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暴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剑关南山
李元恺点点头,望着这匹小马驹浑身毛色杂白,四肢膝关节处有一团暗青色花纹,笑道“就叫它‘青骓’如何”
葛通笑道“好名字!自古骏马名骓,秦汉有楚霸王之乌骓马,今有李参军之青骓马,李参军又是如项藉般的盖世猛将,真可谓相得益彰!”
李元恺哈哈大笑,打趣道“我说老葛,你这家伙平时像个闷罐子,怎么说起马来倒变成了术里兀那个矮脚虎,这马屁拍得我,真是舒服呀!”
葛通淡笑道“术里兀的奉承是为了讨李参军欢心,而卑职只是说出心里话,事实如此而已!”
正说着,一个窈窕倩影款款而来,葛通识趣地拱手一礼,牵着青骓马离开。
望着孙辛夷手上端着的药碗,那黑乎乎的药汁隔着老远就能闻到气味,李元恺苦着脸哀嚎,求饶地道“我说孙姑娘,能不能少喝几碗这滋味实在太美妙了一些!”
孙辛夷戴着面纱,一双清澈的眼眸如深潭,把药碗捧到李元恺眼前,淡淡地道“良药皆苦口”
李元恺无奈,只得把嘴凑近,闭着眼咕嘟咕嘟地喝完,苦得他都快哭出来了。
最惨的是两支胳膊吊着,连伸出指头捏鼻子都办不到。
孙辛夷不理会李元恺欲哭无泪的凄惨模样,检查了一下他胸腹间裹着的药膏,细长的眉头蹙了蹙,轻声道“该换药了,走吧!”
李元恺只得乖乖跟着她朝卧房走去,在她身后大吐口水,想要把嘴里的苦味清除干净。
李元恺坐在榻上,赤着上身,任由她施为。
孙辛夷轻轻解开他身上缠着的薄布,原本一块青黑色的药膏已经变软发白。
孙辛夷蘸着清水将抹在李元恺皮肤上的药泥擦拭干净,轻声道“你筋骨强健,气血旺盛,药力吸收很快,今后半日就要换一次,外敷内服之下,你的内伤七日就能痊愈!”
李元恺笑嘻嘻地道“其实孙姑娘不用那么麻烦,一点小伤,慢慢治呗,我倒是不着急!”
孙辛夷看都没看他一眼,在他胸腹间涂抹新的药膏,淡淡地道“战事终了,李参军的确可以好好歇息一阵子。只是民女已经在辽东耽搁许久,只等李参军伤好,民女就会离开。”
李元恺愣了愣,忙问道“你不是要在辽东采药吗”
孙辛夷依然平淡地道“民女在辽东盘桓一年多,医书上记载产于此地的药材大多已经见过识别,辨明药性记录在册,事情办完,该当离去。医者当行走天下,去见识更多的药类和各种疑难杂症,积累经验,增进见识,方有助于日后行医。”
李元恺佩服地点头,笑道“原来如此,医术和我们练武一样,讲求技近乎道,积累得足够深了,才能化艺为神!”
孙辛夷为他重新裹上薄布,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轻声道“李参军能说出这番道理,想必李参军的师父,也是如民女恩师一般的天下奇人!”
李元恺撇撇嘴,懒洋洋地笑道“我家那老头,就是个神叨叨的老神棍,江湖骗子!只是他的骗术已经通神,搞得跟个半仙一样”
孙辛夷微微笑了笑,没有说话,动作麻利地收拾起药箱和背篓。
李元恺穿着衣衫,随口问道“孙姑娘离开后,不知打算去往何处”
孙辛夷怔了怔,认真地想了会,道“还未决定,或许,会去一趟江南吧!江南富饶,杏林多能者名士,民女想去见识一下!”
李元恺笑道“去江南好呀,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去享受大隋真正的繁华所在,哪像我们待在北地边境,整日里提心吊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刀头舔血过日子!”
