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这时,吐谷浑的大部分军马,团团围住了一万步兵方阵,想要破开这种防御,撕破活口,里面将是任意宰割的徒步士卒,可是这种阵法,一层套了一层,外面一拨拨倒下,里面的防御仍是坚固,只不过缩小了几圈而已。

    从各个方位攻击,用力都差不多了,没有什么破绽,一时间,吐谷浑的游牧骑兵们,只是乱喊着,胡乱地冲,根本没有严格的军纪和布阵的方式。

    吐谷浑的军队实力,一是依靠铁骑的冲击度,二是每个骑士的勇武和骑射水准,兵法阵型和谋略方面,却是短板。

    慕容拔岳隐隐看到了一位青年,金盔银铠,披着战袍,实力很强,周围的士兵似乎都以他为主,随着他向前横扫。

    他料定这个人,必是大隋军中的重要人物,而且看着对方的枪术,手上也技痒了,于是提着狼牙棒,带着一股亲卫军,就杀了过去。

    “纳命来!”慕容拔岳吼声如雷,勇冠三军,沿途的几名隋军骑士被他一棒打倒一个,势如破竹一般,冲到了罗昭云的跟前,劈头盖脸就是一记重砸。

    罗昭云早有感应,所以第一时间点头一枪,如龙蛇出击。

    “当!”

    清脆的兵刃交击声回荡四周,迅被厮杀声淹没,两股兵刃嗡嗡不停颤抖。

    罗昭云的铁枪震得有些抖动,换做其它人,早就虎口滴血了,甚至兵器震飞了。

    但是他刚柔并济,体内劲,所以手上的化劲一抖,枪身在手掌中转动几圈,又被他牢牢握住,震动的作用力,被他耳朵气劲化解掉了,没有传到体内,伤到手腕。

    不过,他也试出了这个壮汉勇猛过人,似乎天生神力,这种人,在沙场上非常可怖。

    因为天生神力之人,挥动两三百斤的武器,并不吃力,游刃有余,依靠战马的冲击,这样猛地一砸,力量大,度快,空间狭小无处躲避,哪怕大剑客在此,也要吃上暗亏,不能四处游走躲避。

    哪怕练出化劲,甚至抱丹内气的武者,在沙场上,与这样的对手厮杀,也会处处受制,落于被动,甚至最终被击杀。

    武学中有功大于理之说,功力多了,就打破了常理,不是以谁招式更精妙,修为高,占道理来判断了,实力和拳头破之!

    “嗨嗨!”

