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她站在城楼观望四野,担




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计
    王世充事后得知杨侗与六贵商议要招安李密的消息后,气得大怒,在军帐内摔了一地。

    但河南郡通守孟善谊站出来劝道:“大丞相息怒,这是一个大好机会。”

    “好机会”王世充都快气疯了,结果有人站出来说好消息。

    “不错,河南腹地,洛阳周围,三股势力,各有十万以上的兵马,原本我们跟李密就厮杀不下,再多出一个宇文化及的变数,实在难以预料,所以,朝廷这样打破僵局,我们也可以暗中策划,营造有利于我们的计策。”

    王世充本就是极其狡猾奸诈之辈,刚才只是一时动怒,加上气量小,猜忌多,所以头脑不灵光,此时被部将这样一点,逐渐控制住了脾气,在琢磨其中的玄机。

    “你的意思,我们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将李密和宇文化及等人都收拾了”

    孟善谊出谋划策道:“丞相英明,不错,部将正是这样考虑,可以让李密和宇文化及两军厮杀,彼此消耗,李密三十万雄兵,宇文化及有十万精兵,加上一些隋将、大将,这一打起来,最后不论谁生出,都是残胜啊,到时候,我军出击,趁机烧毁其粮草,断其后路,一网打尽,等去掉外敌,丞相没有了外患,洛阳称雄指日可待。”

    王世充眼神一亮,双眼逐渐眯起,心中想着坏点子,如何算计李密和宇文化及,然后如何收拾杨侗和那几个与自己政见不合的政敌。

    “尔等觉得,这两虎相争,谁能胜出”

    孟善谊答道:“多半是李密,宇文化及没有枭雄之能,难以真正驾驭那些大臣、将领,让他们心悦诚服,十万精兵不会心甘情愿为他死战,一到局势不妙,肯定会逃散,这支军队没有了凝聚力,经不得重创。不过鱼俱罗、宇文成都、裴虔通等人,也都是猛将,跟瓦岗军拼杀起来,临死也能反扑一下,伤了瓦岗精锐的元气,到那时,丞相就可以设计对付瓦岗军了。”

    王世充也相同此点的关键,嘴角挂着淡淡笑容,眼神中流露着一抹冷意和杀机。

    他早对李密和瓦岗军恨之入骨,对杨侗的帝王位置虎视眈眈已久,如今大争乱世,谁掌握了军权兵马,谁才是真正掌控者。

    王世充不甘心就这样做一位权臣,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时刻担心被其它大臣算计,被朝廷除掉,所以,尽早抹除一切障碍,自己建立新朝廷,才能安枕无忧。

    “好,就这样办,具体细节,容本丞相再深思考虑一番,暂且按兵不动,与瓦岗军休战,稳住对付,放开手脚去对付宇文化及吧,这招借刀杀人,本丞相也乐得见到。”

    .........

    这一日,李密先派出罗士信与程知节做先锋,带来两万兵马先出探路,他则亲率十万大军押后,浩浩荡荡出发了。

    王伯当、贾润甫、裴仁基父子、单雄信、王君廓、蔡建德等人随行,誓要击败宇文化及,重震威名,因为这些日子,他久攻洛阳不下,跟王世充打

    个半斤八两,没有丝毫进展,白白错失了进军关中的机会。

    往北有窦建德、辽东罗艺,往南有萧梁、杜伏威等,都不比他的地盘小,军力少,所以,李密这一年原地踏步,乱世之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没有进步和扩展,就错失了许多机会。

    如今,宇文化及率军抵达襄城郡,对洛阳虎视眈眈,



正文 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计
    王世充事后得知杨侗与六贵商议要招安李密的消息后,气得大怒,在军帐内摔了一地。

    但河南郡通守孟善谊站出来劝道:“大丞相息怒,这是一个大好机会。”

