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踢开永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帅

    “怎么”

    “儿子听父亲说了沙哈鲁的死法,听起来与穆罕魔德一世的死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穆罕魔德一世是怎么死的”允熥忙追问道。

    &nbs




第1767章 为什么要攻打埃及
    “父亲,有一伙人,验证了脚下之大地是圆的。”文坻说道。

    听到这番话,对允熥来说好像有一颗手雷在她耳边响起一般,被炸的七荤八素,好半晌没有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允熥才说道:“文坻,你是说,有人驾船绕了世界一圈证明了脚下的大地确实个球体”

    “是,父亲。”文坻道:“儿子在书信中写索科特拉岛海战,提到了阿比西尼亚国的水师忽然出现,帮助印度洋舰队彻底奠定胜局;但并未提到之事,就是在阿比西尼亚国水师出现之时,也有一支仅有六艘船的船队一同出现,支援印度洋舰队。这支船队即是证明脚下之大地为球体的船队。”他随即介绍了一番东土探险队。

    允熥只是略微听了听,听到这个东土探险队是从汉洲出发向东航行发现了默伽猎大陆后就陷入了自己的思绪。

    ‘怎会现下就有人从汉洲大陆向东航行历史上拂菻人之所以发现汉洲大陆是在相信大地是个球体的情形下想要开辟一条新航路到达东方,麦哲伦进行第一次环球航行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可现下汉洲大陆尚未开发完毕,中原又没有拂菻遍地黄金的传闻,为何会有人要从汉洲大陆向东航行就算有人这样打算,但他的人手是如何招募来的,总不会恰好有许多对探索未知之地十分好奇之人恰好被他遇到。不过这个问题文坻也未必知晓,只能取信询问汉洲的藩王了。’允熥胡思乱想着。

    他面对这个消息,并不高兴,甚至有些害怕。有人证明大地是球体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在这个时候却有坏处,若是传播出去有可能会打乱他的谋算。允熥想到这里,打断文坻的话,问道:“现下大地是球体之事可已经传播出去了都有何地之人知晓”

    “父亲,此事并未传播开来。”文坻马上说道:“东土探险队的为首之人三浦友臻并未将此事告诉除探险队以外的人,他向儿子讲述此事时李都督也将大多数人都遣了出去,此事除探险队之外,仅有儿子、李都督、曹将军、印度洋舰队一名舰长与儿子的一名侍卫知晓。”

    “这还好。”允熥松了口气,又说道:“文坻,你记住,此事万万不能散布开来,你也要嘱咐你的侍卫,定然不能告诉旁人。若是此事被其他人知晓,父亲一定会命锦衣卫与镇司仔细探查,查到任何人父亲都不会轻饶,即使是李继迁。过一会儿为父就会宣召他,嘱咐他不能告诉旁人。”

    “儿子知道了。”文坻赶忙答应。

    允熥又坐在椅子上沉思了片刻,不知他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询问文坻可有其他事情要与他说,文坻摇摇头说没有其他要紧事情了。允熥又问英格兰王国可有出兵埃及。文坻说英格兰派出约三千人,其中两千五百人是雇佣兵,五百人是骑士。

    允熥缓缓吐了口气,举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而且喝的很慢。文坻知晓父亲之后就要说十分要紧的事情了。果然,放下茶杯后他说道:“之后父亲要与你说的,是你在埃及要实行的政策。当然,父亲并未去过埃及,对拂菻之人的了解也全是听往来的使者诉说,未必准确,你在埃及可以略有调整,但大体不能变化。”

    “你的封地,将来会有拂菻之民与印度之民,以及汉人百姓。其中拂菻之民最多,印度之民次之,汉人百姓最少。在埃及,你要实行拂印分治之策,拂菻人按照拂菻人的法子管理,印度人按照中原的法子管理。在拂菻人大规模迁居埃及之前就预先划出要分给拂菻人的土地,按照拂菻的分封之制册封此战中立下功劳的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两国的贵族为侯伯子男,允许他们完全按照拂菻的法子管理迁居而来之拂菻百姓。”

    “或者所,你统治埃及之法类似于汉初之时。你也应当读过《汉书》与《史记》,汉初天下共有三十六郡,但其中由朝廷直辖的郡不过十五个,剩余二十一个郡除册封的藩王外,还有许多封侯。这些封侯虽不比藩王,但在自己的封地也权力极大。拂菻的侯伯子男等贵族,就类似于汉初的封侯。”

