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长安城内的百姓被惊醒了,都不敢出门,在家暗自祈祷,大华军队不要滥杀无辜。

    城内厮杀正烈,城外也是如此。李建成带人突围,北




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
    长安城被大华军拿下,一半的兵力留在城外驻扎,只有心腹精锐,才带入了城内。

    禁卫军接管宫城,里面的宫殿全部清空,把原来的侍女、太监等,全部召集,然后返还回家。

    这里面有不少隋朝、唐国的宫女,鱼龙混杂,所以全部清掉不用了。

    当天罗昭云并没有入城,因为长安城内,还要许多唐国余党,残余兵力混入里坊之内,不太安全。

    大华精锐入城后,彻底搜查唐军残部,反抗者当场格杀,投降者押挟到指定区域关押。

    两日后,罗昭云才在文武大臣的陪同下,进驻长安城。

    长安百姓早已得知公告消息,所以在街道欢迎,整个朱雀大街,十万民众记载大街小巷,观摩大华皇帝的到来。

    对于长安百姓而言,对罗成并不陌生,因为他的名声一直很响亮,过去是隋朝的福将,大隋忠肝义胆的年轻少帅,战功赫赫,如今乱世,自立为王,在西北崛起,一路碾压过来,征服陇右、河西与关中,使得西部全部成为大华的疆域,势力强大,全都感到吃惊。

    所有百姓都预感到,大华要崛起,有机会统一中原,新的大王朝,即将来临。

    “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姓跪地,高呼起来,如山崩海啸一般,极为壮观。

    罗昭云坐在华盖厢车内,里面都是铁皮打造,可防弩箭,车外华丽,高高在上,彰显贵气。

    抵达皇城朱雀门门前,一些隋朝的老臣,长安门阀旧贵们,聚集不少人,跪地高呼万岁,他们是过来拥戴大华皇帝入驻皇宫,成为新君的,以前李渊入城时,他们也是如此。门阀世家,永远支持胜利者,这样确保家族不倒。

    罗昭云下车接见了这些贵族家主或是宗族长,听着他们高喊万岁,表示效忠的话,微微一笑,算是接受了,至于日后是否重用,还要看才能。他有心趁机要削弱关中贵族,把心腹的士子们提拔上来,成为新的贵族,这样推行大规模科举,就势在必行了。

    以前他只是一位小将军,无法左右朝政,如今自己做了皇帝,就要全部考虑,如何压制旧贵族,提拔新贵族,给寒门一些入仕之途,这样确保江山稳固,人才辈出,而不是被大门阀垄断,以后皇室都要受各大门阀制约,随时有被架空、取代的危险。

    罗昭云入驻皇宫,过承天门,进太极宫大殿,召集文武大臣议事。

    由于新占据长安城,远离自己的大后方,天水、西海郡一带,必须趁热打铁,横扫京兆郡的唐军参与,稳固京兆郡,同时,需要派兵去夺函谷关、潼关,扼住中原兵马进入关内。此外,黄河以西的冯翊郡,以及龙门渡口等,也需要接管,派兵驻扎,使关内固若金汤。

    “诸位卿家,有尔等相助,大华实力不断巩固,先是在西北站住脚,打通河西,占据陇右,接



第七百七十四章 盘踞关中
    大华派将军继续横扫关内的残余势力,西秦、梁、唐国被打散的军队藏匿在山林,被当地百姓举报,引来大华正规军的围剿,一些占山为王的绿林帮会,要么归顺,要么也遭到清除。

    半个月内,函谷关、潼关、武关等重要雄关隘口,全部落入大华的控制内,隔绝了中原进入关内的门户,只有大华出兵攻打他们,中原诸侯没用机会攻入关内。

    这种形势,恰与当年战国七雄情形相近,中原各方诸侯霸主,全都焦聚关中,把大华作为了头号大敌。

    梁国被李靖差点消灭,梁师都带着两万残余兵马,卷着一些金银珠宝,逃出了延安郡,出长城,逃出河套平原的朔方郡,回到自己老巢——岩绿城。

    朔方郡再往北,就是突厥的地盘,以前的突厥在五原郡之外,不过大隋内乱之后,始毕可汗带兵南下,占据了五原郡,灵武郡、榆林郡的部分地盘,这里有荒漠、草原,属于河套之地,突厥人也非常喜欢。

