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运输量不是问题!”安德里安卡说:“至少我们的援兵可以不需要船运,他们还可以背着补给过河!”
“是的!”舒尔卡说:“用最原始的人力运输!”
这其实是战争的一种悖论。
如果想要成为军事强国就必须让自己保持先进,但越是先进弱点就越多,比如电站、加油站、飞机场等等,有时反而是最原始的对手反而没有弱点或是很少弱点,因为战争爆发后你甚至不知道要轰炸对手的什么设施。
此时的史达林格勒,舒尔卡认为就可以用这种原始的人力运输战术。
“我们有很多原料!”舒尔卡说:“空的汽油桶!”
说着舒尔卡就将目光转向阿基莫维奇。
阿基莫维奇点了点头。
这是肯定的,史达林格勒是工业城市,如果说因为被封锁汽油很难运进来而缺油那是真的,但空油桶却不缺。
“而且它制作方便!”舒尔卡说:“只需要简简单单的将木板两头绑上油桶!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准备很多这样的浮桥……然后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和人力就可以在伏尔加河上的搭起几条这样的浮桥并随时准备维修!”
最后舒尔卡总结道:“雷达方面的压制,再加上两栖登陆船和浮桥,你们认为德国人仅用现有的这些战机能完成封锁任务吗”11
苏联1941
苏联1941
第五百七十章 麻烦
舒尔卡将计划分为两步走。o,23o≥
对德军雷达的压制方面由阿基莫维奇少校负责。
阿基莫维奇少校在集团军任参谋时负责情报收集这一块,执行这任务也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原因是收集情报原本就是需要在敌后安插眼线、间谍,甚至组织游击队。
压制德军雷达显然无法用正规战斗实现……苏正规军如果能穿过德军防线准确的攻击其内部,那也就意味着苏军能随时打败德军了,这显然不可能。
另一方面,就像阿基莫维奇说的,德军很可能会使用车载雷达可以随时转移,所以用正规军突破德军防线突袭不可能也不现实。
这方面舒尔卡就放手让阿基莫维奇少校去做,因为他没有资源,更重要的还是舒尔卡对压制德军雷达是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能摧毁德军地面雷达最好,如果不能摧毁那也没什么关係,舒尔卡对此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舒尔卡主要是将精力集中在搭建浮桥上。
搭建浮桥的确不难,首先是大批量的将油桶密封。
这工作简单易行,原因是油桶本身就有密封盖,只需要将密封盖固定在油箱上就可以了。
难点就在于它不能用电焊……油桶用电焊很容易出问题,原因是油桶内往往有少量的汽油残存,这些汽油挥发着气态汽油并与空气混合,只要有一点火星就可能将其点燃并发生bàozhà。
解决的方法就是使用胶水将油桶盖粘上而不是电焊。6,≠o
再将木板往油箱上一绑,然后就完成了。
事实上这工作是在河边完成的,原因是绑好木板的油箱不方便运输。
于是,一车车的油箱、胶水、木板、铁丝、绳索等工具就被运往伏尔加河边。
史达林格勒的百姓也被组织起来……他们大多都是没来得及撤走的工人,当然也有被临时调来的士兵。
然后现场制作完就直接丢到水里。
木板加铁桶在岸上还有重量搬运不便,丢到水里就是浮在水面上的小木筏,用一根绳索拖着就可以轻鬆的将它拖到目的地,甚至还有人在岸边就多连接几个这样的小木筏,然后几个人跳上去,拿着桨像划船似的将它带到木桥尽头拼接。
能做到这些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伏尔加河水流平缓……它总长3692公里,落差却只有190米。
因为水流平缓所以河中央才会形成那么多、那么长的沙洲,当然这也给搭建浮桥带来了方便。
搭建速度快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央有沙洲。
这对于史达林格勒的运输原本是个缺点,正因为有这些沙洲,东岸的运输船只能通过一个狭窄的河道往西岸,也正因为有这些沙洲,才使假的两栖登陆船无法跨越而出问题。
但是……
对于“浮桥计划”来说,这些沙洲却绝对是优点。
因为它使浮桥可以同时从四个基点同时搭建:东西岸各一个,沙洲两个。
也就是说,其搭建速度至少要快上一倍。
于是,不过两小时的工夫,伏尔加河上就搭建起了五座浮桥……搭建浮桥与挖坑道有些相似,把所有人手集中在一处同时搭建一座浮桥往往并不能加快多少速度,如果把人手分开同时进行,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搭建起儘可能多的浮桥。
第一座浮桥接合时,好消息马上就传到了正在岸边指挥及统筹分配的第82步兵团指挥部。
“三号桥合龙了!”守着电话的安德里安卡兴奋的向米哈依尔维奇少校报告。
“太好了!”米哈依尔维奇少校下令:“马上开始运输!”
