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直升飞机快一些吧。”
警官一脸的懵圈儿,不会是大白天说梦话吧。
……
十分钟以后,天际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后来逐渐变大,变得清晰可鉴。
“来了!来了!”
燕玄龙指着徐徐降落的灵龟。
警官看到一个大如车轮的乌龟在天上飞,然后下降,落在山顶,接着,开始变小,变小,变成正常乌龟的样子。
“哇,这是什么高科技?”
警官盯着灵龟啧啧称奇,唐婆镜从他身上跳下来,她的怀里抱着凌风镜,身上挂着蜥和蜈蚣。
“这是开动物园吗?”
警官小声嘀咕着。
“灵龟,你看这里是不是魔王宫的地方?”
燕玄龙一把拉过灵龟,让他指认。
“对呀对呀,就是这里!完全没有错!”
灵龟把小脑袋伸出来,瞪着小眼睛看了半天,确定就是这里!
“为什么没有看到任何建筑物呢?”
灵龟也感觉到异常惊奇!
第216章 没法抓魔
燕玄龙拿过唐婆镜怀里的凌风镜,对着前方的虚空照去!
但见在镜中一座气势磅礴的宫殿显现出来了!
“魔王殿就在前方!”
燕玄龙兴奋地举着凌风镜对警官说。
警官莫名其妙地拿到镜子模仿他也对着前面照了照,果然,真是有一座蟠龙宫殿,气势巍峨雄伟!
放下镜子,前方一无所有。
举起镜子,前方有座宫殿。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魔术镜吗?
“照这样子没办法抓捕!”
警官对燕玄龙说“我们总不能冲进镜子里抓人吧,面前没有任何东西,怎么抓?抓什么?”
想想也是,光有镜子还是不够的!
燕玄龙把遭遇的奇异现象汇报给了元玄子,
“你们先回来吧!
神精咒已经布下了阴魂阵,你们根本就打不进去!”
“就这么撤退了吗?就这么放过神经咒?”
燕玄龙怎么能甘心情愿呢?
其他人也不愿意啊,可是,不愿意又能怎么样?
“真是碰上鬼了!”
警官嘟囔了一句,命令所有人马全部返回。
这个离奇的案子他还是头一次遇到过。
……
太乙观后山,地宫密室。
独孤境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现在已经是七八五十六天了。
他终于从床上起来了,开始了正常人的生活。
但是,元玄子仍然没有让他出地宫密室一步。
“你想让我住在地宫一辈子吗?
我要替我母亲报仇雪恨!”
独孤境狠狠地捶打着床沿,他内心非常自责,如果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玉泉子怎么会身中十八刀,怎么会死得那么惨!
而自己认贼作父,把她赶出迎仙居,逼她跳河自杀!
等等,多少次!
这种畜生不如的事情,自己竟然做了一件又一件!
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
“你能这样想,已经很有进步了!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你修不出阳神,根本就无法抵挡神精咒的阴神,最起码,你连他的魔王宫殿都摸不到边!”
元玄子耐心地劝导独孤境
“你不要急躁,我们一定要报复!
但必须要有报复的本事!
从现在开始,我亲自教授你如何出阳神!”
独孤境点点头,表示一定努力修炼阳神。
元玄子说“智士炼金佛,言炼心见性,金来归性,则金佛现。
意思是不问神仙与佛,共同觉照。
观音菩萨正定心,释迦如来大圆觉,亦名九转大还丹,谓之长生不死药。”
独孤境说“悉达多太子启王父曰我欲出家,为有四愿。一愿不老,二愿恒少壮,三愿无病,四愿恒不死。
此便是世尊求长生不死之志。
佛说经八千劫,未曾休废说经。
已入静室,住于禅定,八万四千劫。此便是世尊得长生不死之验。”
元玄子见独孤境虽是年纪轻轻,却气定神闲,稳如泰山,又谙熟佛典经律,精通禅意,应对妙如,心中非常满意,不知再加以锻炼,他能否将佛道两家修行融会贯通,得为已用,便问道
“释道两家修佛成仙的路径怎么走?
如何下手?”
独孤境答“在玄门可走丹道一意不动真种生,二炁和合神运动,三车牵上昆仑顶,四相合一空不空,五龙捧圣朝天贺,六根震动真宝升,天地交泰生万物,乾坤交垢产圣婴。
今生若要登云路,不合虚空不得仙。
在佛门则视世间万事万物万境皆为客,戒是路,定是家,慧是主人公。爱河渺渺无人渡,苦海茫茫少法桥。
大众速持三百戒,等持定慧出波涛。
空中神自见,定慧是真宗。”
元玄子追问“何时知是真空实地,出阳神成仙成佛之时?”
独孤境说“禅心无想,禅性无生。妙法无因,妙境无缘。
只是不知识神也会出来?
