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门娇女之冷王悍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二月清风

    本质上,姜泽还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他喜欢被人肯定,喜欢被人夸奖,也享受被人关怀。倒也不是说谢正清以往就不关心他了,只关心的方式不同。

    因着谢琳从小就给他定下目标,不仅他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谢正清同样如此,他是外祖父,亦是太傅,而他最开始是皇子,接下来是帝王。

    大多数时候,谢正清只会严格的要求他,当然也会跟他讲道理。但他讲道理的时候一板一眼,极少会与他对视,尤其情绪如此外露。姜泽有些说不清楚自己此时的感觉,但他并不想让面前的这双眼睛太过失望。

    再则,杜威方才的话,确实让他有些下不来台。他张了张嘴,最终只居高临下的看了眼杜威,面色沉郁的将到嘴的话咽了下去。

    “太傅大人所言极是,桂荣,宣蔚将军进宫。”说完又与杜威道:“杜爱卿且起吧,如你所言,本就非你职责所在,如何能怪责于你,倒是朕气糊涂了。”

    下软话虽然丢人,但与继续丢人,丢掉手中的权势、失去朝臣的拥护相比,委实算不得什么。在这点上,姜泽分的非常清楚。只他以往没意识到这点,亦或者,他虽然意识到了,却因圣元帝与谢琳的庇护,因为高人一等的尊贵身份,压根就没遇到需要与人低头的机会。

    谢正清闻言总算松了口气,还听得进劝,那就没傻到家。

    桂荣已经安排小太监去镇国将军府传旨,杜威谢恩后立即起身,朝堂上再次恢复平静。

    姜泽脑子里有些乱糟糟的,朝臣们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他已经顾不得。只等众臣一走,立时便收敛了情绪切入正题,却是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左右相身上。

    余御史那愣头青可以忽略不计,他的话谁也不会当真。倒是左右相,毕竟是朝中肱骨,二人的建议不会有人不听。谢正清虽然也能给他答案,但自己人与外人到底还是不同。

    于武和封子路闻言对视了一眼,都有些心塞。

    看吧看吧,无论平日里有多少矛盾,关键时候还是立马分出个亲疏远近来,像方才那样急赤白脸喝止姜泽的举动,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就更别说做了。

    但姜泽算不上是好学生,也不是好皇帝,更算不上是好外孙。他们仅伺候姜泽皇帝这层身份已然身心俱疲,而谢正清还得面对他的另外两重身份,对比下,他们似乎更轻省些……

    果然伤害和幸福,都是对比之后才有的。

    不就是背个锅么,二人整理好思路,当即便说开了。

    旁边的兵部尚书与户部尚书一时间坐如针毡,却谁也不曾说话。说白了,也没他们说话的机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永远都不会是他们。

    姜泽之所以会将人留下,不过是因为一旦开战,随时都有可能会用到二人,万不得已只能提前防范。单从这点,就能看出姜泽到底有多谨慎,就连游尚翟和蔚桓这种心腹与岑刚这样的老臣都没留下。

    但无论是兵部尚书还是户部尚书都不会对此感到高兴。

    二人虽然都是姜泽登基之后才提拔上来的,算得上是保皇党,可追随强者是大多数人的天性,他们也不例外。而姜泽从登基后总是频繁出错,短则三五日,长则三五月,总之没消停过。

    姜泽想对镇国将军府出手他们并没什么意见,但你吃相能不能稍微好看些呀

    真的是登基两年,就围绕着镇国将军府转了两年,不仅姜泽出手,谢琳也没闲着,一面打压刺杀排挤,一面又在拉纤保媒送小妾,动作多的让人眼花缭乱。

    尤其近段时间,赏梅宴的事情才过去多久啊,至今没查出个所以然来,不仅换了禁卫军统领,上京城第一美人谢诗意更是险些毁容。皇宫中有暗道,换禁卫军还能说的过去,但依照谢太傅与谢琳对谢诗意的看重,却没执着寻找真凶,这正常吗

    一看就有猫腻呀!要说与姜泽没有关系,二人是怎么都不信的。

    可事情没过多久,又出了个秦宁馥!且不提后宫有多少美人削尖了脑袋想让姜泽临幸,姜泽是不是会缺这一口了,就只说曹皇后坐镇后宫,人亲爹还在鹿城打仗呢。

    姜泽可是至始至终没拨多少粮草的!

