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村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硝烟
就算是有些人家能够拿出这笔钱来,他们有那个胆量吗
相比较起来,余见海则是稍微淡定了一些,他也去了大棚观察,不过没有那么紧张。实际上紧张也没有用,现在已经采取了补救措施,人能够做到的都做了,至于究竟有没有效果,那只能看天意了。
人定胜天,有些时候只是一句空话。只好的办法就是,人只能摸清老天爷的脾气,按照他老人家的脾气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天,有部分大棚的秧蔓出现了轻微的脱水症状,不过到了晚上的时候,又慢慢地恢复了。
第二天,出现脱水症状的秧蔓更少了,一些秧蔓根部的叶子开始枯黄,不过还没有出现要死掉的样子……
余见海心里放心了许多,那些农户们原本悬着的心也稍微放松了,心底里又产生了希望……
与此同时,临海一带的广大农村,人们纷纷展开了生产自救,受到水灾影响的田块抢天时补种秋粮,又一次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好在这场大水来得早,正好麦子都晒干进仓了,损失点种子什么的算不了什么!”
“是呀,如果是等到六七月份发这么大的水,那淹了连补种的机会都没有。”
“只是可怜了那些种菜的,不用说肯定要亏本了。”
“菜价要涨了!”
天气就是菜价的风向标,果然不出人们的所料,菜价涨了!
涨幅还不小,有点让人接受不了!
主要是各乡镇的那些买菜的老头老太太不见了,原本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只剩下了商贩。家里的菜都淹死了,他们拿什么去市场卖呀!
商贩们也是叫苦连天,这两天批发市场的菜价一天一个样,前一天零售的价格第二天到了批发市场批菜都批不到。
没办法,这次台风影响的范围太大了,从闽浙到淮海一带都受了灾,尤其是蔬菜生产受灾最严重。各地的蔬菜供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一些南方的城市已经紧急启动了预案,由政府部门牵头,确保老百姓的菜篮子安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像一些大型的蔬菜基地,主要就是为城市提供瓜菜的,现在受了灾产量明显下降,已经力不从心了。
原本在这个季节,农村的瓜果蔬菜都是自给自足的,农民们还吃不了会摘到市场上去卖,给菜价造成一定的冲击。
可是现在倒好,农民自己的菜都没得吃了,要到市场上去买菜,反过来造成了供应的进一步短缺,进一步推高了菜价。
“这青菜多少钱一斤”
“五块!”
“抢劫啊!每年这时候一块钱一斤!”
“那您到每年去买吧,现在五块都不够卖的!”
“能不能便宜一点我买半斤!”
“抱歉您呐,少钱了不卖!”
“呃……好吧,给我来两块钱的!这么少那来一斤吧!哎,吃不起了!”
“黄瓜多少钱一斤四块了啊上几天还两块!哎,所有菜都涨价了!连豆芽土豆洋葱都涨了啊!”
能不涨价嘛!其他的蔬菜都涨价了,豆芽土豆洋葱当然也跟风了啊!谁让那么多人选择了吃土豆洋葱了呢!
更为离谱的是,连超市里的榨菜销量都增加了,还有辣酱和腐乳。菜价太贵了,很多人选择了用这几样的东西替代。
第327章:水搅浑了’
第327章:水搅浑了’
两天后,余湾人已经从原本的忐忑不安中恢复过来,那些失望的情绪统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希望。
因为虽然遭受前所未有的水灾,大棚蔬菜确实遭受了一些损失,不过在余见海的指导下,大家一起精心照料,大部分瓜果蔬菜都幸存下来了。虽然秧苗有点现在有点难看,不过到底是没有死掉啊!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是留得秧苗在,不愁不结果。
最关键的是,这几天的菜价就像坐了飞机一样,一下子长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小青菜从原来的块把钱直接长到了六块,市场上还非常的紧缺。
其他各种蔬菜瓜果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价格几乎都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震撼的数据啊!连活了几十岁的余汉生他们都有点不敢相信。
吃不起!真心的吃不起菜了!
最让余湾人高兴的事就是,三十来个大棚的小青菜居然神奇般的没死,经过连续几次的喷施药液,加上遮阳网逐次的透光揭开,青菜居然和没遭受水灾前差不多。虽然色泽有点暗黄,不过相信再有一两天,肯定会又是绿油油的一片。
已经有好几个村民问过余见海了,说小青菜已经可以卖了,为什么不趁着行情好抓紧摘了上市。余见海只是笑笑,说不急,这些菜便宜不了。
村民们都有点急了,心说余见海你这是要搞什么名堂啊!五六块一斤的小青菜,你不抓紧上市还想干什么,难道还想等着涨价到十块一斤没那个可能啊!
