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混古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杨柳爱豆包
“大人,真,真不委屈。”
黄狗蛋擦了擦头上的汗珠,“县主与大人待我们极好,虽说操练严厉,可却给我们吃得很好。精米,精面,每天还有奶喝,鸡子吃,顿顿都有肉,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顿了顿他又道:“左大人的兵个个都身强体壮的,他们这回杀得鞑子哭爹喊娘的,一个人都没死,我们也不想死,也想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他说着就红了脸,“将来也好讨个媳妇,延续子嗣。而且,县主还教我们认字,教我们算学,就算将来不能打仗了,还能去给人当个账房先生。”
“啥!”
王启年震惊了!
“你你说县主让人教你们认字”
黄狗蛋用力点头,“这里有县主的亲卫,我们操练完,晚上就跟着他们学认字,县主还鼓励我们回去教自己的父母,婆娘,总之是个人都要学认字。县主说过,人要明白就得读书……”
“那是人生明理始读书……”
白擢言揉了揉眉心,有些头疼地道:“黄狗蛋,你小子真是太笨了,一句话都说不清楚。”
黄狗蛋一脸羞愧,“是小的愚笨,让大人操心了。”
“县主为何要教你们认字”
王启年还是一脸不敢置信。
一群大头兵,教他们认字教他们算术天爷啊!这是要做什么
“回大人的话,县主说,有教无类,每个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一个士兵若是认了字,懂了道理,作战也会更勇猛,更会动脑子。”
白擢言拱手道:“我江东门的军户从去年开始就认字了,大姑娘还请了先生教他们。除此之外,大姑娘还教我们天文地理,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这是什么学问”
饶是饱读诗书,王启年还是被这几个字眼给弄懵了。
“就是格物学。”
白擢言挺起了胸膛,脸上带出了骄傲,“这是天人之学,观察万事万物的规律,然后将这些规律吃透为已用。就像火器,弓弩一样,他们都是有规律的。这回县主火烧清军,也是掌握了某种规律,制造出了燃烧弹,所以我们才一个人都没死!”
“燃烧弹这又是什么”
白擢言嘿嘿一笑,露出森森白牙,“就是百姓嘴里的地狱业火,只要沾上那就是死!水不能灭!”
王启年一阵晕乎。
这都什么跟什么他怎么完全听不懂
本想找茬的他这下也不得不放下情绪了,他得好好观察下江宁县主,她到底是要做什么
&
第115章 王启年的见闻(三)
“不管你是谁,没通行证没名牌不准吃饭!”
这个小兵显然是个钢铁直男,对于王大人的疑问毫不客气地就顶了回去,让王启年很是怀疑,自己是不是还生活在大明治下
正要质疑,却见一高大的女子匆匆跑来,走到王启年跟前,福身行了一礼,道:“王大人,县主让我将这个拿来给你。”
一个还没巴掌大的红皮小本子被递了过来。王启年接过,这小本子用一种他叫不上名的材质包着,打开一看,里面有他的名字,样貌特点,年龄,职务等……
再翻一页,上面还写了临时通行证几个字。在这几个字下面,还写着通行证的有效时间以及可享受的福利。
凭着这个,他可以出入卫所以及在卫所食堂享用免费的饭菜,还能去新建的澡堂子洗澡云云……
“真是多此一举!”
王启年冷哼了一声,可却没将通行证再推回去。他虽是佥都御史,可却是寒门子弟,平日为官也比较清廉,日子过得甚为简朴,所以能省点钱他还是乐意的。
再者,他还需要仔细观察这里,若是脱离了群众,哪里还能得到真相
“这几张是您随从的。”
椿芽又递上了几张通行证,“卫所实行一人一证或凭名牌吃饭的政策,大人这个你可要保管好,走的时候还得交上来。”
她说着又行了一礼,“县主说,让您把这儿当家住,想去哪跟白百户说一声就行,他会安排的。”
“这个不用你说,老夫自会去的。”
将通行证交给了士兵,道:“这下我能进去了吧”
士兵看了通行证,然后举手行礼,这举动又让王启年懵了。
这卫所怎么到处透着古怪这江宁县主到底在搞什么
带着疑问,他进了大食堂。此刻食堂里已有不少士兵,他们排着队,手里拿着一个亮晶晶的,貌似餐盘一样的东西聚集在食堂最前方,而在那里有一长长的案几,从头到尾的将厨房与外间隔开,所有士兵都是在此等候,没有一个人喧闹,两三百人的食堂内显得十分安静。
纪律
不知为何这两个字跃入了脑海。王启年望着这群士兵,头一次觉得这字眼令人很舒服。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江宁县主操练的方式虽不人道,可看着食堂里井然有序的样子,王启年还是感到了一阵舒服。
他见士兵们都到房子的西边案几上去拿餐盘,他便也带着仆从过去。可当他拿起餐盘却是震惊了!