    便是拨了粮草,也是在曹国舅自筹粮草送往鹿城之后,更不用说曹奎当时是明暗折子齐上阵了。这一看就是碍于人言并非自愿呀!

    是人都有自己的私心,面对利益攸关的事情会格外敏感。

    姜泽就连为自己效力的亲岳丈都能亲自捅刀,何况他们这些几头不靠的用得着的时候自然是好,那用不着了呢曹国公府便是现成的例子。

    当然了,二人并不是不知道曹奎私下里的那些心思,便是没听人说过,也多少能猜到几分。但这是谁开的头

    曹皇后无子,曹奎这国丈就算手中握着兵权,腰杆也没完全挺直,他是好日子过腻歪了才会主动找事!还不是姜泽屁股底下的龙椅还没坐热,就存了削弱曹国公府的心思。

    这事儿户部尚书最是清楚。

    当时姜衍刚封王被安排在户部,姜泽一来就将黑河郡税银一案交到姜衍手中,并出手打压曹奎一系,直接给曹奎的亲信李洪安排了个苦差。结果李洪没能完成任务,最后被明升暗降,这两年已经逐渐沉寂下来。

    再想想看曹国公府的发迹史,那可是圣元帝一早就帮姜泽准备的人!莫说曹国公府确实在扶持姜泽登基一事上出了大力气了,便是不曾,对亲爹老子留下的人,姜泽也应该多几分礼遇。

    当然了,历朝历代的每个皇帝,登基之后都会存有排斥异己揽尽权柄的心思,姜泽的想法他们完全可以理解。但你好歹也看看脚下的地皮子是不是踩热了呀!

    如此刻薄寡恩又拎不清的帝王,如何让二人全心追随

    眼下又继续跟蔚家军杠上了,左右相提出的建议虽好,但二人心中都有些不妙的感觉,总觉得等左右相说完,姜泽会再给几人一个大大的“惊喜”。至于到底是惊更多,还是喜更多,就真说不准了。

    二人口里泛着苦气,尤其见左相和右相轮番发言说得口沫横飞,已经在给蔚家军挖坑,心里忧惧交加,又哪里还能高兴的起来。

    但却有人比他们更加不高兴,甚至满心遗憾和愤恨。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第一时间被姜泽排除在外的蔚桓和孔志高。

    二人离开皇宫后,孔志高直接回了探花府,蔚桓好不容易甩掉身后跟着的人,又在城里绕了半圈,这才紧赶慢赶的从探花府后角门进入。

    “怎么这么慢。”孔志高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见了蔚桓没半点好脸色,“坐吧,说说看怎么回事,柚丫头这两个月不是经常去曦和院,你就没听到什么消息”

    蔚桓拱手告罪,“岳父大人有所不知,小婿这几日心绪不宁,总感觉时不时被人盯着。起初还以为是过几日要办喜事,有人好奇,这才看小婿的目光奇怪了些,仔细分辨后却发现不是,小婿应该已经被人盯上了。”

    蔚桓的前半段话说的含蓄,因着过几日要迎孔心兰进门,他原还以为是女人间的争风吃醋,这才会被人盯上——毕竟,但凡稍微有些实力的盯梢者都不会轻易露出行迹。

    但这个想法在他试探过孔心竹后,很快就否定了——这两年盯着他的人不少,蔚池没回京之前有姜泽的人,蔚池回京之后,又多了蔚池的人,再加上拓跋珏隐在暗中的人,蔚桓已经被盯出经验。

    也因此,这次的事情从一开始就没引起他的重视,可对方这两日却是盯得越来越紧了——这种既查不出身份又故意让人发现行踪的做法,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但孔志高的心思明显就不在这上头。

