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也许你不记得我了!”少将说:“我叫菲利波维奇,曾经是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的参谋,那时我还是名上校!”
舒尔卡“哦”了一声,似乎猜到是怎么回事了……他曾经跟罗科索夫斯基配合过一段时间,菲利波维奇上校就是在那时认识了自己。
现如今,被调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菲利波维奇上校,确切的说应该是少将,在面对斯大林格勒防御战一愁莫展的时候,就想到了舒尔卡。
于是,他就向戈尔多夫推荐了自己。
这也是戈尔多夫中将对自己表现冷淡的原因……他根本就不相信一个上尉而且还是被调到“炮灰团”的上尉能有什么好办法。
“这是戈尔多夫中将!”菲利波维奇少将介绍道:“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同时也是两个方面军的总指挥!”
“将军同志!”舒尔卡挺身敬礼。
戈尔多夫中将点了点头,然后就指着面前的地图说道:“看看这个吧,舒尔卡同志,你需要先了解下现在的战局!”
菲利波维奇少将指着地图解释道:“德国人已经占领了卡拉奇,并将防线扩展到顿河一线,从北到南分别是第44步兵师、第60摩
第四百六十八章 第227号命令
原本舒尔卡还想用廖耀湘滚筒战术为斯大林格勒争取时间,也就是层层阻击一直退到斯大林格勒,这样能最大限度的消耗敌人的进攻能力而保存自己的实力。
甚至在这种情况下,舒尔卡相信将东南方面军直接撤到斯大林格勒都会好得多。
原因是他们在战场上不但起不到阻挡德军的作用反而消耗了斯大林格勒的补给并将其送给德军。
但戈尔多夫中将一抛出这样的话,舒尔卡就知道自己的想法已不可能实现了。
不管什么事一旦牵扯上“勇气”、“誓死保卫”,那么就很难说清楚,尤其这还是以斯大林命名的城市。
果然,其它军官也一个接着一个附和道:“我同意,我们不能后退,我们会像莫斯科保卫战一样将敌人阻挡在前往斯大林格勒的路上!”
“我们应该誓死保卫斯大林格勒!”
……
苏联军队,他们不知道“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这句话。
于是舒尔卡只能无奈的退出这场讨论。
送舒尔卡回城的依旧是卡普拉诺夫上校,他沉默了许久,才说道:“我认为你说的没错,上尉!”
“什么没错”
“东南方面军应该撤退!”卡普拉诺夫上校给舒尔卡递上了一根烟,互相点燃后就继续说道:“其实他们也知道,你明白的。”
卡普拉诺夫上校没有多说,但舒尔卡却明白了这话的意思。
也就是说,所有人甚至包括戈尔多夫在内,很可能都知道舒尔卡是对的,但他们却不敢使用这种战术。
原因很简单,它是在撤退,而撤退会被认为是种懦弱的、消极的行为。
这会使他们遭到处分,这处分有可能是撤职甚至更严重。
“但这有什么区别吗”舒尔卡问:“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他们没有选择正确的战术,接下来就是东南方面军被击溃,而他们就要为这个失败负责!”
“当然有区别!”卡普拉诺夫回答:“首先是东南方面军不一定会溃败,至少他们还对此抱有一线希望,或者会有奇迹来临!其次,即便是失败,那也可以说是东南方面军作战不力!”
于是舒尔卡算是彻底明白了。
反之,如果他们选择了舒尔卡的作战计划的话,虽然它是正确的对大局对整场战役有利,但戈尔多夫等人却要冒更大的风险。
舒尔卡没想到只是一个作战计划的选择,居然会牵扯到这么多的利益关系。
“至于前线士兵的生命……”卡普拉诺夫苦笑着摇了摇头。
“还有斯大林格勒的安危!”舒尔卡补了一句。
这是个讽刺,所有人都在信誓旦旦的说着要保卫斯大林格勒,但他们却选择了一个对保卫斯大林格勒不利的计划。
不过,舒尔卡很快就发现这其实根本就怪不了这些看似自私的军官们。
两天后,德军果然从南面对东南方面军发起了进攻。
保卢斯采用了一种类似“田忌赛马”的战术……他命令隶属于b集团军的匈牙利第2集团军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沿顿河展开防御。
就像之前所说的,顿河对德军来说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同样对苏军来说也是如此。
所以,德军用战斗力不强的意大利军及匈牙利军在顿河西岸防御就足以保护自己侧翼的安全,尽管北面是苏军更精锐的部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然后,保卢斯亲自带领b集团军主力也就是第6集团军从卡拉奇下游对东南方面军实施渡河作战。
&
第四百六十九章 惩戒营
这道命令是在斯大林格勒的广播里播出的。
事实上,舒尔卡相信所有苏军控制区都在播斯大林的讲话:“我们缺少什么呢我们缺乏纪律,缺乏秩序,我们的连、营、团、师,我们的坦克部队和航空中队都缺乏纪律和秩序。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如果我们希望扭转局势保卫祖国,就必须下达最严格的命令并建立铁一般的纪律!”
