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卖猪肉的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洞中狐
按照他的规划,前期最少需要租赁两百亩耕地,一年租金二十万。
现在二元母猪的价格在1600每头,仔猪的价格在22一公斤左右,或许会有小幅度的涨落,但影响不大。
王泉有一点没吹牛,他确实准备买进2000头后备母猪,上万头仔猪。仅仅母猪这一项的开销,就要320万,仔猪按一头15公斤算,一头折合330块钱,就算是一万头,又是330万。
这就650万没有了,还不算养殖场的基础建设,猪舍可以慢慢添加,但地皮必须一次性到位,否则麻烦太多。
王泉最初的打算是,准备一次性支付三年的租金,先把地皮拿下来。然后建造十几栋仔猪圈舍,等喂养一段时间之后,拿着地皮租赁合同和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去银行贷款,然后利用贷款,继续增加规模。
这种手法不是王泉异想天开,事实上,很多人都这样干过,甚至还有人为了套取养殖补贴,等补贴到手之后,直接把场里的猪卖光,撤资走人。
那才是真正的空手套白狼。
“三年租金60万,基础建设最少也要上百万,第一批仔猪和母猪也得一百万以上,这样算下来,没有三百万根本办不成事儿呀。”
王泉自言自语,苦笑摇头,自己还跟人家吹牛要投资一千万呢,现在有些后悔了。
天气越来越冷,王泉现在成了张舒的专职司机,每天准时接她下班,今天是王泉第一次在张舒家里吃饭,不是在市场那个店里。
知道王泉晚上要在家吃饭,苗慧娟提前买好菜,还专门从店里带回来两颗猪腰。
张舒在厨房帮忙打下手,王泉跟张成刚俩人坐在客厅喝茶聊天。
订过婚后,王泉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张成刚听,毕竟他做生意多年
第四十四章 身体不行了?【加更惊不惊喜?】
王泉摇了摇头,养猪场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呢,等赵局长给了回信儿再跟他说也不迟。
一直对王泉印象很好的张成刚第一次发现,王泉这小子想法有些跳脱啊,典型的想到哪干到哪。
“吃饭了。”
苗慧娟在厨房喊了一声,王泉赶紧起身帮忙端菜,四个人四个菜,还有一个汤。
看到桌上的菜,王泉隐晦的看了看张成刚,身体不行了菜做的这么补!
张成刚自己也是一脸莫名,今天这菜式有些不对呀!
清蒸山药、火爆腰花、韭菜鸭血、红烧排骨、老母鸡汤。
“这汤你俩没回来就炖上了,王泉多喝点。”
苗慧娟主动给完全盛了一碗鸡汤,递给王泉之后,又是把火爆腰花和清蒸山药往王泉这边挪了挪。
张成刚脸色有些不好看,看着王泉,又看了看张舒,这小子年纪轻轻就不行了
王泉一脸懵逼,他以为这些菜是给张成刚补身体的,没想到竟然是自己。脸上尴尬,看了张舒一眼,见她表情正常,反倒是苗慧娟眼中闪烁着光芒,丈母娘这是啥意思
……
临走的时候,张舒送王泉下楼。
“今天的饭菜不合胃口”
吃饭的时候,王泉都不敢多说话,也不敢多吃,生怕张成刚两口子再多想。这么长时间了,张舒自然清楚王泉的喜好和饭量,今天明显不对劲儿。
“没有呀,你妈手艺真心不错。”
王泉张口就来的胡扯本事张舒见识过,自然不信,“说实话。”
王泉左右看了看,苦笑着说道:“你不觉得这顿饭太补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给你爸补身体的,没想到阿姨的目标居然是我。”
昏暗的路灯下,张舒的脸蛋看起来有些朦胧,看不清楚她的表情。
“冬天不就是滋补的季节吗补身体不也是为你好”
张舒语气平平,很多人都选择在冬天滋补身体,这有什么不对的
听她的语气,王泉就知道这小妞没想明白,一把揽住张舒的肩膀,贴在她耳边说了一通。
