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之嫣入心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今生愿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起义兵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短短几日的时间里,他们已经占领了景琰四分之一的城池,且所到之处,根本就没有什么阻碍,因为根本就没有几个府衙派兵镇压的!
不止如此,许多老百姓一听到起义兵来了,竟然还欢呼雀跃,大喊着‘打到狗皇帝,还景琰太平”这样的言语。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一年多以来,百姓乃至于许多大臣的心中,早已经对景琰的皇室不满,甚至是怨恨已久了!
一年多的怨声载道,终于因着凌州真相的曝光而爆发。
不可控制!
这就太严重了!
景琰帝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眼睛瞪的滚圆,里面皆是震怒和不可置信。
下首那禀报消息的公公跪在地上,俯着身子瑟瑟发抖。
许久,景琰帝才又缓缓坐回了龙椅上,喃喃道:“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这些人不该这么快的!
当地府衙不该没有反抗和镇压的!
怎么会这样!
许久,他厉声道:“五大营听令,立刻赶往起义的地点,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些人镇压下去!”
他看向袁耽,说道:“辅国大将军听令,朕要你即刻带兵出城,镇压起义,将那些...”
袁耽听后一惊,立刻上前说道:“万万不可啊,陛下!”
景琰帝见话说一半就被打断,眯着眸子不悦道:“你不愿意”
袁耽这是安逸日子过得久了,连起义军都怕了么!
景琰帝冷声道:“袁耽!别忘了,你可是个将军!”
袁耽摇头,看着景琰帝道:“陛下,臣对景琰忠心耿耿,并非是怕死!眼下,镇压绝不能解决问题,希望陛下能够听臣一言,景琰定然无碍!”
景琰帝怒气冲天的看着他许久,终于是说道:“你有何办法!”
袁耽见此松了一口气道:“陛下,这些百姓起义,并非是想要什么荣耀富贵,金银财宝,他们要的不过是一个爱戴百姓的英明君主,不过是国泰民安,衣食无忧的生活罢了!”
袁耽好言相劝,却没发现景琰帝越发冰冷的神色。
他这话听在景琰帝的耳朵里,便是在骂他并非是英明的君主,是他没有给百姓过上安逸富足的生活。
可袁耽毫不知道景琰帝心中所想,还在尽力劝道:“一味的镇压,只会让百姓们更加惶恐不安,导致他们更加强烈的反抗!陛下若想景琰恢复太平,便必须要平息百姓的怒气,而臣以为,只需做两件事便可!”
景琰帝眯着眸子,冷声道:“哪两件事!”
袁耽说道:“第一,先释放贾大人,云大人等人!”
释放贾禄何云一左等,在宫宴上关起来的大臣们,让百姓们知道,陛下是个分得清忠奸的明君。
“第二”。
袁耽看向景琰帝,继续说道:“请陛下,颁布罪己诏!”
景琰帝猛然抬眸看向袁耽,面色已经不能用阴沉来形容了。
一字一句冷声道:“不要让朕,写罪己诏”
袁耽也知景琰帝定然不愿,苦口婆心劝道:“陛下,对于凌州一事,百姓心里已经相信了魏大人所言,陛下当初一时心急,怕瘟疫向外蔓延,为了保护景琰其他百姓,一事做了那样的选择也并非是出自真心,只要陛下颁布罪己诏,昭告天下,愿意认错,请求百姓的原谅,臣相信,起义兵定然会收手的!”
袁耽说的诚恳,一字一句都在替景琰考虑,都在护着景琰的江山。
可听在景琰帝的耳朵里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颁布罪己诏
认错
求百姓原谅
凭什么!
他才是皇帝!
那些人才是卑贱的百姓!
他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怎能向那些低贱的百姓认错!
更何况,他根本就没有错!
那些生了病的百姓,没有任何劳动力不说,还要朝廷出银子、出人力、出药材的去救济他们!
凭什么!
那些人为景琰,为他的江山出过什么力
他夺嫡的时候,他为了皇位以命相博的时候,那些无知愚蠢的百姓坐在家中好吃好喝,欢颜笑语,丝毫不知他的艰险。
而终于他坐上了皇位,他却要向他们认错,向他们低头
凭什么!
凭什么让他认错!
“大胆袁耽!”
景琰帝气的发抖,厉声道:“你竟敢让朕向百姓认错,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还分不分的清贵贱!”
“陛下,臣...”袁耽急着解释,却已经来不及了。
“袁耽以下犯上,即日起罢黜辅国大将军之职,收回其一切权利,永生不得为官!”
景琰帝看着下首的人,眯着眸子说道:“谁愿意出兵镇压起义的反贼,谁便顶替袁耽的职位!”
只是...
在场之中鸦雀无声。
并非是他们不想坐袁耽这个位置,后面许多四品五品的武将并非不心动。
可...
镇压起义兵,他们做不到!
以这样的方式顶替了袁耽的职位,他们也做不到!
若是外敌入侵,他们在战场上赢得了荣誉,加官晋爵他们引以为傲!
可这对待景琰的老百姓
以杀死景琰的百姓而获得的战利,他们不屑!
武将没有文官那么多的弯弯道道,他们从选择了做一名武将起,心中所想,便是战死沙场也要给百姓一个安稳,一个太平!
眼下,要他们对自己的百姓下手
他们,做不到!
在场之中鸦雀无声,久久没人回应。
景琰帝周身杀意看着下首。
“好,好!好!你们都要造反,都要造反了!”
景琰帝厉声喊道:“莫怀廷!”
莫怀廷立刻从大殿外走来,低垂着头说道:“陛下!”
景琰帝说道:“你可愿领兵出京,替朕剿灭了那些乱党!”