孙辛夷摇摇头,正色道“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边塞乃苦寒险恶之地,但对于李参军这样的勇武男儿,却正是建功立业的英雄宝地!李参军入辽东不过月余,名声就已威震诸夷!而多少人哪怕战死,也始终籍籍无名,这便是差别所在!”
李元恺挠挠头,颇显不自然地咧嘴道“孙姑娘这样一本正经地夸奖,我倒是有点受不住!还是手底下那几个瓜怂不要脸的马屁听得舒服!哈哈”
孙辛夷也莞尔一笑,背着竹篓提着药箱走出卧房,李元恺将她送到院子门口。
远远的看见黑胖子程咬金跑了过来,李元恺就不与她多说,拱手辞别离去。
程咬金这黑货不知是不是听了传言,对孙辛夷格外畏惧,根本不敢靠近,只敢老远地撅着屁股拱手行礼,然后忙不迭地逃走。
程咬金咽了咽口水,瞪着李元恺竖起大拇指一脸钦佩地道“俺老程真是服了你!和这么个恐怖模样的女人在一起,还能笑得出来,那笑声老远就听见!老李,牛啊!你的境界比我高!”
李元恺翻了个白眼,朝小院里走去,冷哼骂道“你们这些瓜怂休要以貌取人!孙姑娘医者仁心,技艺高超,孤身落入异族险境尚能泰然处之保全自身,此等女中豪杰天下少见!况且,人家不是戴着面纱吗怕个屁!”
程咬金急忙跟上,咧咧嘴唏嘘地道“俺老程也很佩服她!只是她那张脸哎哟瞧过一次就把老程吓个半死!你是不知道,我接连做了好几晚噩梦呢!”
李元恺鄙夷冷笑道“瞧你那点出息,还有脸说,也不怕砸了你混世魔王的招牌!”
程咬金不好意思地呵呵讪笑,还心有余悸地小心回头瞄了一眼,生怕那女人听到自己背后说坏话。
“交代给你的事,办得如何了”
程咬金拍拍胸脯低声道“老程办事,放心!两千匹马,五十斤黄金,一万头牛羊全都安置妥当,沙木拓和术里兀还有杜义三个人守着,老程每两日跑一趟,出不了事!”
李元恺点点头,眯着眼轻声道“这些都是咱们的家底,可要看好喽!若是被总管府里的几个家伙知道,非得害红眼病不可!”
程咬金冷笑道“那些都是你战场搏命,突厥人感激你,临走前特地留给你的,他们若是不服,也让他们跟契丹人较量较量去!”
李元恺淡淡地道“有些家伙可不管你做了什么没做什么,到了分享战果的时候,他们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他们就会忌妒,就会嫉恨在心!暂且忍忍,等韦总管到了江都亲自献上辽东大捷的成果,总管府解散,咱们也就用不着去顾忌那些家伙了!”
程咬金点点头,搓着手满眼热切地期待道“就是不知,陛下老爷会封个什么官给咱们!要是把哪家门阀小娘赏给老程做婆娘就好喽嘿嘿”
李元恺笑了笑,望了望秋高气爽的晴空,轻声道“等着吧,很快就会有消息传回来的”
第三十四章 江都献捷 一
十一月的江南,气温渐凉,草木逐渐凋零,江都城中却一片热情似火,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商铺摊贩酒楼客舍,从早到晚皆是一片忙碌。
百姓举家出游,世族子弟青年男女相伴游玩,人人脸上洋溢着欢乐,商贾们赚得盆满钵满,更是笑开了怀。
八月之时,听闻大隋天子圣驾在东都洛阳,将顺着刚刚完工的通济渠直抵江都!
为了迎接天子圣驾,一睹皇帝陛下龙舟入江都城时的盛况,也为了亲眼看看大运河的风采,数十万江南百姓涌入江都,一时间江都城周边可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横阔四十余步,波光粼粼的水面足以让江南百姓惊叹,那河渠两侧的大道更是栽满榆柳,从东都洛阳至江都两千余里,皆是一片树荫交映,整条通济渠宛若一条巨龙横跨在河南江南两地。
当由万艘大小船只组成的船队缓缓驶来时,彻底点燃了江南百姓的热情!