“因为,我们不能再容忍那些故意放弃自己阵地的指挥员、政委和政工人员。我们不能再容忍某些指挥员和政委竟然允许几个恐慌散布者掌握战场态势。这些人唆使其它士兵混乱后撤,从而给敌人敞开大门!”
“因此,那些‘恐慌散布者和懦夫必须就地处决’!”
舒尔卡是越听越心惊,因为他之前提的意见似乎就可以被冠上“唆使其它士兵混乱后撤,从而给敌人敞开大门”的帽子。
而按斯大林的命令,这些恐慌散布者必须就地处决。
舒尔卡有意无意的往周围看了看,发现似乎有几个工人和士兵正盯着自己。
很明显,舒尔卡已经受到监视了。
舒尔卡可以说猜对了也可以说猜错了。
说猜错了,是因为对舒尔卡的监视一直都存在,从他进入第82步兵团起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说猜对了,则是他向戈尔多夫提的建议的确引起了第六总局的注意。
为此局长还和政委产生了些分歧。
“瞧,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政委拿着电报向阿卡季耶维奇上校晃了晃,然后递了上去:“这是他说的话,他建议东南方面军撤退!”
阿卡季耶维奇上校拿过电报看了看,然后回答道:“他说的是有序的撤退,政委同志,目的是为了保存实力不让更多的装备和补给落到敌人手里!”
“难道你没看出来吗”政委说:“这会使斯大林格勒第一时间就处于危险中,他的目的已经很清楚了!”
“不,政委同志!”阿卡季耶维奇上校阻止了正要下令逮捕舒尔卡的政委,给他递上了另一份文件,说道:“也许你应该看看这个!”
政委拿过文件看了看,问:“我知道这些,东南方面正在溃退,但这与舒尔卡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政委同志!”阿卡季耶维奇上校说:“如果,我是说如果。现在东南方面军没有溃退,他们成功的将敌人阻挡在防线之外,那就证明舒尔卡同志的建议是错误的,他或许别有用心甚至我们还有理由怀疑他是敌人的意谍意图让东南方面军提前撤退!”
说到这里政委似乎就明白了阿卡季耶维奇上校的意思。
但阿卡季耶维奇上校却不打算这么就完了,他继续解释道:“然而现在事实却是东南方面军全线溃退,我军有大批的装备、补给以及兵力受损,而敌人的损失却微乎其微。这是戈尔多夫中将没有按舒尔卡同志建议做的结果,否则,东南方面军此时应该在层层阻击步步后撤而不是溃退!”
“换句话说,就是事实证明舒尔卡同志是对的,他提的建议恰恰是对我军有利而对敌人不利……虽然他的确建议撤退!”
“没有什么间谍会傻到这么做的,政委同志!”阿卡季耶维奇上校最后总结道:“我认为这不仅不能成为他是间谍的证据,反而应该是证明其清白的证据!”
政委闻言不由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问着阿卡季耶维奇上校:“看来你很相信他,上校同志!”
“不,我不是相信他!”阿卡季耶维奇上校说:“我只是认为,在这时候我们需要英雄,需要士气,所以应该谨慎行事。否则,如果把英雄
第四百七十章 联合
三天后,德军终于打到了斯大林格勒城下。
事实上,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三天前就可以说已经打响。
因为德空军对斯大林格勒的轰炸越来越密集。
他们的目标就像舒尔卡猜的那样,集中对交通补给线和仓库的轰炸,而且轰炸十分精准……他们显然事先知道物资都储存在什么地方。
甚至就连舒尔卡后期刚建设不久的仓库也不例外。
由此可见,德军的间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不过德军对舒尔卡建设的仓库实施轰炸应该说是一种失策……这些物资存储在地下室里,这并不是建筑无法炸毁,而是这些建筑被炸毁倒塌之后就将那些物资埋了起来。
这反而是一种保护,因为舒尔卡就更好的借口不动用这些物资,只是使用时麻烦些要将它们挖出来。
“舒尔卡!”这天西索伊匆匆找了过来:“马上收拾东西,跟我们一起离开这!”
