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之吕布再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头大宝剑

    “兄台可是应贤而来”许靖客气的招呼起来,他观来人丰眉朗目,从穿着打扮到精神气质上,俱是不俗。万一是真才实学之辈,可不能怠慢。

    熟料中年文士并不理他,而是扫视了一圈馆内的学子士人,反问了一声:“你们都是这里所招揽的有才之士”

    他故意在‘有才之士’这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似有不屑。

    听得他这口气,有名长衫士子从位置起来,不悦回道:“是有如何!”

    中年文士却也不恼,讥诮起来:“既是有才之士,想必定是学富五车。正好,在下有一难题,烦请诸位不吝解答。”

    “请阁下赐教。”

    馆内的学子士人见有人来踢馆找刺,皆看了过来。

    他们是戏策百里挑一选出来的人物,有人来此闹事,他们不能退缩,更不能怯阵而逃,给这招贤馆招来笑柄。

    吾定要好生回答,让这厮知难而退。

    馆内的士子们心中如是想着。

    中年文士倒是不甚着急,缓缓而谈:“前些时日,在下从市集购得一木瓢,想用来舀清浊河水。故而请问诸位,何时才能够将浊河舀空”

    “这……”

    馆内的所有人此刻都迟疑起来,面露难色,绞尽脑汁的想着这个极为刁钻的问题。

    有的说十年,有的说二十年。

    也有人说,河水是流动的,一辈子都不可能舀完。

    见无人给出确切答案,中年文士脸上的笑意更盛,嗤夷的道了声:“不如过此。”

    早年时,他曾拜师太尉陈球,在当地也是颇有名声。后来经县令举荐成为孝廉,朝廷亦拜他为郎中。

    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能青云直上时,天公不作美,给他降下了一场大病,使他不得不辞官回家。

    此番他孤身来到长安,便是想靠着当年恩师陈球的一缕香火情,来投靠当朝太傅马日禅,让他给自己谋个官职。

    来的途中,他听到过不少关于招贤馆的事情。然则他对此事兴趣缺缺,觉得难成大事。

    去往马日禅的府邸,途中经过此地,他也就顺道进来瞅瞅,想看看这些招揽的寒门士人有何能耐。

    寻常儒家学说,可能难不住这些学子,故而他来了个剑走偏锋。

    见得无人应答,中年文士愈发得意起来,看着思索的众人,目光里透着鄙夷,到底是帮贫贱泥瓦出身,上不得台面。

    “请问阁下木瓢盛量几何若与浊河一般大,那一瓢足矣;如有浊河一半,则需两瓢。故而请阁下先告知于我,木瓢盛量几何”

    一道清亮的声音响起。

    众人听得这个答案,皆是神情一震,简直是天衣无缝。

    他们随着声音看去,想看看能答出此题的‘高人’,会是何人。

    门口处,清瘦的身影倚靠门槛,俊逸的脸庞上带有不屑。

    少年年纪不大,约莫十七八岁的模样,却有着罕见的白狐脸,披上青衫,多了几分洒脱逍遥。

    不是别人,正是郭嘉。

    戏策离开的时候,腰佩落在馆里,他特意来替戏策取回。

    结果恰巧听到了文士的咄咄逼人,便出言反怼了回去。

    这些时日,除了睡觉,戏策几乎时刻守在这里。既是想给吕布招揽可用之才,同时也想尽可能多的招纳寒门学士。

    若方才的问题无人能够应答,一旦传了出去,招贤馆势必会沦为整座长安城的笑柄。

    为了不让戏策的心血毁于一旦,郭嘉这生性放荡的浪子,终于站了出来。

    文士顺着声音回头,见答出他题目之人竟是个俊俏少年,以为他不过是机缘巧合给撞上了而已,便又问道:“请问小友,天有头乎”

    这又是什么问题




第五零二章 司徒王允
    中年文士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纵使绞尽脑汁,也算不出此题答案。

    他不敢再有怠慢,拱手虚心请教:“在下驽钝,请小先生教我。”

    “雀十四只,燕十一只。”郭嘉轻描淡写的给出答案,便不再理会文士,带着戏策的腰佩走了。

    中年文士又掐起指节,将答案细细一算,果真如此!

    吾小看世人矣!

