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卖猪肉的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洞中狐
如果没有杨瑞,他甚至不会去问白条猪肉的价格,以及销售模式。
可一旦了解过后,他心动了。
猪副产品是赚钱,却上不了台面。
说白了,它只是猪肉制品行业中最低级的存在,干最脏的活,操最多的心,却承担着最大的风险。
这么说吧,从养殖源头起,毛猪价格低的时候,养殖户可以选择继续喂养,等待行情。白条行情不好的时候,屠宰场可以选择少杀,规避风险。
唯有猪副产品的承包商,不管行情好坏,风险全部自己承担。
要么等你合约到期,要么主动放弃保证金,抽身而走。
三汇集团的销售渠道全国第一是人尽周知的事情,拥有如此厉害的销售网络,却不愿意自己经营猪副产品,每个加工厂的猪副产品都要通过招标,承包出去。
再有铜锣、雨师、中粮这些稍微次之的大集团,也是同样的模式。
这不也是在规避风险吗
有了这种想法之后,王泉第一次自我审视,重生后再次选择猪副产品肯定没错,因为这是自己能够快速起家的唯一途经。
可以后怎么办
做一辈子猪副产品
无非是做大做小的区别。
猪肉制品这么大一个盘子,他又不甘心赚这种最低级的钱。
老家的三汇就是最好的例子,肉联厂改制,私人承包之后,才有了三汇这个名字。
从一开始的屠宰卖肉,到肉制品加工的火腿肠,王泉依稀记得,三汇刚刚生产出火腿肠的时候,洛河当地百姓还不知道这玩意儿怎么吃。
那年头,宣传手段很直白。
直接开着卡车拉一车火腿肠,大街小巷转悠,后面车厢站几个工人,不要钱的塞给路人,然后交路人怎么吃。
就是这样的宣传手法,让火腿肠短时间进入百姓之家,那时候,谁家有火腿肠,在小伙伴中间完全可以鼻孔朝天。
然后发展到冷鲜分割肉,各个部位直接帮你分割好,满足任何人的任何需求,不用再挑来挑去。
再到现在的熟食,甚至还有自身的养殖基地,冷链物流。
他们的业务范围将整条产业链全部包含进去了,还有精力去涉足其他行业,医药制品和地产都有三汇的身影。
这是人家能够成为龙头企业的原因。
这样全球知名的龙头企业,从肉联厂到行业龙头,也不过短短三十年。
王泉自己几斤几两他比谁都清楚,他也不敢奢求太多的东西。
只是,现在他有了新的想法。
此时的生猪价格已经跌到谷底,不管是种猪还是仔猪,都已经是最便宜。他的记忆中,明年后半年,会陆续出台扶持生猪养殖的文件和政策,扶持力度之大,近十年罕见。
这是他进入源头产业的最好时机。
如果有了自己的产业源头,再拥有自己的屠宰场,再开辟出白条销售渠道……
王泉只觉得心头火热,越烧越旺。
同时,他又很清楚,这些想法都是好的,前提是必须有钱。
如何在短时间内,赚到更多的钱
王泉绞尽脑汁。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就到了18年12月下旬。
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工人们已经开始规划怎么过年。
按照惯例,屠宰场会在腊月二十五正式歇业。
所有业务平稳发展,两辆调货单排全部开到商山,洛河老家那边的货,只卖给商山发不过去的客户,其他客户的货,全部从商山发。
 
第三十八章 主动上门
王泉
王喜明听到这个名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个小年轻,生意做的确实厉害,入行不到半年,出货量比我们这些老家伙都要厉害。”供货商一嘴的酸味儿,紧接着反问道:“不对呀,王泉的客户大部分都在江浙,你不知道这个人”
挂断电话之后,王喜明仔细回想,似乎抓住了点什么,拿起手机翻看起来。
“您好,我是王泉,中原做猪副产品的……”
短信箱内,一条信息安静的躺在那里。
王喜明脑中画面变得清晰,他想起来了,这条短信来的时候他就看到了,当时看了一眼没放在心上,随后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王泉,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想见自己一面,被自己婉拒了。
没想到……
王喜明脸上神色复杂,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击电话号码拨打出去。
生意人嘛,脸面有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一对k,王老板你要不要呀”
电话刚刚接通,王喜明就听到嘈杂的声音,这是在打牌
“六哥,你帮我玩这一把,我先接个电话。”
“喂,王总您好。”
他存了我的电话!知道我是谁!
