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罗昭云亲自参与到这个历史事件中,看到了杨谅的志大才疏,空有野心,却无那个魄力
胸襟,难成大事,他的结局早已注定。
“结束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好好睡一觉了。”罗昭云轻叹,这番出征北伐,一走就是两个多月,等处理完晋阳的事,还有对周围州县进行一次威慑和梳理,然后才能撤军回京师,那时候,又是一个多月的事了。
&nbs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杨谅开城投降了,一切都在杨素等人的算计之中,因为围城打援的意图,让外围几个州县的叛军都不敢轻易来援救,时间一长,外围州县被府兵和豪强世家都给重新夺回,已经成为完全的孤城。
晋阳城内没有了粮草,杨谅的威望不足,也没有足够的百姓基础,没有百姓和贵族愿意跟随杨谅共存亡,甚至士兵都不听指挥了。
杨谅没有等来雁门、代州一带的援军,知道大势已去了,在城内又过了半个月的富贵王侯梦,饮酒、作乐、歌舞、御女等,享受了差不多,在最后的关头,出城投降。
晋阳城外,兵阵如林,全部是寒芒闪烁,声威雄壮。
杨谅卸下了战甲和蟒袍,只穿着内层布衫,一脸颓废地走上前,身旁跟着几个文官,手中持着兵符、官印等,算是正式投降了。
杨素坐于马背上看着杨谅,冷冷道:“卿本亲王,奈何做贼!”
杨谅瞥了杨素一眼,讥笑道:“不过是我杨家皇族养的一条老狗,你为杨广做了那些事,到头以为会得善终哼哼,功高盖主,自古以回去你和我,谁先死,还是未知数!”
杨素脸色沉下来,他当然明白对方的话意,如果在几年前,他不屑一顾,因为杨素自持自己弘农杨氏的门阀势力,还有自己的才能,君王要器重他,拉拢他,恩宠他,可当隋文帝死去,杨广登基之后,他有时候,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五十知天命,六十岁之后,人老成精,往往更能感应祸兮旦福了,杨素冷冷盯着杨谅,虽然有怒气,但是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好随意处置,毕竟杨谅是亲王,皇室血脉,他只能收押,打算在牢狱和途中给他些苦头吃。
杨素喝令道:“这是乱军贼首,大逆不道,兴起战乱,给百姓和府兵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来人,所有罪臣,一律捆绑看押,周罗睺将军,你带两万军队入晋阳城,查封一切罪臣家属,鱼俱罗将军,带人接管降军,收缴所有武器,全部迁出晋阳城五里外扎营看守!”
“末将领命!”周罗睺、鱼俱罗等人拱手领命。
杨谅等叛乱的罪臣全都被捆绑关押了,几万守军也被聚集拉出城外,集中扣押了。
藩王之乱,就这样被平定下来,城内的百姓夹道欢呼,朝廷大军前来解围,否则不知道要被杨谅和他的军队鱼肉到什么时候,有没有活路。
罗昭云亲自参与到这个历史事件中,看到了杨谅的志大才疏,空有野心,却无那个魄力
胸襟,难成大事,他的结局早已注定。
“结束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好好睡一觉了。”罗昭云轻叹,这番出征北伐,一走就是两个多月,等处理完晋阳的事,还有对周围州县进行一次威慑和梳理,然后才能撤军回京师,那时候,又是一个多月的事了。
&nbs
第一百八十六章 班师凯旋3丰玄机
北伐的朝廷大军在并州驻扎,以晋阳城为核心,向四周辐射,6续收编了降军,彻底将杨凉藩王之乱,给平息了。≥>
杨素将胜利消息写成奏折,派人快马送往大兴城,让新登基为君的杨广,能尽快得知前线胜果,安抚朝堂,将京城人心抚定。
不足十日,杨广在上早朝的时候,脸色大悦,所有文武大臣都能感受到皇帝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北面前线已经传来消息,杨柱国千里迢迢,不辞辛苦,三战三捷,大破叛军,如军已经彻底评定了北方藩王之乱,安抚了人心,大隋江山将继续安定,诸位卿家不必再为此事疑虑,过于担忧了。”
文武大臣们听到之后,多少有些意外,没想到声威浩荡,来势汹汹的杨凉,手里握有三十万大军,粮草充足,兵强马壮,有二十州的地盘,竟然被杨素的十万大军,不足三个月,就彻底平定了。
有些门阀士族的朝廷大员,心中各有算计,有的失望,有的安心,想法不一,但是脸上都表露着欢喜之色,装作为江山社稷的稳固而高兴。
“恭贺陛下,贺喜陛下,平定叛乱,稳固盛世!”
“陛下天命所归,无人能撼动!”
