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舒尔卡不由皱了皱眉头。

    “怎么了,上尉”见舒尔卡神色有点不对,阿卡季耶维奇上校就问了声“有什么问题吗”

    “不,没什么问题”舒尔卡回答“上校,你听说过布列斯特要塞战役吗”

    “是的,当然”阿卡季耶维奇上校回答。

    “如果你的问题,是在那场战役之后的,那么我可以回答你”舒尔卡说。

    “什么意思”

    “在那之前的”舒尔卡痛苦的摇了摇头“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阿卡季耶维奇上校不由“哦”了一声,然后微微点头,脸上的表情没有一点意外。

    于是舒尔卡就知道这一次赌对了。

    阿卡季耶维奇上校其实在此之前调查过他,甚至有可能从奥库涅夫那知道了些什么。

    舒尔卡虽然不知道眼前这个阿卡季耶维奇上校的具体身份,但却知道能在这时候来找他的,肯定不是一般的内务部人员。

    “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舒尔卡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我父母都需要同乡的战友介绍”

    “那么,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个”阿卡季耶维奇上校问。

    “因为我不得不说,不是吗”舒尔卡回答。

    “所以,你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德语”

    “德语不,那是英语”舒尔卡回答。

    “哦,是的,是英语”阿卡季耶维奇上校装作一副记错的样子。

    会德语和会英语有本质的区别,因为英国、美国此时是苏联的盟国。

    舒尔卡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

    做为一名普通的士兵,他为什么会英语

    也许舒尔卡可以找个借口,比如跟某个英国商人学的,或是自己出过国问题在于内务部有可能根据这些蛛丝马迹查到每一个细节。

    于是,为了掩盖一个谎言,舒尔卡就需要编制越来越多的谎言,最终肯定会露出马脚。

    所以,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什么线索都不要给他们。

    至于其它的,比如舒尔卡给上级的那些建议,还有研发出一些很有用的新装备那都可以说是灵机一动或是为了生存。

    这完全可以说得通,首先是因为这些建议对苏联有好处,其次就是这些建议还有那些装备在这个世界上还没出现过,所以除了是舒尔卡想出来的没有其它可能。

    “很好”阿卡季耶维奇上校点了点头,然的就自顾自的喝着酒。

    舒尔卡有些意外的问“就是这样”

    “不然你以为还能怎样”阿卡季耶维奇上校反问,然后像是醒悟过来似的,“哦”了一声,端着酒杯赞道“沃特加很好”

    舒尔卡不由笑了起来,这可能是他面对内务部人员最简单的一次谈话。

    舒尔卡不知道的是,在他面前的这个阿卡季耶维奇上校一直以来都更倾向于相信“突围英雄”。

    此次阿卡季耶维奇上校来问话和试探,其实是迫于政委的压力,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了说服政委找个更好的理由,另外再带点私人兴趣。

    “不得不说”阿卡季耶维奇与舒尔卡碰了下杯,说道“你在斯大林格勒干得很棒,真的很棒在所有人以为斯大林格勒就要失陷的时候,你成功的稳住了阵脚并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了敌人的阴谋”

    顿了下,阿卡季耶维奇上校将椅子搬近了些,问“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你怎么想到那些装备”

    “你说的是”

    “两栖登陆船,中间威力弹”阿卡季耶维奇上校说“还有那种奇怪的穿甲弹它听起来很有意思”

    听到这舒尔卡就知道自己猜的没错,眼前这个内务部上校不简单,他居然能知道中间威力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些东西,这些毫无疑问都是高级机密。

    不过换句话说,也就是自己一直都在阿卡季耶维奇的监视之下。

    看着舒尔卡有些古怪的表情,阿卡季耶维奇上校就解释道“放轻松,上尉我是第六总局的”

    看着舒尔卡一脸茫然,阿卡季耶维奇上校就恍然大悟“抱歉,第六总局是在布列斯特战役之前组建的,所以你不应该知道”

    说着阿卡季耶维奇上校就“呵呵”笑了起来。

    “我就是,突然想到了”舒尔卡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

    “灵感”

    “是的,灵感”舒尔卡点头“我甚至不确定那些是否可行,它们只是一个想法”

    “你的想法都被证明是可行的”阿卡季耶维奇上校感叹道“无一例外,这也是政委怀疑你的原因你知道,第六总局负责的就是国防工业和科研中心的反间谍工业,所以我们知道这有多不可思议,它们原本应该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和失败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而你有的却只是想法”