他会不会记恨我
王喜明心里忐忑不安,还是装出一副笑意,轻声笑着说话。
“我算什么王总呀,倒是王总你,好兴致呀。”
王泉疑惑的看了一眼手机,上面记录的确实是杭城王老板呀,这可是自己多次想见却没见着的人,突然给自己打电话不说,怎么还是这幅口吻
“王总说笑了,我这也是刚刚忙完,就偷闲玩了一会儿。王总您这个大忙人给我打电话是想让我做什么呢”
王泉如此直接的问话,让王喜明微微有些不适,犹豫一下,还是说道:“我这边需要一批货,朋友那边接不下,就介绍了王总,说你能力大,能吃下这个单子。”
接不下介绍给我了
王泉不由纳闷,以王喜明的人脉关系,给他供货的断然不是小承包商,现在中原地区的大承包商只愁卖不完,哪有接不下的
这中间有事儿呀!
“王总这就是抬举我了,您的朋友接不下,我也不一定接的下呀,我才入行几个月,肯定比不上您朋友。”
王喜明哈哈一笑,“王总谦虚了,接不接的下,不妨先听听我的单子”
“行,您说,我听着。”
“猪肝一吨,猪心五百公斤,精品猪大肠五百公斤,要去油无水的预煮干货,精品猪肚五百公斤,要去油不泡水的干货,猪长尾五百公斤……”
王喜明一样一样的报,王泉的表情从一开始的轻松变得严肃,心里惊叹,早就听说杭城王喜明要货量大,承包商更是给他起了个外号——王财神。
听到王喜明报货,纵然是有了心理准备的王泉也着实被惊到了。
“上面说的这些东西,都要优质品,每天都要,王总能接吗”
全部优质品,每天都要
王泉口舌发干,优质品是工序繁琐,利润也可观呀。
按照王喜明报的单,每天需要单独给他准备一千头的产品,只要是承包商应该都能满足呀,为什么别人不接呢
“王总,如果按照你刚才报的那些数量,并不算多,方便说一下别人为什么不接吗”
……
弄明白前因后果,王泉这才放心。
别人嫌麻烦那是因为他们习惯了做普通货,对于自己来讲,这完全没有难度。洛河老家那两个厂子一直都在做优品,工人们也习惯了做优品的工序,效率很不错。
行情一天不如一天,普通货的价格对优
第三十九章 李宏来电【三更求收藏】
王喜明的主动上门,对于王泉来讲,确实有些意外,却没达到惊喜的程度。
如果王泉刚重生那会儿,王喜明跟王泉合作,王泉肯定会沾沾自喜,现在嘛,也就那样。
王喜明再次打来电话,说要增加要货量,让王泉有个准备,具体要什么,会提前一天通知王泉。
王泉爽快答应,别人弄不来优质货,不代表他弄不来。
这几个月来回调货,哪个场子不知道王泉看不上普通货,都是尽可能的把控好货的品质。跟几个经常调货的承包商打招呼,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要求生产,价格也主动给别人涨了一些。
货源的问题解决之后,王泉又给张猛打了电话。
按照王喜明说的情况,每天都要十吨左右,足够张猛装满一整车了。
……
明天就是圣诞节了,林东和王泉商量着回洛河,康源基本上步入正轨,调货司机也是熟门熟路,两人算是彻底清闲下来了。
“如果不是答应了那俩熊孩子,我跟你嫂子都不带过圣诞节的。”
林东一脸的无奈,语气中却夹杂这一股子说不出来的幸福感。
“现在我看见他俩就头疼,你是不知道,每次回家,那俩小家伙就像是十万个为什么,问这问那,有些问题,你根本就没法回答。”