    “划出分给拂菻人的土地后,剩下的就是汉人、印度人居住之土地。所有的汉人都不做工、商、农等诸事,只为官或为兵将,与提拔上来的印度官员一道管理印度人。但禁止汉人与印度人通婚,汉人女子不能嫁给印度人,印度人之女不能成为汉人的正妻,所生之子也不能继承家业,汉印不婚;汉人可以与拂菻人通婚,但也不能与拂菻平民通婚,只能与拂菻贵族通婚,而且只能与册封在埃及的原拂菻贵族通婚。不过也不强迫通婚,不愿通婚者顺其自然。”

    “你之藩国要与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两国成为更加紧密的同盟,对其他所有拂菻国家的外交之策都要保持一致;也不在地中海设立舰队,将亚历山大港租给卡斯蒂利亚国,允许其国水师常驻,亚历山大港附近的土地也加封给卡斯蒂利亚国的贵族。”

    &



第1768章 继续解释为什么攻打埃及
    “至于默伽猎大陆最南端会有海路联通汉东洋与印度洋,这是必定的。难道默伽猎大陆会向南一直延伸到南极这绝不可能,汉东洋与印度洋一定有海路相连。”允又道。

    “这,在验证之前父亲为何能够如此坚信”文坻疑惑。

    “你不必管父亲为何如此坚信,反正这也已经不要紧了。”允总不能说自己因为前世了解过世界地理,过了二十多年也没忘,所以才这样坚信。这当然是实话,但岂能与儿子说

    他解释不清干脆不解释了,继续说道:“若是没有苏伊士运河,或者与控制运河之国的关系不睦,拂国家定然会探索新航路,以求绕过埃及前往印度洋。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两国位于拂的西南段,英格兰孤悬海外,是最有可能探索新航路的三个国家。所以要将他们绑在埃及,商队能够毫不担心的通过苏伊士运河,使得他们没有动力发现新航路,其他拂国家也不可能像这三国派出船队探索新航路,绕过默伽猎大陆的海路就不会被拂国家发现了。”

    不过说完这段话,允又想起什么,说道:“父亲忽略了一个国家,卡斯蒂利亚西面的葡萄牙。若说地理位置,葡萄牙可比卡斯蒂利亚国更好些,而且似乎已经开始向南探索了。你回去后定要派出使者出使葡萄牙,与这一国交好。可以将葡萄牙国拉入与卡斯蒂利亚国、阿拉贡国、英格兰国等国的联盟,共享苏伊士运河。”

    “可即使拂国家发现了绕过默伽猎大陆最南端的新航路,对大明又有什么妨碍”文坻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允又停顿了一下,之后说道:“这是为了防止拂国家强大起来,让大明能够一直保持领先,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看着文坻不解的神情,允没有马上解释,而是说起了别的。“你对为父过去在经济,也就是鼓励工商、在农村种植之策、推广科学方面的改革,有何看法”

    “儿子觉得父亲的改革很好啊。”文坻道:“推行新的种植之策,一家一户的百姓能得的粮食更多了,又因为朝廷推行统一税率,每亩地的税比过去的中田税率还略低一些,农户交完税赋后剩的粮食更多。”

    “又因过去这些年工商业快速发展,许多人进城务工或做买卖,迁徙至海外的人也多是农户,对粮食的需求有增无减,粮价也并未下降,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农户稳则大明江山就稳如泰山。”

    “至于发展工商之策,同样很好。没有工商的发展,朝廷怎能收到这么多商税没有商税,朝廷如何有足够的钱财支援初立的藩国,且四处兴兵打仗就算现在有汉洲的金银,但金矿银矿总会挖完,但收取工商赋税可以细水长流。”

    “推广科学同样很有用。若是没有科学研究,历法不会这样精确,航海也不会这样便捷。航海不便捷,汉洲的金银运不回来,商人难以从海外赚取大量钱财,朝廷也就没有足够的赋税。”

    文坻十分支持父亲的改革。官场上的有些改革他看不懂,但经济上的改革他都觉得很好。

    “文坻,你说的不错,这些改革确实很好。但之所以工商能够快速发展,粮食价格不降,科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因为从一开始,民间就有足够的钱财,朝廷从汉洲,最早从金宁半岛,获得金银,也有足够的钱财。若是一开始没有这些钱,或者称之为启动资本,想要发展定会十分缓慢。而通过新航路,拂人就能得到启动资本。”

