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事实也的确如此。
这些士兵有相当一部份以为舒尔卡只是说说而已,于是在训练中依旧使用以前的战术……或者也可以说这是习惯,看到有人往前冲时就跟着往前冲。
舒尔卡就拿着一个大喇叭在后头叫着:“你们在做什么前方根本就没有可以藏身的掩体,躲在马车后你们认为
第四百五十五章 反坦克手榴弹
当然,舒尔卡的训练不只是撤退。
撤退之后紧接着就是进攻,但这种进攻却是在狙击手、步枪手掩护下的递次进攻。
而且进攻大多都是在夜里。
“德国人不熟悉地形,而且白天更有利于各兵种的协同!”舒尔卡说:“所以,我认为我们进攻重点应该放在夜里。也就是说,白天战略撤退,到晚上则发起进攻将这些丢失的地方夺回来!”
米哈依尔维奇少校等人没有反对,因为很明显德军在白天要强大得多。他们有重装备,有坦克,甚至还有可能占据空中优势。
而第82步兵团……他们有的似乎只有步枪。
这也是舒尔卡在训练时发现的一个问题:第82步兵团的装备实在太差,连冲锋枪都没有几把,这样的装备水平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战斗力太弱,一旦遭遇德军强有力的火力压制或是坦克,即便是在夜里也很难有什么战果或者有战果也会付出很大的伤亡。
原本舒尔卡认为这都不是问题,因为在第82步兵团面对德军的时候,他们应该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装备,这其中甚至包括t34坦克。
原因很简单:当德军进攻到斯大林格勒的时候,斯大林格勒的军民全都会被组织起来并且武装起来,后期甚至是拖拉机厂的工人开着刚生产出来的t34坦克上战场。
那时,米哈依尔维奇少校要申请什么冲锋枪、迫击炮之类的相对就轻松得多,毕竟装备就是给部队使用的,给第82步兵团这些专业军人用总比给工人使用好。
所以,舒尔卡一直都不担心这个。
但训练时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第82步兵团没能得到足够的装备进行训练,临近战时才补充……他们甚至不知道怎么使用这些装备当然也不知道在战场上该怎么协同。
于是舒尔卡又找到了卡拉什尼科夫。
“可以为第82步兵团提供一些装备吗”舒尔卡问。
卡拉什尼科夫一脸不解的望着舒尔卡,似乎不敢相信舒尔卡的部队居然会缺装备。
舒尔卡有些无奈的朝训练中的第82步兵团扬了扬头,说道:“你也看到了,这就是他们的装备水平!”
“发生了什么”卡拉什尼科夫问。
舒尔卡耸了耸肩表示回答,卡拉什尼科夫很快就明白了,类似第82步兵团这样的部队其实在苏军不在少数,身为军人的卡拉什尼科夫当然明白,他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舒尔卡会被调到这样的部队里。
当然,卡拉什尼科夫也知道有些事不该问太多。
想了想,卡拉什尼科夫就回答道:“很困难,原因你知道的,现在战局紧张,前线急缺装备和弹药,所以每一批弹药都登记在册,也有严格的申请程序!”
舒尔卡点了点头,他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但顿了下,卡拉什尼科夫又回答道:“不过也不是不可能。研发单位可以申请一批装备用于试验,不过数量不多,无法装备一个团……”
“没关系!”舒尔卡回答:“我只是用它们进行训练!”
“你需要什么装备”
“ppsh冲锋枪,火箭筒!”舒尔卡说:“另外还有迫击炮和反坦克手榴弹!”
“反坦克手榴弹”卡拉什尼科夫疑惑的望向舒尔卡:“你为什么会需要它我是说在有火箭筒的情况下!”
“因为我们将来打的很有可能是城市战和夜战,卡拉什尼科夫同志!”舒尔卡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会近距离面对敌人坦克或是工事!”
