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村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硝烟
跨越式发展!这是唐永飞第一时间想到的词语,只是这个跨越有点太大了,连他这个县长都觉得意外。
当然,选择成立公司是余湾人自发组织的,唐永飞不介意用余湾来做实验的小白鼠,在事情没有出现明显的优势的时候,他这个县长是不会多说一句话的。因为他不敢保证,余见海这家伙究竟能不能搞得好,万一搞砸了,这个锅可不能让政府来背。
外界对于余湾成立蔬菜公司的事情议论纷纷,余见海一点都不介意。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任命了公司的管理层,当然是得到了全体村民的认可。
实际上即使有部分村民心里有想法,他们也是不敢明着说出来的。因为余见海在他们心里的位置实在是太高了,高到他们谁都不敢轻易得罪。
当然余见海任命的管理层也不是任人唯亲的,起码说在明面上,这些人还是得到了认可的。
余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理所当然的由易娟来担任了,这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在拿过余见海递过来的聘书的时候,手都在微微发抖,看着余见海的眼神非常的复杂,又带着无比的坚毅。
易娟也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提名要谢若云担任她的副手,出任副总经理一职,本来余见海为了避嫌是不准备答应的,可是谢若云有点心动,加上余汉芒也吴菲都说举贤不避亲,谢若云又确实有文化,余见海这才答应。
&n
第343章:撒尿三丈床上半天
第343章:撒尿三丈床上半天
余见海早就想学开车了,他数次需要用车的时候,都是找朱大头帮忙的,现在随着需要外出的时间增多,他感到拥有自己的一辆车已经是迫不及待的了。
买车,现在对于他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十几万的车二十几万的车不在话下啊!
有钱!他现在有钱!
整个上半年他的大棚收入有近百万,这些钱都安安静静的躺在他的银行账户中。除了这些,他的床底下还有赌狗赢来的几十万没有拿出来,这是他留着准备买车的钱,估计现在已经快要发霉了。
可是他没有驾驶证,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所以余见海早就想考个本本了,只是一直不怎么有时间,现在蔬菜公司正式运转了,他正好可以趁着这个空隙,去考个驾驶证。
要不然再过上一段时间等到秋季大棚开始忙了,他的时间又要紧张了。
按照余见海的想法,现在天气正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人连出门都懒得,估计学车的人也不会太多。
正好在临近的林庄乡就有一个驾校的培训点,他毫不犹豫的就去报了名。按照负责人的说法,只要一次**齐培训费两千八百块,以后就不会在收取其他的额外费用。
不到三千块钱的培训费,对于余见海来说简直不值得一提,他马上交款办妥了手续,就等着培训点安排学车。
按照教练徐开山的说法,余见海三天后要到驾校来第一次上车。余见海记下了时间,拿着科目一的培训资料,骑着电动车慢悠悠的往回走。
在经过林庄的时候他拐了个弯,去了兴旺养猪场。这里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来了,上一次过来的时候还是发大水的时候,送一些丹药过来喂猪,预防大水过后可能出现的疫情。
现在养猪场有顾城和三叔两个照应,余见海一点都不担心。余见海到了猪场四处看了一下,看到满猪舍的肥猪在呼呼大睡,两个工人在清洗猪舍,他什么都没有说,丢下两条烟给三叔,又简单聊了几句,就回了余湾。
天气太热了,走在路上后背被太阳烤得火辣辣的,余见海满头大汗,回家后直接扒掉了衬衫,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躺倒床上翻着科目一的学习资料。
科目一主要是一些靠理解和死记硬背的东西,这个对于记忆力惊人的余见海来说,几乎没有什么难度可言。他看了一会儿渐渐有了困意,眯着眼睛不小心睡着了。
余见海是被悄悄进屋的谢若云吵醒的,其实谢若云的脚步已经很轻很轻了,不过对于感应力惊人的余见海来说,当谢若云把盖在他脸上的资料轻手轻脚地拿掉的时候,余见海已经握住了她的柔胰。
“哎呀……”谢若云一声轻呼,整个人失去了重心被余见海拉扯到了床上,小嘴已经被余见海疯狂地含住了。
“唔唔……”谢若云推了两下没有推动,干脆热切地回应了。
两人缠绵了一会儿,谢若云懒洋洋地躺在余见海的怀里,纤细的手指在余见海的胸口画着圈圈,“哎,你不是去学车了么,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报了名,后天才上车呢!”余见海换了个姿势,“看了会资料,觉得很简单啊!”
