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确切的说此时还有,但只是暂时的。
空军整编成一个集团军,一个空军集团军通常视情况包括若干个航空师。
之所以“若干”,是因为总体还是以方面军航空兵为基础进行整合,而各个方面军剩余的航空力量不一样,所以数量也不尽相同。
空军集团军除歼击机航空师和强击机航空师外,至少有1个夜间轰炸航空师和1个近程轰炸航空师。
夜间轰炸航空师和近程轰炸航空师是根据迫在眉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准备的,因为可以预见的,到时苏联会需要轰炸机在夜间出动轰炸德军机场或是补给线,近程航空师则是因为苏军对德军的轰炸都不会太远……在没有夺了制空权的情况下,远程轰炸机也不太可能穿过敌防空区进行远程轰炸。
诺维科夫一共编制了四个空军集团军,分别是空军第2、第、第16、第17航空集团军。
其中空军第2和第17集团军被配属给西南方面军。
这么配置很正常,因为西南方面军因为其地理位置在德军侧后的天然优势,所以除了担负穿插任务之外还负责轰炸德军补给交通线开辟另一个空战战场以分散德军的空中实力。
空军第集团军配属给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只不过此时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已不是原有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空军实施改革的同时,步兵也在针对这个包围计划做出相应的改革。
为了作战需要,就将东南方面军改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而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就更名为顿河方面军。
空军第16集团军配属给了顿河方面军,也就是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与舒尔卡当初的建议不同的是,这些空军集团军改革后并不是用于替换前线还未改革的方面军航空兵。
“我们需要足够多的战机!”朱可夫向诺维科夫建议道:“而且那些方面军航空兵原本就是属于前线作战部队的战机和飞行员,他们熟悉自己的队伍,与步兵的协同也有相当的水准!”
这话倒是对的,虽然苏联空军编制混乱、指挥混乱,但战士们在死亡的压力下自然而然的会“进化”出一些生存法则。
“可是他们没有经过改革!”诺维科夫说:“我们也没有时间和空间对他们进行改革!”
“我们或许可以把它们编在一起!”舒尔卡说:“多几个混编师,他们的协同作战和战场经验甚至可能比改革后的部队还好!我们可以让空军有个适应的过程!”
诺维科夫想了想,就点头答应了。
于是,方面军航空兵就以混编师的编制加入了空军集团军……这是苏联空军少有的同时使用两种编制作战的时期。
苏联1941
苏联1941
第667章 筛选
空军到位后,诺维科夫让各个空军集团军主动与敌人进行一些小规模战斗。
虽然战斗情况不理想这是由飞行员素质和战机质量决定的,但很明显作战效率比之前高了数倍,这可以从战机的出勤率和反应时间可以看出来。
“反应很好!”诺维科夫兴奋的对舒尔卡说:“各单位都报告他们能及时并确定的收到自己的任务,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舒尔卡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混编航空兵在同一时间起飞两批次战机,空军集团军或许已经起飞三批次、四批次甚至更多的飞机。
也就是说,在同样数量的战机和飞行员的情况下,苏军在同一时间能投入并指挥的战机数量是之前的几倍,这毫无疑问的就增强了战斗力,尤其是强击机和轰炸机。
之所以强调强击机和轰炸机,是因为它们主要是掩护步兵的对地攻击机种。
歼击机与敌人主要是进行空战,它更多的取决于战机的性能和飞行员的素质。
但强击机和轰炸机,数量优势绝对会起到质的变化,尤其是强击机,一批接着一批起飞不断的用轰炸、扫射、侦察,数量多就意味着步兵可以更轻松、快速的突破敌人防线。
所以,外行看起来改革后的空军集团军似乎与之前没多大差别,但诺维科夫这样的行家却知道这其中差别大了。
这其中尤其是指挥部优化和战机集群作战带来的好处,其中有些好处是在实际投入战场才发现的。
在此之前,因为一个航空师是混编作战,所以苏军雷达几乎只能起到对敌人战机的预警作用而无法完成对已方部队的引导此时的雷达还比较落后,同时也没有识别系统,所以战机在雷达上只是一个亮点或是一个信号波。
因此雷达兵无法识别哪些是歼击机、轰炸机或强击机,于是也就无从引导无法有效指挥。
战机归类后这方面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或者说部份解决,因为从某个机场起飞的只可能是歼击机,只需要对这个机群持续跟踪并适时报告它们与敌人的距离和方位,于是歼击机机群就能有所准备并准确的赶到指定位置参加战斗。
这些在之前是无法想像的,苏联空军尤其是歼击机增援友军时常常因为迷路而没能投入战斗。
“知道吗,舒尔卡同志!”诺维科夫感慨道:“直到现在,我才觉得自己在指挥空军!”
