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男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路口
之后更是费尽心力用三年的时间进行加固整修,满以为从此之后这里边是天下第一的雄关,但谁知道在张顺的炮火之下不过一天的时间就已经土崩瓦解,这也是足够让人唏嘘的了。
张云杰他们进攻水城的时候,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襄阳,城内的百姓开始的时候还都小心谨慎的藏在家里面不敢露头,但很快外面的情况就传进了城中,鞑子不行了。
所有人开始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很快他们就从各方面得到了消息,刚才外面想起的不是雷声,而是张顺军队的秘密武器,这也让百姓们终于相信张顺回来了。
 
第一章 祭天
秋风阵阵,炎炎夏日已经在不自觉中再次渡过,寒来暑往间草木变化,人世间又何尝不是变化多端呢人生的际遇犹如狂风过境,时而高不可攀时而低不可闻,但这就是人生。
此时谢太后的心中一样有着说不出来的万语千言,看着自己手里牵着的还只有五岁的小皇帝,依旧是一脸懵懂的样子,她的心中百味杂陈,根本就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这一次与其说是祭天还不如说是重新登基。
半年前他们的放弃了临安,那个时候谢太后虽然嘴里说着要卧薪尝胆,要重开大宋天,但实际上心里却早就断了再次重新回来的念头,她真的想过要在神农架终老一生,可谁知道只有半年多一点的时间而已,他们竟然重新走回了襄阳。
襄阳城此时已经整修一新,张顺按照江万里说的建造了一个全新的天坛。该坛专门用于祭天,台上不建房屋,对空而祭,称为露祭。祭天陈设讲究祭品丰富,规矩严明。在圜丘坛共设七组神位,每组神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上层圆心石北侧正面设主位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边圆锥形。第二层坛面的东西两侧为从位日月星辰和**风雷牌位,神幄为长方形;神位前摆列着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多达七百余件。上层圆心石南侧设祝案,皇帝的拜位设于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圜丘坛正南台阶下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镈钟等十六种,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这些都是记录上面要求出现的,但是有些东西实际上却是怎么也找不到的,但是张顺也有自己的办法,他竟然用玻璃制造了很多类似的东西,摆在祭台上面更是神光闪闪,反而要比之前那些东西更加有威风了。
此时已经是日出前七刻,时辰到了,身后鸣太和钟,谢太后领着小皇帝步行走上祭坛,而这个时候钟声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此时祭坛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烛影剧院摇红,给人以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这些自然又是来自于张顺这个半神棍的手笔,他想要玩这个在这个时代可是无人能及的。
在过去祭天是非常正式的活动,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甚至比用兵还重要。统治者靠它垂范天下,教化民众约束官员。
其实今天的祭天不过是一次表演,那是为了可以在这个时候向全国人宣告,皇帝陛下依旧还在,元军虽然凶猛但依旧没有折损陛下分毫,这和历史上的祭天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两者在标准、规格完全不同,也就没必要硬性比附。
祭天历史源远流长,据传始于黄帝,古人对祭天非常重视,每次祭天都极尽奢华,仪式繁复仪器考究。以春正月天地合祀为例,牲要三十三只羊,三十四口猪,两只鹿,十二只兔,祀前一个月供养于牺牲所。祭祀前三日,皇帝开始斋戒,前二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但是现在这些都一切从简了,但即便是这样也没有人敢于在这个地方随意乱来,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几天的意义远远大于形式。
今天江万里的精神格外的好,老爷子虽然已经须发皆白但是却格外神采奕奕,每一步都指挥若定,丝毫不乱
第二章 讲演
而这个之后,张顺再次站在了众人的面前,他再次用自己特有的声音开始了自己独有的讲演,也是为了今天这个特殊的时刻,他盗取了那位二战狂人的讲演词,他认为也只有这样的讲演词才真的配得上这样的场合。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华夏人的土地上!站在襄阳,这块我们的同袍用鲜血和尊严浇灌的土地上!我的身后就是大宋,这片土地是我们的先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点一滴的建设起来的让世人瞩目的文明。
我的面前,站着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在屈辱中呻吟的民族!自从金人占据我们的国都之后,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就没有了,那些战胜者们骑在我们的脖子上作威作福,他们随意践踏我们的尊严和生命,一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民族地尊严!你们告诉我,你们是选择像一个战士一样去为自由而战斗,还是去做一个奴隶
你们或许要说:张老三,我只需要一个工作,一个住的地方和可以吃的东西,只有这些才是最实惠的,没有这些我们都会死的。是地,你的说法很对,生命实在是太重要了,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世界上还有东西比生命更重要,那是自由和尊严!”
