给罗成,招为驸马,是否有拉拢的可能”刘文静这样提议。

    “不妥,平阳郡主与柴绍将军已定下婚约,这样拆散,恐怕影响不好。”刘弘基反对。

    一些谋士默然,对罗成,更多人都希望能不为敌,招安过来是最好的。

    李孝基道:“唐王,我们李阀何其雄厚,百年底蕴,何必向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低头,他不来投咱们,不识时务,我们不能一味迁就,大不了,跟西北军一战。”

    此人是李渊的堂弟,也是李阀宗族中的一位颇有身份之辈,脾气倔强,对众人高估罗成,要嫁女求和的做法,表示不满。

    李建成道:“父王,孩儿也以为,罗成虽然不错,但招揽不成,也不能拿小妹幸福来做筹码,只会让罗成更加瞧不起我们李阀,他的权力增大,野心肯定也大了,有意图谋江山,所以,我们派人游说,只是白费心机。”

    李渊缓缓点头,脸色阴晴不定,换做他是罗成,手握重兵,罗家在西北和东北两块边陲势力,发展壮大,要超过一般性质的反王了。

    “罢了,既然罗成年轻气盛,一时狂傲无比,我们作为朝廷正统也不会死皮赖脸去求他,发布檄文,公布诸侯,废掉罗成西北元帅的职务,召他来京城受命新的委派,他不执行,就是违抗圣旨,把他列为谋反逆臣之列。”

    李渊打算用朝廷正统名义,来给罗成定性,先削他名声,然后逼他自己称反王,故意黑他的名誉。

    其实,这种手法都是宣传攻势,就好像国共时期,一个称对方为山匪,一个称对方为国贼,发动各自的资源,来打舆论战,包装自己,埋汰对方,至少在自己的统治区,可以整合舆论,获取民心支持。

    ………

    &nbs



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与不反的争论
    夜宴如期进行,西北重要的文武官吏都聚齐在此,不少都是出自关陇、山东、河北、渤海等高门大户的子弟。

    许多新人经过地方锻炼,已经不再是当初纸上谈兵,志比天高的轻浮状态,变得内敛不少。

    周仲隐、苏均、苏昱、长孙安世、虞仁孝、虞澄道、韦义节等皆已回来,简单汇报着自己工作情况和收获,具体内容都写成奏章,已呈递上去,需要少帅和智囊团查阅。

    梁元礼、崔师、张峻等西北旧部官吏,也都归来,参拜少帅。

    他们心中都感慨万千,当年罗成还是少年将军,要带兵进攻吐谷浑。八年过去,罗成已经是西北十一郡的无冕之王。

    这些年,他们深深体会到一个少年英主的崛起,都心中激动,能跟着这样的人起兵,早入核心班子,未来都会受到重用,有更大的成就。

    事实上,李靖、侯君集、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心里都隐隐把罗成当作日后争夺天下的英主,更加尽心尽力,即使日后罗成不想称帝,这些麾下,也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不断劝谏。

    古往今来不少英雄,都不是他们自己率先就想要称王称霸,而是时势酝酿而成,把这些英雄推到了那个显眼位置,权力不由他不从。

    宴会进行到中间,罗昭云开口入正题道“诸位,在各地驻守平乱、治理民生,从关陇和中原,到西北酷寒之地,异常艰苦,这半年多,诸位都辛苦了,古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没有这些磨砺,相信不少人的进步绝对没有这么大。”

    众人闻言点头,不少士子以前在京城内都是闲置,没有当过实权官吏,虽然派往地方当县令,看似官小,却是地方一把手,以小见大,管中窥豹,能磨练很多才能。

    罗昭云又道“如今天下各处豪杰并起,立国称帝如同儿戏,大小支的叛军如过江之鲫,我们的力量的确不能逐一消灭。本帅经常在思考,为何繁华盛世会一下子变得如此千疮百孔,如何才能消灭乱军,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那就是推陈出新,让百姓重新认可一个体系,就如同我们西北这样,政令因地制宜,自己制定,这样就能重新粘合起来。”

    “少帅,我们推出新策,未经过朝廷允许,只怕朝中的大臣和陛下知晓,会猜忌少帅。”长孙无忌甚至皇室君主的猜忌之心,罗成这样做,其实已经触犯了朝廷的底线,要不是乱世,早就被杨广传回朝廷砍了头。

    罗昭云拿出一张奏折,扔在桌上道“李渊目前权倾朝野,拥立杨侑为新皇帝,发诏书要召我回京,本帅当然回绝,如今李渊又颁布檄文,废除我西北统帅一职,还把我西北军列为最大的反王之一,呵呵,简直可笑!”