    慕容拔岳狼牙棒使得虎虎生风,如同一个大铁锤般,砸来砸去,罗昭云挺枪对战,顿时被牵制住了。

    每一击,罗昭云都用上了化劲,这样可以卸掉一部分的震击力和伤害,但这样一来,时刻劲在兵器和手上,消耗体能非常大,长久下去,心脏负荷,体




第二百五十四章 众志成城
    罗昭云施展必杀技,一招回马枪,加上劲道捏拿恰到好处,出其不意,这才一击致命,刺死了慕容拔岳,斩杀马下。

    这位在吐谷浑军中,至少能排进前三的勇士猛将,又是王族部落,就这样被战死沙场,被人挑杀了,钉死在地上,这一幕,使得周围的吐谷浑将士们都震惊,甚至脸色大变。

    这是吐谷浑的一位王侯,死在了边疆,绝对是大事件。

    隋军已经一层层围住了这数千吐谷浑骑兵,使骑兵的优势根本就丧尽了,启动不了,等若受了限制,战斗力减弱近一半,逐渐被人数更多的隋军吞没。

    许多骑士被刺落马背,然后乱刀砍死,枪林刺死,几乎一边倒的局势了。

    大战又持续了半个时辰,战斗声已经停歇,除了数百投降,几百人突围出去逃散了,其余的吐谷浑将士全部阵亡,至少六七千人。

    这一战,罗昭云彻底确立他的统帅之威,那边疆的两千骑兵和一万甲士,存活下来的人,此时对这位少年统帅,已经真心佩服了。

    如此血腥大战,太过精彩和热血,让这些边疆男儿,打得激烈,过足了瘾,不像往常那样一味地死守,不敢进入吐谷浑的地界与骑兵正门对抗。

    隋军虽然也阵亡了三四千人,有一千多骑士,接近三千的徒步甲士伤亡,比起杀敌的人数,已经占据了很大优势,算是一场大胜了。

    战争基本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可能不死人。

    “清点人数,收拾尸骨,就地火葬掩埋,为死去的袍泽们,聚坟立冢!”罗昭云吼了一声,很快,将士们清理战场,包扎伤员,牵走战马,整理尸体身上的衣甲、兵器、银两等。

    数个时辰后,清理完毕,三军凯旋,这时候,已经是黄昏了,大漠炊烟,残阳如血。

    长孙无忌非常兴奋,策马来到罗昭云面前,讲着他这次射死射伤了七八个吐谷浑士兵,也立下了功劳。

    罗昭云点头,鼓励说:“不错,你第一次上战场,没有吓哭,还能冷静杀敌,足以证明,你是一个小男子汉了,在边疆锤炼三年,再回京城,你的胆量、才能、视野,都不是朝中那些公子哥能比的。”

    “那当然,我若经历了行伍锤炼,军旅磨砺,日后文武双全,肯定能成为大隋的能臣,就像家父一样。”

    “努力吧,为兄看好你,日后的声名,绝对能超过你的父亲,青史留名!”

    长孙无忌脸色潮红,有些激动,他虽然有些自信和骄傲,但他也知道,父亲长孙晟在大隋,那可是能人,官居高位,而且为大隋外交、带军破突厥、联西域方面,功劳甚大,注定能在历史上留下浓浓一笔。

    他以这样的父亲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归西
    罗昭云大胜吐谷浑铁骑的捷报传回东都洛阳,在朝堂上引发一定热议,隋炀帝杨广大为愉悦,毕竟人是他派往边疆的,如今历下战功,证明了他的知人善用,没有让他失望。

    虽然引起吐谷浑的外交干涉,派来使节倒打一耙,状告边塞将军打破吐谷浑和大隋的友好,偷袭吐谷浑边防军,袭杀了一位年轻王侯,但是隋炀帝杨广野心甚大,而且心高气傲,根本就不吃这一套,直接板着脸,让使节回去带话,要求吐谷浑的伏允可汗老实一些,别在边疆惹事,否则,大军要征伐过去。

    同时,杨广还下旨褒奖罗昭云,在爵位上提升一格,授紫金大夫散衔,赏赐不少黄金、绸缎等,并且准他在边疆继续扩大马场,发展骑兵,加紧练兵,拥有生杀大权,可用金麟剑,先斩后奏。

    得到了这些许诺,罗昭云在临羌城的威望更高了,梁元礼、张峻、崔师等人率领一些都尉都表示效命,愿听从大将军调遣。

    “以后我们不问出身,不分是京城军还是边塞军,只凭才能,大家一视同仁。”

    梁元礼等人抱拳,对这位少年将军的果断和不拘一格处事方式,还是有些佩服的。

    郭孝恪这时说道:“启禀罗将军,这次我们俘获了上千匹战马,已经分配在四大马场,进行培育和配种,一年之后,马场会有两万匹战马,骑兵定然壮大起来。”

    罗昭云点头道:“本将军的目标,是两个郡,在两年之内,打造五万铁骑,虽然现在缺少马匹,但是骑士训练不能少,可制作一些木马,进行跳骑训练,然后找一些老马做训练奔骑的马匹,可上战场的马匹,则尽量减少损耗。”

    郭孝恪眼神一亮,这么看似简单却又很难自己想到方法,就是罗昭云的过人之处。

    “末将明白了。”

    罗昭云继续道:“边疆继续屯田,然后招募新兵,从六万驻军,发展到十万大军,两年内,朝廷对吐谷浑必有大动作,这里,就是我们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好地方,相信诸位,没有一个甘心就这样平庸一生,在苦寒之地养老,我们要把这,当成磨砺之地,我们的跳板,名垂青史的地方。”

    他的话,极其有感染力,不少的将领,全都激动起来,如果能在这不断提拔,然后带军杀入吐谷浑,扩大疆土,的确可以作为自己一生的荣耀。

    罗昭云神采飞扬,自信满满道:“接下来的一年,本将军已经制定了一个大方案,其中包括练兵、打造器械、养马、屯田、军户调动、阵法操练等多方面内容,诸位要全力配合,并且要严格执行军纪!”