    听蔚桓说到喜事,他先是一怔,随即面色有些复杂。

    说来这事儿还是他与蔚桓同时中招的,只陈沁莲的身份远不如他女儿孔心兰尊贵,简单一顶粉轿子就抬回来了。

    &nbs




第69章 翁婿
    蔚桓想象中的有分量,自然是指六部以上,要不孔志高怎么就没被人监视起来呢

    他相信,这事儿姜泽定然能做的出来,顿了顿又道:“我看这事儿没准真是那位做的也不一定。”说罢皱眉遗憾道:“否则今日之事,岳父与我本不应该被排除在外。”

    毕竟,姜泽这两年是表现的极为信重他与孔志高的。

    孔志高觉得这话很是在理,面色瞬间变得难看,不由得拧眉扫了他一眼,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晦涩。其实他早就察觉到不对了,只从来没人像蔚桓这样直接说出来罢了,就连拓跋珏也不曾说过。

    认真算来,孔家在启泰扎根的时间已经不短,在身份上自然查不出什么问题,又因是平民出身,完全能当的起寒门士子的典范。再加上在朝中人脉简单,素来表现得忠心耿耿,从不拉帮结派,说是直臣孤臣都不为过。

    而孔志高甫一入朝就进了翰林院,翰林院地位特殊清贵优越,自来便有朝廷人才储备库之称,不仅集中了时下才华学识最高的士人群体,也是最容易接近皇上的官署。

    可以说,只要孔志高在任职期间不犯大错,前途绝对一片光明。

    圣元帝在位的最后两年,孔志高已经做到御书房行走,专门负责起草诏书,再进一步,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当时有不少朝臣这么认为,包括孔志高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只圣元帝到死都没下圣旨。

    他原还以为圣元帝不下圣旨是为了留给姜泽施恩,不料姜泽登基后的确提拔了一批官员,他的职位却仍旧没动。但孔志高也不是毫无收获,因为姜泽很快就在他面前表露出要对蔚池出手的意思。

    那时候孔志高是怎么想的呢

    他想着自己是蔚桓的岳父,蔚桓与蔚池是亲兄弟,大约因为这层关系,姜泽在不确定蔚桓的态度之前,不敢轻易用他。而他本身是带着任务蛰伏在启泰的,姜泽的这项决定完全有利于他家主子。

    于是在姜泽流露出要对蔚池出手的意思后,孔志高拉上蔚桓主动示好,表示会让雷雨薇直接病逝,并承诺将蔚蓝姐弟一同解决,甚至还能将镇国将军府的家底一并奉上。

    姜泽当时的神情很是愉悦。

    计划顺利进行,先是蔚池遇袭生死不知,后来雷雨薇也真的被病死了、蔚蓝姐弟失去了主心骨任由蔚桓和孔氏拿捏,眼看着就连蔚家的家底都快要掏出来,事情俨然已经成功大半。却不料局势会陡然逆转。

    就在他们以为胜利在望时,蔚蓝忽然间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直接就与二房杠上了。

    不仅孔氏出面无用,在她手里吃了个大亏被重伤、连带整个二房名声受损,就连陈氏出面也弹压不住。之后更是请动了泰王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蔚家的私产全都转移到盛宇!

    有些事情毕竟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他与蔚桓的计划本就见不得光,也站不住脚,连泰王都出马了,莫说是他们,就是姜泽也未必有硬抗的资本。是以只能捏着鼻子暂且认下。

    但这还不算完,小小一粒棋子的变动直接改变了全局。就在他们时刻盯着蔚蓝姐弟准备再做计较时,蔚蓝动了。这一次曦和院直接被烧了个精光,只从残垣断壁中找出五具尸体,整个上京城都被惊动了。

    自此,他们自然是不能再对蔚蓝姐弟动手脚。想动也动不了啊,在全上京的人都以为蔚蓝姐弟已经殒命的前提下,他们便是有所怀疑,却什么都做不了。

    也是在那之后,姜泽对他的态度变了。

    蔚池遇袭的事情本就让人对姜泽生疑,再加上蔚蓝姐弟的事,那段日子上京城里沸反盈天,百姓看蔚家二房的目光就跟看臭狗屎似的,就连他这个岳丈都受到牵连。

    姜泽对此很是不满,又怕牵连自身,再加上岑刚参了他一本,他不仅没能擢升,反倒以教女不严之由被撸了职务禁足在家——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没过两个月,蔚池带着蔚蓝姐弟回京了。