    众人闻言都是一惊,但旋即冷静下来,不以为然,这样撕破脸也好,那么他们就可以拥戴少帅称王了。

    侯君集先慷慨陈辞“属下以为,少帅应该反了这朝廷,如今少帅已经是西北最高统领,整合十一郡,这不是朝廷赐予的,而是我们自己打下来的,这民生,是少帅府治理的,这兵马,是我们组建的,与朝廷无关。李渊狼子野心,效仿董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皆知,所以,我们没必要听从西京号令,直接称王,出兵打下大兴城。

    不少年轻人被侯君集说的心动,一旦罗成称王称帝,那么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就水涨船高,成为了开国功臣,可以庇荫后世几代子孙



第六百八十三章 私情
    a ,最快更新江山争雄最新章节!

    年关来临,整个金城变得热闹非凡,人口也激增不少,商贩来往,络绎不绝,不少的店铺开张,使金城本地人从没有见过那么多的商铺,如此丰富的日常用品,俨然成了西北最繁华的城市了。

    新年要到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充满了喜庆气氛。

    薛芷箐这些日子出入少帅府,跟萧依依、宁沐荷交往日深,从她们的口中,又对罗昭云有个全新的认识,他的生活,他的成长,他的柔情,令薛芷箐心中如意郎君的形象更加丰润起来。

    可以说,薛芷箐的年纪不小,以前眼高于顶,不会被一般男人打动,如今却有意无意地想要出入少帅府内,享受这里的生活氛围。

    有时候与罗昭云碰面,也会畅聊一番,大到治国之事,小到生活点滴,相谈甚欢,都有一种如鱼得水的舒适感。

    二人的私交关系也更加紧密,有时候,罗昭云都感觉彼此的话题谈的比较深,甚至偶尔说一点荤段子,惹得大才女一阵羞涩。

    罗昭云心如明镜,知道这是谈恋爱的状态,一旦自己求婚,她或许会答应。

    不过,暂时他还不想过早拿下大才女,如囫囵吞枣一般。况且他目前只是国公,仍受一发妻二平妻的名额限制,无法给薛芷箐一个名份,若是等自己称王之后,那么就不再受限制,可以封为贵妃,名额就大大增多了。

    除夕夜。

    罗昭云和三女一同守岁,坐在房内,炭炉熏香,温暖如春,灯火通明。

    “公子,又是一年过去了。”宁沐荷有些感慨,因为她和罗昭云小时候相依为命,非常艰难,一晃过去十五年了,二人的身份与当年相比,已经天壤之别。

    罗昭云看着一轮弯月,高挂在夜空,轻叹道“是啊,当年我们俩也是这样守岁望月。”

    二人一起长大,有许多过去的话题,只一点题,瞬间都勾起了那段回忆。

    “以前的事,我也听说了,想不到你少年时候遭遇那么多苦。”薛芷箐轻轻一叹,心中涌起一抹柔情。

    宁沐荷有选择地跟二女提过,她和公子曾被孟夫人欺负,最后孟氏机关算尽,终于自食恶果,使得薛芷箐对罗成的少年时期充满疼惜,有故事的男人,往往更能吸引住一个爱他的女人。