他们哪里知道余见海的小九九啊!这几天小青菜的价格确实可以,可是市场上的供应还算可以啊!一些遭了水灾幸存下来的青菜都集中上市了,还有一些没受到水淹的青菜也赶着好行情上市了,所以虽然价格贵,市场上还是能够买到的。
只是这些幸存下来的小青菜数量毕竟有限,估计要不了几天的时间就全部卖完了。等到那个时候,市场上的青菜就会更加的短缺,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
如果余湾人知道余见海是这个心思,估计都会觉得他发疯了。五六块已经是天价了,你的胃口也太大了吧
又过了两天,市场上的青菜果然更少了,甚至出现了整个菜市场都没有几家有青菜卖的现象。尤其是在县城和市区的那些菜市场,人们兜里装着钱团团转,就是买不到中意的青菜。
不是没有的卖,而是品质不怎么好,价钱还贵得要命。没办法,因为本地的青菜供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市场上出售的青菜都是从外地紧急调拨过来的。现在天气这么热,青菜的保质期又短,所以哪里有多少新鲜的菜啊!
已经有人向政府抱怨了,说现在的农业这么发达,运输这么方便,怎么会让老百姓的菜篮子出现问题呢!主管民生的领导也是没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本来夏季蔬菜的蔬菜供应就是以本地的为主,哪里会想到在这个时候突然遭受了水灾啊!
因为按照往年的经验,一直到七八月份才是台风季,发生水灾的可能性才大些。谁会知道今年六月就会有这么强的降水,谁都没有想到啊!
领导也是束手无策的,只好加紧协调从外地调拨蔬菜,当然价格不是一般的贵。可是现在正是往常的大棚拉秧的季节,一般的大棚刚好拉
第329章:没得选择
第329章:没得选择
半夜,市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郭保国的档口,几辆大货车一字排开,工人们正在抓紧往下搬斜各种蔬菜。
几十个商贩在挑选,嘴里还在抱怨。“又涨价了两毛钱啊再这样卖下去,我们喝西北风啊!”
“就是啊,”另一个看中了黄瓜的商贩无奈道,“现在菜价太贵了销量又少,真的没法挣钱了!对了师傅,有没有青菜我已经三天没拿青菜回去了!”
这些都是下面县区的商贩,他们要从批发市场拿一些蔬菜水果回去,再转手批给更小的商贩,也赚取一些差价,自己顺带着零售,想多挣一点。
“青菜好像听老板说,从哪里弄来了一车青菜,你们问一下吧!”工人头也不抬地说道,自顾自的干活。“李老板,黄瓜五箱,西红柿一箱,茄子一箱,土豆十箱……”
“青菜在那边!”一个和李老板熟识的商贩往不远处指了指说道,“那边的车上,就是太贵了我没敢下手!”
“贵也得拿啊!”李老板叹了口气道,“镇上的好几家饭店都快把我撕了,说我要是再不弄点青菜回去,他们就不在我家拿货了……”
饶是李老板做足了思想准备,,知道了青菜的价钱也是惊得合不拢嘴了。
青菜……六块八毛一斤!
每一箱子三十斤,其中还有三斤重的一瓶冰水。如果把这三斤重的冰水也折算成青菜的话,光是批发价就达到了七块多,这可是临海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这个价钱拿回去怎么卖怎么卖啊!
最少要卖八块多一斤吧鱼一斤才多少钱鸡一斤才多少钱猪肉也不过十几块一斤啊!尼玛的一斤青菜比半斤肉还值钱
李老板无语了,怔怔的不知道该不该出手。
他不出手有人出手啊,这儿可是临海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种类最齐全,下面几个县区的商贩大部分都是从这里拿货回家销售的。每天夜里来的商贩何止成百上千的啊!
青菜虽然贵了一些,乡镇来的商贩基本上都在犹豫,可是那些县城和市区的商贩管不了这些啊!县城和市区的人消费水平相对要高一些,对于菜价虽然敏感,可是却不得不吃!
因为他们没得选择,要么不吃,要么一边抱怨一边掏钱。
菜贩子深谙这个道理,所以拿货的时候虽然感到咂舌,还是毫不犹豫的出了手。
“给我来三箱!送到9526上!”
“我要两箱!送到大门口的跃进小货车上!张胖子的车!”
“我要一箱!明天有没有了”
市场就是这样,有胆大的也有胆小的。胆子大了只要看到中意的货,价格在他们眼里压根就不算什么。总之到手之后要加价卖出去的,只要有买主能接受就好。
看着车上一百多箱的青菜越来越少,李老板终于坐不住了。他分开人群挤上前去,“给我一箱子青菜!送到李佃选的车上!”