当先驶过江都码头的便是十六卫府兵士乘坐的数千艘战船,其中五牙和黄龙等大型船舰就不下千余艘。
紧接着便是皇帝陛下乘坐的龙舟,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共分四层,上层有正殿、内殿及东西朝堂,中间二层有一百多间仓舍,下层内侍所居之处也有百间房。
龙舟富丽堂皇与皇宫无二,上层自然是由天子携皇后及几位妃嫔夫人所居,中层则赏赐给皇亲贵戚和一众朝廷大员居住。
能与天子同乘龙舟,实乃荣耀恩荣之显!
龙舟之后,又是数千艘各式船舰,文武百官和属员按照品级官职大小调配所乘。
庞大的船队首尾相连二百余里,共用挽船士八万余人,其中龙舟九千人为殿脚,皆着锦綵华服,极尽奢华,看得江南百姓惊叹连连。
当天子杨广身着龙袍头戴十二琪玉珠皮弁出现在龙舟上时,顿时引得四方百姓跪拜叩首,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久久不绝!
这是天子登基后第一次以皇帝身份回到江都,回到这片当年他坐镇十年之久的地方!
天子视江南和江都为他的第二故乡,江南的百姓同样对天子的驾临报以极大的热情和期待。
如今距离天子入主江都城已过去快两月,但江南百姓的兴奋依然不减,街上随处都可听见百姓们议论此番盛况的种种见闻。
百姓们对大隋王朝的强盛感到骄傲和自豪,却似乎忘记了,壮阔的通济渠历经五个月就开凿完工,代价却是数十万的丁夫力役死亡。
河渠两旁种满榆柳的大道,曾经铺满运载尸体的车辆。
波光明净的水面之下,又沉落了多少无人知晓的骸骨。
这日,历经一个多月的赶路,辽东总管韦云起总算是来到了江都城。
当从他乘坐的船只上抬下来一口无比巨大的棺材时,顿时引得码头上骚动起来。
越来越多的百姓聚拢在码头,议论着这口比寻常棺材大了三四倍的巨型木棺,猜测着究竟什么样的巨人才会用上这么大的棺材。
直到临时负责江都城防卫安全的左骁卫郎将领兵赶到,护卫韦云起一行前往江都宫时,辽东大捷的消息才在百姓中传开。
直到这时,江南的百姓才知道,原来在遥远的辽东,大隋兵将联合突厥骑兵,与契丹部落展开了一场大战。
这个消息如同一记口味新鲜的佐料,引发了百姓关注,很快就在民间传开,成为了江都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一个新话题。
正好下午哺时之时,天子在江都宫内赐宴,邀江南各郡太守以及随行南下的五品以上朝官入宴,内侍冯良遣一个小黄门来告诉韦云起,让他先沐浴歇息,洗洗风尘,等候大宴之时一同入宫觐见。
傍晚时分,换了一身崭新朝服的韦云起,随同诸位臣子一同入宫。
大殿内,酒宴酣畅,歌舞悦人,天子杨广身着常服,与一众江南各郡太守谈笑风生。
倒不是政务奏对,说的都是些江南风俗趣闻,如同拉家常一般随意闲谈,让江南各郡太守受宠若惊,纷纷感触天子对江南真是恩宠宽宥,天子自认半个江南人,真是江南荣幸,百姓之福。
此番巡幸江都,彰显大隋天子威仪的同时,杨广也刻意做出一副游子归乡的动情场面,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江南百姓对他的认同感。
目前来看,不管是民间还是江南各大世族,对他的到来都报以热情欢迎和诚心敬服,对他这位新任大隋天子非常认可。
杨广达到了他的目的,望着各郡太守在他面前诚惶诚恐,他微笑抚须,心中无比得意。
这些精心安排的太守,有一半是出自各大江南士族,另一半则是北地士族里,杨广的坚定拥护者。
对于一心想要削弱门阀势力的天子杨广来说,江南如今的局面已经让他很满意。
端起金樽饮了口,杨广已经在心里琢磨,等再过些时日,把这些江南士族出身的官员调往北地,再调任一些寒门官员替换上去,一点点扭转当地士族豪强把持地方政务的局面。
内侍冯良恭敬地侍立在皇陛下,瞥眼瞧见坐在角落处有些坐立不安的韦云起,捏了捏袖袍里那锭分量十足的金疙瘩,嘴角微微一笑,转身小步走到杨广身边,躬身低语道“陛下,辽东总管韦云起,还等着向陛下奏捷呢!”