“这,这是精钢!!”
一群士兵回头看他,那样子显是在看土老帽似的,有的甚至还很不厚道的咧嘴笑了。
“此物乃是不锈钢。”
一个士兵好心科普道:“是道长从天上弄来的,不会生锈,比精钢还好。”
这话离谱了。
不锈钢虽叫不锈钢,但却也是会生锈的,只是氧化的程度慢点罢了。
当然,这些道道士兵们也不懂,只知这玩意好,不会生锈,而他们使用着这些神仙器具的人自然也有蔑视他人的资本。
所以见这佥都御史露出震惊的神色,所有士兵都不自觉地将胸膛挺了挺,好似自己已高了这位大人一等似的,神态很是倨傲。
“道人”
对于那位青一道人王启年倒也有耳闻,只是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从来就不信这些鬼话。只是眼下这精钢打造的盘子却让他内心受到了一丝冲击:这东西是人能造出来的
按下心中的疑惑,他道:“我见你们打扮也异于常人,这些也是青一道长弄来的吗”
“回大人的话,具体小的也不清楚,但听说这些都是道长弄来的。”
王启年点点头也没再多问。且此刻食堂内香味四溢,他也着实是饿
第116章 王启年的见闻(四)
就在他思考着的时候,对面的椅子被拉开了,他抬头一瞧,见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那白擢言。
“大人,饭菜可还满意”
白擢言笑眯眯的,望着王启年纠结的神情他心里觉得很痛快。
佥都御史啊!
这么大的官以前都不带眼皮夹他的,在他们这些文官眼里,武人是猪狗都不如的东西。可现在倒好了!瞧瞧这震惊又复杂的神情,显是被卫所的条件吓到了吧
若是换了以前,不要说佥都御史了,就是个七品县官白百户都不敢放肆,虽说百户的品级要高于县官,可谁让大明重文抑武呢百户在七品县官跟前那也是猪狗不如的东西,是要瞧着脸色做事的。
可自打知道了大姑娘的秘密后,白擢言便觉这天下的文官也不过如此了!
咱的主上可是仙人,你们又算个什么东西说句难听的,也就是今上跑来投靠了大人,不然的话,他觉着大姑娘当这天下之主也没什么问题嘛!
至于牝鸡司晨啥的呵呵,仙人能跟凡人一样吗武则天区区一凡胎都能当天子,凭啥他家大姑娘不能当!
所以面对着这个佥都御史白擢言那是一点都敬意都没有。不但没有,他还颇为蔑视王启年同志。他觉着,这家伙要识相点那就好吃好喝招待着,若是敢捣乱……
呵呵,他有的是法子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王启年蹙眉。
这姓白的整日强调规矩,可自己怎么这么没规矩区区一百户竟是敢与自己同桌
他刚要说话,可忽然瞥见了白擢言的餐盘,餐盘里的食物跟那些大头兵一模一样,红烧肉,蘑菇青菜以及一盘子饭和一小碗紫菜汤。
“你身为百户也吃这些”
“这些还不好”
白擢言夹起一块红烧肉,“这样的日子我不知盼了多少年呢!”
说着便是咧嘴一笑,道:“大人,县主有规定,官兵一体,不可搞特殊,当官的更要身先士卒,大头兵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出了问题我们这些人先要担责任,在这里,不许搞特殊化!也就是您来了,才给弄了条青鱼,不然平时食堂做什么大家便是吃什么!这点连县主都不例外!”
“嘶!”
王启年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厉害的手段!
这个江宁县主果是不简单啊!难怪陛下如此恩宠,看来封她为江宁县主也绝不是因为此人只是左大友的女儿那么简单!
再想想,此女居然敢带兵奔赴前线,又有如此心智,当真是有些了不起了!
想到这里,他脸色稍微好了点,点点头,“以身作则,县主果是陛下看重的人。”
“呵……”
白擢言笑了起来,“县主虽养在深闺里,可志向却不输男儿。她曾跟我们说过,这好的世道就该人人能吃饱饭,人人能穿暖衣,还有人人都能有书读,生命也不会受到威胁,国家强大,君王勤奋,朝臣清廉,这样的世界才称得上是大同。若仅仅让人吃饱饭那只能算是盛世,还算不上是圣人向往之大同!”
