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听说了吗,唐国的李渊,投靠了突厥,要出卖中原汉人的利益,称为儿皇帝了。”
“不会吧,太原李家,那可是关陇贵族,身份显赫,建立唐国,不会投靠突厥的!”有人质疑消息。
“你太善良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现在唐国与梁国、突厥结盟了,割地求荣,请求突厥出兵,进入中原,十万铁骑啊,一旦击败大华,从此之后,突厥人就可以自由出入朔方、河套一带了,以后南下放牧。”
“岂有此理,唐国这样做,跟梁师都、刘武周等都是一丘之貉了。”
“本来就是狼狈为奸,与虎谋皮!”
中原主要城街的茶楼酒肆,街坊角落,都在议论纷纷,消息炸开,使得全民激愤,痛恨李家的行为。
大华的西北地区,更是如此,舆论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印刷各种报纸、檄文,发往各郡、县、乡镇,列举唐国十大罪,真假难辨,比如不抗外族,做汉奸,引狼入室、割地卖国等等,舆论激发当地百姓的愤慨,完全被朝廷的所引导。
百姓都是盲从的,基本全听着朝廷官方言论,很好煽动和蛊惑,这个时候征兵,以民族主义、爱华主义,激发更多的百姓参军,要抗衡突厥,消灭唐国、梁国、捍卫得之不易的西北安宁。
而中原各地的诸侯听闻消息后,自然也有不同的反应。
越王杨侗得知李渊这等行为后,愤然下诏,洛阳地区,要痛斥李渊行径。
原本他就对李渊窃取杨隋西京感到愤怒,现在罪名在手,自然不放过诋毁唐国的机会,把李家说成狼子野心,先窃西京,乱臣贼子,此时又勾结番邦异族,实在罪大恶极。
王世充得到情报后,嘴上露出冷笑,看透这其中的玄机,哼道:“李渊不愧是城府极深之辈,下了一手险棋,这是要借助突厥之兵力,对付大华,祸水西引,借刀杀人。不过,这样一来,暂时名声算是臭了,比刘武周、梁师都之流好不拿去,当世董卓第二!”
他心中暗想:“既然关陇贵族李渊,显赫家族,都能如此使阴险手段,我王世充打脸充什么英雄好汉,该下手时,不能手软了。”
王世充眼神转冷,最近李密带兵凯旋,正在城外大营,准备进入洛阳接受杨侗册封,成为右仆射,并且分管朝政,跟他这左仆射,并驾齐驱,这明显是要让他二虎相争,彼此消耗。
“该铤而走险了,杨侗小崽子,你打算暗中除掉我王世充,我就先发制人,灭了你和李密!”
当天夜里,王世充召集亲信和一干王家子弟,商议安插俘兵,准备宫变之事。
洛阳城外的洛北大营。
李密正在账内换药,听到李渊投靠突厥的消息
后,冷笑连连:“成王败寇,到了乱世,什么手段都可以用,只要达到目的即可。沽名钓誉者,最后都会失败,这李渊明显是撕破脸,已经不在乎荣誉和名声,先保住自己的京兆郡,否则,定会被大华消灭,也是无奈之举啊!”