卡拉什尼科
第四百五十九章 第六总局
舒尔卡拒绝了士兵们这个“无理”的要求,虽然他很想应承下来。
这件事最终的结果,就是让第82步兵团的士气上升到另一个层次。
像之前所说的,苏联军队因为广泛存在“打小报告”的现像,所以内部彼此间很难有信任关系,尤其是在上级指挥官与士兵之间,即便舒尔卡这个“突围英雄”也不例外。
其实不只是在第82步兵团,在近卫坦克第1旅乃至布列斯特也同样如此。
之前舒尔卡能获得部下和上级的信任,完全是因为他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带领他们取得胜利……胜利就代表着救了他们的命,同时又没有人会跟自己的性命过不去,于是当然有理由相信舒尔卡。
然而,第82步兵团的情况却不一样。
舒尔卡与第82步兵团没有战场上打出来的这层关系,同时他也没有机会……因为一上战场差不多就是第82步兵团的覆灭之日。
如果说舒尔卡有什么值得让第82步兵团信任的话,那就是“突围英雄”的名声以及之前宣传的那些事迹。
不过这显然不足以让士兵们信任舒尔卡到能够将生命交到他手中的地步,毕竟有句话叫“耳听为虚”。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可以说是瓦尔拉莎成就了舒尔卡……瓦尔拉莎这么一闹,让第82步兵团所有人都明白了一点:舒尔卡是可以值得信任的指挥官,“突围英雄”名不虚传。
原因很简单,舒尔卡本可以离开第82步兵团到更好的部队发展,但舒尔卡为了他们、为了第82步兵团留了下来,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于是,苏军士兵们望向舒尔卡的眼神很快就不一样了,训练也因此进展顺利,甚至舒尔卡随意在夜里或是任意时刻将他们从温暖的被窝里叫起来,他们也毫无怨言。
当然,这其中偶尔也有几个人会抱怨。
“我的天!我才刚睡着,这样训练下去……不等德国人进攻,我们只怕就要被折腾死了!”
如果是在以前,这样的话很快就会引来一片附和,接着对教官也就是舒尔卡的不满情绪很快就会蔓延开。
但现在情形却是相反的。
“闭嘴,阿纳尼耶维奇!”瓦列里训斥道:“舒尔卡同志同样也没睡,你或许忘了,他白天一直都跟我们在一起!”
“是的!舒尔卡同志原本不需要留在这里跟我们一起受苦!”
“所以,我们还能抱怨什么呢何况舒尔卡同志这么做也是希望能保住我们的性命!”
“阿纳尼耶维奇同志!”最后瓦列里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继续睡觉,我会向舒尔卡同志申请将你调到后勤部队!”
“不,瓦列里同志!”阿纳尼耶维奇马上就跳了起来一边手忙脚乱的整理着行装一边回答道:“我只是说说而已……”
“以后不允许再有这样的声音,明白吗”瓦列里说。
“明白,瓦列里同志,我很抱歉!”
这种气氛带来的是第82步兵团高昂的士气……士气不仅可以用在战场上,同时也可以用在训练场上。
士兵会使他们主动接受训练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与被动训练或是在命令的压迫下进行训练得到的结果是两回事。
于是,不过几星期的时间第82步兵团就已经有模有样了。
只是这些士兵不知道的是,这些其实一直都在舒尔卡的掌控之中:
在舒
第四百六十章 RPG42
“我们无法确定,阿卡季耶维奇同志!”政委依旧坚持:“也许德国人早就知道这方案根本行不通,或者这种穿甲弹无法击穿他们的坦克,所以他们有意让他透露给我们以获取信任!”
“可我从西索伊那得到的情报却是不一样的!”阿卡季耶维奇上校反对道:“西索伊告诉我它很可能成功,甚至在知道相关数据之后技术含量并不大,重要的是找到一种足够坚硬的金属使它在命中坦克时能穿透其装甲而不是像鸡蛋一样碎掉!”
“说不定事实并不像西索伊想的那样!”政委说:“无论如何,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观察,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阿卡季耶维奇上校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不过他几乎已经放弃怀疑舒尔卡了,原本他还打算用舒尔卡这个“间谍”钓出更多大鱼的,但现在阿卡季耶维奇上校却认为他们是在浪费时间。
“也许他就是一个天才,政委同志!”阿卡季耶维奇上校说:“就像他说的那样,脑袋里总想着怎么打败敌人,想着怎么击穿敌人坦克的装甲,于是就有了那些想法!”
“那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政委冷冷的回答。
阿卡季耶维奇上校无奈的耸了耸肩,政委根本就没有考虑如果这个可能成立的话,这个被怀疑成间谍的上尉对苏联有多大的价值。
另一边的舒尔卡当然不知道这些,他依旧按部就班的对第82步兵团实施训练。
此时的舒尔卡比以前更有心机,他甚至知道如何利用瓦尔拉莎给他带来的机会并不着痕迹的给外界带去对他有利的信息,包括第82步兵团。
舒尔卡不想这样,但他又不得不这样。
因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它甚至比真正的战场更可怕更让人猝不及防,在舒尔卡被调离近卫坦克第1旅那天他就意识到这一点了。
所以,如果舒尔卡想活下去,他就必须学会隐藏自己抓住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机会。
这天卡拉什尼科夫又运了一批弹药上来,并且一脸神秘兮兮的望着舒尔卡。
“怎么了”舒尔卡问。
“你说怎么了”
“不会是因为瓦尔拉莎的事吧!”舒尔卡无奈的说:“拜托,卡拉什尼科夫同志,过去这么久了,我不会有事的!”