此时的德军为了节省dànyào而采取“突然袭击”的策略,所以对苏军在黑夜里搭建浮桥的计划竟一无所知。
直到一小时后弗雷德在侦察机的协同下,指挥一个大队的战机实施突袭时发现问题。
“上校!”飞行员吃惊的向弗雷德上校报告道:“他们在河面上搭起了几座浮桥!”
“几座怎么可能有几座”弗雷德上校反问:“现在距离天黑不过三小时!”
弗雷德上校的意思,是敌人离开德军的视线不过几小时,而这几小时内居然能搭起几座浮桥……这速度就像是把建好的浮桥直接拖到伏尔加河上似的。
“我确定没看错,上校!”飞行员坚持道:“的确有几座浮桥,他们甚至已经利用这些浮桥运输,我看到那上面似乎有人……”
之所以用“似乎”,是因为在飞机上往下看,而且还要藉助照明弹的光线很难看清什么。
“你问怎么办”弗雷德有些气愤的回答:“你除了摧毁它们还有其它选择吗!”
“是,上校!”
于是,照明弹一发一发的在浮桥上空亮起,就像是节日里绽放的一个个焰火。
这些照明弹除了为战机俯冲提供视线外,还为其它战斗机指示目标的方位。
于是,一架架战机很快就从各个方向赶来,然后在一阵阵刺耳的尖啸声中俯冲下来。
这一回,飞行员们意识自己带错dànyào了。
之前对付两栖登陆船的时候,显然是机qiāng和机炮更有用,因为一梭子弹下来很容易就能击穿船体打坏发动机或是别的什么东西使其发生故障。
但是现在,一梭子弹打在浮桥上就像是石牛入海一样根本没什么动静。
如果说有什么动静的话,就是那些在浮桥上排着队形运输补给的士兵被一梭梭子弹击中并跌倒在河里。
然而,这显然不是德军飞行员想要的。
同时苏军也不在乎这些人员伤亡,尤其这些人员还大多来自东岸。
轰炸机俯冲下来冲浮桥投弹,但因为浮桥并不大,所以想要命中目标十分困难。
更神奇的还是,即便是被轰炸机炸成了几截,河面上早就准备好的一节节木筏很快就会顺流而下补充上这些缺口,就像是一条能自愈的长蛇一样不久又恢复了运输。
当飞行员将这一切向弗雷德报告时,弗雷德马上就向保卢斯彙报:“我们碰到麻烦了,将军!”11
苏联1941
苏联1941
第592章 谈话
保卢斯的确通知了弗雷德上校,但显然已经太迟了,因为保卢斯的动作再快也快不过飞机坠地的速度
“我们损失了七架飞机”弗雷德上校沮丧的回答“因为正是我们对浮桥发起新一轮轰炸的时候,他们突然失去了地面雷达基站的引导”
一般情况下失去地面雷达基站的引导还不至于造成这么大的损失。
问题在于德军飞行员处在战时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他们眼里盯着黑暗中的目标,脑袋里想着怎么才能将其炸毁、烧毁,同时还躲避着敌人的探照灯和防空火力这时突然与地面雷达基站的联系中断了,也就是飞行员不知道距离地面的高度。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失去高度后他们可以及时拉起机头避过坠机的结果。
问题在于他们在那一刻没有收到放弃任务的命令,还有一部份飞行员虽然知道此时应该选择放弃,但已是箭在弦上不将机腹上的这几枚炸弹抛下不甘心,于是选择继续执行轰炸任务。
于是,河面上很快就爆出一团团火焰,其中有些是炸弹,但也有一部分是飞机
首批就坠毁了五架,接着在飞行员将情况向弗雷德上校报告并请示的时候,又有两架狠狠的撞向河面。
“撤退”弗雷德上校大声命令“放弃任务,重复,放弃任务”
听到弗雷德上校报告情况的保卢斯,豆大的汗珠就从额上渗了出来。
如果说之前保卢斯还是在与舒尔卡见招拆招的话,那么现在这些突如其它的变化就让保卢斯措手不及地面雷达基站不安全,再加上敌人从三方面同时运输运输通道的大型运输船、两栖登陆船,还有浮桥。
这已经使德军应接不暇顾着不顾尾,尤其是在夜里。
“将军”这时副官问了声“我们该怎么向元首报告”
保卢斯想了想,就回答道“一切正常”
“是,将军”
保卢斯此时是有苦说不出,他在向希特勒要求夜间航空团的时候就信誓旦旦的说只要有充足的夜间战斗机就能切断斯大林格勒的补给并最终取得胜利。
现在,如果如实向希特勒报告的话不仅得不到更多的援助,反而会惹来一顿臭骂。