舒尔卡明白诺维科夫这话的意思。
之前诺维科夫虽然也是空军指挥官,但他下达命令后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好像他指挥的是一群不听话的小孩,其中有些小孩甚至听不懂他的话只会乱跑乱叫。
现在,空军因为改革而焕然一新,每架飞机都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上,于是才真正有“指挥”的感觉。
改革虽然部份完成,但空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
与此同时步兵也在紧锣密鼓的训练和改组。
步兵的改组就不是因为什么编制或是制度问题了,而是根据作战计划进行分配兵力和装备。
实力分配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朱可夫为首的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此时为顿河方面军参谋们。另一派则是舒尔卡和赫鲁晓夫。
“我认为我们应该将主要力量放在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朱可夫指着地图说:“顿河方面军位于斯大林格勒北面,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位于斯大林格勒南面,它们同时由南、北两个方面进攻罗马尼亚军队防守的河岸并往纵深推进,这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包围德第6集团军并解斯大林格勒之围!至于西南方面军,它更应该是在空军方面开辟另一个战场并袭击敌人补给线,这样一来,无论我们包围了德第6集团军,还是成功的切断敌人补给线,都能迫使德军无力维持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
客观的说,朱可夫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但是
“这么做的目的,只是迫使德国人撤退,朱可夫同志!”舒尔卡说:“虽然,小纵深的穿插包围能短时间内形成合围之势,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距离德第6集团军太近,极易遭到德第6集团军与罗马尼亚军队的夹击并被反包围,最终发展成互相包围的混战!”
“但这样一来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不是吗”朱可夫说:“敌人就无暇进攻斯大林格勒,他们必须组织突围!”
“如果我们的战略目标仅仅只是解斯大林格勒之围,那么这么做的确可能取得胜利!”舒尔卡说:“但我们的战略目标为什么不是围歼德第6集团军同时解斯大林格勒之围呢”
这话立时就引起了会议室里的一片哄动和反对声:
“这不可能,舒尔卡同志,那是德国人的精锐部队!”
“我们只希望能打退德国人保卫斯大林格勒,这已经是了不起的胜利了!”
“如果我们这么做的话,很可能会坏事的,德国人没那么容易对付!”
虽然大家都没有明说,但舒尔卡却知道:从一开始,包括朱可夫在内,同意他的包围德第6集团军的计划,并不是真想包围它,他们只是想把德第6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城下逼走。
其实历史上也是这样,苏军实施反攻时完全没想到自己能成功包围德第6集团军,因为相比起苏军步兵来说德军太强悍了,苏军官兵内心对德军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所以绝大多数都以为德军会轻松的突围而出。
问题就在于希特勒不允许德第6集团军突围。
之所以不允许,则是因为戈林向希特勒保证,即使第6集团军被包围,他也可以依靠空军为第6集团军空运去足够的补给。
希特勒信了。
结果就是空运物资远远达不到预期,最后德第6集团军的覆灭也就无法避免。
“我们当然可以!”这时赫鲁晓夫站了出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第668章 混编
“是面对敌人的时候了!”赫鲁晓夫说:“自从战争爆发以来,我们普遍存在畏敌怯战心理,许多人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在行动中或是制定作战计划上却或多或少的高估敌人表现出不自信!”
说到这里赫鲁晓夫望了舒尔卡一眼,然后接着说道:“舒尔卡同志在这方面就与这些人完全不同,他不仅一次又一次勇敢的带领部队从敌人的包围圈中突围出来,在制定战略方案上也敢于与敌人作斗争!”
舒尔卡听到这些有些不好意思。
因为他所做的这些都可以说不是因为勇敢,前者是因为他想活命,被逼无奈下只能一次又一次突围。
至于后者,那是因为他知道德军会被包围,所以他才敢制定更大胆的反攻计划。
“我们应该向舒尔卡同志学习!”赫鲁晓夫继续说道:“德国人不是无敌的,他们可以被打败,莫斯科保卫战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要有更多的自信制定出合理的,能给敌人更惨重打击的作战计划!”