贾润甫叹道:“是啊,唐国公祖辈几代,都是勋贵大族,威望甚高,这么与突厥结盟,确是让天下百姓寒心,不少痛骂者。”
 
第七百四十九章 铁马铿锵对华来
晨阳初照,一抹阳光照射在繁华的长安城外的路上,边草郁郁青青,外出的樵夫、猎户、商人等着城门开启,向外涌出。
就在这时,一批策马的卫士,铁甲生辉,簇拥着李世民,快速出城。
秦王李世民再次出山了,尽管病未痊愈,但大唐形势危急,两线遇挫,需要一个人力挽狂澜。
李世民脸色凝重,心情复杂,到了十里亭,山坡拐角之地,忍不住回头张望,看着巍峨的长安城,不知道它能否坚持下来。
想到临行前,昨晚父王跟他讲的话,让他务必拿下晋阳,把刘武周阻挡在雁门郡,这样保住李阀的后方,倘若长安保不住,还能退守河东。
“我大唐真的挡不住吗,如今三方结盟,三十万雄兵,大华这次抵挡不住了吧!”李世民心中这样自我安慰。
身边雷永吉、赵文恪两位偏将左右跟随,当时战薛举时候,因为秦王生病,二人亲自护送回京,所以,没有继续参战。
李世民看着左右偏将,相当当初凌统十万大军,意气奋发,征战薛举,麾下那么多的人杰,如今却形单影只了。
“有张公谨、段志玄的消息没”李世民非常看好那两位年轻将领,可是全部被大华军马给打散了。
赵文恪道:“回秦王殿下,张公谨已经被俘虏,段志玄退再京兆郡边陲的唐军大营,负了轻伤,但是无大碍。”
李二轻叹:“西北一战,我大唐将领战死的战死,被俘的被俘,元气大伤了。”
赵文恪点头道:“是啊,我大唐立国较晚,所以兵马和将领都是晋阳着急,在关中又临时招揽,而中原诸侯,再就几年开始磨炼招兵了。”
李二哼道:“罗成此人,早就有反心,否则,麾下怎么那么多能人异士,武将如云,也不知被他如何发现的,一些老将也被他秘密保护,带去了西北,若是他早没有反心,我是不信的。”
雷永吉道:“秦王殿下,这次对阵宋金刚,听说他麾下一位猛将,名叫尉迟恭,武艺高强,使用钝器钢鞭,挂着一柄长矛,勇猛无比,当如何击杀此人”
“我唐军目前无勇将,对付此人,只能智取,设计对付为上!”李二随口说道。
.........
梁国,延安郡。
梁师都回到肤肥城,这是延安郡治所,作为临时都城,以前梁师都在朔方称帝,但朔方接壤荒漠,被秦岭支脉和长城阻挡在外,这次梁师都进入关陇肥沃之地后,以延安郡为临时大本营。
“洛仁,这次你带兵六万人马,再加上两万辎重兵、民夫运粮,号称十万,从北地军,进攻扶风郡,辛獠儿、李正宝、张举,三位将军,随你同行,征战大华。切记,这次正面冲锋让给突厥骑兵,他们的战马多,比我们的坐骑品种好
,而且善于冲锋陷阵,我们战马不足两万,只能派一万骑兵跟你出征了。”
梁洛仁拱手道:“王兄请放心,我一定带兵,给大华一次重创,不打压下大华军队的气焰,恐怕日后也会来征讨我们大梁。”
梁师都点头道:“大华如猛虎,是该打断它的腿脚,拔掉牙齿了,否则,日后会伤到我梁国。”
......