    这时舒尔卡才意识到还有另一个漏洞,那就是自己的想法太完美了,连科学家们都自叹不如。

    “这或许就是战争的力量”舒尔卡说“我是被逼的”

    “是的,战争的力量”阿卡季耶维奇哈哈笑了起来“所以有时我在想,自己是否也应该像你一样在战场与敌人面对面的作战,然后在生死的边缘,才会有那些迷人的想法”

    聊到这里,舒尔卡似乎有些相信阿卡季耶维奇之前说的话了,这可能真的只是一次普通的、私人的谈话。

    接着,阿卡季耶维奇又叹了一口气“但是,你知道的,我们各有各的任务,我们要做的事”

    阿卡季耶维奇耸了耸肩。

    舒尔卡明白阿卡季耶维奇这话的意思,他们面对的不是敌人,更多的是自己人,这可以说是一种无奈,至少对阿卡季耶维奇来说是这样。

    想了想,舒尔卡就说道“我可以给您提个建议吗,上校”




第591章 燃烧弹
    “汽油弹!”保卢斯听了弗雷德的报告后,不假思索的就回答道:“如果那是木制浮桥的话,我相信汽油弹会有效!”

    应该说保卢斯估计得很准确。

    他之所以第一时间就判断那是木制浮桥,是因为如果不是木制浮桥的话几乎不可能这么段的时间就搭起五座。

    而如果这些浮桥是木制,那么当然就要用火攻。

    弗雷德上校马上就将保卢斯这个想法付诸实施。

    火攻至少有几个好处,比如它可以在河面上持续燃烧,再比如对引燃浮桥或是烧断绳索,更重要还是投掷燃烧弹不需要太精确……

    这一点对于德军夜间战斗机来说很重要。

    夜间战斗机的飞行员是超高强度作战,因为他们不但要应付来自敌人的威胁,比如高射火力或是探照灯。

    这其中探照灯听起来似乎算不了什么,许多人以为它不过就是敌人的照明设备,锁定目标后好让高射火力射击。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

    防空探照灯不仅是一种照设备,它同时也是一种武器。

    光柱如果从侧面照射敌人驾驶舱的话,高强度的光线不仅会使飞行员瞬间失明,跟踪时间久一些还会导致飞行员头晕、呕吐。

    如果此时飞机是在高处平飞的话那问题还不是很大,但如果是低空飞行甚至是在朝目标俯冲,被探照灯的光线压制那就是九死一生。

    在这种高强度的压力下作战,就算是最优秀的飞行员想要投掷航空炸弹命中目标是很困难的,何况浮桥的目标还很小。

    但是,汽油弹就不需要直接命中目标,飞行员只需要确保汽油弹在差不多的位置爆炸,最好是在上游,然后火势就会借着河水蔓延,而且还会蔓延成一大片……这对德飞行员是很大的优势。

    战局果然也是这样。

    德军飞行员将一个个汽油弹投往伏尔加河上。

    此时的德军飞行员使用的是一种被它们称为“航标灯”的战术。

    简单的说就是开始投掷的几枚汽油弹不指望炸毁目标,只要求在目标附近炸开并照亮河面。

    这火光就会为德军后续战机提供一个参照点,就像航标灯为迷失的船只照亮方向一样,告诉其它飞行员哪里是河面,让他们能够目测与河面的距离,然后侦察机再指示以目标为基点的方位,接着就一步一步的将燃烧弹准确的投掷到目标上。

    确切的说,此时的德军还没有燃烧弹。

    或者说,他们的燃烧弹其实是土制燃烧弹……油桶是经过简单的处理,一面凹陷并且有刻痕,更容易被裂开,然后在投掷前装上定时炸弹。

    这样的油桶,在砸往地面时往往就因为撞击裂开,汽油四溢,接着定时炸弹一炸开很快就会将汽油引燃。

    如果是对地面进攻时,德军飞行员还会为了安全不加定时炸弹而直接用油桶,之后再用曳光弹或是炸弹轰炸汽油投掷的位置将其引燃。

    但在河面上攻击显然需要定时炸弹。

    那些油桶甚至都是在河面飘浮一段时间,然后轰的一声炸开……霎时伏尔加河上就火红的一片,汽油在河面上燃烧并迅速扩散。

    毫无疑问,这些火焰会引燃浮桥,甚至有几枚距离浮桥近的燃烧弹爆开后还引燃了正在浮桥上冒着弹雨运输的苏军士兵,于是一阵又一阵惨叫。

    他们的反应大多是往河里跳。

    但这其实并不是好的选择,因为汽油密度比水小是浮在河面上的,也就是说河水里也到处都是火,跳到河里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在河面被烧死,要么潜在水里被淹死。