杨广喝了不少酒,脸色微红,但他依然清醒,闻言一怔,接着笑道“不错不错,差点忘了,今日还有一位大功臣没有奖赏呢!哈哈趁着诸位爱卿都在,快,让韦云起上前觐见!”
“喏奴婢遵旨!”
冯良拍拍手,殿中一群莺莺燕燕的江南舞姬退下,高唱道“陛下有旨辽东总管韦云起,上前觐见”
大殿立时安静下来,针落可闻,韦云起松了口气,急忙整理一番朝服,快步上前到距离皇陛三丈的地方停下,行大礼叩拜“臣辽东总管韦云起,拜见陛下!吾皇圣寿无疆!”
杨广心情愉悦,挥手道“韦总管平身!诸位爱卿,你们之中有的人或许不认识他,朕来介绍一下,这位青年俊彦就是刚刚出使突厥牙帐,借突厥骑兵大破契丹的韦云起,平息辽东之乱的功臣!”
一众京官朝臣之前都或多或少见过韦云起,倒也不觉得惊讶,一众外地太守则是觉得有些惊奇。
契丹袭扰辽东他们也略有耳闻,朝廷以胡制胡的方略有的认同,有的持怀疑态度,没想到首次践行此方略的,会是这样一位年轻官员。
韦云起站起身,宠辱不惊地微笑着朝两边在座同僚拱手致意。
杨广大笑道“诸卿切莫看韦总管年轻就轻视了他,他可是我大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外姓总管,单人匹马就从启民可汗那里讨来两万精锐骑兵,助我大隋破契丹,此功绩,朕当敬你一杯!”
冯良唤来小黄门,端着托盘给韦云起奉上一杯酒。
韦云起感激地再次拜倒,双手端着酒杯一饮而尽。
“好!痛快!”杨广也遥遥相敬,满饮一杯,诸位朝臣陪饮,气氛热切。
“韦卿,你的奏报朕匆匆一览,朕现在想听听你当众向朕以及诸卿讲述一下,辽东大捷的经过和成果!”
一众大臣都将目光看向韦云起,都想听听这场大捷到底怎么个胜利法。
韦云起微躬身子,略一沉吟,缓缓将从出使突厥开始,到弱洛水决战的经过简略又不失重点的讲了一遍。
在韦云起的陈述中,非常巧妙地隐去了李元恺擅自做主跟随突厥人与契丹人决战的事实,把弱洛水决战的胜利,说成是一场精心谋划的布局,故意引契丹人入套。
韦云起讲故事的本事不错,一场大战绘声绘色,合情合理,听得杨广和一众朝臣频频点头,交口称赞。
“陛下,其实臣这次将契丹贼酋的首级也一并带来,本想献上,可是又怕冲撞了江都宫的祥和”
韦云起犹豫了下,如实上奏道。
杨广顿时来了兴趣,豪迈地挥手道“无妨!朕虽然不是马上天子,但也曾率大军灭陈,战场厮杀也见过不少,区区血腥还受得住!既然斩获贼酋首级,就献上来给朕和诸卿瞧瞧!都说契丹人凶悍可怕,朕倒是要见识见识”
得到陛下允准,冯良急忙安排小黄门下去,将韦云起带来的贼酋首级和尸体献上来。
三个小黄门端着三个黑色木盒步入大殿,六名御前禁卫抬着一副巨大的担架跟在后面,担架上盖着白布,顿时引得大殿响起一片惊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