    中年文士见郭嘉离开,赶忙追了出去。

    “小先生,请等等在下。”中年文士边跑边喊。

    郭嘉顿下脚步,瞥了文士一眼,语气冰冷:“怎么,阁下还要刁难”

    “小先生才高八斗,吾不及也。”

    中年文士自叹不如,对着比他小了十余岁的郭嘉作揖行礼:“在下平原华歆,欲与小先生相交,请问小先生高姓”

    郭嘉却不搭理此人,他喜欢的人就是喜欢,不喜欢的人,任你如何讨好也没用。

    未置一言,大步走了。

    留下华歆悻悻的站在原地,他望着郭嘉瘦弱的身影,却也没有厚着脸皮再追上去。

    两月之后,已是寒冬。

    从凉州那边传来震惊朝野的消息,奉旨征讨西凉的汉军全数覆没,领军的耿仁更是被割下了头颅,送至京师。

    随后,马腾、宋建、韩遂共起十万兵马,进犯关中。

    此消息一出,朝廷大为震动,百官们更是惶惶不安,担忧叛军会攻破陈仓,直入三辅。

    急忙令吕布率军抵御,吕布趁机再提招降之事。

    这一回,满朝官员再无人出来反驳,只希望早日把这伙瘟神送走才好。

    拿了圣旨的吕布动身前往陈仓,会见马腾、韩遂、宋建之后,宣读朝廷旨意:封马腾为征西将军,宋建为镇西将军、韩遂为金城太守兼任抚顺中郎将。

    拜了高官的三人当即谢过吕布,又请吕布在军中吃了酒宴,才罢兵退回凉州。

    至此,动乱数年的西凉暂时进入了和平时期。

    岁末年底,长安城下了一场大雪,将整座城池都银装素裹起来,漫目望去,白茫茫的一片。

    天子在未央宫的玉堂殿,摆起一场大宴,邀请了群臣百官,吕布亦在其中。

    这一年,天下动荡,发生了太多变故。

    可对吕布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不仅摆脱了董卓的禁锢,更是将天子百官送进关中,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暂别了妻儿的吕布从府邸出来,往着皇宫方向而去。

    街上的行人穿着厚厚的袄衣,缩裹着身躯在道路上佝偻的走着。

    吕布低头想着事情,盖勋已经成为了新的凉州牧,这些日子,吕布时常收到老爷子的来信,说是非常感谢吕布的举荐,还给他送来了许多凉州特产,以及一些奇花异草。

    吕布对这些兴趣不大,薇娘却是喜欢得紧,全都搬进她的苑儿里,好生照料去了。

    同时,姜冏也被举荐成为天水郡守,负责洛阳百姓在天水一带的安家落户。

    再加上控制渭谷一带的马腾,凉州大半都在吕布的控制范围以内。只消再稳固些日子,纵使韩遂、宋建想反,吕布也能号召众人灭了他们。

    路上的行人见到吕布,纷纷主动退避让道。并非他们认识吕布,而是吕布如今的穿着打扮,锦衣玉带,已不是当年麻衣粗裤的愣头小伙。

    龙骧虎步,在他的身上,有着股成熟男人的威严感。

    百姓们皆将他当做了大家族的老爷。

    来到皇宫外,吕布正欲入宫,忽然听得后方有人在同他寒暄:“温侯,等等老朽。”

    吕布回头看去,提着礼服下摆的老人紧赶慢赶,面容和蔼,穿着三公的礼服,两鬓斑白。

    今天是天子宴请百官,故所有臣子都换上了隆重的礼服,而非往日觐见时穿的朝服



第五零三章 何如霍去病
    入了皇宫,吕布来到玉堂殿外。

    他来得较晚,朝臣诸卿大多已在殿内落座。

    吕布迈过殿门,从进殿到落座,主动起来和他打招呼的人,屈指可数。

    耿仁身死,耿家把这笔账全都算到了吕布头上。更是放出狠话,谁敢站在吕布一方,就是和他耿家作对。

    耿家在关中极具势力,少有人愿意得罪。

    吕布将一切看在眼中,表情并未有太大变化,只是走到自己的座位处,安然落座。

    酉时,天子驾临此地,殿内的群臣百官纷纷起身行礼。

    刘协穿着墨黑色的礼服袍,以玉带束腰,在两名近侍的搀扶下,走进殿内,在殿上专属他的帝位坐下之后,手掌虚抬,道了声:“诸卿免礼。”

