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而在乌克兰,苏联的西南方面军算是苏军最精锐的部队。他们成功拖住了德军对基辅的攻势,这样对于刚刚突出重围的库兹涅佐夫残部,有了逃离苦海的机会。
“部队只要进入沼泽区,我们就可以沿着第聂伯河南下,只要抵达基辅我们就成功了!”库兹涅佐夫如此勉励部下,从战争开始到现在已经近四个星期,部队能幸存下来的都是走了大运。
大军在撤退,杨明志心情舒畅。罗马尼亚人和德国人付出了沉重代价还是扑了个空,近卫284师损失惨重,好在军旗和师部还都存在着,甚至政委也有。
耶莲京娜,这个女人不简单,似乎能做契卡的人都不简单。
说实话,这个毛子女人确实很有女人的韵味,她足够成熟,打仗方面也和她的男性同胞一样的野。这个家伙必然不是省油的灯,或许在床上战争中,也是个可怕的角色。
杨明志看着那个女人陷入短暂的意淫,直到妻子杨桃的哈欠将他拉回现实。
“嘿!你醒了。”杨明志温柔的看着躺在马车上酣睡的老婆。
“嗯,丈夫,你难道一夜没睡”
“并不是。部队临时休整的时候,我趁机睡了一会儿。”
杨桃她毕竟还小,她就裹着毯子在一堆弹药箱子上酣睡,即使马车还在前进着。杨明志自诩比女人坚强的多,撤退的道路,大部队几乎没怎么休息。战士们都知道,只有进入了沼泽地才是真正的安全。
待到天亮,他们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普里佩特河与第聂伯河的交汇口,这里水网纵横是一处极佳的湿地。这里植被非常茂密,整个地貌是湖泊与森林的组合,小水潭星罗棋布。
杨明志跟随者大部队,他估摸着自己起码又奔走了三十公里,对于一个士兵来说这都不算什么。
大军终于停下来脚步,这并不是抵达了目的地,而是队伍发生了梗阻。库兹涅佐夫立刻和梗阻的人群会和,他们正是早一天便撤离的部队。
见到军团长来了,先行的军官们迅速前往汇报情况。为了方便起见,紧急的军事会议立刻召开,杨明志作为高级军官被命令前往。
会议一开始,库兹涅佐夫便汇报了战争的事情。“一支罗马尼亚军队已经被我军全部消灭,现在我们的后顾之忧微乎其微。”他简单说了些,突然在人群中,他看到了从未见过的角色。
“你们几个穿着便服的,你们是谁我不记得有你们这样的军官。”
在场的这几人,为首的自我介绍一番。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耶维奇波博斯基,一个游击队长。他拍着胸脯说着自己的身份:“在战争开始前我是一个老布尔什维克,现在战争开始,我响应领袖号召,召集民兵建立游击队。我手下有一百人,也是我们首先发现的你们。”
在行进中,杨明志还不清楚莫斯科当局的各种命令。
战争开始时,斯大林对于开展游击战争的事不屑一顾,直到西北方面军的快速溃败,和沦陷区的百姓迅速揭竿而
第四十六章 和民兵交朋友
撤退之路上众生百态,比起先到的部队,库兹涅佐夫率领的胜利部队收获更丰富。
那群被扒光了军衣的罗马尼亚俘虏,他们的制服起码还是非常干净整洁的。在森林里行进几个星期的邋邋遢遢的苏军战士,果断将这些衣服穿上。也有不少人在居民的衣柜里找到合适,因此大家的打扮五花八门,他们甚至不像是一支正规编制的部队,更像是和波博斯基这样的游击队伙伴。
子弹在战场上消耗很大,不少士兵也扔掉的苏式武器,特殊时期拿敌人的救救急。
正是这样的部队又一次取得了重大胜利,现在撤退继续,库兹涅佐夫命令两个团殿后。他们算是精锐部队,手持最后的一些重武器,比如重机枪和迫击炮,以备敌人的追击。