只要汴梁上空一日还飘扬着元人的旗帜,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只要那些元人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我们地尊严就不存在!只要在我们大宋的版图上,我们的国家四分五裂积弱不堪。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只要其他国家的人,在聊天的时候说到中国这个字眼的时候会发出一声轻蔑的笑声,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顿晚饭,而是一个生存空间!一个民族地生存空间!这生存空间,不是靠乞求和抗议来实现的,而是靠铁和血来实现的!
别人欺辱我们,哪怕是最弱小的民族也来践踏我们,我们只会叫着:我们表示强烈的愤慨和抗议,这样的人是没有骨头的!这样的人是低贱的!我们应该用大炮地震耳欲聋声让敌人颤抖!我们应该碾压他们的尊严、生命,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一群只知道抗议的懦夫!
你们要记住,一个只懂得抗议的国家,是一个没有骨头的国家!一个只懂得抗议的朝廷,是一个没有骨头的朝廷!当我们地尊严、领土、生存地空间都遭受践踏的时候,还不知羞耻地抗议地朝廷,我们是不需要的!你们最后也会抛弃它们的!”
张顺的话让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这里面就包括江万里和谢太后,他们都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张顺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要知道这些话可都是诛心的言论啊。
张顺却并不在意的继续说着,他的手臂在不停地挥舞着,整个人也亢奋起来“但是我很骄傲,在你们这些人中,这样没有骨头的人,少之又少!我的面前是一个留着千年不屈血液的民族,是一个不屈的军团,这血液曾经在我们祖先的血管里面流淌过,他们没有屈服过,现在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汩汩奔涌,你们告诉
第三章 宣传战
皇帝于襄阳祭天,这一招的号召力是无法想象的,毕竟南方大部分宋人都还是心向大宋的,他们在这个危机的时候忽然发现大宋不但没有亡国,反而还再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也让所有人都有了一点不一样的感觉。
而这一次被人争相传唱的是张顺的伪作告全军书,也就是过零丁洋,而正气歌更是被人推上了顶点,无数人都认为这的确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都在奉行的东西,而张顺的讲演稿也被人拿出来口口相传,这就有点让人不禁唏嘘了,很多人也都从此之后再也不把他当做一个匹夫,张顺在文人的口中地位也上升了不少。
而接下来皇帝的圣旨更是将这一切都推向了**,这一份圣旨当中很明确的说了从今日起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只要是不愿意从此沦为奴隶的,就要拿起武器抵抗元军,即便是打到最后一人也绝不服输,自由和尊严无与伦比,如果只能用生命才能换取,那么就用生命吧。而圣旨中还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大赦天下,而这个赦免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但凡没有作为鞑子走狗,没有当汉奸的全部都可以赦免所有罪责,从此之后便是自由之身,这一条诏令下来之后,全国轰动,无数囚犯都感激涕零,发誓要为大宋流尽最后一滴鲜血,这也让更多的人都热血沸腾。