王泉不想接话,他总感觉林东不是在抱怨,而是在炫耀。
见王泉没反应,林东有些意犹未尽,随后问道:“这都多久了订亲的日子还没定下来”
“订下来了,原本说是这月18,那几天不是忙么,就往后推了推,订在元旦。”
林东悄悄撇嘴,斜视王泉一眼,人家小伙儿都是巴不得早点订婚结婚,到你这还能往后推的你别仗着你岳父岳母喜欢你就翘尾巴。
紧接着不知道又想起什么,疑惑道:“你这经常不在洛河,张舒也不抱怨”
“抱怨啥”
“你说抱怨啥恋爱中的情侣不都巴不得天天黏在一起吗”
王泉淡淡笑着,双手环抱在脑后,悠然道:“你要说这,她还真没抱怨过。她有工作,只要上班,忙活起来连接电话的时间都没有,下班之后要么跟同事闺蜜逛街,要么直接回家,晚上打个电话都能听出她的困意,有那闲心思抱怨吗”
林东眼神深邃,幽幽道:“你说,我是不是也给你嫂子找个工作让她上班去”
“你家又不缺钱,闲的了”
“可不是闲的嘛,每天一个电话,竟说些鸡毛蒜皮的事儿。”
……
平安夜。
王泉这次回来没有跟张舒说,准备给她个惊喜。
还没到晚上,商场商铺门口都是弄好了圣诞树,灯带扯上,五颜六色的小灯珠交相辉映,节日的气氛被人为制造出来。
早早的在张舒单位门口等着,好容易熬到她下班,就瞧见张舒跟她同事两人手挽手准备一起走。
竟然没有看到自己
王泉赶紧下车,喊了一声。张舒这才发现王泉,转身朝着王泉这里走来。
“你啥时候回来的,也不提前说一声。”
张舒的同事见过王泉,上次带着一大帮子人来存款的时候。笑着跟王泉打招呼,“我俩都约好了,要陪张舒过最后一个单身平安夜,你倒好,半路杀出来了呀。”
张舒的同事身材娇小,脸上画着淡妆,看起来很精致。
“那可真对不住了,今天必须委屈你了,我俩得一起过节,改天请你吃饭。”
娇小女孩儿歪头冲着王泉笑,“改哪天”
王泉本来就是一句应景儿的客套话,根本没想到这小姑娘会如此问,顿时尴尬了,好在他反应快,脱口而出道:“元旦,元旦你们不是休息嘛。”
“行,我会帮你通知到其他人的。”
说完,小姑娘挥了挥手,跟张舒拜拜。
王泉傻傻的看着一摇一晃离开的小姑娘,问张舒她临走前的那句话是啥意思
张舒抿嘴一笑,推着王泉赶紧上车,等上车之后,张舒才小声解释道:“上次存款弄那么大动静,她们都知道你了,非要让你请客吃饭。”
说完,小心翼翼的看了王泉一眼,又是说道:“她们中间结过婚的,老公都请过我们同事吃饭,有对象的也都在一起吃过饭,所以……”
每个圈子,都有它独特的相处方式。
 
第四十章 不靠谱呀
兔头、肥肠、脑花并称川省三大黑暗料理。
流双的兔头全国闻名,基本上去过川省的人都会在朋友的推荐下尝试一番,据说,川省每年要消耗两到三亿个兔头。
肥肠更是川菜中颇有名气的一道名菜,大小饭店,包括平常人家都会买来使用。
最后一位的猪脑花,虽然名气没有前两样大,却是川人广为喜爱的一种食物。
火锅涮脑花、锡纸烤脑花、卤脑花、炖脑花……
有新闻报道过,川省某家店铺,一年销售猪脑200万个,这仅仅是一家店铺,可想整个川省一年要消耗多少。
陷入困扰的李宏突然想到王泉,他手里的场子一天也杀七八千头,他的脑花怎么出手的
想到这里,李宏赶紧给王泉打了电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