另有一些侦察兵连队,他们作为岗哨监视着进入沼泽区的道路,密切注意敌情。
杨明志和他坐在的部队,近卫284师已经不能再有大规模损失了。库兹涅佐夫命令道:“别列科夫、耶夫洛夫,你们的部队是近卫部队,你们必须保持有生力量。只要你们最后的一千人还在,近卫284师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能重建。”
这话听着提起,耶夫洛夫立刻接收命令率领部队撤退,在民兵的带领下前往鲶鱼村。
杨明志耸耸肩,库兹涅佐夫的那番话其本意还是希望这支部队回到大后方,结果必然是重新组建再投入战争。这并不是他希望的,杨明志知道未来的战争只会更加险恶。
1941年的冬季是目前为止俄罗斯有记载以来最寒冷的冬季,在莫斯科战役最艰苦的时刻甚至连续几天出现零下二十五度的状况。再者库兹涅佐夫率领的这一小撮最后突围的部队,他们几个月后会重新上战场,指挥官本人也会参与莫斯科战役。
权衡一下,那个并不是杨明志所希望的,尤其看到可爱的妻子,还有跟着自己赴汤蹈火的战友们。参与莫斯科战役那几乎是送死!不是光荣战死就被冻死在寒流中。
现在,284师的撤退已经开始。游击队员尼聂利率领他的小分队在前引路,整支部队组成两排行军队前进。
杨明志令杨桃从马车上下来。女孩抖抖身上的尘土,再缕缕头发呵呵笑。
“我让你做的事你都做了,对不对”
“对。袜子我已经换了,还有那个,你让我换我也换了。”
她说的时候明显有些害羞,杨明志点点头。女人毕竟不是男人,在沼泽中行进有一些几率被迫走泥地,更有几率掉进淤泥。所以一旦不干净的泥巴进入那里面,细菌入侵了,对于这么一个孩子还真是大麻烦,所以自古女澡堂无大水池。
杨明志还是不放心,干脆找来麻绳给她缠绕上。
“丈夫,你这是干什么”杨桃有些不解。
“我是怕你掉淤泥里。你联想红军过草地就好了,若是你陷进去了,我能把你拉上了。”
这些说法杨桃以前听抗联的同志说过,确实有红军战士被淤泥吞没,丈夫的担心非常正确。他还真是关心我呢!女孩心里美滋滋的,嫁他就对了。
夫妻俩互相绑着绳子时,部队已经开拔。尼聂利不清楚这支部队的头儿怎么如此墨迹,旋即从队首脱离,在队伍的一侧发现了那人。
“嘿!你们干什么呢。”
“当然是把我妻子跟我拴在一起。”杨明志乐呵的说道,其实他的行为明显说明了他的目的。尼聂利赶紧摆摆手,所谓沼泽地并没有那么危险。
“我们和其他部队一样,都是沿着水塘之间的泥土路前进,虽然很绕弯却绝对没有危险。”尼聂利以自己人格担保,会带领大家抵达鲶鱼村。
杨明志决定相信这个人,或许未来战争变成游击战争,这个人也能变成战友。
尼聂利,他的姓氏反过来就是列宁,这是很时髦的姓氏。此人是鲶鱼村土著居民,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中国人,对于这两个外国人自然非常好奇。
外国人也能成为苏军战士,甚至是军官尼聂利知道自己的询问很冒昧,杨明志还是大度的掏出自己的军官证。杨桃亦是如此,她在军中的编制就是卫生员而已。
杨明志善意的看着这位吃惊不已的同志。“怎么样,现在你相信了吧“
“信了信了。原来你们是从远东来,苏联还真是大啊。”
这么的,杨桃挽着丈夫的胳膊,夫妻俩随着队伍走着,捎带还与好奇的尼聂利聊一聊。
杨明志也没有更多的自报家门,他和杨桃的口径非常统一,都是逃入苏联的战争难民,机缘巧合才加入苏军。至于现在的处境,纯粹是被无情的战争卷入,能活到现在都是一个奇迹。