这么一来元人也看出了其中的问题,虽说他们的军队并不害怕宋军,可是宋人的确实在太多,要是这么发展下去,一旦来一个杀之不尽那可就真的有点要坏了,而且对方的圣旨中还特意提到了北方,这也让元朝的统治者都感到了事态严重,可是他们现在又对张顺实在一点办法也没有,打又打不过那只能在言语上争锋相对一些了。
于是乎他们组织了一群诗人开始为元朝歌功颂德,表示元军出师是得到了中原大部分士民的拥护和支持的,这其中那位著名的大汉奸刘因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他在《怀孟万户刘公先茔碑铭》里就表达了一种大一统思想感情“自北而南,天开元基。辽渐燕垂,金奠淮夷。厌分裂耶,孰彻藩篱白雁一举,横绝天池。彼瘴海兮藏鲸鲵,巨鬛如城兮尾如旗,安得壮士兮驱而守之他的另外一首诗《送人官吴中》里的“天彻藩篱要混通,古来佳丽数吴中。送君如对秋风起,恨我不随江水东”也表达了欣喜南北混一的思想感情。
之后他更是写下了《渡江赋》,这里面表达了作为元朝这一泱泱大国民的自豪感“昔我国家,初基创元。顺斗极,运天关,握雄图,祭雪坛。神人赫尔折箭以首之,遂超大河,横八荒,跨北岳,漂九阳。南极破而朔风烈,长风灭而北辰张。继继承承,臣仆万方,其威益振,其武益扬。”
刘因更是拿元朝国信大使郝经被宋朝扣押十多年大做文章,说什么北方大部分士民基本都同情郝经的遭遇,认为宋朝之所为纯粹是背信弃义的小人之行,早该讨伐。他在《忆郝伯常》诗中就写道“一檄期分两国忧,长缨不到越王头。玉虹
第四章 连战连败(上)
[]
对于张顺的这一系列操作,元朝高层异常震怒,他们一方面责令有关人士对于这件事大力追查一方面也直接对张顺进行了高额悬赏进行暗杀。
可惜这两件事做得都很不顺利,首先说在追查案件的方面一点头绪也没有,根本就没有任何人知道一点线索,而事发之后孙威的小舅子就消失了踪迹,所以外界有传言说就是他小舅子干的这件事,而杀他全家的人则是另外一帮早就看他不顺眼的暗杀高手,这一下子大都也闹得人心惶惶,好几个月街上都很冷清。
另外一方面对于张顺的暗杀更是一点进展也没有,其实这件事一点也不奇怪,要是对方的主将这么容易杀死,那么还需要那么多军队呢再说了张顺身边到底有多少人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更何况他们派出的大部分杀手刚进入对方的地界就被发现,很快就被活捉或者被杀死了,哪里还能接近张顺呢
这一下忽必烈气得差点吐血了,他暴跳如雷的表示自己要御驾亲征,非要和张顺打个你死我活不成,但是又被一大帮人拦住了。这些都还清楚的记得当年蒙哥在钓鱼城被宋军的八牛弩射杀的往事,现在张顺手里的火炮更加恐怖,谁也不知道这种武器到底能打多远,要是皇帝陛下被人一炮干掉了,那大家也就别玩了。
但是大战不打也不行,所以元军也在暗地里面准备,他们现在至少希望可以在张顺北伐的之前做更多的准备才好,而为了能更好的牵扯住张顺的脚步,有人给忽必烈献上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要张弘范加强对于南方宋军的进攻,用这个办法来牵制住张顺的注意力,这也让忽必烈很是赞赏。
另外一方面忽必烈也开始在全国征召匠人,他对一个小小的孙威就能做出如此的赏赐就是为了可以让更多的人因为赏赐而站出来替大元效力,而只有这些人站在大元的这一边才能让他们有机
机会打败张顺,否则他们也就没有一点希望了。
之后忽必烈更是做出了一个让人惊愕的举动,他再次启用了之前被贬在家中思过的哈里台,让他镇守鄂州,紧紧盯住张顺的一举一动,原因很简单了,那就是元军当中到现在为止也只有这个哈里台从未输给过张顺,而且每一次都可以守住他该守住的地方,不管是真也好假也罢,这一次忽必烈还是希望可以借用他的手挡一下张顺的锋芒。
而此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张弘范其实根本就不用上面下达催促的命令,他自己也是一个劲的全速前进,已经打得张世杰等人抱头鼠窜,快要上吊了。
就在襄阳光复的前两天,张弘范率军进至丁家洲与宋军相距数里,而此时张世杰命令孙虎臣带领七万步兵在陆地上列阵,而自己则亲率二千余艘战船在江面迎敌。
张弘范见宋军阵势,便知道这一战要以寡击众寡不能一味猛攻,只能用计策胜之,乃召诸将授以方略,令军中作大筏数十个上置柴草,佯言将焚烧宋舟,使宋军昼夜严备而兵疲。