    李靖派兵扼守宁朔城,这是通往朔方的要塞重地,往东北方位有横山,往西南有白干山,山脉绵延着长城,足以阻挡外面的兵马进入关陇之地,屏蔽北部的威胁。

    如此一来,东西南北,四面都固若金汤,大华盘踞关内,可以稳定发展了。

    这些日子,一些有资历的文臣谋士相继被护送到长安城,回归久违的帝都,都感到恍如隔世。

    褚亮、高孝基、辛公义、高士廉、长孙顺德、温彦博、姚思廉这些大学士、贤者、能臣,来到长安城,进入皇宫,轮番接受了罗昭云的亲子接见和慰问,给很高的礼遇。

    这是一种尊贤的姿态,如同黄金买马骨一样,会有更多的京兆贤者,陆续进京,愿意为大华入仕。

    不久,太学博士陆德明回到长安城的太学府,继续宣布,太学正常运行。

    隐没在长安的薛收、苏世长等人也都纷纷出现,或被人举荐,或是主动联系熟人,推举入朝,愿意为大华之臣。

    如此一来,朝堂的贤能之士越来越多,口碑在发酿,城内百姓都在传某某贤者,甘愿为华臣,投奔明主,给罗昭云造势越来越强。

    这一日,长孙无忌到了,随行还有罗昭云的家眷。

    如意公主、萧依依、宁沐荷、长孙无蓉、薛芷箐、萧后、高雨菲诸女,全都跟车队来了。

    众女眷从车内下来,已经站在了皇城之内,看着承天门内的宫殿群体,女子们感慨万千。

    萧后和如意站在一起,眼眶模糊,已经默默落泪,这原本就是她们居住之地,最后转了一圈,历经坎坷和生死,回到了远点,只是不过,物是人非事事休。

    “母后,我们又回来了!”

    如意抱着萧后哭了起来,萧后拍着她的后背,摇头叹道:“傻孩子,我已经不是你的母后,再也不是大隋的皇后了,大隋,已经灭亡了。”

    “是,本以为长大之后可以离开这个皇宫,不必再过宫廷生活,想不到又回到这里,住了进来。”如意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出嫁从夫之后,还会到皇宫生活,她懂事开始,就烦透了皇宫生活,想要长大嫁出去过清净生活,最后却又事与愿违回来了。

    “活着就好,要不是你夫君本领强,我们还能有命在此吗”萧后叹息。

    与二女不同的是,其它女子却都充满兴奋。

     



第七百七十五章 劝谏立后
    强烈推荐:

    ;罗昭云看着几人一眼,说道:“立后之事,朕也在考虑,你们是否参议了人选,觉得如意公主可行,她是朕的正妻!”

    辛公义率先道:“陛下,恕臣直言,如意乃前朝公主,隋炀帝杨广之女,大隋在盛世而亡,完全是杨广一人造成的,穷奢极欲,好大喜功,猜忌极重,乱杀功臣,使得大隋灭亡。天下人口原本达到四千多万,这十年内,因为修长城、开运河、建洛阳、打辽东,天下暴乱,不断杀伐,百姓饿死也不在少数,初步估计,至少有千万人口十年内消亡了,现在天下百姓憎恨杨广,连带他的子女和家眷都恨上了,陛下若要迎娶杨广之女,觉不合适!”

