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厉害了,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麟轩

    穿过新宋门,眼前忽然变得开阔,宽阔的大街,足足有近二百米宽,比之大唐贞观时代长安宽一百五十步的朱雀大街还要宽大,即便是在后世,也难以找到这么宽的大街来。

    街市上行人络绎不绝,车马川流不息,却并不显得拥挤,这么说似乎有点矛盾,其实人却是很多很多,不过街道实在是太过宽大,因此,就不觉得拥挤了。就好比后世现代都市的交通拥堵,试想一下,如果每条公路都有数百米宽,几十上百个车道,那还会堵车么肯定不会。一家五口人,住在八十平米的房子里,会显得拥挤,但是如果同样五口人,住在数百上千平米的别墅里,还会拥挤么肯定不会。

    大草原上马群那么多,你几时见过有堵马的不是马太少,而是草原太大。所以说,凡是就怕对比和参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

    顺着大街一直前行,连个弯儿都不带拐一个的,直奔内城而去,内城的四面城墙,一共九道城门,东边两道,为旧曹门,旧宋门,南边三道,为保康门,朱雀门,新门,西边两道,为旧郑门和梁门,北边两道,为旧封丘门和旧酸枣门。

    不多时,两人便来到了旧宋门门口,内城守卫是真正的禁军中的禁军,守门的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都认得端王,也没盘问直接行礼放行。

    进了内城,街道略微狭窄了一些,不过依旧有百十来米宽,走了一会儿向北一拐,这边是一排排的高门大宅,住的都是王公贵胄,朝中重臣。端王府就坐落在内城的东北方位,是这片建筑群中,较大的一处。

    高大的府门,中间是正门,旁边还有两个侧门,即便是侧门,也和西门家的大门差不多大了。西门庆看的是暗自咋舌,这特么的王府,当真是气派啊。门楼上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端王府三个大字,鎏金的字体,闪闪发光,无时无刻不透着肃穆威严,旁边挂着六个灯笼,灯笼上写的还是端王府三个字,极为气派。这王府比起后世的某家大院,某家大院之类的著名建筑,不知道甩了他们几十条街。

    此时的开封城,分为外城,内城和大内,外城里面套着内城,就像是一个回字,内城的面积大概占外城的五分之一左右。内城里面套着大内,大内就是皇宫。大内的面积差不多占据内城的五分之一,位置没在正中间,处于内城的北边靠西的位置。而端王府,就坐落在大内的背后,可以说是背靠背。

    门口的侍卫看到赵佶回来,赶忙上前替他二人牵马。还没等两人进门,总管德福就小跑着来到门前。

    “王爷!您可回来了!昨日您出去打猎,彻夜未归,小的可是心急火燎,彻夜难眠呐咦王爷,昨日跟您一起的侍卫呢这位公子是”德福看着西门庆恭敬的问道。

    “德福!进去再说,这是我大哥!你称公子便是!”赵佶脚下不停,边走边说道。

    做了这么多年王府的总管,德福早就人老成精了,一听就知道这里头有事,匆匆对着西门庆行了一礼,叫了声公子,西门庆也是点头示意,三人快步向里面走出。

    绕过花厅直接往里走,一共穿过四座跨院才来到正厅,三人一路无话,一路遇到的侍卫侍女和仆人看到三人走过,都是站在原地躬身行礼。西门庆也无心欣赏这王府的奢华,只是匆匆瞟过,只觉得很大,院子很多。

    来到正厅之后赵佶二人分别落座,在赵佶要求下,德福也坐下了,很快侍女奉上茶水,糕点,随机退了下去。

    “德福,本王昨日在东明府一代遇刺,跟随的侍卫为保护我全部丧命。如果不是我大哥恰好赶到,杀死了贼人,我怕是早已命丧黄泉了。我已经吩咐了东明府的都头,随后那些侍卫的尸身就会被送来。后续的事物你安排一下,多给他们家中送些钱物,好生照看。”赵佶对德福吩咐道。

    “什么!竟然有人刺杀王爷,什么人如此大胆!还好王爷平安无事,公子,您救了王爷一命,请受老奴一拜!”德福听到赵佶遇刺,顿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又听得是西门庆救了赵佶一命,随机对着西门庆便跪了下去,不由分说的磕了个响头,西门庆赶紧上前扶起。