    “末将遵命!”所有武将官职们,全都起身,恭敬听命。

    罗昭云点头,他很期待,自己在边疆锤炼一年,养兵蓄锐后,能打造出什么样的大军来。

    ………..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八月下旬,太子杨昭已经被隋炀帝通知两次,可以回大兴城了,但他有些舍不得幕后、王妹,所以拖延了一段时日,引起杨广的不满。



第二百五十六章 余波
    大隋太子归西了,跟历史记载的时间接近,病症相似,以至于后世许多历史专家分析,杨昭就是死于了冠心病或是高血压一类的常见病,因为历书记载,没有发现他身上有任何外伤,不像是被刺客袭击过。

    连隋炀帝得知这个消息后,大为惊怒,太子是一国储君,他的夭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运,江山必有乱事发生,自古已然,代表着未来走向,可能会超出君王的控制之外,意想不到。

    不过,当太子尸被快马送至东都洛阳,杨广派去了太医、鱼成都等,检查了太子杨昭的尸身,没有发现任何伤痕,也没有什么内伤,死于脑血管的猝死,是古之疾病之一。

    杨广虽然愤慨,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嫡长子,体胖多病,得这种顽疾也是常理之中,无可奈何,空有一身的怒气,却得不到发泄,最后下令厚葬,并下诏让内史侍郎虞世基写哀策文,为表达深深地追悼长子,谥号为“元德”。

    萧皇后、如意公主都很伤心,吊念这位孝顺又仁厚的亲人。

    在朝堂上,一些大臣对太子杨昭之死,表示哀悼和惋惜,有一些跟他私交不错,比如牛弘、裴世矩、卫文升等大臣,觉得太子仁爱、节俭,有明君之优点。

    李渊也在朝堂上放声大哭,毕竟这是他的表侄子,杨昭对李渊还是挺看重、尊敬的。这一下,李渊缺少了皇室的有力支持者,他觉得自己仕途更黯淡了,不知何时才能受到重用,至少杨广、杨暕对他态度和赏识一般。

    杨昭有四个妃子,其一是崔氏,她是行军总管崔弘度弟慈州刺史崔弘升之女,杨昭为河南王时的王妃,后因父罪被废;目前府上的正王妃是韦氏,大将军韦孝宽子滑国公韦寿之女。其余两妃,是一对刘氏姊妹花。

    韦氏、刘氏姐妹为杨昭生下三子,分别是杨侑、杨倓、杨侗,最大的才三岁,最小的刚满月不久,隋炀帝杨广心疼这几个失去父亲的嫡孙子,所以在杨昭死后一个月,便把这三个孙子全都册封了亲王位,赐名为燕王、越王、代王。

    其中杨侑虽然是三个孩子中最小的,刚出生不久,但他母亲是正室王妃,所以属于真正嫡孙,按照封建嫡长旧制,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这杨侑的封号为代王,其实有代替之意。

    不过,因为刚出生两个月,毫无威望,也不知未来是否成才,是否会夭折,有太多变数,所以大臣们都不看好杨昭这一脉了,而是把目光七八成都放在杨暕的身上。

    齐王府,在一个月内,先后来了不少大臣到访,恭维攀交,歌颂拍马,都觉得杨暕被册立太子,那时早晚的事了。

    杨暕在其王兄未出事之前,还一直提心吊胆,毕竟他担忧了跟黑衣人的合作,对方并没有透露身份和来历,只说自己出自古老的武宗门派,谋求合作,为他除掉太子,而且能不留痕迹,这的确让他心动了。