大臣们开始纷纷高呼称赞,一片兴高采烈,真实想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朝廷之处,是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如同一个漩涡,即便表面祥和,风平浪静,暗中也是波涛汹涌,冷箭难防,各怀鬼胎。
杨广眼神微眯,在上方俯视着大臣们,嘴角溢出笑容,杨凉被活捉,叛军被迅平定,充分显示他福泽深厚,有大气运加身,那就是天子之运。
如果讲究天命,哪怕得到正统的路数不正,也希望凸显出他的与众不同,神权能够烘托出王权的高贵。
自从战国五行学说之后,讲究五德,金木水火土的循环,西汉董仲舒后又讲究天人感应,重视皇权兴衰,上天有征兆,乱力神怪之类,烘托出王权的神秘性。
隋炀帝杨广道:“杨柱国取得如此战绩和功劳,当如何封赏”
内史侍郎虞世基站出来道:“回陛下,杨柱国战功赫赫,平定叛乱,安抚并州一带的民心,臣以为,当有大封赏,只是柱国出将入相,已经贵为左仆射,当朝宰相,领衔颇多,年纪又过花甲,职务再高也近封顶,不如册封杨柱国的几位嫡系公子,这样皇恩浩荡整个杨氏家族,体现出陛下的宠爱。”
杨广沉思了一下,微微点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如果再册封杨素,几乎没有什么可提高的余地,而且功高震主,他也不希望把杨素继续抬高了,甚至心中对杨素已经开始忌惮了,毕竟自己登基的过程和细节,都有杨素的参与。
只要有杨素在,杨广总
第一百八十六章 班师凯旋
北伐的朝廷大军在并州驻扎,以晋阳城为核心,向四周辐射,6续收编了降军,彻底将杨凉藩王之乱,给平息了。≥>
杨素将胜利消息写成奏折,派人快马送往大兴城,让新登基为君的杨广,能尽快得知前线胜果,安抚朝堂,将京城人心抚定。
不足十日,杨广在上早朝的时候,脸色大悦,所有文武大臣都能感受到皇帝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北面前线已经传来消息,杨柱国千里迢迢,不辞辛苦,三战三捷,大破叛军,如军已经彻底评定了北方藩王之乱,安抚了人心,大隋江山将继续安定,诸位卿家不必再为此事疑虑,过于担忧了。”
文武大臣们听到之后,多少有些意外,没想到声威浩荡,来势汹汹的杨凉,手里握有三十万大军,粮草充足,兵强马壮,有二十州的地盘,竟然被杨素的十万大军,不足三个月,就彻底平定了。
有些门阀士族的朝廷大员,心中各有算计,有的失望,有的安心,想法不一,但是脸上都表露着欢喜之色,装作为江山社稷的稳固而高兴。
“恭贺陛下,贺喜陛下,平定叛乱,稳固盛世!”
“陛下天命所归,无人能撼动!”
大臣们开始纷纷高呼称赞,一片兴高采烈,真实想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朝廷之处,是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如同一个漩涡,即便表面祥和,风平浪静,暗中也是波涛汹涌,冷箭难防,各怀鬼胎。
杨广眼神微眯,在上方俯视着大臣们,嘴角溢出笑容,杨凉被活捉,叛军被迅平定,充分显示他福泽深厚,有大气运加身,那就是天子之运。
如果讲究天命,哪怕得到正统的路数不正,也希望凸显出他的与众不同,神权能够烘托出王权的高贵。
自从战国五行学说之后,讲究五德,金木水火土的循环,西汉董仲舒后又讲究天人感应,重视皇权兴衰,上天有征兆,乱力神怪之类,烘托出王权的神秘性。
隋炀帝杨广道:“杨柱国取得如此战绩和功劳,当如何封赏”
内史侍郎虞世基站出来道:“回陛下,杨柱国战功赫赫,平定叛乱,安抚并州一带的民心,臣以为,当有大封赏,只是柱国出将入相,已经贵为左仆射,当朝宰相,领衔颇多,年纪又过花甲,职务再高也近封顶,不如册封杨柱国的几位嫡系公子,这样皇恩浩荡整个杨氏家族,体现出陛下的宠爱。”
杨广沉思了一下,微微点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如果再册封杨素,几乎没有什么可提高的余地,而且功高震主,他也不希望把杨素继续抬高了,甚至心中对杨素已经开始忌惮了,毕竟自己登基的过程和细节,都有杨素的参与。
只要有杨素在,杨广总
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惬意7丰玄机
大军凯旋而归,得到了隆重的欢迎,这毕竟是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后,第一次这样大规模的战争胜利,如此迅速评定了藩王之乱,对他的皇位巩固,王权的威严,都是一种加强和捍卫。
因此,隋炀帝很重视这次胜利,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京城十里外迎接杨素的凯旋之师,围观群众多大二十万众。
‘吉凶宾军嘉’是古代重要的五种礼仪,很受重视,《周礼》中有详细记载它的范围和步骤,杨广命太常寺主办,规模很大。
回返的大军有五万众,都是朝廷精锐,罗昭云策马,赫然就在其中,一身铠甲生辉,备受瞩目。
但是他此刻的心境已经不像当初那么激动了,一朝步入历史,转眼成为古人,现在他已经融入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个异域空间;他过着大隋背景下的生活,无法改变,只能让自己适应,成为这个时代的强者,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出征三个月,金戈铁马,厮杀惨战,双手沾满了鲜血,身心有些疲劳,他想早一点回到府内,好好休息一下。
同时,罗昭云也在考虑,自己今后的路该如何走,历史如果已经注定的话,那么大隋的江山,也就只有十四五年的光阴,甚至在第十个年头起,各地就会有义军连成片,遍地狼烟了。
十年,不长不短,那个时候,自己已二十五岁,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自己的命运何去何从,应该有所预判和筹谋。
由于历史书,没有他的名字,不论是罗昭云,还是罗成,都不是历史的真实存在,所以他有时候,也有些担心,自己最后会不会被历史抹杀掉
“不行,我绝不能被史书左右,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要及早未雨绸缪,就不信日后谁能抹杀掉我的名字!隋炀帝不行,李渊也不行!”罗昭云心中在呐喊,眼神越来越冷。
欢迎仪式结束后,这批大军要在京城外驻扎,然后等着被各军府收编,接回不同军营,而大批将领则可以先入城,回家探亲了。
罗昭云马不停蹄,赶回了罗府,一入门的时候,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回家真好!