其实苏联军队会表现得这么不自信是正常的。
莫斯科保卫战虽然获得了胜利,但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那是占了天气的便宜,也就是说苏联人自己都相信,如果不是因为严冬,莫斯科很可能现在已经被德军攻破而苏联现在已经四分五裂了。
有些军官不相信这个,他们在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后就以为能打败德军。
但哈尔科夫战役的失败瞬间就击溃了他们刚树立起来的脆弱的信心信心重建不久就再次崩溃会出现反噬现像,也就是它会快速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极度不自信。
此时苏军就是这种状态,甚至连朱可夫也不例外朱可夫指挥着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发动了几次大规模战役都以失败告终,这也就意味着他也无可奈何。
或者也可以说,朱可夫也许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但至少对自己所指挥的部队的战斗力有了怀疑,所以他不相信苏军能成功将德军包围在斯大林格勒。
“您说得对,政治委员同志!”朱可夫反对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这样的实力!”
如果说有谁能反对赫鲁晓夫的话,那就是最高副统帅朱可夫了,尤其朱可夫是打赢了莫斯科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在作战这方面朱可夫最有发言权。
“而且就算我们包围了德国人!”朱可夫指着地图说道:“不要忘了我们始终没有制空权我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的空军已经初步完成改革,而且战斗力有显著的提高,但是他们还需要时间磨合,距离我们与德国人全面夺取制空权还很远!”
说着朱可夫就将目光转向了诺维科夫。
诺维科夫点头表示同意:“从目前我军的训练情况看,我们只能勉强以数量优势夺取有限区域的制空权,比如在这次作战计划中在占据环境优势和步兵诱敌、配合等情况下掩护步兵前进!全面与敌人争夺制空权保守估计要一年以后!”
朱可夫这是争取到了诺维科夫的支持。
其实朱可夫会这么想无可厚非,因为之前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是由他指挥的,按原有计划也就是现在的顿河方面军为北钳、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为南钳夹击德军,势必会继续增强顿河方面军的实力。
但如果以西南方面军为北钳,顿河方面军肯定要被削弱。
“所以!”朱可夫接着说道:“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假设我们包围了数十万德队,并且在周围还有数十万罗马尼亚军队、意大利军队等等,虽然后者的战斗力或许不值一提,但重要的是制空权一旦德国人援军赶到,我们就会遭到德军的两面夹击,他们的坦克会在空中力量的掩护下对我军实施反攻,到时我们的穿插部队反而会有被敌人切断并包围的危险!”
顿了下,朱可夫又继续说道:“政治委员同志,我们并不是怯战,这可以从我们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一直坚持作战到现在可以证明!但是,我们真的有必要冒这个险吗我们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的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我是说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做出包围的态势将德国人逼退,然后斯大林格勒就解围了,我军的士气会进一步提升而敌人的气焰则会遭到打击!然而,如果我们要求太多的话,一旦失败则后果不堪设想!”
从某方面来说朱可夫说的的确是对的。
如果真发生他所说的那些情况,也就是苏军穿插包围的军队反而被德军包围那就是两个方面军的精锐部队,到时即便以苏军的动员能力只怕会一厥不振,而斯大林格勒只怕也会因为有生力量损失太多而守不住。
其实不仅是斯大林格勒,可能整个苏联就要在德军坦克的履带下呻吟了。
所以,真的有必要冒这个险吗
另一方面,人总是有种惰性,能轻松的获得一小胜,又为什么不呢为什么还要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去争取看似遥不可及的胜利
更何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也不是小胜。
赫鲁晓夫无言以对,于是只能将目光转向了舒尔卡。
想了想,舒尔卡就回答道:“如果德国人有充足的援兵和空中力量,我赞同的朱可夫同志的说法!”
“什么意思”朱可夫疑惑的望向舒尔卡:“你是说德国人没有足够的援兵和空中力量舒尔卡同志,我们不确定这一点,你也不确定,我们不能因为猜测而冒险!战争不是赌博!”
虽然朱可夫很信任舒尔卡,但此时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我知道,朱可夫同志!”舒尔卡回答:“而且您说得对,我的确不知道也不确定,但我们可以让德国人没有援兵!”
说着舒尔卡指着地图,说道:“克里木、高加索、莫斯科、列宁格勒,当然还有斯大林格勒,我们为什么不组织起一次全面反攻”
第669章 可能
“你疯了,舒尔卡同志!”几个参谋几乎同时惊呼:
“我们组织不了这么庞大的反攻!”
“就算我们有足够的人手,也没有那么多的补给和燃油!”
“这只会让我们的战士毫无意义的送命!”
但朱可夫却默不作声,他似乎明白了舒尔卡的意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