    有人开了头,其余几人,就可以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了。

    高士廉接着说道:“辛公所言极是,陛下,臣也是这样认为,古往今来,历朝历代,迎娶前朝公主做皇后者,屈指而数,少之又少,为何一是新朝与就朝,牵扯到了权力过度,这里面有很大仇怨,被夺权者的后人多想报仇,不得不防。其次,如果旧朝公主做了皇后,难免扶持旧党,那外戚中自然有前朝皇室之人,非常危险,第三,所生子嗣,容易被人蛊惑,被人利用,走上复辟之路。”

    长孙顺德拱手道:“陛下,还有一点,如意公主与陛下成婚多年,并无子嗣,所以,立她为后,实在令人担忧。此外,即便真的有子嗣,诞下龙子,正所谓子随母,女随父,未来皇子身上有杨广的血脉和影子,万一遗传了性格,我大华岂不是也要危险了,万不能试!”

    高孝基道:“不错,杨广这个人,昏庸无道,好大喜功,性格怪癖,如果未来皇子,血脉中有许多他的传承,实在相当的危险。”

    罗昭云沉默着,他一直没用立后,其实也想到其中许多复杂的原因和门阀纠葛



第七百七十六章 触景伤情
    作罗昭云来到后宫,先去见了如意,毕竟对她有愧疚,这江山本是属于她杨家的,自己作为隋臣,最后没用打着复隋的旗号,没用救国于危难,而是取而代之,多少有点过意不去。

    但是,他不会因为过意不去,就真的放弃称帝,权力这东西,不是说让就能让的,目前大华的利益团体已经初步形成。

    那些文武百官也不会同意任何让步,只会追随罗昭云,不断扩大地盘,完成统一天下的大功业。

    因为这是百年难觅的开国功臣机会,都渴望青史留名,在新的朝廷中,有功勋,有名气,受好待遇,庇荫子孙。

    “如意!”罗昭云进了房间,轻呼一声,如意听到呼喊,走出来迎接。

    二十四五岁的如意,如今出落得更加成熟,妖娆动人,瓜子脸,五官精致,配合的宫廷贵妃的发型,华贵的服饰,更加熠熠动人。

    站在她身边的行礼的,是萧后,虽然四十多岁,快本五十的人,但是容颜并没有任何衰老,反而容光焕发,看上去,就像三十五六岁的妇人,如同熟透的仙桃,从内向外散发的女性高雅气质之美。

    如果按照实际年龄,罗昭云的灵魂岁数,跟她差不多大,看着这个隋唐传奇妇人,心中多少有些唏嘘和感慨。

    “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

    罗昭云让二人也坐下,三人坐在椅子上交流,都是家人,不必摆君妃之礼。

    “一路上舟车劳顿,身子很乏了吧,最近可好”

    “回陛下,妾身身子比以前要好一些了,有劳陛下费神,关心妾身的身子。”如意看着罗昭云,昔日的少年郎,如今成为九五之尊,万没想到,种种经历,让她心中如同沧海桑田的沉浮,反而少了一些过往浓浓爱恋。

    少女时候,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如今成熟之后,觉得爱情并非是唯一最重要的事,许多事,人生阅历,能够改变一个人最初的看法和感受。

    至少,如意自从进入皇宫之后,心情就一直压抑着,会想到童年时候,过去种种,触景伤情。

    “如意,看你神色好像不大好。”

    “我这身子,一直有些孱弱,大概是这些年,忧愤成疾,思念成病,使得体质一直没有好转起来,至今未能有孕,让陛下为难了。”如意轻轻叹道。

    罗昭云心中一软,知道如意这病,跟他当年突然阵亡的打击,关系很大,那时候几乎绝食好几天,整日以泪洗面,所以落下病根了,加上常年两地生活,自己出征在外厮杀,让佳人独守空房,担惊受怕,伤神伤虑。

    去年江都宫变,杨氏皇族在江都被统一杀戮,她悲愤交加,担心父母、姐姐、弟弟,以及侄子、外甥的安危,所以,病情一下子又加重了。

    所以,宫院的事,她无心操管,让长孙氏做助手,打理一切事宜,反而给长孙氏成长的机会。

    “回到皇宫,还习惯吗”