这番话说到尼聂利心坎里,这个只有25岁的年轻民兵。他本想着自己的一辈子就是个农夫,或者有机会去戈梅利的工厂里做工人阶级。
“战争已经开始,我们的村子一些年轻人被征兵,我意外的错过了。现在我已经知道那些家伙们,可能很多已经战死。所以敌人必然还会侵略到我们头上,他们把武器发给我们
第四十七章 鲶鱼村大休整
在尼聂利的带领下,部队顺利的在沼泽中同行。
杨明志最担心的事,比如战士掉进淤泥,这发生了几次却无关紧要。如果说最麻烦的,还是马车的轮子陷入泥巴。如此他这个做军官的也不能袖手旁观,这一车弹药掉进泥巴里,若是进了水就麻烦了。
284师全体官兵顺利抵达了鲶鱼村,现在他们面的的村庄已然成为大型的难民避难所,三万多军人的加入,这里人满为患。
耶夫洛夫引领部队找到一处空荡处,这里本来是马铃薯田的,可惜土地都被挖的千疮百孔。
这又是怎么回事尼聂利遗憾的解释:“西边来的人太多,大家几乎是紧急逃离,食物非常紧缺,所以他们袭击了我们的农田。”说到这儿,这人深表遗憾。
有道是难民一过如蝗虫,饥民会吃掉一切可以吃的。直到忍无可忍的民兵鸣枪示警,在处决了几个家伙后,难民才没有进一步对土地的破坏。但抢劫和偷窃还是时有发生,民兵对抓获的小偷,直接按照“祖国的叛徒”处理——直接枪毙。
很多人拖家带口的抵达这里,但是鲶鱼村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食物。村子还提供了一些刚刚捕获的鱼,这给很多难民带来希望。湿地的大型禽类和游鱼很多,这些都是食物,能不能抓住就看本事了。
杨明志看到一处空地,有几个人在挖掘深坑,走过去一瞧这居然是给死者准备的墓穴。杨明志低头看着死者,都是些老人,还有特别年幼的婴儿。
“他们死的真可伶。”杨桃挽紧丈夫的胳膊,遗憾悲怆的看着这些死难者。
“这一切还不是粮食不够吃闹的。”杨明志说道,“战争你也是懂得。最大的受害者从来都是平民,其中最先罹难的也往往是老人和孩子。”
这悲伤的场面还是不要看的好,两人回到临时的营地,284师的官兵已经开始搭建营区。
一些战士去砍伐树木临时搭建棚子,更多的人则开始挖坑做灶台。士兵饥肠辘辘已经开始煮食土豆,香气吸引了一些难民。
自从大部队带着大量辎重抵达鲶鱼村,食物短缺的问题立刻得到解决。
相当多的难民已经选择撤退,库兹涅佐夫下令发放食物给饥肠辘辘的人群,多给他们一些麦仁和马铃薯,鼓励他们继续向后方撤退。
杨明志坐在地上,他的面前点燃一摊篝火,铁壶吊在火焰上,这里面煮着四个没削皮的马铃薯。这是他的晚餐,也是杨桃的晚餐。
那个姑娘还真是有元气,营地刚刚建立就去照顾队伍中的伤员。杨明志苦笑着,等待着食物煮熟。
不一会儿,土豆算是熟了。白水煮土豆,这是最没味道的食物,在卫国战争中,很多苏军战士就是这么充饥。直到战争中后期,美国人通过《租借法案》大批的运送物资,战士们的伙食也好起来。当然苏军战士吃的不能和花旗少爷兵比,起码是土豆管够,午餐肉管够。
其实现在的杨明志最希望有点食用油,最次动物油也行。匕首切个土豆丝,用工兵铲炒一下。现在条件真艰苦,等杨桃忙活完了,两人就土豆蘸盐应付一下拉倒。
很多苏军士兵比杨明志还要简单粗暴,直接把土豆扔火里烤。烤土豆自然美味,吃一嘴碳也是受不了。
更多的士兵通过沼泽地,小小的鲶鱼村一下子涌入三万多人。以至于相当多的士兵不得不在树林中扎营。