只觉得张舒脸上越来越热,最后一把推开王泉,嗔怒道:“你就是没正行,哪有你说的那么多心思。”
说完,扭身上楼。
在窗口看着车子离去,张舒偷看一眼在客厅看电视的张成刚,悄悄走进厨房,把门关上,依在门上看着苗慧娟洗完。
“妈,王泉说他年轻力壮,以后别做这样的菜了,他今天都没敢吃多少。”
苗慧娟刷碗的动作一滞,扭头看着张舒,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小声道:“他跟你说什么了”
张舒脸上再次浮现红晕,没回答。
“我跟你说,年轻人最不知道节制,很容易亏空身体的,你爸年轻的时候……”
说到这里,苗慧娟似乎意识到不对了,赶紧停口,脸上也有一丝尴尬。
两人沉默,过了一会儿,苗慧娟率先开口,“五一就要结婚了,你俩怎么来我不管,但不能把身体搞垮,我还等着抱外孙呢。”
张舒听不下去了,开门逃跑。
……
跟李宏说好的这两天要过去一趟,王泉不想失约。
可他十分纠结,如果李宏真的给出一个拒绝不了的价格,接还是不接
如果不接,以后很难囤到自己想要的数量,而且价格还会上涨。
接的话,资金占用太大。
猪场的资金还没有着落,现在再拿大笔资金去囤货,王泉已经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
走到商山的时候,王泉犹豫几番,还是下了高速,直奔康源场子,把自己的想法跟林东说了一遍。
张成刚说的对,不管这事儿成不成,总要提前跟林东打个招呼,这是基本的尊重。
“猪脑如果价格便宜,肯定能囤,关键是看你准备囤多少。”
以林东自己的经验来看,现在猪脑的价位已经低于正常的市场价位了,肯定有上升的空间,他也支持王泉的这种想法。
“猪场的话,你不用说了,你那种想法太危险。”
“两
第四十五章 一百万颗
钱
半年前,王泉一个月工资才两千多,也没见他饿着。
再说,王泉也不是真的没钱,上次囤的五十吨猪腰过年就能出手,如果行情没有偏差的话,他能收回来九十万,六十万投资,三个月赚三十万,利润还凑合。
加上他账户里还有七十多万,加在一起不也有一百六十万。
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的利润算上的话,凑两百万应该没啥问题。
一路无话,再次来到临易,奔向李宏的场子。
王泉赶到李宏场子的时候已是下午,正好赶上李宏的工人发货。跟沪市的情况一样,李宏的主要客户集中在津港和首府,运输车辆必须是冷藏车才允许进入。
王泉没急着见李宏,反而站在旁边看了一下他们的发货情况,王泉发现一个特别的地方。
总共三辆4.2米的冷藏车,其中一辆竟然全部都是猪肝,用鲜品盒装载,这一车猪肝最少也得三吨起步了吧
问了一下装车的工人,跟王泉猜测的一样,这一车货是一个客户要的,更重要的是,这还不是批发商,只是一家单纯的饭店。
王泉愕然,什么样的饭店能一次性要这么多猪肝呀
就在他暗暗惊讶的时候,李宏一副着急忙慌的神色走了过来,似乎没有看到王泉,而是对着工人吩咐道,“首府沙总加五百公斤大肠,空间不够的话,猪肝少发一点,大肠今天必须发走。”
“还有,津港……”
李宏连续吩咐工人几件事儿之后,准备转身离开,这才瞅见一旁站着的王泉,微微愣神之后,笑着走过来。
“来了也不说一声这是准备刺探军情”
“李总说笑了,我也是刚来,就站这看了一眼。”
“走走走,进屋再说,外面太冷了。”
跟着李宏进入他的办公室,李宏帮王泉泡好茶之后,话题正式打开。
“上次说的猪脑你怎么考虑的”
王泉吸溜一口热茶,热流直达胃部,整个身体都感觉暖洋洋的,“你总得说个价位吧真要便宜,我肯定多接。”
李宏追问,“你想出什么价”
“别让我出价呀,万一我出的低了,伤和气。你们的货你们出价,价钱合适我就接。”
李宏盯着王泉看了好大一会儿,轻轻叹了口气,道:“一次性不能低于十万个,给你2.5元一颗。”
两块五
王泉差点直接答应,可转念一想,现在刚刚进入19年,行情还在谷底呢。
“如果我要的更多呢能给什么价”