“人人吃饱饭……”
王启年苦笑了下,“这古往今来哪一个有识之士不是朝着这目标去的可要人人吃得饱,穿得暖又谈何容易老夫出生寒门,为了供我读书,我王家所有族人都扎紧了肚子,咬着牙才让我上了学堂。人人有书读,听着是王道乐土所在,可那终究是王道乐土,而非人间世俗。”
“有了神种就行了。”
白擢言笑了起来,“我们的杂交稻可亩产
第117章 王启年的见闻(五)
出了千户所,到了城墙边,王启年又看到了新鲜事。
这些百姓看着干劲十足,他们将一包包名为“水泥”的东西与黄沙搅拌,然后将一块块规整的红色砖头堆积起来,用这搅拌过的水泥做粘合,这等营造之法不曾见过,而所用之物也超出了他的理解。
他弯腰从篓筐里拿出几块红砖,对比了下后,惊异地发现这些红砖竟是大小一致,丝毫不差。
这是什么锻造手艺
而在工地的不远处他还看见了成捆成捆的钢筋。这些民夫在砌好一处后,还要用水泥将这些钢筋再覆上,然后再覆盖上水泥。他走了几步,发现有些地方已经干了,上去敲了敲,竟意外的结实。而整面墙干了以后,就像一块巨石,若不是亲眼得见,他真不敢相信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东西!
这玩意若是用来铺路,建墙的话,那速度简直不敢想象……
左弗从淘宝购来的95红砖一块合到6毛钱,算上这些水泥,钢筋以及人工费,折算下来也就百来万钱。听着很多,但想想,凭空建起一个城墙,便是后世也做不到好吗
能这样便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工便宜。这些百姓都挺淳朴的,有口吃的就愿意干活。许多百姓也挺会算计。在工地干活包吃不说,还有点米盐拿,这可比种田好多了!
如今这年头,家里地没多少,但就是人多,能得这么个好活计,他们还觉这城墙建小了!起码也建个长宽几十里的,这样大家可以吃很久的免费饭菜呢!
所以,这时代的人工费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左弗所付出的也不过是一些材料费。像这样的建筑材料,淘宝很多,买得多还优惠,所以她也没多想,直接一下子就购买了一大堆,想着若是还有多余的,将路铺下也是好的。
既然不跑了,自然要好好经营,不将其打造成铜墙铁壁也丢穿越者的脸不是
淘宝买上一些相关的书籍,在城里找了一些懂营造法的工匠,将基础的东西灌输进去后,这些工匠就发挥出了他们的本领来。有些事都不用左弗去思考,他们自然会想到。
京口的百姓不少,劳动力也充足。随着左大友大败清军的消息传出后,这些日子逃难的百姓也都慢慢回来了,这建设的速度自然也就快了起来。
王启年在工地上走了一圈,然后寻了个地方坐下,顶着个大太阳看这些民夫干活。
他观察了一下午,发现这些人干活都很起劲,丝毫没有被压迫的感觉。以往朝廷征召民役,哪一次不是搞得天怒人怨的可这些人倒好,似乎十分享受在这儿干活。自己干也就罢了,居然还有招呼亲朋过来的。
就这一下去,王启年就见到了好几个人带着自家亲戚去工头那儿报道的。一旦被录用后,这些人就跟过年般一样高兴,牢牢地将那本与通行证颇为相似的用工证护在心口,好似捡了个大宝贝一般,稀罕得紧。
乌金西坠,夜幕渐渐降临,正当王启年准备离去时,忽然幽暗的天空变得明亮了起来。他下意识地抬头,这一看不由傻眼了!
那是什么东西!
他这才发现,在工地上树立着许多长杆子,在杆子上头似镶嵌了琉璃,而此刻那些琉璃内正发出光来,将幽暗的大地照得颇为亮堂,恍如白昼般。
“这是……”
王启年的三观又被颠覆了,而他身边的王二则是吓得脸色苍白。
“老爷,都,都说那青一道长是仙人,这,这灯既无灯油
第118章 王启年的见闻(六)
青专鱼学名鲭鱼,此鱼分布广,成长快,产量高,鱼肉坚实,且在淘宝的价格每公斤才7块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