“啊”谢若云把资料拿起来摆弄了一下,眼神有点飘渺道,“这玩意儿背下来可难了,我以前背了半个月,结果考试的时候才勉强及格。脑细胞不知道死了有多少,哎……”
第345章:农科院的专家
第345章:农科院的专家
这其实算不上是一则新闻,是关于临海夏粮收成的统计通报。说临海市的夏粮取得了丰收,部分田块的产量达到了一千两百斤。现在全市各粮食收购点正在敞开用保护价收购仓储小麦。后面还附着一个链接,是市农科院的专家在麦田里视察的画面。
通报上还说,今年夏粮取得丰产的主要原因除了天气条件好之外,全市大面积推广良种种植,科学种田是关键。
看到这儿余见海笑了。良种一千二百斤的产量就是良种了,那咱的差不多一千五百斤的产量的小麦,又算是什么种呢
余见海看了看这条微薄的评论,下面大部分都是说自己所在地的小麦产量不高,连一千斤都没有的。有些网友还爆出了自己的坐标,其中就有云水的。
余见海想了想,从手机里找出了一些收割麦子时录下的小视频,从当中挑了一个,发在了自己的微博上,然后又把这条微博的的链接,发在了临水发布微博下面的评论中。
呵呵,这些官媒,一直以来的习惯就是只会通报一些统计的数据,对于下面的真实情况其实是不甚了解的。
余见海现在就要让大家看看,什么才是高产的小麦,让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见识一下,吹牛是没有用的。
高手,有些时候,是真的在民间的!
市区的一幢悬挂着国徽的大楼里,一个俊俏的女孩懒洋洋的倒了杯水,重新在电脑前坐下,浏览着发布不久的微博下的留言。这是她的工作,每天不定时的发布一些官方消息,顺便收集一些社会上的舆论动向,向上级做出一些反馈。
她的目光被上一条微博的转发评论数量吓了一跳,赶紧点开看个究竟。不太正常啊,以往的时候她负责的官微一条消息最多的转发评论数量也不过几十条,这一次怎么这么快就超过一百多了
她好奇的查看着,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源头,一切都是因为下面的一个网页链接,几乎所有的热评都是针对这一条的。
“假的吧哪有这么大的麦穗子,哪有这么大的麦粒呀”有人质疑。
“你是不是sa呀”马上有人反驳,“这是现场拍摄的视频好不好,怎么可能是假的”
“这是哪里的麦子长得这么好呀”
临海市农科院,育种专家顾伟民刚刚泡上一杯茶,习惯性地拿起了报纸。这个在农业部门工作了近三十年的老头,对于像微博微信之类的东西不太感兴趣,还是习惯看报纸。
此刻他的办公桌上正放着一份临水日报,上面也有关于今年夏粮的一些消息。顾伟民刚刚拿起报纸,就看到他的住手颜来士走了进来。“老师,您看下这个!”
“又是什么搞笑的视频”顾伟民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老花镜,接过了颜来士递过来的水果手机。
颜来士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师,不是搞笑视频,是网友发的一条夏收的视频。”
视频上,收割机正在往外出粮食,驾驶员手上拿着一片西瓜正在大口大口的啃着。收割机边上的三轮车上,一个汉子拿着铁锨正在扒拉麦子。
“这有什么好看的”顾伟民只是大概瞄了一下,就把手机递了回来,“夏收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呀!有什么好奇怪的”
“不是,老师您看看麦子!”颜来士有点着急了,赶紧说道。
“麦子还不都是一样”顾伟民看到颜来士认真的样子,心里也有点疑惑,又把手机拿了过来,仔仔细细地看着视频。
渐渐地,他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一直把视频翻来覆去的看了不下于五遍,这才放下手机。“来士,这个视频是从哪里来的”
第346章:有何贵干
第346章:有何贵干
“啊呀,你就说知不知道这个地方吧,我等着呢!”顾伟民有点着急道。
“你糊涂了呀!”老伴不满道,“我是南城人能不知道余湾在哪儿那儿以前有个采石场,我哥他们经常去拉石头的。”
“对对,我想起来了!”顾伟民猛地一拍脑袋,倒是把电话那头的老伴吓了一跳,“我记得他大舅说过的,好像就在南城的西北哪里吧”
“老顾,你先说说,这个余湾和你有什么关系呀”老伴疑惑道,“你的年纪不小了,既然没有心思去挣点稀罕钱,那就老老实的混到退休,不要什么事都往前冲了。”
“晓得了!”顾伟民挂上电话,直接就收拾起了公文包,“来士,我们这就去余湾!去找找这个村主任!”
“好勒!”颜来士大喜过望,赶紧把私人电脑装进了包里,陪着顾伟民一起去了车站。
没办法,市农科院有两辆公车,不过都被占用了,几乎成了领导的私家车,顾伟民只是个高级农艺师职称,挂着个专家的名号,车子还轮不到他用。
两人一路上连饭都顾不上吃,买了面包就着纯净水充饥。顾伟民是一心想早点见到余见海,也算是苦了颜来士这个小跟班。
颜来士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要不是看上了顾伟民离婚的小女儿,他才懒得跟着这个一心搞学问的人混呢。不过现在他们突然发现了余见海这个宝贝,如果能够从他那儿搞清楚怎么种出这么好的小麦的,那说不定就时来运转了呀!