第七百五十章 备战状态
罗昭云坐镇岐山北,十里连营,旌旗飘展,这里有陈祾、薛万仞、郭孝恪、褚遂良、于志宁等武将文臣相随,年轻将领更是一批,多是关陇贵族将门子弟。
巡营和日常军队琐事都交给陈祾总负责,因为罗昭云还有批阅西北送来的奏折,所以没办法凡是躬亲。
而李靖逗留三日,便带着五千人马直奔安定郡屈突通的大营,带去了圣旨,让李靖接管屈突通的三万人马,而屈突通则调回主帅大营,另有重任。
这一项军事变动,其实是把三万兵力给李靖,用来突袭梁国,而屈突通调回来,他擅打硬仗,可以对付突厥骑兵。统帅各有所长,要识人善用,派到最适合的位置,这样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安定郡屯扎的唐军殷开山部,也接到了唐朝内部的调令,带兵马撤出安定郡,在北地郡浅水原一带,等候梁**队、突厥骑兵,然后一起向岐山北面的大华防线,发起猛攻。
这几日,从天水、陇西、会宁诸郡征调的新军,路线抵达,多的一万多人,少的也有三四千,都是身强力壮的汉子,加以训练,都能成为正规军。
长孙无忌在大后方,管理财政,发动了不少粮草和军械,源源不断运往前线,满足大华军队的需求。
罗昭云利用这些备战日子,在研究对付突厥骑兵的打法,虽然军中有骑兵三万,但是要迎战八万、十万的突厥铁骑,就显得薄弱了。
他的骑士除了全副武装,一身明光铠和陌刀的六千重甲兵外,其余骑兵,不见得强过突厥骑士,因为后者可都是牧民,从马背上长大,弓箭骑术娴熟,非中原人可比。
所以,如何击败突厥骑兵,成为守住岐山大营的关键。这里并没有相当复杂的险峻地形,不可能找一个险阻之地与突厥骑兵开战,因为敌军并不傻,大不了绕过你,直接去攻打下一地,使你被迫要掉头。
这种形势下,如何在正面吸引三方联军决战,同时又能克制突厥骑兵,打击三方猛将,就成了重中之重。
思考来思考去,罗昭云还是觉得,对付突厥骑兵,必须得使用黑火药,埋下一些地雷,然后炸翻天,战马受惊必然混乱不堪,然后以远程弩射杀,再辅以陌刀手、骑兵,才能起到出奇效果。
黑火药是杀手锏,也是让罗昭云自信的底牌!
军营外,鼓声此起彼伏,战马奔腾。新军队伍在加紧训练,高喝声不断传来,十分嘹亮。
不少的新军从各郡选拔、征兵上来,都知道了陛下就在这里御驾亲征,非常兴奋他们是大华子民,里面有汉族、吐谷浑人、羌人、铁勒人、西域人、柔然人等等,胡汉混居,彼此相容,经过这一两年的文化熏陶,国学说教,使得这里百姓更能和平相处,对种族区别不那么明显。
不论是孩童入学、老人赡养、医疗、补贴、烈士家属待遇等等,全部一视同仁,这些社会福利到位了,征兵变得容易,愿意为大华而战,马革裹尸,纵横沙场,死而无憾。
“报——有加急情报!”
r />
“呈递进来!”
“喏!”外面侍卫接过情报,快速跑进去,递交情报信函。
罗昭云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突厥骑兵的人数,还有进军路线图,这样的情报,每日都会路线返回三次,不断地报告。
行军路线、骑兵人数、备用战马、饮食情况、粮草供应,越来越详细。
 
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军压境
军情不断告急,斥候每日至少几十人策骑返回大营,送来情报,然后又出去打探,如此反复。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好的通讯设备,战事起来,移动位置,信鸽无法准确定位,牵扯到军情,不敢随意放出飞鸽传递。
除最原始的狼烟示警外,只有斥候策骑来回传递,每隔数里一个人,这样如接力棒一般,彼此传递,避免长途跋涉,跑脱力了。
数日后,突厥铁骑、梁军、唐军汇合,凑在一起,接近二十万的兵力,其中突厥铁骑十万,梁军七万,唐军三万,这些是能够直接参战的队伍,此外,尚有数万辎重兵和工匠、驾车民夫等,负责防御工事,粮草押运。
随着战事越来越近,整个军营都充斥着一种大战即来的紧张感,山雨欲来风满楼,风暴来袭,士兵们的情绪也觉得有些不安。
毕竟大战意味着死亡,大量的士兵会马革裹尸,就此横尸遍地,尤其是刚入伍不久的士兵,明显有一种烦躁、焦虑的情绪,这是战前综合症。
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精锐,却习以为常,每天做着体能训练,空闲时候就擦拭武器和盔甲,准备随时迎战,摩拳擦掌,渴望杀敌立功。
为了加强调度,协调指挥,罗昭云把新军和降军拉到了泾河畔安营扎寨,进行训练,营地到处挂满了横幅:“忠于汉室”“精忠报国”,这种从心灵上灌输效忠党国的精神,也是他从未来借鉴的,在西川政界、军界、文化界全部推行,宣传工作十分到位。
这一日,昭云云登临点将台上,一身银白铠甲,披风黄袍飘展,甲胄熠熠闪光,浑身上下一股杀伐气息,虽然看上去不怒而威,多出一股君临天下的气势。
罗昭云站在高台,放眼四顾,十万人马,个个盔甲铮亮,面色肃穆,刀枪剑戟,寒光烁烁,杀气腾腾。
神机营、骑兵营、盾牌手、刀斧手等等,兵多将广,整个演兵场上却是鸦雀无声,等候陛下的训斥。
“将士们,不管你们以前是屠户、猎户、奴隶、贫民还是剑手,不论是西北少数民族、西域人、胡族还是老秦族,从你们穿上这身铠甲,进入大华军营的时候,你们就是我的将士,是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服从命令为天职,任何害群之马、违反军纪的都杀无赦,战场立功的,不论是任何身份,都一视同仁,得到应得的封赏!”