五日之后他亲自督步骑军沿江两岸进攻,令战船同步骑军合力向宋军冲击,并以回回炮轰击孙虎臣大军。宋前锋将苏刘义方与元军接战,身后的孙虎臣就抢先弃阵
第四章 连战连败(上)
[]
对于张顺的这一系列操作,元朝高层异常震怒,他们一方面责令有关人士对于这件事大力追查一方面也直接对张顺进行了高额悬赏进行暗杀。
可惜这两件事做得都很不顺利,首先说在追查案件的方面一点头绪也没有,根本就没有任何人知道一点线索,而事发之后孙威的小舅子就消失了踪迹,所以外界有传言说就是他小舅子干的这件事,而杀他全家的人则是另外一帮早就看他不顺眼的暗杀高手,这一下子大都也闹得人心惶惶,好几个月街上都很冷清。
另外一方面对于张顺的暗杀更是一点进展也没有,其实这件事一点也不奇怪,要是对方的主将这么容易杀死,那么还需要那么多军队呢再说了张顺身边到底有多少人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更何况他们派出的大部分杀手刚进入对方的地界就被发现,很快就被活捉或者被杀死了,哪里还能接近张顺呢
这一下忽必烈气得差点吐血了,他暴跳如雷的表示自己要御驾亲征,非要和张顺打个你死我活不成,但是又被一大帮人拦住了。这些都还清楚的记得当年蒙哥在钓鱼城被宋军的八牛弩射杀的往事,现在张顺手里的火炮更加恐怖,谁也不知道这种武器到底能打多远,要是皇帝陛下被人一炮干掉了,那大家也就别玩了。
但是大战不打也不行,所以元军也在暗地里面准备,他们现在至少希望可以在张顺北伐的之前做更多的准备才好,而为了能更好的牵扯住张顺的脚步,有人给忽必烈献上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要张弘范加强对于南方宋军的进攻,用这个办法来牵制住张顺的注意力,这也让忽必烈很是赞赏。
另外一方面忽必烈也开始在全国征召匠人,他对一个小小的孙威就能做出如此的赏赐就是为了可以让更多的人因为赏赐而站出来替大元效力,而只有这些人站在大元的这一边才能让他们有机
机会打败张顺,否则他们也就没有一点希望了。
之后忽必烈更是做出了一个让人惊愕的举动,他再次启用了之前被贬在家中思过的哈里台,让他镇守鄂州,紧紧盯住张顺的一举一动,原因很简单了,那就是元军当中到现在为止也只有这个哈里台从未输给过张顺,而且每一次都可以守住他该守住的地方,不管是真也好假也罢,这一次忽必烈还是希望可以借用他的手挡一下张顺的锋芒。
而此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张弘范其实根本就不用上面下达催促的命令,他自己也是一个劲的全速前进,已经打得张世杰等人抱头鼠窜,快要上吊了。
就在襄阳光复的前两天,张弘范率军进至丁家洲与宋军相距数里,而此时张世杰命令孙虎臣带领七万步兵在陆地上列阵,而自己则亲率二千余艘战船在江面迎敌。
张弘范见宋军阵势,便知道这一战要以寡击众寡不能一味猛攻,只能用计策胜之,乃召诸将授以方略,令军中作大筏数十个上置柴草,佯言将焚烧宋舟,使宋军昼夜严备而兵疲。
五日之后他亲自督步骑军沿江两岸进攻,令战船同步骑军合力向宋军冲击,并以回回炮轰击孙虎臣大军。宋前锋将苏刘义方与元军接战,身后的孙虎臣就抢先弃阵
第五章 连战连败(下)
连番战败之后,张弘范可谓是意气风发,在南方更是如鱼得水,而且由于他已经控制了相当一部分产粮地区,所以补给竟然也可以自给自足,这也导致了宋军更加被动。
张世杰知道这么下去一定会出大事情,想要阻止张弘范只能全力抢回陷落与他手里的粮食产地,所以便决定在焦山和张弘范再战一场。
张世杰约殿前都指挥使张彦率兵出镇江,以图控制长江南岸,并联络江万顷和江镗出兵瓜洲从江北配合,自己率水师陈兵镇江以东的焦山江面,约定三路俱进与元军决战。但没想到江万顷治下的宋军没有按时赶到,而镇江张彦拒不发兵,这使得张世杰不得不孤军深入。
张弘范在石公山居高临下指挥战斗,命万户刘深沿长江北岸绕至宋军背后,董文炳、刘国杰从焦山左右两边进击,万户忽剌直冲宋军大阵。元军乘风放火箭,宋船纷纷起火阵势顿时大乱,宋师几乎全军覆没,损失战舰七百余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