“离开这去哪”
“你还不知道吗我们要撤退了!”西索伊说:“到兹纳缅斯克,你可以跟我们一起撤退,因为你是我们的警卫员!”
这应该是西索伊给舒尔卡开的一个“后门”。
因为现在德军还没有开始攻城,西索伊等科研人员撤退根本就不需要警卫员。
想了想,舒尔卡就回答道:“不,西索伊同志,我应该留在这!”
“你疯了,舒尔卡!”西索伊看了看周围,压低声音说道:“这里很快就要失守了,而你的价值要远远大于一名士兵,或者说一名副团长!”
于是舒尔卡就明白了,西索伊会主动给舒尔卡开这个“后门”,并不是因为什么私人交情,而是因为舒尔卡那一个又一个令人着迷的想法。
“是因为你的部队吗”西索伊问。
顿了下后他表示妥协:“好吧,我答应你,我会尽量把第82步兵团调到东岸,你认为这样可以吗”
舒尔卡摇了摇头,回答:“谢谢你,西索伊同志!我还是决定留下!”
“为什么”西索伊问:“给我一个理由!”
“如果,可以永远躲开这场该死的战争的话!”舒尔卡解释道:“那么我当然会选择离开,但事实并非如此!你不可能永远向现在这样‘保护’我以及第82步兵团的,西索伊同志,我们总有一天会被派上战场。”
舒尔卡说的是实话,而且宜早不宜迟。
如果现在跟西索伊离开的话,那么第82步兵团又算什么呢炮灰团依旧是炮灰团,改天被当作炮灰送上战场就后悔莫及了。
所以,这对第82步兵团来说是个机会,对舒尔卡来说也是一个机会,舒尔卡不会为了一时的安全而轻易放弃,尤其是在做了这一系列的准备之后。
西索伊知道再劝也没用了,他缓缓点了点头,然后掏出笔记本飞快的写了一行数字,撕下递了上来:“那么,舒尔卡同志,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一定要联系我,明白吗”
“当然,非常感谢,西索伊同志!”
西索伊这是在给舒尔卡留后路,也就是如果舒尔卡实在撑不下去的话,西索伊会想办法动用他的关系将舒尔卡从斯大林格勒调出去。
虽然知道西索伊这么做相当一部份是因为舍不得舒尔卡的创意,但舒尔卡还是觉得心里暖暖的。
不过另一方面,舒尔卡又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感觉……因为这让他有了退路,使他无法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在战场上反而是种忌讳。
卡拉什尼科夫走了上来,他与舒尔卡拥抱了下,说道:“我希望能留下来,但是……”
“我知道!”
第四百七十一章 崔可夫
斯大林格勒暂时出现指挥真空,一方面是因为原本斯大林格勒是由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指挥,此时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正努力阻止德军往北推进切断其与斯大林格勒的联系。
另一方面,则是此时正是方面军指挥部权力交接的时候……戈尔多夫中将因为指挥不力让德军兵临斯大林格勒城下,所以由总指挥降为仅指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总指挥由叶廖缅科担任。
其实这只是一种安慰手段,因为没过几天戈尔多夫中将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也被撤了。
这有些难以想像,在敌人已经兵临城下的时候,苏军却还在临阵换将,尤其是斯大林格勒这么重要的城市里居然没有一个独立的、统一的指挥机构……史上是在德军对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后苏军才认识到这一点,然后匆忙派崔可夫赶赴斯大林格勒主持大局。
舒尔卡希望能多在德军攻城前有更多的部队有组织、有计划的作战。
但他很快就发现这很难实现。
米哈依尔维奇少校首先是找到驻守在附近的第385团,这个团隶属第64集团军,它奉命从东岸赶至斯大林格勒增援前线,可还没等他们来得及到达目的地前线已经失守了。
“我们应该建立统一的指挥!”米哈依尔维奇少校对第385团团长罗加科夫少校说道:“这样才能更好的协同并组织起有力的防御!”
“我并不这么认为,米哈依尔维奇同志!”罗加科夫回答:“上级给我们的命令是等待命令!”
“这并不影响上级的命令!”米哈依尔维奇回答:“相反,我们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因为我们将要面对的困难和任务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在斯大林格勒抵御敌人的进攻,我们只是早一点做准备而已!”
“说不定上级已经有安排!”罗加科夫耸了耸肩,回答:“这些并不需要我们担心,不是吗而且,如果统一指挥的话,是我们听你们的命令,还是你们听我们的命令呢如果你们希望能听我们的命令加入我们的队伍,我没有意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