    “好机会”王世充都快气疯了,结果有人站出来说好消息。

    “不错,河南腹地,洛阳周围,三股势力,各有十万以上的兵马,原本我们跟李密就厮杀不下,再多出一个宇文化及的变数,实在难以预料,所以,朝廷这样打破僵局,我们也可以暗中策划,营造有利于我们的计策。”

    王世充本就是极其狡猾奸诈之辈,刚才只是一时动怒,加上气量小,猜忌多,所以头脑不灵光,此时被部将这样一点,逐渐控制住了脾气,在琢磨其中的玄机。

    “你的意思,我们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将李密和宇文化及等人都收拾了”

    孟善谊出谋划策道:“丞相英明,不错,部将正是这样考虑,可以让李密和宇文化及两军厮杀,彼此消耗,李密三十万雄兵,宇文化及有十万精兵,加上一些隋将、大将,这一打起来,最后不论谁生出,都是残胜啊,到时候,我军出击,趁机烧毁其粮草,断其后路,一网打尽,等去掉外敌,丞相没有了外患,洛阳称雄指日可待。”

    王世充眼神一亮,双眼逐渐眯起,心中想着坏点子,如何算计李密和宇文化及,然后如何收拾杨侗和那几个与自己政见不合的政敌。

    “尔等觉得,这两虎相争,谁能胜出”

    孟善谊答道:“多半是李密,宇文化及没有枭雄之能,难以真正驾驭那些大臣、将领,让他们心悦诚服,十万精兵不会心甘情愿为他死战,一到局势不妙,肯定会逃散,这支军队没有了凝聚力,经不得重创。不过鱼俱罗、宇文成都、裴虔通等人,也都是猛将,跟瓦岗军拼杀起来,临死也能反扑一下,伤了瓦岗精锐的元气,到那时,丞相就可以设计对付瓦岗军了。”

    王世充也相同此点的关键,嘴角挂着淡淡笑容,眼神中流露着一抹冷意和杀机。

    他早对李密和瓦岗军恨之入骨,对杨侗的帝王位置虎视眈眈已久,如今大争乱世,谁掌握了军权兵马,谁才是真正掌控者。

    王世充不甘心就这样做一位权臣,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时刻担心被其它大臣算计,被朝廷除掉,所以,尽早抹除一切障碍,自己建立新朝廷,才能安枕无忧。

    “好,就这样办,具体细节,容本丞相再深思考虑一番,暂且按兵不动,与瓦岗军休战,稳住对付,放开手脚去对付宇文化及吧,这招借刀杀人,本丞相也乐得见到。”

    .........

    这一日,李密先派出罗士信与程知节做先锋,带来两万兵马先出探路,他则亲率十万大军押后,浩浩荡荡出发了。

    王伯当、贾润甫、裴仁基父子、单雄信、王君廓、蔡建德等人随行,誓要击败宇文化及,重震威名,因为这些日子,他久攻洛阳不下,跟王世充打

    个半斤八两,没有丝毫进展,白白错失了进军关中的机会。

    往北有窦建德、辽东罗艺,往南有萧梁、杜伏威等,都不比他的地盘小,军力少,所以,李密这一年原地踏步,乱世之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没有进步和扩展,就错失了许多机会。

    如今,宇文化及率军抵达襄城郡,对洛阳虎视眈眈,



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岗军之威
    罗士信气血方刚,有万人敌之姿,英姿飒爽,手中铁柄马槊挥舞起来,所向披靡。

    噗噗噗!

    几个照面,就有十多名旧隋军骑士被他横扫马下,非死即伤。

    这时候,杨士览在校尉的跟随下,迎战了瓦岗军敌将。

    “斩你!”罗士信大吼,他盯住了杨士览,看出对方的甲胄和头盔款式,战袍的颜色,分明就是一名隋军将领,官职不低。

    “你是瓦岗军贼将何人”杨士览手提长枪,一声大喝。

    “听好了,斩你者,乃罗士信爷爷是也!”