在保卢斯头疼的时候,第82步兵团指挥部就是一阵阵欢呼,尤其是在收到敌人有七架战机坠毁最终无功而返的时候。
不过几分钟,收到消息的戈利科夫就一个电话打到团指。
他感慨的对舒尔卡说道“事实证明你是对的,舒尔卡同志你可以说是解决了斯大林格勒的补给问题,使我们成功的摆脱了敌人的封锁,这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有决定性的意义”
“我们不能说完全摆脱敌人封锁,戈利科夫同志”舒尔卡说。
舒尔卡所做的这些,严格来说都只是针对夜晚。
一旦到了白天,德军战机和轰炸机就可以实施精确轰炸,即便是浮桥也无法逃脱。
“是的”戈利科夫点了点头“所以形势对我们来说依旧严峻,但我相信驻守在斯大林格勒的勇士们都和我一样,对打败敌人又多了一份信心”
就在这时,一名上校走到舒尔卡面前,说道“如果不是很重要的通话,你可以把电话挂断了,舒尔卡同志”
舒尔卡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头,要知道这是集团军的通话,而且还是战时,谁有权力在这个时候阻止两个作战指挥部之间的通话
但在煤油灯光下看到上校的蓝帽子,舒尔卡就明白了内务部的,难怪会有这么大的口气。
“戈利科夫同志”舒尔卡对着话筒解释道“我想我应该挂断了,内务部同志找我谈话”
挂上了电话,舒尔卡才发觉整个指挥部的气氛都不一样,米哈依尔维奇少校以及警卫员等人全都用一种戒备的神色望着这名内务部上校以及他的几个随从。
“我需要与你谈谈,舒尔卡同志”上校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戒德,但他一点也不在乎,或者说他已经习惯了。
舒尔卡点了点头,然后朝米哈依尔维奇等人使了个眼色,让他们别轻举妄动。
舒尔卡相信,如果出什么事的话,米哈依尔维奇少校或者至少第82步兵团的几支部队会挺身而出力保自己,甚至不惜与内务部翻脸。
问题在于,这么做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就像上次舒尔卡被调离近卫坦克第一旅一样。
舒尔卡将上校带进自己的休息室,问“沃特加”
“当然”上校回答“不过听说,这对你们来说是种奢侈”
“是的”舒尔卡从酒壶中给上校到了小半杯,说“但我为了保持头脑清醒,所以一直留着自己的配额”
“非常感谢”上校微笑着接过杯子然后小喝了一口。
“希望您不是来逮捕我的,上校同志”舒尔卡直接把话挑明了,他知道上级尤其内务部对自己有疑心。
其实这甚至不能怪他们,舒尔卡自己心里清楚,他的确有很多“疑点”,有些甚至他自己都无法很好的解释,只能用“猜测”来打迷糊。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始终在做对苏联有利甚至能直接影响战局的事,只怕早就因为这些“疑点”被当作间谍抓起来了。
“逮捕”上校轻松的扬了扬眉,反问“你有什么需要我们逮捕你的吗”
“当然没有”舒尔卡回答。
“我也是这么想的”上校笑了起来“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阿卡季耶维奇身为内务部的一员,最大的遗憾,就是一个普通的谈话都会被认为是审问而且看来”
说着阿卡季耶维奇朝门外看了看,说“你到第82步兵团不久,却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这很好”
阿卡季耶维奇这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刚才那些人对他隐隐表现出的敌意。
“上校”舒尔卡给自己倒了一小杯沃特加,说道“我想,这并不是一次普通的谈话吧”
第593章 建议
阿卡季耶维奇上校闻言,就把手一摊,说道“如果你能回答我几个问题,那就再好不过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