    要在这两者间做个选择显然是痛苦的,而且相当一部份人是在这两者之间转换:被烧得受不了时潜水,在水里实在憋不住气时再出来……

    除非水性很好,能够一口气潜游逃脱出火势蔓延的范围。

    不过这些却不是舒尔卡需要关心的。

    战争总会有死亡,舒尔卡无法阻止这一切,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伤亡并取得胜利。

    舒尔卡当然也有想过这种情况。

    之前德军在攻击两栖登陆船的时候就用过燃烧弹,现在浮桥当然也逃不脱燃烧弹的攻击。

    但燃烧弹显然也对付不了浮桥。

    原因是浮桥太简单了,简单到苏军随时都可以将那些被引燃的浮桥替换掉。

    就像现在这样,随着舒尔卡一声令下,着了火的浮桥两端就被苏军士兵砍断,它们很快就带着一团火焰往下游缓缓流去。

    而浮桥空缺的位置,只等了一会儿,很快就有新的浮桥补上来并恢复运输。

    之所以要“等一会儿”,是因为要等河面上的汽油燃尽……这并不需要等太久,因为德军的燃烧弹并不多,同时汽油还会短时间在河面扩散成很大的面积并充分燃烧,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烧完或者随着河水一直流往下游。

    也就是说,德军烧桥的速度比不上苏军修桥的速度。

    如果说苏军有什么损失的话,就是被烧死的那些士兵以及中断的那点时间。

    更重要的还是,德军其实也没有那么多汽油用于浪费。

    “我认为我们这种战术同样不起作用!”弗雷德有些无奈的向保卢斯报告道:“因为他们随时都可以砍断燃烧的浮桥,就像是壁虎断尾一样。除非我们能让整条伏尔加河都保持燃烧,否则我们无法阻止他们运输!”

    要保持伏尔加河燃烧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德军自己的汽油还需要从罗马尼亚运到前线,同时还处在汽油紧缺的状态。

    除非德军能占领巴库。

    但保卢斯却知道,德军在高加索地区的战事同样并不顺利。

    “将军!”这时副官吃惊的向保卢斯报告道:“第三通信部队遭到敌人游击队攻击,损失惨重……”

    “第三通信部队”保卢斯不由一愣,然后下令:“马上通知弗雷德上校!”

    第三通信部队其实是雷达部队,是协同夜间战斗机群的雷达部队之一。

    这也就意味着正在作战的夜间战斗机群很可能会出状况。



第592章 谈话
    保卢斯的确通知了弗雷德上校,但显然已经太迟了,因为保卢斯的动作再快也快不过飞机坠地的速度……

    “我们损失了七架飞机!”弗雷德上校沮丧的回答:“因为正是我们对浮桥发起新一轮轰炸的时候,他们突然失去了地面雷达基站的引导!”

    一般情况下失去地面雷达基站的引导还不至于造成这么大的损失。

    问题在于德军飞行员处在战时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他们眼里盯着黑暗中的目标,脑袋里想着怎么才能将其炸毁、烧毁,同时还躲避着敌人的探照灯和防空火力……这时突然与地面雷达基站的联系中断了,也就是飞行员不知道距离地面的高度。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失去高度后他们可以及时拉起机头避过坠机的结果。

    问题在于他们在那一刻没有收到放弃任务的命令,还有一部份飞行员虽然知道此时应该选择放弃,但已是箭在弦上不将机腹上的这几枚炸弹抛下不甘心,于是选择继续执行轰炸任务。

    于是,河面上很快就爆出一团团火焰,其中有些是炸弹,但也有一部分是飞机……

    首批就坠毁了五架,接着在飞行员将情况向弗雷德上校报告并请示的时候,又有两架狠狠的撞向河面。

    “撤退!”弗雷德上校大声命令:“放弃任务,重复,放弃任务!”

    听到弗雷德上校报告情况的保卢斯,豆大的汗珠就从额上渗了出来。

    如果说之前保卢斯还是在与舒尔卡见招拆招的话,那么现在这些突如其它的变化就让保卢斯措手不及:地面雷达基站不安全,再加上敌人从三方面同时运输……运输通道的大型运输船、两栖登陆船,还有浮桥。

    这已经使德军应接不暇顾着不顾尾,尤其是在夜里。
1...108109110111112...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