    “无名小辈,口出狂言!”

    罗士信被人轻视,心头恚怒,手上重兵器开始不断进攻,招招致命。

    杨士览也是武行出身,曾在右卫军当差,从校尉不断提拔,也有些真本事。

    两人马打盘旋,长兵交锋,金戈磕碰之声,不绝于缕。

    “当当当!”

    罗士信马槊如毒龙,横扫千军,连刺带劈,加上天生神力,又是二十来岁气血最旺的时候,越战越勇。

    杨士览年过四十,体力不能持久,十几回合一过,他就觉得手臂震得发麻,应付起来颇为困难。

    “牙卫!”他喊了一声,这是一种安好,指的贴身的侍卫,称其牙卫,危险关头,让他们保卫、阻击对方将领的攻击,自己好脱身撤走。

    十几名武士听到将军喊声,立即舍掉自己的战团,掉头扑上去,围攻罗士信。

    但是罗士信身旁的一些亲卫发现这种情况后,也策骑杀过去,替将军解围。

    “哪里走!”罗士信一声大吼,震得不少隋军牙卫面色大变,就好像一口洪钟骤然在耳边敲响,震得头脑发胀,耳溃紊乱。

    这个时候的罗士信,如同一尊战神,马槊一扫,又几名牙卫被他斩杀,同时纵马冲击,追上了杨士览,劈头就是一下重击。

    杨士览举枪拦挡,当啷一声,震得他虎口裂开,鲜血溢出,手臂仿佛脱臼了一般,酥麻颤抖,暗叫不好。

    罗士信趁机出手,一招‘揽锁横江’斜扫而下,杨士览胸前的铁甲直接断开,马槊的风刃,划破他的衣袍,血水喷溅。

    随后,罗士信跟着一戳,直接把杨士览洞穿胸膛,然后挑落马下。

    周围的隋军将士无不吃惊胆寒,感受到这位瓦岗军年轻将领的无匹霸气和杀伐果断。

    瓦岗军的兵卒却士气大振,骑兵冲锋,逐渐冲垮了隋军骑兵方阵的队形,从头到尾给切开,各自混战起来。

    此刻,程知节带兵与元武达的隋军展开集团步兵战,方阵对撞,士兵相互拼杀在一起,到处都是喊杀声。

    轰隆隆!

    远方尘土飞扬,李密带着大军已经到了十里外,听闻前线的先锋军已经交战,立即派了裴仁基父子带着两万人马前来助战。

    罗士信看到援军即将感到,索性更加大胆,只抽调一千骑兵,疯狂冲向了鱼俱罗的主力方阵。

    那里至少还要一万人马在列阵,虽然都是步兵,但人数要比罗士信的兵马多了十倍。

    但罗士信毫不畏惧,他的想法是要托住隋军,不能让他撤退,这样等援军赶到,就能围剿这支隋军,不放其逃走。

    “枪林阵!”鱼俱罗喝令一声,前排的长枪、长矛手,立即蹲下,构成枪林防御阵,对付骑兵冲击。

    果然,当前排隋军蹲下,手持锋利长



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
    唐军从汧源、雍城撤退之后,大华军队顺理成章地占据了汧河以东的三座城池,兵不血刃,没有伤亡,使得兵威日壮,将士们士气如虹,觉得唐军如土崩瓦狗,不是大华对手。

    事实上,自唐军与大华交锋以来,就一直处于下风,这种心理养成,使得大华军士愈加自信,而唐军对大华就越来越胆怯。

    雍城是扶风郡的治所,管辖十个县,有九万多户百姓,里面有一座岐阳宫,是当初隋文帝重新修缮改建,作为避暑之用。

    后来有了仁寿宫,才少来此宫殿了,但毕竟属于皇帝御用之所,所以城郊宫殿,一直被细心打理,哪怕反王占据后,也没有破坏,而是自己住进去享受。

    唐弼、薛举都曾住过,如今,大华军清理打扫,迎接大华的皇帝罗成,搬到此处歇息,作为行宫。

    文武官员随行,抵达岐阳宫,里面富丽堂皇,比西北地区的王府建筑强许多,沾染了帝王的气象,皇室的威严。

    罗昭云坐在一间宏伟殿宇内,文武官员分立两侧,朝廷班子越来越成型了。

    “郭副使,你来为诸位讲一讲,唐军目前的分布。”

