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开永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帅
何豫想了一下,说道:“殿下,中卫千户杨本、右卫镇抚曹禺均为忠诚可靠之人,臣不敢确保此二人无有收受钱财,但是绝没有欺凌百姓之行为。”蓝珍上前带着何豫、杨本和曹禺去三卫驻地去了。
允熥转过头对兖州府的官员说道:“今日因孤急于严惩盘剥百姓之人,所以不等接待完毕,刚至兖州就抓捕鲁王三卫的武将。兖州府官员与此无涉,可以回去了。”
兖州知府林俊说道:“臣久在兖州为官,除上任之初向朝廷上书征皇庄之事外,未有其他上书,臣也有失察之罪,请殿下治罪。”
兖州府同知乔毅,和通判、推官等官员也纷纷请罪。
允熥说道:“鲁王三卫与兖州府衙互不统属,且林知府也曾上书,何罪之有兖州府的官员回去吧。”
这时齐泰走上前说道:“殿下,
看今日的情形,不少鲁王三卫的武将都已经认罪伏法,也不需殿下出面再安抚百姓使其再告状了。殿下可让兖州府出告示,告知百姓鱼肉兖州的鲁王三卫官员都已被抓起,百姓可向兖州府衙或滋阳县衙申诉,之后会还被占去的房子和地。”
至于财物什么的,极难查清,又多半不在了,无法还了。
允熥说道:“是了。”然后对正准备出去的兖州府官员说道:“林知府,乔同知,需兖州府衙出具告示,安抚百姓,并且告知百姓会还房、地。”
林俊与乔毅应诺,然后带着兖州府的官员出去了。
允熥对郭镇等人交待道:“你们仔细审问那些人,务必不使一人漏网。可以从兖州府衙或滋阳县衙借审案的老手来。”
郭镇应诺。
允熥又对齐泰说道:“齐泰,你暂代滋阳县令之职。孤会向陛下汇报这件事,过十余天就会有人来代替你。陈性善和练子宁都在京城,孤身边现在只有你了。”
齐泰说道:“臣暂代紫阳县令倒是无妨,只是殿下身边除了秦松以外没有得力的辅臣了;不如此时把练子宁叫来,京城之中有陈性善即可,若不行,臣保举一人,与陈性善一同主持讲武堂,必可。”
允熥好奇道:“你保举何人”
齐泰说道:“河難道御史景清。”
“景清”允熥知道这个人,与练子宁类似,为人倜傥但极重大节,老朱评论他说:‘若是重用景清,他必以死报之。’也不知是真是假。
允熥不知道,景清在朱棣打进京城后,想在早朝时刺杀朱棣,被朱棣现,不仅被灭九族,老家的邻也都被朱棣使用‘瓜蔓抄’的方式杀死,堪比不知真假的灭方孝孺十族事件。
 
第122章 偶遇罗贯中
二人随即又逛到了集市上。集市当然是重点,朱橞在那里花了最多的钱。
不一会儿,就到了午时。朱橞逛了这半天,肚子也饿了,嚷嚷着要吃饭。见允熥并无反对之意,随手走进了集市中的一家酒楼。
允熥也不知道这些酒楼中哪家的饭菜较好,对于走进哪家倒是没有意见。不过他问道:“十九叔,为何走进这家酒楼”
朱橞呵呵笑道:“现下是午时,北方人多不在这时吃饭。刚才咱们从这里过去,我见这家酒楼并非是装饰最为华丽的,但是走进这家酒楼的人却比刚刚路过的另外两家酒楼的人要多,可见这家店的饭菜更好;或者,按照你的说法,‘性价比’更高。是以走进这家店。”
允熥刚才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根本没想到朱橞连吃饭的地方都提前在观察,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朱橞却不管他想说什么,直接走进了酒楼,允熥也只得跟上。
这家酒楼确实不是装修最为华丽的,特别是连单独的包厢都没有,只不过在二楼用屏风等物件隔开了一些地方,好似是有包厢一般。一楼大厅自然是都凑在一起的。
允熥他们自然是在二楼坐的。允熥上来见到是隔开的空间,并非是独立的包厢,就不太乐意:万一他们有句话说顺嘴不小心透露出身份了,让别人听了去,可就不好了。但是既然已经上来了,朱橞也不在意,只能这样了。不过允熥嘱咐大家说话小心一些。
午时吃饭的人少,不多时,他们点的菜就上来了。朱橞也不管其它,先夹了一口菜吃进嘴里,然后说道:“你看,我说吧,这家的菜做的不错,不比家里的大厨做的北方菜差。”
允熥也夹了一口,觉得确实不错,也不与朱橞说话,自己赶紧吃起来。朱橞也没空和他说话,也津津有味的吃着饭。最后这些菜都没够吃,又点了两个才够。
酒足饭饱之后,朱橞拍着溜儿圆肚子说道:“看来以后要多多在民,普通百姓的地方吃饭,这些厨子不比家里的差。”允熥也赞同的点点头。
叔侄吃货正说着,隔壁的地方进人了。允熥一开始也不在意,只是又轻声嘱咐侍卫说话注意。但是他突然听到隔壁有一人说道:“我罗本平生不爱求人,但是为了这件事,我求你了。”