    “王爷,老奴这就派人查探!”德福说着就要往外走。

    “德福,不必查探了,我已经知道那些刺客是何人主使。此时你不要对外声张,日后府中多加派人手巡逻保护便是,府中饭食茶水,你多留点心。我相信,他们还不敢在京城胡来。”赵佶说道。

    “小的明白!”德福不傻,一听赵佶说知道是什么人主使,还不让声张,又交待日常的茶水饭食都要留心,他知道此事不会简单。就凭赵佶平日的性格,如果知道是谁,肯定早就打上门去了,现在竟嘱咐自己不要声张。那这幕后主使的身份......德福想想,瞬间一身的冷汗。

    “好了德福,你去着人安排些上好的酒菜,再准备好热水,我和我大哥要沐浴。”赵佶吩咐道。

    “是,小的这就去安排!”德福对着赵佶和西门庆两人躬了躬身,便退出厅堂。

    “大哥,你觉得我的安排还妥当么”赵佶问道。

    “嗯,妥当!此时确实不宜声张,即便府中加派人手,也要做到外松内紧,表面不要让有心人看出破绽,想来他们是不敢在京城动手的,不过也要防范狗急跳墙!”西门庆笑道。

    “大哥,我们,除了防范,能否再做些什么难道我们就只能被动的等着他们加害么”赵佶有些急




十八、八极(plus章节)
    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又是天光大亮,从昨个下午一直睡到现在,晚饭都没吃,这一觉睡的是真美,精神头十足。

    要说这端王府的床是真舒服,又大又软,木床,包括屋内的桌椅都是紫檀木的,不用任何的熏香,屋子里就一股子檀香味儿,檀香本身就有安神的作用,一整夜,连个梦都没做。

    刚从床上坐起来,双脚还没着地,门外早就候着的丫鬟可就推门儿进来了。

    先是躬身行礼,之后轻车熟路的帮他穿衣,梳头,洗漱一番之后把他引到正厅去用饭。

    桌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早饭,德福也在一旁候着,看到西门庆进来,连忙上前见礼:“公子,您起了快来用饭吧!”

    “早啊福伯,你们家王爷呢还没起么”西门庆和德福打了个招呼,没看到赵佶,就问了一声。

    “回公子的话,王爷正在洗漱,稍后就来,王爷吩咐过了,您先吃吧,不用等他。”德福听见西门庆客气的称他福伯,这一下把他开心的,脸上笑成了菊花。要么说花花轿子人抬人呢,面子都是互相给的,你敬人一尺,人家就敬你一丈。

    别看德福个总管,职能和西门庆家的福伯差不多,可人家是王府的总管,那是有品级的。别看他一天到晚对赵佶和西门庆很是恭敬,出了王府,人家在京师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一般的官员见了都得给几分面子。

    “行,那我就先吃了!”西门庆也不客气,端起桌上的一碗粥就喝了起来,粥是米粥,里面放了桂圆莲子和红枣,鲜香软糯,粘中带丝,比后世五星大饭店里的粥品都好吃,而且不用介绍也知道,纯天然,无污染,无添加,无农残,真正的纯生态有机食材。

    粥的温度刚刚好,腾腾的冒着热气,可是入口一点也不烫,喝了一碗,不太够,又舀了一碗喝完,感觉还差点儿,又舀了一碗,再次喝完,感觉差不多了,就没再喝了。

    三碗粥下肚,感觉胃里暖洋洋的,贪婪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想活动一下,就向德福问道:“福伯,王府中有没有练武的地方我每天不活动一下,浑身不舒服。”

    “公子也是练武之人吗,王府里倒是有演武场,是王府里的侍卫练武的地方,我这就带您过去。”德福笑眯眯的说。

    “不劳烦福伯了,您让人带我去就行了,您呐,就留在这等你家王爷吧!”西门庆客气道。

    “不不不,还是老奴亲自带您过去吧,那群莽汉不认得您,怕冲撞了公子,公子请随我来!”德福说着率先走出门去,在前面带路。

    绕过正厅,往后走,又穿过一个跨院,再往后是后花园,绕过几处假山,有个月亮门,进了月亮门就来到了演武场。

    没进门的时候就听见演武场上有操练声传出,还有兵器相撞的声音。进门一看,果不其然,偌大的演武场上,二三十名军汉正在练武。看到德福二人进来,正在指挥操练的一个粗狂汉子走了过来。