    “物是人非吧!”如意公主轻轻一叹,心情有些惆怅。

    不光是她,连萧后也不胜唏嘘,在这里生活那么久,就如同自己的家,最后被别人霸占了,自己反而身不由己了。

    罗昭云安慰道:“事情都已经发生,该



第七百七十七章 一家人围聚
    贵夜宴时候,罗昭云与诸女聚在一起用餐,金碧辉煌的大厅,富丽堂皇的摆件,装饰华贵,雕龙画风,彰显皇家的气派。

    明亮宽敞厅堂,诸女围坐,经过沐浴更衣,以及下午的小憩,容光焕发,在烛光照射下,显得明艳绝伦。

    如意、薛芷箐、萧依依、宁沐荷、高雨菲、长孙无蓉都是那样的绝丽,明眸皓齿,端庄秀丽,虽然样貌各不同,但姿色都是万里挑一。即便是婢女出身的宁沐荷,或许比其它女子稍逊一些,但也是一个秀丽姑娘。

    诸女换上了盛装,玉钗锦服,绫罗绸缎披身,衬托出女孩子的雍容华贵,气质不凡。

    唯独萧后找身子不适为借口,没用参加,毕竟她觉得自己出席不合适,都是罗昭云的女人,而她身份尴尬。本是丈母娘,却被罗昭云看过不雅的闺房活动,每次相见,眼神交流,总有些让她心颤。

    “咱们一家人终于团聚了,来,起杯,先砰一个!”罗昭云在家聚会,说的就随和不少,不用朝堂官话了。

    诸女有兴奋,有羞涩,有不大好意思,毕竟像薛芷箐、长孙氏,虽然知道自己要被封妃了,但迟迟没用举行婚嫁典礼,也没有同房,所以,被说成一家人,有些羞涩。

    那高雨菲就有些难为情了,她还没有得到什么通知,自己要嫁入皇室呢,只不过她的心思,早在多年前,就喜欢上了罗昭云,奈何北齐与罗家军为敌,双方成为敌人,直到北齐被镇压,高雨菲离开辽西,隔了数载,想不到仍会重逢。

    诸女饮下果酒,而罗昭云喝的陈年佳酿,相聚之后,话题也就多了一些。

    罗昭云讲解了这一年多,如何克西秦,打败唐、梁、突厥的盟军,然后震退李唐,拿下长安城。

    自古美女爱英雄,她们听着自己夫君的英雄事迹,谈笑间,强敌灰飞烟灭,这种勇猛无敌的霸王气概,让诸女心动不已。

    虽然她们在后方也听说了一些传闻,但是,从当事人口中讲出来,又是另一番的惊心动魄了。

    如意起杯道:“陛下在前线征战,非常辛苦,妾身等一起敬陛下。”

    诸女听正妻发话,一起附和,举杯敬酒。

    罗昭云神色温柔,并没有摆那个九五之尊的架子,使得诸女放松许多,感受到他没用变,不用多拘谨了。

    杯来酒往,中间罗昭云还曾诗兴大发,背了一首满江红出来,把晚宴的气氛推向最高。

    饮酒之后的诸女,脸色桃红,媚眼如丝,都被文武双全的罗昭云所打动,恨不得立即钻入他的怀内求宠幸了。

    但在宴席上,都要学会克制,否则,就成为笑话了。

    萧依依等人很清楚,今晚夫君要专属正妻如意一个人了,不过明晚,她和沐荷都会有机会,至于那三位,好像还没有,自然抢不到机会了。

    晚宴结束时,诸女告退,薛芷箐、高雨菲的眼中都有一股酸意,似乎在埋怨他,迟迟没用




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抚后宫
    大华即将重新举行秋祭大典,立双后,封百官的消息传开,顿时引发长安城热议,许多人对这种正副双后的新意,感到新鲜,当然,北周时期还有立四后的皇帝,结果暴毙而死,皇权被杨坚所得,成为反面教材。

1...165166167168169...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