显然,是被这些人气的有些乱了方寸。
众人一听大惊,立刻有人上前道:“陛下,万万不可啊!莫统领掌管禁卫军,他若是离开,禁卫军无人指挥如同一盘散沙!到时,若宫里有个万一,岂非是...”
“住口!”
景琰帝怒道:“京城不会有事!更何况,京城还有巡防营驻守!”
那人却是说道:“陛下!禁卫军乃皇宫最后一道防线,臣绝不同意莫统领离开,更何况,莫统领虽然武功极高,却从未领兵御敌过,更是连主帅都未担任过,起义军势如破竹,莫统领万一应付不来,受了伤可如何是好!”
这人说的算是委婉了。
统帅的能力,取决于他能带多少兵!
并非给你敌方人数的二倍你就一定能赢了,有些人,一万的兵能带,可十万的兵给他,他便慌了!
人数太多,能力有限,根本就无从下手!
而显然,莫怀廷乃将才,却并非帅才!
骁骑参领陈凯上前说道:“陛下,王大人言之有理,京城乃重中之重,将五大营的兵力外调已经十分危险,若是莫统领再离开了,对京城十分不利!”
这一番劝说下来,景琰帝也是冷静了许多,他自然知道,莫怀廷和禁卫军还是留在自己的身边更让他放心,只是见这些人一个个皆是贪生怕死不愿前去,反而为了平息事端,逃避征战,就让自己写下罪己诏,他实在太过盛怒才会做出这般决定的。
眼下考虑一番,莫怀廷的确不适合离京。
他冷声道:“既然陈爱卿考虑的如此周全,朕便收回成命!”
众人听后皆是松了一口气。
派兵镇压,的确不如感化。
第一百四十二章 愈演愈烈,千悒寒手段之高明。
吏部尚书走上前来,竟是跪在了千悒寒的身前,说道:“摄政王,臣斗胆求您彻查当年之事,还凌州百姓一个公道!”
景琰帝听后瞪大了眸子,浑身都在颤抖,怒声道:“于策,你这是要造反么!”
于策听后,仍是恭敬道:“陛下,臣并非想要造反,臣一直对景琰忠心耿耿,所以臣不愿看到一个乌烟瘴气的景琰,若摄政王查明,今日是魏大人说谎,臣自然无话可说,可若当真如魏大人所言,恕臣不敬,臣希望陛下能尽快退为,另立明君!”
“于策!你敢!”景琰帝几乎是咆哮了出来,浑身抖的不成样子。
“臣附议!”只听云一左高声说道。
“臣也附议!”
“请摄政王查清真相!”
这一声一声的附议之声,几乎将景琰帝的理智和神经淹没。
这些人...
这些人是要造反!
“来人!”景琰帝喊道:“将这些人全部给朕关入天牢!”
莫怀廷早已在殿外听了个清清楚楚,他此时眉头紧皱,怎么也没想到,今日的践行宴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凌州的背后,竟然隐藏着这般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缓缓走进殿内,身后跟着的,是几百名禁卫军!
他看了看千悒寒,心下微思,自己到底该如何抉择。
当年的凌州,他也是经历过的,那般凄惨,那般骇人。
可...
他身为禁卫军统领,所作所为皆听从景琰陛下,难道让他...
抗命么!
况且,若是千悒寒插手的话...
禁卫军又如何能抵挡得了。
可眼下,千悒寒仍是那般冷漠无情的神色,似乎并没有要插手的意思。
所以方才,他从禁卫军手中救下魏渲,也只是叶倾嫣的意思
所以,是不打算再插手了
何去何从,莫怀廷有些不定。
景琰帝见此喊道:“莫怀廷!你也要造反不成!别忘了你的身份!”
莫怀廷一抬眸,就撞上了景琰帝满是怒火和威严的眸子。
的确,他的身份...
他是禁卫军统领!
他的职责,是永远听令于景琰的皇帝!
“末将领命!”
莫怀挺立刻对着身后的禁卫军说道:“将这些人抓起来!”
叶倾嫣却是护在了魏渲的身前,对他说道:“若你所言不假,家父便是冤死的,待日后查明真相,我自会还你一个公道,而眼下,我助你出宫,你自行躲好吧!”
既然之前魏渲都没被人发现过,那便说明他有自己的藏身之处。
众人听后,便知叶倾嫣是要留魏渲一命了。
想来,是因为他所说的话,事关到了叶成连吧。
而后叶倾嫣对千悒寒说道:“王爷...”
便见千悒寒冷声道:“去吧!”
而后只见千悒寒那暗卫现身,眨眼睛便抓起了魏渲,在满殿的禁卫军中,如无人之境般的将魏渲抓了出去。
即便是莫怀廷,都没有看清他到底是如何动作的。
可见武功之高,怕是在场之人,包括景琰帝想的贴身暗卫,也是望尘莫及吧。
景琰帝脸色铁青,阴沉的像要快滴出水来,却是一个字也没敢说。
魏渲被救走了,却是苦了这些大臣们了。
以贾禄,云一左和于策等人为首,加上方才附议的那些个大臣,纷纷被禁卫军拖了下去,关进了刑部天牢。
几人却是毫无惧怕之意,面上一派的坦然刚正之色,贾禄更是对着大殿外喊道:“魏渲,躲好些!”
显然是更在意魏渲的安危!
更是让景琰帝怒气冲天。
这些人,当真是要造反了!
而下首那些一直没敢做声的大臣们也是瑟瑟发抖,心里惧怕不假,可也心寒于景琰帝的作为。
魏渲所言若是假的,为何陛下不派人彻查此事,反而是将他们都抓起来了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