    “福总管,您老有何吩咐”那粗狂汉子走到近前躬身行了一礼,笑着问道。

    “钟离啊,快来见过公子!这是咱们王爷的亲如兄弟的至交好友,前日救过咱们王爷的命的,公子,这是王府中的侍卫队长,叫钟离。”德福介绍道。

    “小人钟离,见过公子!谢公子对俺家王爷的救命之恩!”钟离这次没有躬身,而是直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行了个军礼。

    “钟大人快快请起!我与你家王爷一见如故,不存在什么恩不恩的。”西门庆上前把他脱了起来。

    “钟离啊,公子刚用完早饭,想来活动活动筋骨,公子也是习武之人,你好生照料,告诉他们,鲁莽,莫要冲撞了公子。”德福对钟离说道。

    “总管放心,小人知晓轻重!公子,请”钟离单手一伸,做了个请的手势。

    西门庆也不客气,径直朝着兵器架的方向走去,他这才细细打量了一下这个王府的演武场。和他自己家的基本布局差不多,只不过大了许多,兵器更加精良和齐全。

    让他惊喜的是,兵器架上,竟然摆放着两把横刀,一看之下,大为惊喜,不由分说,走上前抽出一把,略一掂量,脚下生风,舞动起来。

    刀随目转,身随刀转,脚随身转,刀势势大力沉,却并不显得笨拙僵硬,迅猛之间还夹杂着灵动飘逸。几息之间已经出了数十招,刚开始西门庆还略有生涩,可是越舞动,就感觉越得心应手。

    德福和钟离在西门青摆开架子的时候就已经躲开了数米,此时早已看的目瞪口呆了。神奇的是,赵佶这家伙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同样看的目瞪口呆,手上还拿着啃了一半的糕点。感情是他听说西门庆来了演武场练武,兴冲冲的抓了几块糕点就跑来了,饭都没顾上吃。

    其实也不怪他好奇,他隐隐约约感觉西门庆功夫应该不错,但是当日救他之时,西门庆是从后方趁着那黑衣人不备,一枪捅死他的。所以,完全没法判断西门庆的武艺到底如何,如今一听说他在练武,哪能不兴奋呢。

    除了这三人之外,演武场上本来正在演练的侍卫,也都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不约而同的围拢了过来。

    西门庆一趟刀练完,发现周围为了二三十号人,颇为尴尬。

    “好!好哇!大哥这刀法好生了得!”赵佶率先抚掌称赞,一众人也反应过来,纷纷开口叫好!

    “哈哈,惭愧惭愧!”西门庆拱手向周围客气一番。

    “公子,敢问您这套刀法叫什么名字,小人身在军伍多年,还从未见过这般神妙的道法呢”钟离问道。

    “这套刀法,叫八荒**刀法,取自横扫八荒**之意。”见有人问,他也不藏着掖着,反正这套刀法的确是叫这么个名字,只不过,不是大宋朝所有。

    “大哥,我见你来时,身上只带了一杆长枪,莫不是你的枪法比刀法还要厉害能否再练一趟枪法,给小弟开开眼界啊!”赵佶兴奋的说道。

    “哈哈,不瞒你说,我最喜的兵器就是横刀了,其次是长枪,不过,由于一直没有机缘得到趁手的横刀,无奈之下,此行便带了一杆长枪。其实我来京师,也是想寻访高明的铁匠,打造一把趁手的横刀。”西门庆笑着解释道,这话说的其实也没错,但也不全对,尼玛,我总不能告诉你我来京的首要目的就是接近你吧

    “哦大哥,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先练枪吧,稍后小弟给你个惊喜,哈哈!”赵佶眼珠子一转,笑道。

    “公子,接枪!”此时钟离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把一杆长枪拿在手上,对着西门庆抛了过来。

    西门庆淡淡一笑,单手一抄,便把长枪拿在手中,这时,一个侍卫识趣的跑上前接过他手中的横刀。

    握住枪柄微微一抖,感觉质量还不错,看来是禁军中的制式武器,真正的军用品。

    顺手挽了几个枪花,那漂亮的红缨随着枪头转动,像一抹红云。喜欢冷兵器的人都知道,枪上的红缨可不是为了好看,它舞动起来,有迷惑敌人视线的功能,让敌人眼花缭乱,不知道你下一枪要刺向他身体的什么部位。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防止枪头刺伤敌