“你以为我不知道这个吗”卡拉什尼科夫笑了起来:“拜托,舒尔卡同志,你可是‘突围英雄’,只要你点头,全苏联的女人都会为你欢呼!瓦尔拉莎同志如果放弃你,那是她的损失!”
“算了吧!卡拉什尼科夫同志!”舒尔卡笑着摇了摇头。
然后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望向卡拉什尼科夫,问:“是反坦克手榴弹它生产出来了”
“猜对了!”卡拉什尼科夫点了点头:“不愧是舒尔卡!”
说着,卡拉什尼科夫从汽车上搬下一个弹药箱,打了开来,赫然就是一枚枚粗大的反坦克手榴弹。
“rpg42!”卡拉什尼科夫说:“长度比rpg40稍长,这是因为要装下空心装药的弹头,不过重量相差不大,1200克,能够炸穿90mm的装甲!”
“90mm”
“是的!”卡拉什尼科夫回答:“我们知道它不够,因为无法对付敌人新型坦克,所以我们还在继续研究,希望能在不增加其重量的情况下增加其穿甲能力!”
舒尔卡点了点头。
至于对于目前来说,90mm的穿甲能力已足够用了,因为德军“虎式”还没批量装备,其它的坦克比如“三号”、“四号”……在这款反
第四百六十二章 仓库
“可是,我们要怎么做准备”卡拉什尼科夫问。
“记得我之前说的吗”舒尔卡回答:“我们应该把补给和装备藏在地下而不是地面!”
“我告诉过他们,可是没人听我的!”卡拉什尼科夫说:“他们都以为我是在杞人忧天,没人相信德国人会打到这里!”
舒尔卡有些无奈,因为这的确很难让人相信,除非舒尔卡告诉他们自己能预测未来。
然而,舒尔卡同时又知道,当德军打到斯大林格勒并将其包围时,斯大林格勒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即便是后来接手指挥的集团军司令崔可夫,也难得喝上一碗小米粥。
所以,此时如果不为部队存储上一批弹药或补给怎么也对不起自己以及第82步兵团。
想了想,舒尔卡就对卡拉什尼科夫说道:“我记得,拖拉机厂生产坦克的车间是在东区,是吗”
“是的!”卡拉什尼科夫回答:“那里有空闲的地下仓库吗”
“有,而且还有不少!”卡拉什尼科夫回答:“不过那些都是地下室,用来堆积杂物以及损坏一时无法修好的旧机器!”
或许是为了便于冬季储存过冬的食物,苏联人习惯构筑地下室,这个习惯甚至带到厂房。
“想个办法!”舒尔卡说:“把那些地下室的机器腾出来,用来存放物资!”
“我没有那个权限!”卡拉什尼科夫将期待的目光投往舒尔卡:“西索伊同志可以做到这个,而且他很相信你!”
于是舒尔卡只得去找了一趟西索伊。
不过当然,舒尔卡说的不是德国人有可能会进攻斯大林格勒那一套。
否则,有一天等德军真打到斯大林格勒的时候,他就很难解释自己为什么能未卜先知。
“西索伊同志!”舒尔卡说:“在部队生产作业时我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比如步枪生产车间,还有弹药库……它们很容易遭到敌人轰炸!我曾经经历过布列斯特战役,德国国人会在第一时间用空军轰炸这些车间及仓库,使我们处于补给不足的状态!甚至我有理由相信,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我们仓库的位置。”
西索伊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建议很好,舒尔卡同志。可是……现在转移似乎来不及了,迁移车间并不是件小事,这会浪费很多的人力和时间!”
顿了下,西索伊又接着说道:“更何况,我们没有多余的弹药和补给可以存储,我们几乎所有的物资都在往前线送,你知道的,前线急需这些!”
“我不是说现在,西索伊同志!”舒尔卡说:“我只是认为我们应该先做些准备,比如先将那些地下室腾空,等有需要时,它们就可以做为我们储存物资的仓库!”
说着,舒尔卡就给西索伊递上了一张图纸,上面标识着东区的地下室。
舒尔卡指着图纸说道:“我们可以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开几出口,然后从这些出口将没用的机器和杂物拖出来,这样很容易就能将其改造成仓库!一些安全的、不担心被敌人轰炸的仓库,用于中转也未尝不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