普里佩特沼泽地的核心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口,这儿的风景很好,水土也很养人。在原本世界,这里可是非常糟糕的切尔诺贝利的污染区,好在现在这儿是大家的避难所。
那些难民们领到了不少马铃薯,一个个心满意足的离开。
杨明志看到,母亲怀抱着五六个土豆回到孩子身边那快乐的表情,这下很多人将避免饿死。
原本这些妇孺很难抢过年轻力壮的,军队到来后,苏维埃迅速建立,一切违法乱纪的事都被肃清。基于部队储备的粮食实际相当的多,库兹涅佐夫已经命令部队临时休整,在大休整时期采取伙食配给制。
杨明志看着跳动火焰发着呆,他已经听到营地里冒出的鼾声,有些战士太劳累已经睡着。
很快,杨明志被传令兵叫过去,他知道库兹涅佐夫又要开会了。
这是进入安全区后的第一次会议,军官们和民兵代表一脸的轻松,这是大家几个星期来第一次放下警惕的心。
“我们现在处于暂时的安全,这里依旧靠近敌占区,我们大部队还得继续撤退。”库兹涅佐夫看着众人说道。他本着俄罗斯的传统,没有一丝客套直指撤退问题的核心所在。“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依旧是撤退的方向,我们要么沿着第聂伯河前进到基辅,要么直接渡河去布良斯克。”
这两条撤退道路,最近的逃出生天之道路,自然是大军直奔布良斯克。但民兵队长波博斯基遗憾的摇头:“你们的大军三万多人,这么多的人渡船根本不够用。你们继续东进会遇到几个集体农庄,那边的渡船基本负责难民运输了,即使这样,很多难民也在排队。我听说,已经有很多人砍伐树木做木筏。”
众人心里顿时一惊,库兹涅佐夫的部下必须跟着他撤的,包括指挥官在内的所有军官,大家只想快一点撤到内地。
因此撤退的方向就只有一个。“向北,戈梅利和列奇察已经被德国人占领,我们只能继续向南去基辅。那里我们还有上百万的军队。”
“对,你们继续南下很快就能抵达切诺比火车站。”波博斯基如是说。
&n
第四十八章 近卫284师选择留下
这一夜杨明志睡的很舒服,一宿没有任何敌情警报,在沼泽地外围负责防御的部队也在清晨开始通过沼泽。侦察部队陆续回来了,他们没有发现敌人的痕迹。
德国人确实没有继续向沼泽地推进,帝国师抵达了莫济里,他们除了发现了阵亡的己方士兵和一大堆被吓到的罗马尼亚盟友,一个俄国人的影子也没有。
有确切情报显示,大股俄军已经向沼泽撤退。离开莫济里前,俄国人炸毁了桥梁,洗劫了德军物资,还把带不走的重武器一律炸毁。
报仇心切的德军确实希望追击这伙人,然军令不可违。德国参谋部对这支部队修改了任务目标,为了攻打基辅,帝国师和他的友军必须镇守住莫济里的交通线。南方集团军群一翼部队将从这个方向对基辅完成包围。
“让284师见鬼去吧,基辅才是你们的目标。”这是希特勒本人的命令,在新的战役中,帝国师将作为主攻部队之一。
因此库兹涅佐夫彻底安全了,沼泽地成为天然屏障,后续的撤退计划将不受任何干扰。
清晨的时候,库兹涅佐夫终于和远方的切诺比城联络上,此刻那里已经有苏军两个师驻扎。
驻守在切诺比城的苏军隶属于西南方面军,方面军司令目前是基尔波诺斯。这位指挥官非常惊讶,就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交界处出现大批苏军部队。
“他们是西北方面军旗下第三集团军为主的混合部队,指挥官是库兹涅佐夫。”电报员简单汇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