    黑衣人并没有说出他所图谋的条件,要什么利益,只说日后时机到了,自然来回来找他,然后音讯全无了。

    现在太子归西一个月内,杨暕已经接受这个事实,安心准备当大隋的太子了。

    裴蕴、宇文化及、独孤锋、独孤羽等人围聚在杨暕身边,关系越来越紧密,他孤傲、放浪的性格,也更加突显出来。

    &n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远方来
    罗昭云接到了潦草的信函,上面字迹龙飞凤舞,写着信的主人李靖,带着红拂女,从塞北过来,探望他这个兄弟。

    “来人,备马!”罗昭云喊了一声,大步流星出了新帅府,在门口翻身上马,策骑冲了出去,速度非常快。

    守城的侍卫,回头远远看到大将军出城,亲自来迎接这对男女,都感到有些吃惊。

    由于这不是战事吃紧的时候,所以城门在白天并不关闭,但是重兵把守,没有当地发的身份识别证件,外人是不得入城了,免得被吐谷浑的探子和斥候混进来打探情报,进行破坏。

    李靖、红拂女牵马站在城外的护城河边,看着从城内飞奔而来的罗昭云,那种激动的神色,绝非装出来的。

    红拂女轻声一叹:“夫君看人真的很准,这罗成将军官越做越大,但是对夫君的情义,却丝毫未减。”

    李靖也是耿直实在的男人,看到罗昭云奔来,也感叹说:“不忘初心,这是我的好兄弟!”

    “兄长,终于把你给盼来了!”罗昭云临近,爽朗一笑,飞身下马,快步上前,热情地拉住了李靖的手臂。

    只有学过历史的后世人,都知道李靖的可贵,他是大唐兵神级人物,相当于兴汉的韩信的兵法谋略,而且李靖曾师承高人,懂一些道家养生之术,并不热衷于仕途,只是想一展所学,建功立业,然后功成身退而已,如同汉初的张良。

    所以说,李靖等若张良和韩信的组合,有他在身边辅助,将是对日后天下诸侯的一种威胁!

    但是整个隋代,李靖都郁郁不得志,如今大业三年,他已经三十六岁了,还是一个六品小官,因为性格耿直,屡次得罪权贵,所以不得重用不说,即便他提出要去边疆参战,也不会被许可,所以他一直无缘隋朝的大战。

    三年前,李靖带着红拂女远走高飞,彻底得罪了杨素,为了逃离杨阀幕后培育的刺客追杀,逃亡了塞北。

    后来杨素看在罗昭云与李靖结交的份上,加上对红拂女的疼惜,才收回了追杀命令。但是不准许二人再来京城,罗昭云想要通过自己的情报力量给李靖传信,但是山高路远,去往塞北联系只能靠商队,所以了直到去年,宁氏商会的情报人员才找到了李靖,转告了信息。

    李靖和红拂女一商议,决定从塞北回返中原,毕竟他们还是中原人,在塞外草原、西域胡人地带居住不适应,再回返途中,还结识了一位能人;相互钦佩,结伴而行,闯荡江湖,在瓜州、朔方一带,途经的地方,一路行侠仗义,留下风尘三侠的名头。

    后来,李靖听说罗昭云离开东都,去了边塞对抗吐谷浑,名声鹊起,在大隋军方的威望日增,这重新燃起了他心中报效国家的愿望,于是,带着红拂女就赶来了临羌城,一是过来探望兄弟,二是想在军中历练一番,毕竟熟读兵书二十载,却一直没有机会真正领兵,这是一种兵法大家的遗憾。

    “罗成贤弟!”

    “



第二百五十八章 筹备兵力
    大业七年,大运河建造的风风火火,先是征调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它起于洛阳城,西引榖、洛水入黄河;又从荥阳,再顺汴水经商丘,折向东南,接通蕲水,经皖北至淮阴入淮水。

    这第一段工程沟通了洛水、黄河和淮河,使东都洛阳周围的河路畅通起来,优势凸显,很快即将开始第二段的运河工程了。

    原本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但因为隋炀帝过分注重速度,从而忽略了百姓的切身感受,淡泊生死,视如草芥,眼中只有宏图大业,使得河渠修建中,累死、病死、打死的人,不计其数,劳工伤亡人数竟然高达了三四成了,令人恐慌。
1...5657585960...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