    百官这才起身,重新坐回位置。

    兴许是见得久了的缘故,在吕布眼中,坐于帝位的刘协并不像是一名合格的帝王,更多的则像是一个稍稍成熟的孩子。

    不像他父亲刘宏,性情乖戾,平日里花天酒地胡作非为。但一旦动怒,那股实质性的帝王气势,压得吕布都有些难受。

    天子驾临,酒宴便算是正式开始。

    貌美的宫女们端着佳肴美酒,带着沁人心脾的幽香,缓缓而来。

    体态婀娜的歌姬伴随着丝竹之音在殿内翩翩起舞,曼妙的舞姿,轻舒的纤手,看得不少官员食指大动,端起桌面上的酒大口喝着,滋润起发干的喉咙,看得入迷,津津有味。

    吕布的心思不在这里,他正想着等开了年后,就去拿下汉中,慢慢往右翼扩张。如今西凉已定,基本上没了后顾之忧,东边又有董卓替他挡着,也用不着去操心。

    酒过三巡,群臣们皆是喝得尽兴,有些酒量浅的,已经开始说起了胡话。

    若是刘宏还在,他们断然不敢如此失态。而如今不一样,或许在他们心中,多少也有几分,将天子当做少不更事的娃娃。

    期间,找吕布喝酒的人很少,吕布也懒得去献殷勤。

    少顷,不知是谁提出要作诗赋的主意。

    这个意见得到大多数人的同意,纷纷附和,皆想在天子和同僚面前,露一露自己的文学底子,好哄得天子开心,多看自己两分。

    故而,众人所作,无非是歌咏天子圣明,大汉强盛、百姓安居乐业之类的华丽辞藻。

    吕布不去掺和,却偏偏总有人找上门来。

    太仆卿韦礼端着酒,来到吕布面前,脸上带有十分笑意:“素闻温侯神勇盖世,只是不知会做诗赋否”

    “韦太仆,你怎么能这般小看温侯,区区诗赋,岂能难倒温侯”不待吕布答话,又一名官员接过话题,不给吕布丝毫推脱的机会,还拔高声音的朝着众人呼了声:“诸位,你们说对吧!”

    在场的臣僚们一听这话,起初愣了一刹,继而都反应了过来。

    正所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韦礼和祖郝此举,等于掐中吕布软肋,摆明了是想让他难堪,当众出丑。

    群臣们既然没有选择站边吕布,自然也都跟着起哄起来:“没错没错,请温侯作上一首,让我等也学习学习。”

    吕布将这些官员的丑恶嘴脸看在眼里,还真如戏策所言,不过是群跳梁小丑。

    没有跟着起哄的人则选择了静观,大概有十五六人左右。

    这些人才是应该提防的家伙!

    吕布心中多了个心眼,有句古话说得好:咬人的狗不叫,叫唤的狗难伤人。

    “既然诸位想听,那本侯便作上一首!”

    吕布豪气十足的道了一声,从位置上起来,接连饮下三杯烈酒后,又端起酒盏走到殿中,带着五六分醉意,踱起了步子。

    他自认是个粗莽武夫,骨子里没有这种优雅的习俗爱好。然则刚才当见到百官们念诗之时,在他的心中,竟也有一股很强烈的感情想要抒发出来。

    反正是光脚不怕穿鞋,纵使作得不好,也不怕丢人。

    &



第五零四章 夫妻夜话
    吕布带着醉意回到大堂,夫人严薇为他热了参汤,用以解酒。

    “有劳夫人了。”

    吕布略微歉意的说着,大半夜里薇娘还在等着自己回家,令他胸中升起了浓浓感动。

    “夫君说得哪里话,这不过是妾身的本分。”

    严薇将参汤递给吕布,随后走到背后,给吕布捏肩。

    酥软的感觉从肩上传来,舒爽无比。

    吕布喝了口参汤,索性脑袋后仰,靠在夫人怀中,闭上双目缓缓养神。

    严薇便贴心的给他揉摁起两旁穴位,犹豫小会儿后,她丹唇轻启,轻声问着:“夫君近来,似乎有所烦心。”

    吕布享受着严薇的揉按,也不睁眼,道了声:“还不是让那帮朝臣给闹得,薇娘你也知道,为夫在关中根基较薄,一旦出了事情,朝堂上也没人替我说话。”

    听得夫君难处,严薇娟起秀眉,犹豫了稍许,小心翼翼的开口建议起来:“大兄在家闲赋年余,夫君大可以让兄长来长安帮你。”

    当年董卓入京的时候,严礼有先见之明,最先辞官离开洛阳,辗转往北回了并州。

    如今董卓大势已去,天子百官在夫君的护送下,成功入驻关中。

    期间,父亲多次来过书信,他拉不下脸来求吕布,只好让女儿吹吹枕边风,让吕布提拔一下他的这些舅哥们。
1...155156157158159...352
猜你喜欢