罗本那个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罗本字贯中)允熥疑惑地想着:是那个人吗如果是,他为什么会在这里顿时聚精会神的注意听起隔壁的说话声来。
只听另一个杭州口音的人说道:“贯中,不是我不帮你,要是就是你缺钱花,十贯八贯钱我给你也就给了。但是你是想让施彦端和你的话本出版,这我可做不到。”
“在商言商,现下大明甫立,人口稀少,识字的人更少,你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施彦端的《水浒》确实是好书,但是现在印了根本卖不出多少,肯定是赔钱,赔钱的买卖我是不干的。”
听到这里,允熥确定:就是那个罗贯中!施彦端应该指得就是施耐庵。允熥再无怀疑,听着罗贯中又絮絮叨叨地想让那人同意出版,允熥直接一推屏风就到了人家的隔间,说道:“这位可是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他不愿意帮你出版,我出钱来帮你出书。”
罗贯中本来正在努力劝说,忽然旁边的屏风一动,身手矫健一躲才没被屏风打到。正想呵斥,就听到了允熥的话。他马上改变口风说道:“你的话可当真”
允熥说道:“怎么不真”
这时旁边杭州口音的人说道:“贯中兄,既然有人愿意资助你出版,
那我就走了,有事再和我说。”说着,这个人一脸的‘终于解脱了’的表情,然后就出去了。
罗贯中随口说了句:“回见”,就又对允熥说道:“这位仁兄是何人为何愿意资助我来出书又是从何处知道我的书的”
允熥退回自己隔间的地方,说道:“罗,”他看了看,罗贯中少说也有五十多了,叫兄弟不太合适,所以接着说道:“罗老先生还是过来说话吧,这样说话不太方便。”
罗贯中也觉得这样不太好,是以跨了过来,又把屏风推回原位,然后在一个侍卫让出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罗贯中坐下后先是给周围的人行了一礼,朱橞等回礼。然后对允熥说道:“阁下是谁为何愿意资助我出书”
允熥反问道:“你为何在山東”
罗贯中不敢得罪大金主,解释道:“小兄弟是在南方看到过我的书吧。我本是东平人,就是兖州府下边的东平州。因杭州为东南人文荟萃之地,是以我去杭州居住几十年;这二年年纪大了,指不定哪天就故去了,想着叶落归根,就回了老家。”
“想着兖州城好歹是山東大城,南来北往的过客甚多,指不定就有谁愿意出版我的书,所以来到兖州城碰运气。”
允熥说道:“那我也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皇太孙殿下随行的侍卫,姓孙。家里当然是京城人。我在京城的书市上曾经看过《三国演义》这书,觉得写得非常好;今日刚刚听到你说到《三国演义》,才知你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我愿出钱为你出版这本书,但是有个条件。”
罗贯中重新显得激动地说道:“什么条件”
允熥问道:“你为何要将刘备等人写的这般好,将魏武写的这般坏”
罗贯中说道:“武侯乃是我辈文人楷模,自然是要大书的;本来因为历朝杂记多有记载关羽好色,为人又傲慢的事情,我本欲将关羽写的坏一点;但是就在写作中,有一天晚上,我
第123章 兖州事件——疑点
深夜,在兖州城同一个并不起眼的房子中,上次那两个人再次会面。
京城口音的人说道:“今日真是好险,差点儿就被关在衙门里了。幸亏今日出来了,不然就没办法收尾了,说不定就会被殿下察觉蛛丝马迹。”
顿了顿,又抱怨道:“真是想不到殿下竟然到了兖州城第一日就下令拿人,真是疏忽了。”
山硒口音的人说道:“谁能想到就算齐泰和濮汕提前一天到了兖州城,也应该只是察觉问题,怎会就敢依此拿人”
京城口音的人说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只是你兖州府只有推官涉及,那些吃拿卡要的衙役可不算,会不会让殿下怀疑”
山硒口音的人说道:“那也无法可想,如果是我出面,兖州府衙有人下水,那一旦案发,我岂不会暴露出来你们来接触,一年多的时间,也就只能这样了。”
京城口音的人说道:“让你的家人都藏好了,小心无大错啊。”
山硒口音的人问道:“我一直想知道,我们兖州府衙的另一个山硒人,有没有被你拉下水”
京城口音的人说道:“你猜”然后哈哈笑了起来。
============================================================
过了三天,郭镇带着鲁王三卫的官员的供诉书到了允熥的面前。
允熥一边翻看他们的供诉书,一边问道:“有多少官员涉及”
郭镇回道:“禀殿下,鲁王三卫两名指挥使,四位指挥同知,十位指挥佥事,五位卫镇抚,九位千户和九位副千户,五品以上官员共计三十九人,只有何豫未曾收过钱财,其他的官员均是收受钱财。”