十万人马,不论新军还是降军、老兵听了后,都振奋人心,新兵个个趾高气昂,精神抖擞,不久要上战场磨炼了,如果能杀敌,就能获得爵位,获得朝廷俸禄,补贴家里过上好日子,而且大华军队赏罚分明,精忠报国,征战天下为大汉效力,成为每位青年心中的志向!
那些投降过来的唐军和西秦军将士,面色也有些动容,自从收编之后,得到了诸多好处,先是大华朝廷善待俘虏,赦免了他们的罪行,又分给他们盘缠,不愿意当兵的可以卸甲归田,愿意留下的就重新整编,获得仅次于大华正规军一样的待遇,虽然目前还不如正规军,但是待遇已经比在
唐、西秦时候好很多,只要他们能够立功,就可以得到奖赏,拉入一样的等级行列。
如此一来,让这些铁骨铮铮的军人,对大华有了归属感。
罗昭云继续说道:“从今日起,你们就要进入更严格的军事训练,面对突厥、唐国、梁国联军的进攻,正所谓百炼成钢,火炼成金,要成为精英部队,没有那么
第七百五十三章 初战大捷
铁骑冲锋,雷霆万钧,声势浩大,先前突厥骑兵冲进了一箭之地内,被箭雨一阵乱射,缺乏良好防护的突厥骑兵犹如脚下中了绊马索一般,顿时仆倒一片。
但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弓弩都失去了效果,担心误伤自己人,所以,到了真刀真枪厮杀额度时候。
薛万仞为副将,带着一万陌刀骑士,勇往直前,气势如虹。
“矛!”一位突厥骨候大喊,不少突厥骑兵纷纷举臂抡起了长矛,用力掷出,接着战马的惯性,那成百上千根铁矛射出,冲击力惊人,破空急射入大华军马中,也给大华军士造成一些伤害。
两军争锋勇者胜!
“杀!”两万的突厥先锋,被几轮箭雨射杀一两千多人,染了血腥,彻底被激怒,双眼血红,仿佛瞬间能爆出的巨大能量。
他们挥舞着雪白地马刀,勒马前冲,杀伤力惊人。
不过大华军的陌刀手中间,夹杂了铁甲军,厚重的板甲,全副武装,可以防范普通的刀砍,防御力惊人,而且战马都是甲叶,如此精锐,混在后面,当露出獠牙时候,就是突厥人也都被吓到了。
那是清一色的铠甲,只露着双眼,带着面具,手持长刀,以整齐划一、凄厉如歌地刀声,刺向迎面扑来的突厥,兴奋的战鼓、苍悲的号角,让大地瞬间都震颤了起来。
“杀!杀!”
“哗——”
刺耳地兵器交击声响成一片,双方激烈地交锋,伴随着战马地嘶鸣,将士地凄嚎,蓬蓬血雾,四处飞溅,残肢和首级,到处滚动乱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