    “遵命!”郭孝恪身为枢密院副使之一,是他们几人中最懂军事的,许多军事战略的拟定,他都会参与,最后做批文。

    他指着场中木桌的山河图,朗声说道:“诸位大人请看,目前唐军撤退,集中兵力在岐山一带,驻守山城,扼守了我军东进的一条路,不过,这并非必经之路,我军可以继续向东南行军,攻打郿城,进入京兆郡。但如此一来,我们的侧面等若暴露给这支唐军,随时有切断我们后路,断我粮道的危险,如梗在喉,不得不除!”

    褚遂良、于志宁、侯君集、来护儿等人,都同意郭孝恪的说法,岐山城不拿下,让大华军队始终有后患之忧,不能全心进军京兆郡,这也是唐军考虑在内的计谋,撤军保存实力,固守岐山城,与大华军队在此硬拼对峙。

    侯君集道:“陛下,还是让我先锋军出战,围攻岐山城,解决此患,大军再进入京兆郡吧!”

    来护儿、陈稜两位大将军也意动了,想要立功,不过,他们自持身份,觉得跟这样年轻将领争功,有些降低身份,所以,目不斜视,表示不动心的样子,其实双耳在注意聆听。

    罗昭云犹豫道:“此城依山傍势,易守难攻,若是强攻,伤亡必然惨重,当智取才是。”

    郭孝恪说道:“根据斥候回报,前几日,唐军将三城的粮草,以及周围的粮仓,都不断运往岐山城,估计够五六万守军,半年之用了。我军即便困住此城,围而不攻,要困死它,也得半年时间,到时候天气入冬,唐军可以反攻,我军只能后撤,给唐朝廷苟延残喘的机会。”

    “既然围困不行,那就只能硬拼了,劝降不成,偷袭也难!”来护儿在旁说道。

    这时候,罗昭云犹豫着,要不要动用炸药包,突然偷袭,给岐山城一个措手不及。

    经过



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诉苦
    李建成带病回到了长安城,其实他的病并不重,只是染了风寒,身体有些发热,喝些汤药就能顶过去,但是李建成没有吃药,也不梳妆,故意让自己看上去憔悴一些,比实际的病情似乎更严重。

    这有他的意图,不想让这次与西北大华军交战失利的事件影响自己储君影响,被大臣们攻击,削弱他的英明才能的印象。

    城外十里有一些大臣在驻足,在张望远方,等候迎接太子归来。

    这些大臣都是自发的,凑在一起,谈笑风生,自称一个团体。因为李渊年过半百,在位时间有限,所以太子才是他们未来要效忠的人,提前站队,也是为了能有好印象,日后被重用。

    “太子来了!”有人大呼一声,几位臣子围拢上去。

    李建成下了马车,他一直在车内养病,下车后神色萎靡,感慨道:“有劳几位大人,前来迎接本殿下。”

    “太子辛苦了,这次击败薛仁杲,消灭西秦,可谓功劳彪炳。”

    “是啊,连秦王都吃了大亏,败给西秦,太子出马,手到擒来,还是太子殿下的带兵能力更胜一筹啊!”

    “文能安邦,无能定国,太子英明神武!”

    这六七位大臣,你一言我一语,拍着马屁,对于李建成这次败给大华,丢了扶风郡一半疆土,损失数十万石粮草的事,丝毫不提,光捡好一面的说。
1...155156157158159...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