明代标准一卫是一名指挥使、二位指挥同知、四位指挥佥事、二位卫镇抚、五个千户。现在鲁王三卫编制不全。
“主犯就是朱皖和张芹,从朱皖家里抄出两千两黄金,两千两白银,还有大量的宝钞、粮食和珠宝;张芹家里抄出的东西虽不如朱皖家里的,但是也是财物甚多。”
允熥恨恨地说道:“这二人一定要按照皇爷爷的办法,
剥皮实草。”
郭镇接着说道:“还有肖凤鸣等指挥同知、佥事,家中也均有大量钱物,仅钱财就均在五千贯钱以上;几位镇抚和千户等人收受的钱财倒是不多,但是也有不同,根据经手的经历等人交代,这两年多中卫有一名千户收受达三千贯钱以上的钱财。”
“何豫镇抚举荐的千户杨本、镇抚曹禺倒是都无甚收受钱财,应该只有三四百贯钱,多数千户、副千户也只是收受四五百贯钱。”
允熥翻了翻各人大概统计出的收受财物的统计数据,又想了想,说道:“以六百贯为限,六百贯以下的,贬官,陛下那里我自会说明;六百贯到三千贯的,赐白练一条,不牵连家人;三千贯以上的,斩首,家人不涉事的发凤阳种地,涉事的流放边关;朱皖和张芹,剥皮实草,家人涉事的处死,不涉事的流放边关。”
“把清出的房屋土地列一个单子,交给兖州府,让兖州府去发还给百姓。这次没收的这些官员的房屋、土地,除官府的产业之外,全部发卖;还是算了,由皇爷爷指派的新任指挥使来处置吧。钱财做好统计,交给兖州府,让兖州府随同今年的秋粮送至
第124章 兖州事件——线索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允熥吩咐小宦官:“把郭镇叫来。”
不一会儿郭镇来了,见到允熥行礼问道:“殿下叫我”
允熥说道:“朱皖和张芹没准还有事情未供出,你回去对他们严加审讯,一定让他们开口,只要他们开口,什么手段都可以用。”
郭镇惊道:“他们还有事情未供出”然后说道:“是,殿下,臣一定让他们开待。”又说了几句话,出门审讯去了。
允熥之后在屋子里又与秦松讨论了一下,没有其他的头绪。烦躁不堪地允熥说道:“出去看看罗贯中改书去。”然后点了秦松和杨峰、毛重等侍卫出去了。
不多时他们就到了罗贯中在兖州府的住址。上次就随同允熥见过罗贯中的侍卫罗炳忠上前敲门。过了一会儿,一个看起来大约是二十余岁的年轻男子打开门问道:“几位有何事”
允熥走上前说道:“这里可是罗本老人家的住所我是三日前和罗老先生说过资助他出书的人,不知罗老先生可曾和你说起过”
那人闻言打开大门,说道:“家父和我说起了这件事情,嘱咐我如果几位来拜访不必阻拦。”
待允熥他们都走进去了,那人接着说道:“家父此时正在屋子里改书呢。”然后对着允熥说道:“阁下几位就是皇太孙身边的侍卫大人吧,在下罗绒见过各位大人。”态度甚是谦卑。
罗绒很有仕途之心,但是自己读书不成,所以极好钻营,听说他们是皇太孙的侍卫,所以想极力巴结。
允熥没在意罗绒,闻言说道:“不必行如此礼仪。快带我们去罗老先生的屋子。”
到了罗贯中的屋子,允熥只见罗贯中坐在座位上,口中念念有词的,手中的笔时而动时而停的。
罗本上前去叫道:“父亲,资助出书的大人来了。”但是叫了一遍毫无反应,他不得不又叫了一遍。
罗贯中直到儿子第二次叫他才听到,然后抬起头来,对允熥说道:“书还没有改完,差不多得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改完。”然后又低下头去书写。
允熥当然不是来催稿的,
他只是心中烦闷,顺便来看看罗贯中而已,所以他说道:“我也知道现在不可能已经改完。”说完这话,允熥想到一事,说道:“你这里可还有手抄的原来的《三国演义》”
罗贯中说道:“当然还有。书商不愿出版《三国演义》,我就只能自己抄写了。”说着指着一个角落:“那里有一整套。”
允熥马上让侍卫去把书抱上。虽然不喜其中对于曹操的描写,但是允熥仍然认为写的非常好,打算收藏一本,和改写后的一起保存。
允熥本来是想和罗贯中多聊两句的,但是看到他这么认真地在写作,不忍心打扰他,又留下一些钱,然后就走了。罗绒殷勤地送到门口。
杨峰问道:“殿下为何会一再给他钱三十贯宝钞足够数个月的花销了。”
允熥难道告诉他是因为自己上辈子是一个兼职写手,看上辈子的‘大神’一个个月入数十万、生活富裕,而比他们牛逼多的大神作家罗贯中生活如此潦倒于心不忍,是以总给他钱花嘛!所以只能说道:“此人孤有大用。”
允熥也不想回去,就在大街上慢慢走着,整理思路。他想着:‘如果确实鲁王三卫还有大鱼逍遥法外,那必定是借助了更大的人物。更大的人物,对了,可以查三卫官员的为官经历,还有父辈的为官经历,是不是曾经在某个还在的爵爷手下为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