“阿郎!”一个清脆好听的声音响起。
罗昭云抬头望去,在第一进宅院的厅堂门口,站着一个修长纤细的女子,上身穿着一件翠罗衣,那衣衫是大袖对襟的纱罗衫,小蛮腰低束着曳地长的八幅湘水裙,不着首饰,秀发鸦黑,显得十分素雅,脸如莲萼,唇似樱桃,清丽动人。
“沐荷!”罗昭云微微一笑,喊出了她的名字。
宁沐荷听到他的声音,不知为何,整颗心都仿佛被揪动,身子微颤,这个声音,三个月没有听到了,像是有一种魔力,使她激动。
不知不觉,她的眼眸已经红了,不争气地冒着水珠,看着那个少年身影在一步步靠近,愈加挺拔成熟了,宁沐荷站立未动,视线越来越模糊,都被眼眸里的泪珠灌满了。
“阿郎——”
宁沐荷扑出去,这一刻,她忘记了自己的婢女身份,忘记了自己身为大姐姐,只是因为思念着少年,而无所顾忌。
 
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惬意
大军凯旋而归,得到了隆重的欢迎,这毕竟是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后,第一次这样大规模的战争胜利,如此迅速评定了藩王之乱,对他的皇位巩固,王权的威严,都是一种加强和捍卫。
因此,隋炀帝很重视这次胜利,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京城十里外迎接杨素的凯旋之师,围观群众多大二十万众。
‘吉凶宾军嘉’是古代重要的五种礼仪,很受重视,《周礼》中有详细记载它的范围和步骤,杨广命太常寺主办,规模很大。
回返的大军有五万众,都是朝廷精锐,罗昭云策马,赫然就在其中,一身铠甲生辉,备受瞩目。
但是他此刻的心境已经不像当初那么激动了,一朝步入历史,转眼成为古人,现在他已经融入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个异域空间;他过着大隋背景下的生活,无法改变,只能让自己适应,成为这个时代的强者,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出征三个月,金戈铁马,厮杀惨战,双手沾满了鲜血,身心有些疲劳,他想早一点回到府内,好好休息一下。
同时,罗昭云也在考虑,自己今后的路该如何走,历史如果已经注定的话,那么大隋的江山,也就只有十四五年的光阴,甚至在第十个年头起,各地就会有义军连成片,遍地狼烟了。
十年,不长不短,那个时候,自己已二十五岁,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自己的命运何去何从,应该有所预判和筹谋。
由于历史书,没有他的名字,不论是罗昭云,还是罗成,都不是历史的真实存在,所以他有时候,也有些担心,自己最后会不会被历史抹杀掉
“不行,我绝不能被史书左右,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要及早未雨绸缪,就不信日后谁能抹杀掉我的名字!隋炀帝不行,李渊也不行!”罗昭云心中在呐喊,眼神越来越冷。
欢迎仪式结束后,这批大军要在京城外驻扎,然后等着被各军府收编,接回不同军营,而大批将领则可以先入城,回家探亲了。
罗昭云马不停蹄,赶回了罗府,一入门的时候,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回家真好!
“阿郎!”一个清脆好听的声音响起。
罗昭云抬头望去,在第一进宅院的厅堂门口,站着一个修长纤细的女子,上身穿着一件翠罗衣,那衣衫是大袖对襟的纱罗衫,小蛮腰低束着曳地长的八幅湘水裙,不着首饰,秀发鸦黑,显得十分素雅,脸如莲萼,唇似樱桃,清丽动人。
“沐荷!”罗昭云微微一笑,喊出了她的名字。
宁沐荷听到他的声音,不知为何,整颗心都仿佛被揪动,身子微颤,这个声音,三个月没有听到了,像是有一种魔力,使她激动。
不知不觉,她的眼眸已经红了,不争气地冒着水珠,看着那个少年身影在一步步靠近,愈加挺拔成熟了,宁沐荷站立未动,视线越来越模糊,都被眼眸里的泪珠灌满了。
“阿郎——”
宁沐荷扑出去,这一刻,她忘记了自己的婢女身份,忘记了自己身为大姐姐,只是因为思念着少年,而无所顾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