    罗昭云微微一笑,不以为然,都过去了,前面的苦,并不是他吃的,而是真正的庶子罗成,穿越之后,他的命运就改变了。

    萧依依和薛芷箐在一旁陪着,满眼的柔情,默默享受着家的温馨感觉。

    ……

    年节好过,当元宵节过去,太守、县令们开始回返各地赴职,也有的才子直接被留下,另有重要,派人带圣旨回去,提拔二把手县丞扶正,维持地方衙门运作如常。

    罗昭云派侯君集回到金城边境,继续驻守,随时准备进攻毗邻的会川、陇西郡,围剿西秦。

    李靖被派去了西海



第六百八十四章 破局
    .. ,江山争雄

    早春二月,大地回暖,冰河消融,万物复苏。

    山川背阴处的冰雪还未化尽,严冬的寒意还未全消,但地上的草丛已经开始吐出嫩芽,垂柳也在抽出一丝丝翠绿的枝条。

    薛举亲自从天水郡,来到了扶风郡的治所雍城,这是京城向西路线上的一座重城,关陇的腹地,繁华程度要比西北那些城池都要大,人口密集。

    西秦文武官员和三军将士们,也都感受到了,越往东推进,环境越美,百姓相对富足,穿衣打扮要比西北时尚、精美,风俗文化浓厚不少。

    已经开春,西秦霸王薛举在犹豫,是要掉过头防范罗成的西北军,还是继续向东,拿下大兴城。

    西秦的兵力已经接近三十万,其中有六七万是收编唐弼的降军,故此西秦兵力的三分之二都集中在扶风郡,毗邻京兆郡,进攻大兴城最为直接,而且能够抢夺更多的财富。

    如果掉过头去跟罗成开战,首先难度很大,二是士兵不愿意,三是不符合群体的利益。但西秦若是跟李唐开战,薛举又担心罗成趁机带兵袭击后方,会川、陇西等郡,根本就挡不住西北军的冲击。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罗成派的使节到了,带来一封结盟信函。

    薛举愣住了,罗成要跟西秦结盟

    当他好奇地拆开信函,阅览之后,才知晓罗成的初步意图。

    信中罗成许诺,西北军暂时不会进攻西秦的地盘,但是李渊挟天子以令诸侯,立傀儡皇帝,其心可诛,还下伪圣旨来削罗成的爵位,令他愤怒,但是金城到大兴城,相隔近两千里,中间有西秦驻军,所以西北军不宜出动远征。

    所以,罗昭云请薛举放心攻打大兴城,与李唐开战,西北军绝对不会趁人之危,袭击西秦后方,只要西秦攻克京兆郡,占据大兴城,横扫潼关与京兆之间的诸郡县后,割让西边三郡给少帅府,那么从此罗成在西北称王,与西秦不再交兵。

    薛举看完罗成的信函之后,一时举棋不定,猜不透真假,让谋士们也跟着参详。

    黄门侍郎褚亮趁机怂恿道:“这是好消息,倘若西北隋军不再东进,袭击我西秦后方,陛下就可以御驾亲征,拿下京兆郡,在大兴城真正称帝了。”

    上柱国奚道宜摇头道:“在不清楚罗成真是意图前,还是不能完全相信,万一他食言怎么办”

    褚亮趁反驳道:“少帅的人品可以相信,倘若他违反,我们就公开信函内容于天下,让他彻底失信,对他绝对没有好处。”

    薛仁杲不服气道:“凭什么,他西北军不出一兵一卒,到时候就要我们三个郡,哪有这样好事除非他们能出兵相助,派他们去攻城头!”

    郝爱道:“若是能用西北会川、陇西三郡,换取了关内的京兆、上郡、冯翊郡、弘农郡等,那我们占的便宜就大了。只是,这可能是罗成的诡计,想让我西秦与李唐两败俱伤,他坐收渔人之利。”

    薛举沉思半晌,开口道:“罗成名声在外,应该不会轻易食言,用他的名声来使诈,虽然信中内涵肯定另



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
    ..,江山争雄

    薛举发号施令,征集二十万精锐大军,从扶风郡治所雍城出发,向北进军,第一个目标是唐军驻守的北地郡。

    大军浩浩荡荡,兵甲雄壮,骑兵三万,弓箭方阵三万,其余都是步兵方阵。

    额外的辎重队伍,多大数万后勤兵,征用了五万壮丁负责装卸粮草,制造攻城器械。

    “轰隆隆!”

    铁蹄猛踏奔驰,地动山晃,尘土飞扬,朝着北地郡进发。

    沿途的村民看到,都是感到吃惊,因为放眼望去仿佛钢铁长龙,盔甲闪耀,长枪如lin,杀气腾腾。

    三军出行,如山倾崩,气势之雄,人数之众,兵甲之壮,令人不得不感慨,也只有人类才能如此整齐地聚集这么多个体,为了某一种利益而战。

    虽然西秦的武器装备不如西北军,但是也基本做到人手一把兵刃,有长枪长矛,横刀短斧,继续向前推进。

    随行的将军有宗罗睺、常仲兴、诸葛峰、拓跋弘、霍山荆。谋士有褚亮、郝爰、曹玉朗。
1...148149150151152...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