“一箱子自己搬!”工人毫不客气的回绝道,“先把钱交了!”
李老板被噎了一下,看到工人们只顾忙碌不再搭理他,只好忍气吞声的把钱交了,自己搬着一箱子青菜出来了。“麻辣隔壁的,不就是最近蔬菜紧俏么,一个个牛逼得跟什么似的,不值钱的时候还不是笑得跟老鸨似的!”
当然这话他也只能自己吐槽,可不想让那些工人们听到。因为他要常年和这些工人打交道,万一不小心得
第330章:县长的心事
第330章:县长的心事
余湾,人们正在趁着上午温度还不太高加紧摘菜。
遮阳网下,有人的手机在播放着《最炫民族风》的音乐,有人一边摘菜一边摇晃着脑袋。这首红遍全国的歌曲,似乎带着一种天然的魔性,让人听了就想摇晃几下。
“都抓紧啊!今天要两吨青菜呢,争取早点弄出来!”刘翠花头上已经冒汗了,摇晃着脑袋说道,“哪个赶紧把破手机关了,听得老娘现在就想站起来扭两下才舒服!”
人们哄堂大笑,都把目光看向了放着音乐的老头。老头有点尴尬,闷声不响的关上了手机,只顾埋头摘菜。
人们笑得更欢畅了,刘翠花恨不得把头埋到裤裆去,羞得脸都红了。
因为刚才放音乐的老头也姓余,论起辈分应该是刘翠花的大伯哥。弟媳妇在大伯哥面前称“老娘”,大家怎么能不笑啊!
笑归笑,手上的活可不能停。摘好的青菜被迅速地装进泡沫箱子,称好斤重用胶带封好,整整齐齐地码在大棚里面。
人们专心致志地干着,因为这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每一棵青菜都是钱啊!趁着现在行情这么好,赶紧弄了卖钱啊!
等到了抢种的那一批青菜上市了,估计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现在的行情了!
中午时分,云水县政府食堂。
唐永飞看着盘子里的几种菜,怎么也没有胃口。
又是洋葱炒鸡蛋,又是土豆炖肉,又是淸炒豆芽菜,还有几块凉拌黄瓜。
唐永飞把黄瓜夹起来吃掉,索然无味的把盘子推了一下,看着正在吃饭的干部们若有所思。
几个干部在询问食堂的负责人,说怎么天天都是这几种菜,就不能多弄点绿色蔬菜啊!天天鱼肉的,吃的人都没胃口了!
食堂负责人哭笑不得,只好解释说,这几天青菜的价格太贵了,按照每天的伙食标准,压根就吃不起蔬菜啊!
这听起来有点讽刺,堂堂的县政府食堂,居然吃不起蔬菜
骗人的吧
谁信呐
干部食堂吃的都是公家的,都是财政养活的,说吃不起青菜,这不是骗傻子的么!
可是实际上的,个中的为难只有食堂负责人知道,他也是一肚子的委屈说不出来。
没错,食堂的所有开始都是纳入预算的,每年有多少人次在食堂吃饭,财政上就调拨多少款项给食堂。可是也正是有这个预算,才出现了今天尴尬地局面。
预算,摊到具体每一个人每顿饭的伙食费是有标准的。最近菜价上涨得离谱了,食堂的预算已经捉襟见肘了。加上因为很多人因为菜价太贵了选择留在食堂吃饭,进一步导致了资金的紧张。
也就是说,如果不增加预算,食堂下半年的资金是肯定不够用的。这一点食堂负责人已经向后勤部门提出来了在,只不过暂时还没有得到回复。
所以食堂也没办法,只好减少蔬菜的使用量,加大了荤菜的比重。
这样一来干部们不愿意了,都在向后勤部吐槽,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资金是不是被私吞了。
这个玩笑太大了,后勤部负责人顿时压力山大,赶紧向大领导诉苦。
这一来二去的就传到了唐永飞的耳朵里,唐永飞听了之后想了一会儿,马上召集几个主要领导开个碰头会,主要商议的就是,如何尽快解决市场上蔬菜严重短缺的问题,确保县城居民的菜篮子安全。
&nbs
第331章:左右逢源
第331章:左右逢源
“余村长,我是马天水!”
“马天水哪个马天……”余见海还在疑惑呢,转瞬间又反应过来了,“马主任啊,您怎么想起我这个小人物来了”
“少贫嘴!”马天水低声道,“有个重要的事情问你一下,你那里的蔬菜大棚受灾情况怎么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