李宏苦笑摇头,道:“就算你一次性要五十万颗也是这价,上次一起吃饭的朋友你还有印象吗老钱自己场子的猪脑卖给张浩明还要三块呢,张浩明一次性拉走五十万颗。”
李宏暗自腹诽,若不是行情愈发不好,谁会两块五卖给你呀。
王泉不再说话,心里暗暗回想。
过完年之后,也就是19年三月份之后,猪副产品的价格才会慢慢回涨,猪脑的价格也恢复到正常价位,一直等到六月份之后,各种副产品开始出现涨价的势头,每天价格都不一样。
直到八月份,价格涨的让承包商都不敢相信。
八月,猪脑六块五能够轻松出手。
也就是说,三月份之前王泉如果不能大批量买进,就彻底没有机会了。
“两块五也行,运费你们这边出。”
李宏面色难堪,这种价位你还不出运费
“你先听我说完,说实话,两块五的价位确实不高,可若是加上运费的话,我还不如在商山本地接货,以我现在在商山的影响力,想要接到这价位的猪脑,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
&n
第四十六章 过年发福利
第一批三十万颗猪脑已经入库,加上租赁冷库的钱,瞬间掏空了王泉的腰包,看着短信提示里三位数的余额,王泉有些慌神,停都没敢停,连夜开车返回商山。
……
林秋最近很忙,自从王泉劝说工人囤猪肺,这件事就由他负责了。工人们确实相信了王泉,从一千到五千各都有投入,林秋和温姐也信王泉,两人投的更多。
家里大部分存款都存进银行了,林秋投入的钱并不算多,也就两万块钱。温姐那个隐形富婆竟然拿了十万,看她轻松的样子,林秋真的有些羡慕。
为此,林秋还专门去市里买了一块大黑板,让人焊了一个带遮雨棚的铁架子,黑板上明确写着每个人投入的钱数,以及对等数量的猪肺。
正如王泉所说,市内的冷库已经没有空余的了,林秋只能在下面的县城租赁一个。
“小林,我小舅子也想在咱们这里存点猪肺,你看能行不”
早上,一个本村的工人找到林秋,问能不能让自己的亲戚也参与到囤猪肺的行列中。
这不是第一个如此问询的人了,这段时间,不少人都有问过同样的问题,林秋都拒绝了。
工人投钱,是老板想让工人多一份收入,其他人算怎么回事
再说,租赁的冷库就那么大的地方,就算想增加,也不行了。
这还不算糟心的,最让林秋感到烦躁的是,很多工人临下班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的问上一句。
“林秋,猪肺涨价了没有”
我他么哪知道涨没涨啊我跟你们一样,天天圈在场子里,你们咋不问王泉呢
说到王泉,这小子多久没来过了
从他订婚之后就没见他露过面,打电话也说没在家,林秋就不知道了,啥活都不干的他哪来的那么多事儿。
……
日子不经算,晃眼间,已经是腊月二十三。
进入腊月中旬之后,批发商就开始积极备货,应对年关需求旺季,康源屠宰场再次提高屠宰量,不得已只能招聘临时工,林东也只能紧随其后。
不管是场子里的工人,还是那些常年跑运输的辛苦人,尽管心里期盼着早些歇着回家过年,可谁都不愿提前给自己放假,反倒是更加迫切的想挣钱,多挣钱,回家过好年。
二十三,过小年。
林东对待工人一直都很不错,只要是传统节日,从未落下。
早上上班的时候就吩咐过领班的工人,让他抽出十个妇女,在厨房帮忙,给大家伙儿包饺子吃。
饺子是北方人过节必不可少的主食,商山场子里上百号员工,尽管十几个人一起忙活,堪堪赶在中午包出来足够吃的饺子。
两口大锅全部直起来,火烧的很旺,一口锅不停煮饺子,另外一个锅里则是翻滚着骨头肉汤。
辛苦一上午的工人每人一小盆大骨头汤,啃着骨头吃着饺子,脸上笑意不绝,王泉和林东也是端着小不锈钢盆,坐在餐厅里跟工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聊天的时候,温涛也是端着一个不锈钢盆坐在王泉这个桌子上,放下碗筷之后就冲着两人直笑。
“不是,你笑啥的看起来这么渗人呢。”
“资格证下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