十九、汴京诗会
    “大哥,你看这是什么!”从演武场出来,西门庆去洗了洗身上的汗水,又换了套衣服。然后赵佶就抱着一个长方形的木盒走了过来。

    西门庆接过木盒,放在案几上,打开一看,木盒之中静静的躺着一把刀。刀鞘刀柄都是朴实无华的鸡翅木,首尾是白银包裹,上面雕刻着狰狞的兽头,刀鞘表面似乎还裹着一层什么动物的皮革,灰白泛青,一看就是老物件儿。

    西门庆把刀从盒中取出,左手持着刀鞘,右手持着刀柄将道拔了出来,刀身划过吞口,完全出鞘的一瞬间,一道清亮悦耳的声音响起,好几秒才散去,这是一把古朴的横刀,刀刃雪亮,锋利的闪着冷冽的光芒。刀身呈现的是金银交织的颜色,泛着不规则的花纹,靠近刀背处有着一道狭长的血槽。随意挥舞了几下,手感握力极佳,重量也很合适,就好像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忍不住赞叹道:“好刀!”

    “哈哈,好刀配英雄!我刚才不是说有惊喜给大哥么,就是这把刀了!”赵佶看到西门庆喜欢,不禁大为开心。他平日里除了喜欢写写画画,花鸟鱼虫,奇石之外,还喜欢骑马射箭和蹴鞠,然后就是收藏。再演武场听到西门庆说没有趁手的横刀,他就想起自己的藏宝库里好像就有这么一把唐代流传下来的横刀,好像还是哪位大将用过的,他留着也没什么用,于是就给西门庆拿了过来。

    “那就,多谢贤弟了!贤弟,这把刀,看起来有些年月了,你是从何处得来”西门庆是真心喜欢这把刀,于是就没有推辞,直接就收下了,正好了了他一个心愿。

    “大哥好眼力,这把刀是唐代流传下来的,应该有数百年历史了!我也是无意间得到的,你看看刀身上,我记得上面有铭文的,好像是唐代哪位大臣用过的,是谁来着...”赵佶一时也想不起来了。

    西门庆连忙拿起刀仔细打量,果然,在紧挨着刀柄吞口处的刀身上,有两行小字,靠近点仔细辨认,顿时大吃一惊。第一行刻了三个字:程知节,第二行刻的是贞观三年春,御赐!

    我勒个去!西门庆惊得说不出话来了,心头直跳。程知节是谁,那是大唐开过猛将啊,大家还记得瓦岗寨的头领陈咬金么,程知节就是他!贞观三年春,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的第三年,公元630年呐,距离现在1098年,已经时隔468年历史了,这真是捡到宝了!

    尼玛,老子竟然得到了程咬金的佩刀,而且还是李世民御赐的.....

    “大哥,大哥你...你没事吧”赵佶一连叫了几声。

    “啊?啊!我没事,贤弟啊,这把刀是唐太宗李世民赐给程知节的,为兄,心中震撼,一时间失态了!”西门庆不好意思的抹去嘴角的口水,尴尬的说道。

    “哈哈哈,这何尝不是一种缘分这种宝刀,也只有大哥使用了才最适合,换作旁人用,那就是暴殄天物了!大哥,准备一下,咱们出发!”赵佶笑着说道,一把刀而已,管他什么年代的,管他谁用的,反正他赵佶用不着,只要大哥喜欢,这又算的了什么

    “贤弟,出发去哪里啊”西门庆一脸懵逼的问。

    “额,大哥,你忘了今日是汴梁诗会第一天啊!昨日咱们不是说好的么”赵佶提醒道。

    “哦对对对,我想起来了,那好,咱们这就出发!”西门庆爱不释手的又摸了摸那把刀,才不舍的放回木盒,去诗会上玩耍,带把刀肯定是不合适的,今天要装文化人!额不,咱本来就是文化人

    俩人带着四名侍卫,六人六马直奔城外而去。一路未曾停歇,不多时便抵达了东城外的至虹桥,至虹桥也就是清明上河图上的那座拱桥。

    到了这里,基本已经不能骑马前行了,把马交给身后侍卫,赵佶在前,径直走向桥头的一家二层的酒楼。酒楼规模和周边的比起来,不算太大,只是胜在位置好,可以清楚的看到河岸边的一切景象牌楼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观澜阁三个大字,看落款,竟然是苏轼。
1...45678...1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