    这之后他虽重返朝堂,却是直接做回了翰林学士,与御书房再也无缘。

    两年来他勤勤恳恳,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却始终没能更进一步。倒是蔚桓,虽同样被罚禁足了一段时间,却不降反升,与蔚家大房分家后做了礼部尚书。

    世道就是这么不公,孔志高已经一把年纪了,要说心里没有半点不甘,那怎么可能不过是他有任务在身,一直表现的沉迷学术不慕名利,且蔚桓是他的女婿,再想到拓跋珏的许诺与安抚,这才忍耐下来。

    孔志高也不是没想过其中缘由,想来想去,排除姜泽已经查出他底细这点,唯一的可能,还是姜泽的性子造成的。

    在外人看来,他与蔚桓翁婿一体,若是两人被同时重用,难免会给二人联手同时做大的机会——与其等他们做大后再扼杀分解,还不如从一开始就阻断在萌芽状态。

    至于姜泽为何会选择重用蔚桓而不是他,这也很好理解。

    蔚桓与蔚池毕竟是兄弟,且他已经对蔚池出手,有雷雨薇的死横亘在中间,二人之间的仇算是结下了。要不蔚池怎么会回京之后没过多久就与二房分家呢

    姜泽志在打压蔚家军和蔚池,但凡能给蔚池添堵的事情他都愿意做,扶持与他有仇的亲兄弟不是正好么细算下来,选蔚桓弃他孔志高,可谓好处多多。

    这头一条,便是蔚桓心狠,心不狠的人,怎么能对自家嫂子和亲侄儿下手

    再来蔚桓年轻,年轻就有冲劲——他极度憎恨蔚池,对镇国将军府存有觊觎之心,有了这些做铺垫,只要他给蔚桓机会,还怕他放下仇恨不与蔚池死磕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蔚池的名声太好,好的让人抓不到把柄;可若是兄弟反目、被自己的兄弟仇视捅刀呢

    抛开蔚池被自己的异母兄弟捅刀会如何郁结愤慨不提,这世上明眼人很多,但缺心眼的也不少,且大多数人都觉得一个巴掌拍不响,长此以往,无论蔚池会如何对待蔚桓,都于他名声有碍,但凡蔚桓稍微有个意外,蔚池绝对讨不了好。

    反过来看,若蔚池真的能栽到蔚桓手中,那就更好了。

    所以,姜泽会选择蔚桓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孔志高耐得住性子,也向来心思深沉,这想法在他脑子里一闪而过,很快就恢复平静。他也不去管蔚桓是有意还是无意,只半眯着眼道:“他是皇帝,他想怎么做没人能够干涉,真要拧起来,只怕谢正清和左右相都无法左右。”

    蔚桓闻言一笑,面色如常道:“岳父大人说的在理,左右相今日这番话看似是顺着余御史在说,实则不过把准了那位的脉络,最根本的意思已经完全改变了。”

    这不是废话吗,孔志高颔首,“左右相是出了名的老狐狸,二人既是如此行事,哪能没有成算。若将余御史的意思照搬过来,先不说那位是否能够接受,就算能接受,这两位日后还想不想在朝中立足了

    再说二人身居高位,便是真有什么异心也能全身而退,却难免背上背主的名声。背主投诚的人谁敢要”说着喝了口茶,耷拉着眼皮道:“没有退路的人,那就只能继续向前。”

    这实际上与他自己的境遇也差不多。

    孔志高一家老小都在启泰,难道他还能没想过有朝一日撇开拓跋珏不过是被人扼住了咽喉,根本就没法动弹。

    蔚桓点了点头,“如此说来,岳父大人与小婿虽被排除在外,却也并非一无所获。只不知左右相到底会出什么主意,那位到底会怎么做。按说定国侯与理国公方才都在场,应该会给蔚池通风报信才是,就是不知蔚池是否会进宫了。”
1...233234235236237...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