    允停顿了一下,继续解释:“拂原本也是有许多金银的,但自从唐代中原与拂往来交通,由大食人作为商人将中原的货物贩卖到拂赚取金银开始,拂的金银就不断从拂流出流向中原与天方,到如今拂的金银已经不多,若不是最近三百年十字教徒向天方教徒发起反击,夺回一些丢失的土地,又曾多次打进天方,或许整个拂都不会有多少金银了。”

    “但即使如此,即使先后十次十字军东征,毕竟天方教徒也不是泥捏的,拂的金银仍然越来越少。”

    “没有足够的金银,就无法使工商快速发展,也没有足够的钱财资助科学研究,拂就算也有一二英杰之君,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做不到像父亲一样。”

    “实际上,父亲一直自认为并不是奇英之才,能够让大明蒸蒸日上,百姓安康,是大明的条件太好了。”允顺便在儿子面前点评了一下自己。“你曾祖一手创立大明,除去了所有能够威胁皇权的大臣,虽然残酷了些,但却让父亲施政几乎无人掣肘,



第1769章 李莎儿的请求
    文坻目瞪口呆。他没有想到,父亲攻打埃及是出于这个目的。当然,父亲的话里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当时虽然通过种种手段推断,都可以得出大地是个球体,但父亲竟然以此为依据制定投入这样巨大的计划,完全不符合父亲的性格(之前探索汉洲的投入不大);比如父亲为什么会一口咬定默伽猎大陆有金银。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父亲制定的这个计划看起来已经成功了。位于拂汉东洋沿岸的国家统统在埃及拥有了极大的利益,尤其是拥有地中海最强大的水师的卡斯蒂利亚国,绝不会再费尽心力探索新航路。

    “可是,即使隐瞒大地是圆的这件事,早晚也会散布出去的。”文坻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父只要限制住拂国家一二百年便好,一二百年后,为父就彻底不必担心拂国家超过大明了。”允说道,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文坻并不明白父亲为何这样说,但他也不打算弄明白,刚才父亲和他说的这些话他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化,脑子里容纳不了更多东西。

    允本来还想再说什么,但见他这幅模样,也不好继续说下去。他又看了一眼时间,见已经不早了,同文坻说道:“文坻,你这次回来,你母亲也十分高兴。从今日早上听闻你回来就激动的不能自己,你赶快回钟粹宫去见你的母亲。”

    “是了,娘亲一定很想念我。”允的话将文坻唤醒,他这样自言自语了一句,之后低头行了一礼,就要赶去钟粹宫。不过他临走前又想起一事,同允说道:“爹,带领探险队从汉洲大陆航行至6的为首之人,名叫三浦友臻。他并未随同探险队一起返回汉洲大陆,儿子擅自做主带他来了京城。”

    “哦,父亲知晓了,你退下吧。”允说道。文坻又行了一礼,转身匆匆跑出乾清宫。

    “三浦友臻”允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自言自语道:“是个和人。明日派人给孟炯传信,让他在日本查一查这个人的过往经历。不对,孟炯也来了京城,等年后再与他说吧。其实他的封地离着京城这般近,除四叔、有炖外离京城最近的,居然并不时常返回京城,也很少返回出生之地武昌。难道横滨真的有这么好,让他乐不思蜀”

    允轻声嘀咕几句,叫卢义进来,让他宣李继迁觐见。李继迁来后允嘱咐他万万不能将大地是个球体这件事告诉旁人,李继迁马上答应道:“臣知晓,必不敢告诉旁人。”

    允点点头。“朕也知你向来谨慎,不过也嘱咐一句,省得爱卿忘了。”他又说起一事:“爱卿长子明年十七岁了吧。”

    “是,陛下。”李继迁答道。他是被朝廷招降后才娶得老婆,长子出生于建业三年。

    “十七岁,也不小了,可习练武艺”允又道。

    “臣之子确有习练武艺,也喜好驾船。”李继迁已经猜到允要做什么了,声音略有些高兴。

    “文坻明年才十六岁,都要是一国之君了。十七岁也可像大人一般办差了。不过毕竟年幼,还是先学习学习。”允笑道:“明年二月二让他来讲武堂水师科读书。”

    “多谢陛下。”李继迁马上站起来谢恩。

    “爱卿不必多礼。”允笑道:“所谓虎父无犬子,朕相信爱卿之子也不会令朕失望。今后印度洋舰队会常设,巡视印度西海岸至埃及这一片海域。自然,战舰不会有这般多,但也是一支十分要紧的舰队。”