嘿嘿!颜来士似乎看到了无限的商机,看到了红彤彤的毛爷爷在向他招手。
只要能帮着师父搞定这个小麦的事情,那么他们的婚事成功率也就会大大增加了呀!
余见海此刻刚刚准备去炼制丹药,刚才他忙着回复一些网友的互动,解答了一些网友们的疑惑。现在精神得不得了,神采奕奕的,浑身都轻松。
尤其是其中一个认证为市农科院工作人员的账号,那人提出了好几个非常专业的问题,还向余见海要了联系电话。
嘿嘿,市农科院的工作人员!余见海想想就想笑,你妹的,老子一个连初中都没有毕业的农民,种出来的小麦居然能引起农科院的人注意,荣幸啊!
牛逼不
牛逼啊!
余见海都想给自己竖个大拇指!
余见海缓步走进专门搭建的灶房,这里面一字排开五口大锅,不是普通的铁锅,而是特别定制的不锈钢锅。余见海最近了解到,用铁锅熬药,锅里的铁活性很大,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药液。
他明白了这个道理,特地订做了五口大锅,专门来熬药。这个新搭建的灶房就在房子的正南方,大烟囱老远就可以望见。
余见海从仓库里搬出了几袋子药材,按照比例分开放进大锅,打开水龙头加水。这家伙现在学精明了,也懒得在一桶一桶的提水,直接打水龙头接到了灶台上,需要用的时候直接拧开就行了。
灶房边上就是个棚子,里面是早就准备好的白煤。余见海麻利地生好了火,给每个灶里都加上了白煤,开着鼓风机,看着火苗呼呼的舔着锅底,这才喘着气从灶房里钻出来,身上已经像是从水里刚捞出来的差不多了。
哎!没办法!这大夏天的,人坐着都出汗,何况他干了这么多的活,还是在灶房呀!
不行,老子得先冲个澡,啃
第347章:口气还真大
第347章:口气还真大
“不敢当!不敢当!”顾伟民赶紧把手上的西瓜皮放到了垃圾桶里,“余村长,我们是从网上看到你的那个麦子的视频的,非常感兴趣,就特地过来请教学习一下。”
“来!再吃一块!”余见海不顾顾伟民的推辞,硬是又递给他一片西瓜,顾伟民有点不好意思,还是客套了一番接下了。笑话,这么好吃的西瓜,就是再吃两片也不嫌多啊!不过在这里是别人家里,总要矜持一些的嘛。
“那个视频”余见海装糊涂了,“没有什么啊,就是今年我家收麦子的场景,我偶然想起来的,就发到微博上的。”
“那个视频是真的”顾伟民还是有点不放心,紧追了一句。
“是真的呀!”余见海笑道,“视频中的麦地就是我家的,里面也还有我家的西瓜出镜呢!”
“哦哦!”顾伟民和颜来士对视了一眼,后者也是掩饰不住的激动。“余村长,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你家种的都是什么良种,使用的什么肥料”
“这个……两位稍等一下,”余见海急匆匆的站了起来,在顾伟民他们疑惑的注视下,跑进了门口不远处的灶房,不一会儿又回来了。“我家的麦子不是什么良种啊,准确地说,我也不太清楚究竟是什么麦种。”
“呃……”顾伟民有点尴尬,以为余见海想保密不肯说,就解释道,“那个……余村长,我是做了一辈子育种良种推广的,对于高产的作物有着天然的兴趣,想过来了解一下……”
“我是真的不知道。”余见海只好解释道,“顾……”大师专家还是应该怎么称呼,余见海一时间硬是没有想出来,只好自动忽略了过去,“我的这块麦地,原先是村民们的边角地块,他们的麦子种下去之后,才被我承包下来的,所以说他们种的什么麦种,我是真的不太清楚。”
“啊”顾伟民惊讶了,“余村长,你的意思是说,其实这些地块,有可能种的是不同的麦种,但是到了你的手里,都取得了高产”
“可以这么说吧。”余见海笑了笑,“高产不高产不敢说,总之产量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村的人都说这是很高的产量。”
“余村长,能不能冒昧的问一句,你的小麦准确产量是多少”颜来士有点心急,忍不住问道。
“一千四百多斤吧,不知道有没有一千五。”余见海笑了笑,“主要是那些田块都是按照各家抱得数字统计的,估计实际上面积要多出一点来,可能不止三十亩。”
“额……咳咳……”顾伟民被惊到了,呛得咳嗽起来,余见海赶紧给他倒了杯水,好一会儿才顺过气来。我的乖乖!顾伟民心里无语了。这尼玛太打击人了啊!
市里条件最好的农科院试验田,小麦的产量一千二百来斤,官方大吹特吹不要命的宣传。可是人家一个山村的边角地,甚至连麦种是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产量就有一千四五百斤,这要是被那些官老爷知道,心里会作何感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