如何辨别?”
元玄子道“识神出壳是在恍惚态中出现,是一种精神飞跃,是幻觉,是入静近于虚空时在功态出现的另一个我,与自身乍合乍离,出神入化,以环乱真,乃心魔作怪。
是行者真气不足,修心炼己不纯所致。”
独孤境问“如何鉴别识神出壳和元神出壳呢?”
元玄子说“识神出壳是未真空的幻知幻觉,阳神出壳的条件就是心死神活,
未到真空,阴神亦不得出。
阴神阳神超脱的界定就是真空。
识神出壳所处的幻空象阴天,元神出壳时,不论白天黑夜都是艳阳天。
阴未尽,出神太早,谓之阴神。
阴神在出游中亦有慧听慧视,却见不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和识神出壳有本质区别。”
独孤境问“何谓阳神?”
元玄子说“阳神本质就是一种气,一团真气结成,是神精混合体,是精气神不断凝结的产物。
仙人道士不是神,积气累神以成真。
按丹道渐法,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身还虚来看,阳神在炼气化神的末尾出现,至雪花飘空,天花乱坠,乃出神之景。
九年面壁、虚空粉棒之法诀,韬光依灭尽定而寂灭之,寂久,直至三年、九载,空定衡极;灭尽无余之际,神光周足,法相圆满,色空俱泯,形神俱妙。
从太虚无极窍内,一涌而出。
崩开分散,灿烂弥满,无边无量,为万道毫光彩夺目,透彻于九天之上,贯通于九地之下,若千万某日,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独孤境问“明心见性成就的人,阳神、识神是否能得度?”
元玄子说“阳神是觉,识神是念。
正念是元神,妄念为副元神。
在觉即度识神,不被妄念头所转即识神得度。
阳神是觉,本然即在,不用得度。
元神是正念,妄念为副元神,一人得度,妄念消无,归于正念,复归于觉。
人在此世,即是其念,又是其觉。
在念是凡,在觉是神。
有识有神,二主同在。
识变神知,故知其生。
若识消亡,神而不觉,故名曰死。
佛说第八识是觉非念,非同识神。
能死是识,不死是觉。
识生是幻,其死也幻。
无有生死,幻象故尔。
觉知无生死,生死一场梦,此生即解脱。
如如在觉上,不生亦不灭,当下即超脱。”
……
独孤境听后,原先的内心的一片迷茫立即烟消云散。
他突然扑通一声跪下,对元玄子连磕了三个响头。
“师父!”
元玄子惊讶地望着自己的亲儿子,他的眼眶泛起了潮热。
第217章 老君秘传
此时此刻的独孤境浪子回头,幡然悔悟,跪地不起,对着元玄子口称师父!
这真是令元玄子始料不及!惊喜莫名!
面前的独孤境再也不是自以为是、桀骜不驯,助纣为虐的神精咒的义子了!
而是他元玄子和玉泉子的亲生骨肉!
虽然,他目前还只是喊他一声师父!
这一声师父来的太不容易了!
搭上了玉泉子的一条命!
搭上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元玄子挥起宽大的道袍,揩揩眼角流下的酸涩老泪。
他说“既然你痛下决心,跟随我修道,皈依我当师父,那我系统地给你传授道家的秘笈。”
独孤境仍然跪着,口中称谢“感恩师父教化!”
元玄子说“也许,你还不懂什么是老君?
太上老君全称一气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简称老君。
老君曰凡修习长生久视之道,先须理心、正行,然后习气。
道则有三,上有还丹金液,中有神水华池,下有五金八石。
术亦有三,上有神仙抱一,中有富国安民,下有强兵战胜。
炼大丹者,精勤功行,清静身心。
僻静探山幽玄石洞,绝于鸡犬,断却是非,不睹外物,不听外声,一心内守,无劳外求。
大凡修道,必先修心。
修心者,令心不动。
心不动者,内景不出,外景不入,内外安静,神定炁和,元炁自降,此乃真仙之道。
炼大丹者,固守炉灶,返老还童,功成行满,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髓。
一年益气,二年益精,三年益脉,四年益肉,五年益髓,六年益筋,七年益发,八年益骨,九年益变形神,身中有三万六千精光神,居身不散。
身化为仙,足下云生,顶中鹤舞,号曰长生。
修功不息,关节相连,五脏坚固,内炁不出,外炁不入,寒暑不侵,兵刃不伤,昇腾变化,寿齐天地,玉女侍卫,玉童相随,上佐玉皇,下度黎庶,号曰真人。
长生之体,久视之门,洗心易行,乃成正真。
然除想化物,要净六根,邪魔远离,众病无因,通幽显圣,无不成真。
自己三清,何劳上望?
自己老君,何劳外觅?
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独孤境跪在地上问“请教师父,如何成为上述三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