    李继迁又忙行礼谢恩。他明白允的意思,等他的长子从讲武堂毕业后去印度洋舰队为官。而且他还明白,虽然这个舰队名为印度洋舰队,但实际上从属于埃及,等于是让儿子在文坻麾下办差。

    这当然是好事。印度以西直至埃及的海域是大明水师刚刚进入的海域,少不得会有仗打,有仗打就有立功的机会,因为自己的身份,也不会有旁人敢贪墨他儿子的功劳,升官会很快;二来既然国君是文坻,当然会照顾自己的表哥。不过,李继迁有些疑惑: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用亲戚为官有利有弊,陛下在京中任用皇亲国戚也十分谨慎,皇后的父亲只是大都督府的一位都督佥事,长兄只是水师指挥使,弟弟离开翰林院后去了户部,既不是权力最重的吏部也不是理番院等被看中新衙门。但为何在藩国陛下就如此放心的任用外戚

    ‘在埃及都没有几个汉人,还防备外戚作甚况且只要大明还在,外戚就不敢做什么。’允心中想着。

    说完这件事,允没什么要与他说了,让他退下。之后允又找了几个人来吩咐了几件事情。

    这些事情都吩咐完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允让他们退下后踌躇了片刻,还是选择前往钟粹宫。文坻今天刚刚回来,自己还是去瞧瞧他比较好。允叫卢义去坤宁宫向熙瑶解释一下,自己前往钟粹宫。

    他本以为会见到李莎儿与文坻坐在一起闲聊,文坻挑着不是那么危险的事情同母亲说,李莎儿满脸慈爱的表情看着儿子,文坻的龙凤胎妹妹文珥也在一旁听着。但他见到的情形却与这并不一样,文坻确实在说这次远行万里的事情,也确实没有说危险的事情,但气氛怎么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允迅速锁定了‘破坏’氛围的罪魁祸首,而且在他看来,这个人出现在这里确实有些不妥。“敏儿,你怎么在钟粹宫你云姨已经一年没见过你七弟了,母子在一起说说话,你在这里做什么”允的声音有些严厉。

    敏儿却不害怕,抱住李莎儿的胳膊,笑道:“因为女儿关心弟弟啊!女儿和七弟的感情可好了,听说弟弟去往西方这一年十分辛苦,特意来安慰他的。女儿也没有打扰云姨和七弟说话,女儿在这儿的时候云姨和七弟也聊得可开心了。”

    “夫君,敏儿并未干扰妾同儿子说话,反而因为有敏儿在,一些妾不好问出的话敏儿都替妾问了出来,妾还要感谢敏儿。”李莎儿忙说道。

    允看了几眼李莎儿,又扫了文坻和文珥的表情,认为李莎儿没有说谎话,不禁有些奇怪:‘我确实听说敏儿与所有弟弟妹妹的感情都不错,但竟然能好到这样’

    不过儿女们感情好也是好事,允也笑着坐下来,同李莎儿、敏儿道:“适才文坻都说了什么可吹嘘了他在埃及同马穆鲁克人打仗时十分英勇若是他这样说过,你们要信了可就是被他骗了。文坻只有一次十分勇敢,就是同天方教徒水师打仗的时候不撤退,留在战舰上;其余的仗都是远远的躲在后面,用千里眼观看形式如何,可从未身先士卒过。”

    “文坻,你还有英勇的时候”没想到听了父亲的话,李莎儿侧头对文坻笑道:“你刚才怎么没说”

    “我说了大姐你信么”文坻装作无奈的说道:“我都已经说了自己在埃及都是躲在敌军打不到的地方待着,再说曾经的英勇表现大姐你肯定不信或半信半疑,所以弟弟就等着父亲来了以后说起此事呢,好让大姐你知晓弟弟也是有过英勇之举的。”

    “原来等着爹爹呢!”敏儿笑道:“爹,你听文坻说的话,应该狠狠地处罚文坻。”

    “文坻又没有骗你,只是有些话没有说,为父怎好处罚他”允笑道:“等他犯了过错,你再告诉为父,为父再两罪并罚。”

    “爹,你偏心!”敏儿不满的说道。允哈哈大笑起来。

    说笑几句,允问文坻道:“今日要与你说的事情太多,为父忘记问你未婚妻之事了。那个名叫利奥诺尔的阿拉贡国的公主长得可漂亮你可喜欢她千万不要和为父说这一路上你们一直恪守古礼连话都不说没有接触。”
1...467468469470471...4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